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重构传统文化的符号空间:书院人文教育的现代性困境与突围路径
被引量:
8
1
作者
尹建锋
吴叶林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23,50,共7页
书院的人文教育精神成为当前传统文化热的一个焦点,却遇到传统文化断层与中西方文化冲突的现代性困境。运用文化符号学理论观照书院人文教育中的文化现象,发现书院人文教育的现代性困境实际上是传统文化符号空间的断层与破碎的问题。缘...
书院的人文教育精神成为当前传统文化热的一个焦点,却遇到传统文化断层与中西方文化冲突的现代性困境。运用文化符号学理论观照书院人文教育中的文化现象,发现书院人文教育的现代性困境实际上是传统文化符号空间的断层与破碎的问题。缘于此,基于普遍人性解构书院人文教育的传统文化符号空间成为突围这种困境的一种可能性。拓扑变形成为全息式文化符号空间创生的基本途径,成为重构现代书院人文教育的传统文化符号空间的一种理论可能,并存在三种路径:"求同存异"、"异而化之"与"生生不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院人文教育
现代性困境
传统
文化
符号
空间
拓扑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解读徽州文化的三种文化空间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祖群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1-88,284,共8页
徽州文化绝非是静止不动的,等待学者阅读的"死去"文本。那么如何以动态的观点借鉴新文化地理学的框架重新解读徽州文化?文章构筑了实体文化空间、经济文化空间与符号文化空间三个层面的研究框架。实体文化空间表现在:徽商在...
徽州文化绝非是静止不动的,等待学者阅读的"死去"文本。那么如何以动态的观点借鉴新文化地理学的框架重新解读徽州文化?文章构筑了实体文化空间、经济文化空间与符号文化空间三个层面的研究框架。实体文化空间表现在:徽商在新安江流域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本体营造聚落民居,在新安江流域营造水口园林形成独特景致,在离居地中心营建私家建筑园林形成园林空间的异地移植。经济文化空间表现在:徽商重视原始资本积累与资本的空间回流,在内外交困中历经兴衰的时空转折,并且比较了徽商没能复活的不同经济文化空间。符号文化空间表现在:徽州山水画创作和积累,在纸上再现徽州文化符号。徽商影视剧在荧屏上再现徽州文化符号。最后讨论认为这三种文化空间共同构建了复合的乡村文化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
文化
空间
经济
文化
空间
符号文化空间
乡村
文化
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构传统文化的符号空间:书院人文教育的现代性困境与突围路径
被引量:
8
1
作者
尹建锋
吴叶林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23,50,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大学章程实施动力机制研究: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项目编号CIA130171)的成果之一
文摘
书院的人文教育精神成为当前传统文化热的一个焦点,却遇到传统文化断层与中西方文化冲突的现代性困境。运用文化符号学理论观照书院人文教育中的文化现象,发现书院人文教育的现代性困境实际上是传统文化符号空间的断层与破碎的问题。缘于此,基于普遍人性解构书院人文教育的传统文化符号空间成为突围这种困境的一种可能性。拓扑变形成为全息式文化符号空间创生的基本途径,成为重构现代书院人文教育的传统文化符号空间的一种理论可能,并存在三种路径:"求同存异"、"异而化之"与"生生不息"。
关键词
书院人文教育
现代性困境
传统
文化
符号
空间
拓扑变形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读徽州文化的三种文化空间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祖群
机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1-88,284,共8页
基金
2011年度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资助(PHR201108319)项目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2009年度重点课题(CTF09003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GL049)的研究成果
文摘
徽州文化绝非是静止不动的,等待学者阅读的"死去"文本。那么如何以动态的观点借鉴新文化地理学的框架重新解读徽州文化?文章构筑了实体文化空间、经济文化空间与符号文化空间三个层面的研究框架。实体文化空间表现在:徽商在新安江流域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本体营造聚落民居,在新安江流域营造水口园林形成独特景致,在离居地中心营建私家建筑园林形成园林空间的异地移植。经济文化空间表现在:徽商重视原始资本积累与资本的空间回流,在内外交困中历经兴衰的时空转折,并且比较了徽商没能复活的不同经济文化空间。符号文化空间表现在:徽州山水画创作和积累,在纸上再现徽州文化符号。徽商影视剧在荧屏上再现徽州文化符号。最后讨论认为这三种文化空间共同构建了复合的乡村文化共同体。
关键词
实体
文化
空间
经济
文化
空间
符号文化空间
乡村
文化
共同体
Keywords
solid cultural space
economic cultural space
cultural symbols in the space
the composite rural cultural community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重构传统文化的符号空间:书院人文教育的现代性困境与突围路径
尹建锋
吴叶林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解读徽州文化的三种文化空间
张祖群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