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的差异性操持方式中的表意符号编码——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解读 被引量:5
1
作者 张一兵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60,共11页
鲍德里亚提出,在社会学的语境中,物的效用功能并非真基于是其自身的有用性,而是某种特定社会符号编码的结果,与他的老师德波不同,他不是从物走向以视觉图景为中心的表象性景观,而是从物本身的操持方式内在地走向象征意义。在他看来,正... 鲍德里亚提出,在社会学的语境中,物的效用功能并非真基于是其自身的有用性,而是某种特定社会符号编码的结果,与他的老师德波不同,他不是从物走向以视觉图景为中心的表象性景观,而是从物本身的操持方式内在地走向象征意义。在他看来,正是符码构成了不同的表意话语,而话语的背后则是一定的阶级性的语法结构。于是,社会分层由此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德里亚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差异性操持方式 表意符号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价值的形而上学批判--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解读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一兵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26,共10页
鲍德里亚不满于马克思仅仅批判商品的"交换价值"颠倒,而提出使用价值也是资本主义交换体系的产物,甚至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经济拜物教的更重要的隐密理论构件,在他看来,使用价值拜物教才是更基础性的东西,它是政治经济学... 鲍德里亚不满于马克思仅仅批判商品的"交换价值"颠倒,而提出使用价值也是资本主义交换体系的产物,甚至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经济拜物教的更重要的隐密理论构件,在他看来,使用价值拜物教才是更基础性的东西,它是政治经济学真正的秘密,它是人类中心论和一切人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深深地根植于一个"自然化"的过程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德里亚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使用价值 拜物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政治经济学的“革命”--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解读 被引量:5
3
作者 张一兵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34,共9页
鲍德里亚在《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提出,必须打破仅仅通过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来说明政治经济学的观念,因为新的差异性符号生产生成了不同于经济价值的符号交换价值,这种符号政治经济学观念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的全部理论基... 鲍德里亚在《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提出,必须打破仅仅通过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来说明政治经济学的观念,因为新的差异性符号生产生成了不同于经济价值的符号交换价值,这种符号政治经济学观念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的全部理论基础,因而成为一场新的政治经济学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德里亚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差异性生产 符号交换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与意识形态——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一兵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22,共7页
鲍德里亚提出,由于当代资本主义已经步入"符号政治经济学"时代,今天的商品生产的实质是符号价值的生产,今天的商品都不再仅仅是通过某种单一的形式(经济"交换价值"或文化特性)实现出来,这是一种复合性的物,其中,使... 鲍德里亚提出,由于当代资本主义已经步入"符号政治经济学"时代,今天的商品生产的实质是符号价值的生产,今天的商品都不再仅仅是通过某种单一的形式(经济"交换价值"或文化特性)实现出来,这是一种复合性的物,其中,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符号价值集中在一个复杂的模式中,这种模式描述了政治经济学最为一般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德里亚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意识形态 符号形而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德里亚的“微观政治学”——《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对马克思使用价值的批判
5
作者 张静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1-136,共6页
鲍德里亚继承了法国新左翼知识分子开启的微观政治学思想,指出消费社会意识形态的控制已经由马克思商品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关系演变为符码的策略性关系。他不满意马克思对使用价值拜物教的忽视,认为使用价值拜物教和交换价值拜物教的结合... 鲍德里亚继承了法国新左翼知识分子开启的微观政治学思想,指出消费社会意识形态的控制已经由马克思商品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关系演变为符码的策略性关系。他不满意马克思对使用价值拜物教的忽视,认为使用价值拜物教和交换价值拜物教的结合才真正构成了商品拜物教。鲍德里亚将符号逻辑引入商品价值理论,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补充,但他对马克思使用价值和拜物教的误读,也需要重新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德里亚 “微观政治学” 使用价值 能指拜物教 符号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拜物教批判:马克思与鲍德里亚 被引量:22
6
作者 仰海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1-37,共7页
拜物教批判理论 ,是马克思从经济学、哲学视角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批判。马克思通过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与资本拜物教的分析 ,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物化统治与物化意识已经成为自然性的存在 ,无产阶级的解放就需要从意识上打破拜... 拜物教批判理论 ,是马克思从经济学、哲学视角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批判。马克思通过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与资本拜物教的分析 ,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物化统治与物化意识已经成为自然性的存在 ,无产阶级的解放就需要从意识上打破拜物教思维。在此基础上 ,鲍德里亚进一步认为 ,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与媒介在消费社会中的引导作用 ,对符号的崇拜替代了对物的崇拜 ,这种符号崇拜在身体崇拜中达到了极至。因此 ,拜物教批判必须从生产逻辑批判走向符号逻辑批判 ,才能打破符号统治一切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物教批判 马克思 鲍德里亚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商品拜物教 货币拜物教 资本拜物教 价值 身体崇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何以终结?——鲍德里亚关于消费社会的论证逻辑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翠霞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119-127,共9页
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以对"消费社会"的分析为核心,运用物、消费、符号、仿真、内爆等概念论证了"社会的终结"命运,为我们理解"社会何以终结"这一问题提供了独树一帜的逻辑线索。鲍德里亚以政治经济学批... 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以对"消费社会"的分析为核心,运用物、消费、符号、仿真、内爆等概念论证了"社会的终结"命运,为我们理解"社会何以终结"这一问题提供了独树一帜的逻辑线索。鲍德里亚以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符号学转向为方法论基础,围绕消费社会的本质特征、分化逻辑与发展趋势,以对物体系的分析为起点,论证了从消费社会的产生到拟像社会的到来再到社会的终结的必然性。他的思想体系中暗含的"社会何以终结"的论证线索,使他一反主流社会学关于"社会何以可能"的经典论题,通过本体论的颠倒、认识论的逆反和方法论的转向,扩展了社会学想象力的空间,也为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开辟了另一种视点与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德里亚 消费社会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物体系 拟像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