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符号意象的包装设计情与意的传达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安霞 李营伟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4-106,共3页
以中国深厚的文化为背景,从设计语意学的角度,分析了包装设计情与意传达的影响因素,以此来窥探现代包装设计以符号化的视觉语言对人们的生活习俗、审美观以及思想情感的透视;论述了中国现代包装设计中情与意的传达途径,而这些途径既促... 以中国深厚的文化为背景,从设计语意学的角度,分析了包装设计情与意传达的影响因素,以此来窥探现代包装设计以符号化的视觉语言对人们的生活习俗、审美观以及思想情感的透视;论述了中国现代包装设计中情与意的传达途径,而这些途径既促进了情感和审美形式的变化和发展,又体现了人们审美文化体系的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意象 包装设计 情与意传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歌意象的符号学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晓 《浙江学刊》 CSSCI 1989年第4期102-105,共4页
一、意象作为符号创造符号、运用符号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活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能创造文化。文化由符号组成,并通过符号得以广泛而久远的传播。因此没有符号也就没有文化、没有历史,也没有人类的今天。卡西尔说:“符号化的... 一、意象作为符号创造符号、运用符号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活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能创造文化。文化由符号组成,并通过符号得以广泛而久远的传播。因此没有符号也就没有文化、没有历史,也没有人类的今天。卡西尔说:“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①符号使人类从对自然的完全依赖中解放出来,从对自然实在的迷茫、混沌与蒙昧中摆脱出来,重建了一个真正人化的世界,使人类获得对于宇宙本体的更大自由。符号使人类丰富自己发展自己,进而提高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符号 艺术符号 符号 表现性 符号创造 苏珊·朗格 人类情感 符号意义 代表性 符号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狼共舞》的主题内核和意象符号
3
作者 琚磊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8-140,共3页
电影《与狼共舞》是一部由西部片元素和史诗片多种元素糅合而成的优秀电影,再现了白人英雄邓巴不以身份尊卑为界限,忠诚地与印第安人交往和最终融为一体的思想与行动轨迹。电影突破了好莱坞影片中美国精神与英雄主义完美契合的框架和局... 电影《与狼共舞》是一部由西部片元素和史诗片多种元素糅合而成的优秀电影,再现了白人英雄邓巴不以身份尊卑为界限,忠诚地与印第安人交往和最终融为一体的思想与行动轨迹。电影突破了好莱坞影片中美国精神与英雄主义完美契合的框架和局限,一举斩获了奥斯卡七项大奖。电影《与狼共舞》独特的主题内核、以影像作为意象符号的特征、"救赎"与"被救赎"主宾位置的颠覆,是导演匠心独具和艺术造诣极高的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狼共舞》 主题内核 意象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象复叠与符号隐喻:微电影《龙头》解读 被引量:2
4
作者 卫敬星 《电影评介》 2013年第10期42-43,共2页
"意象"是中国古代诗学中一个重要范畴。微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在意象符号的运用上与文学作品一脉相承。微电影《龙头》通过意象复叠,对作品生命之重主题命意的展开、整体结构的架构起到了融汇贯通、衬托映照的审美效应... "意象"是中国古代诗学中一个重要范畴。微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在意象符号的运用上与文学作品一脉相承。微电影《龙头》通过意象复叠,对作品生命之重主题命意的展开、整体结构的架构起到了融汇贯通、衬托映照的审美效应,进而使"拾荒者"等一系列"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拾荒者 意象叠加 隐喻 意象符号 复叠 新生命 举重者 龙头 都市人 中国古代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意象的构造与生产——视觉修辞的心理学运作机制探析 被引量:110
5
作者 刘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25,共6页
图像符号如何以修辞的方式构造了某种"劝服性话语",这是视觉修辞研究的基本命题。根本上讲,图像所表征的文化意象之所以能够达到一定的劝服效果,是因为和特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情感诉求、历史记忆、生命哲学或身份想象... 图像符号如何以修辞的方式构造了某种"劝服性话语",这是视觉修辞研究的基本命题。根本上讲,图像所表征的文化意象之所以能够达到一定的劝服效果,是因为和特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情感诉求、历史记忆、生命哲学或身份想象建立了某种象征性联系,这使得图像意义的构造与生产过程完成了两次认知飞跃及话语飞跃:从"启发性认知机制"到"系统性认知机制",从"工具性价值观"到"终极性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修辞 符号意象 认知机制 洛克奇价值量表 无意识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抗争:表演式抗争的意指实践与隐喻机制 被引量:53
6
作者 刘涛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2-103,共12页
符号抗争是我们理解表演式抗争的一种重要的分析范式。表演的目的是有意制造"图像事件",从而借助视觉化的意指实践实现社会动员的意义功能。意指实践强调视觉文本本身的形式构成分析以及文本与意义之间的关系模式和指涉结构... 符号抗争是我们理解表演式抗争的一种重要的分析范式。表演的目的是有意制造"图像事件",从而借助视觉化的意指实践实现社会动员的意义功能。意指实践强调视觉文本本身的形式构成分析以及文本与意义之间的关系模式和指涉结构分析。在符号表征维度上,表演式抗争的意指过程体现为对图像聚合轴上某些关键性的组分元素进行戏剧性的、游戏化的、偷袭式的篡改,从而在视觉景观上制造了一个个扩张性、不稳定的、破坏性的"刺点"。视觉"刺点"构成了图像语义分析的符号起点,其功能就是对画外视像的符号"标记"与意义"召唤",从而在符号聚合实践上搭建了一个抗争性话语形成的伴随文本语境。聚合实践对应的思维基础是文化概念上的隐喻思维,即通过对经验系统中某种普遍共享的符号意象的激活与再造来重构底层话语的想象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政治 符号抗争 表演式抗争 意指实践 符号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文化意象在导视系统中的演绎 被引量:31
7
作者 倪春洪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6-19,共4页
目的研究城市文化意象符号在导视系统设计中的人文认同感体验设计。方法引入城市文化意象符号基本作用以及对导视系统的基本设计概念进行深入剖析,对城市文化意象符号在导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与表现方法进行分析。结论要在人文认同感的... 目的研究城市文化意象符号在导视系统设计中的人文认同感体验设计。方法引入城市文化意象符号基本作用以及对导视系统的基本设计概念进行深入剖析,对城市文化意象符号在导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与表现方法进行分析。结论要在人文认同感的体验设计中发现城市文化意象符号,借用导视系统设计来演绎与城市形象之间的共鸣;通过对城市概念、图形、色彩的提炼,分析城市文化意象独特的表达方式,让城市文化意象符号赋予一个城市独特的"排他性",让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通过导视系统设计来感受到独特的城市文化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化 意象符号 导视系统 地域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图形创意设计中的形式语言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撒后余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8-I0009,共2页
按照符号学理论,人的一切思想和观念都是以符号的形式显现的,语言、神话、科学、艺术都是不同的符号体系。艺术符号与其他符号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个既荷载着某种抽象意义,又具有一定感性形式的意象符号,即抽象而不离感性。而艺术家... 按照符号学理论,人的一切思想和观念都是以符号的形式显现的,语言、神话、科学、艺术都是不同的符号体系。艺术符号与其他符号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个既荷载着某种抽象意义,又具有一定感性形式的意象符号,即抽象而不离感性。而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创造出一个这样的意象符号。在这一符号中,抽象意义与感性形式的关系就像灵魂与肉体,二者互为依存,缺一不可。在艺术现实中,二者作为艺术符号的构成要素,却有着平等的地位,双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符号 感性形式 艺术符号 形式语言 符号学理论 抽象意义 符号体系 现代图形创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稼轩词典故之符号学阐释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学祖 曾晓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52-57,共6页
本文在界定典故内涵的基础上,认为辛词典故是一种包蕴密致的意象符号,是艺·术·符·号·之·艺·术·符·号·,它涵盖了历史和现实两层内涵,因而既不同于一般的语词符号,也与一般的传统意象... 本文在界定典故内涵的基础上,认为辛词典故是一种包蕴密致的意象符号,是艺·术·符·号·之·艺·术·符·号·,它涵盖了历史和现实两层内涵,因而既不同于一般的语词符号,也与一般的传统意象有别。这决定了辛词典故运行的心理机制是统摄性联想。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词典故 典故内涵 意象符号 艺术符号之艺术符号 统摄性联想 阐释程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西方绘画艺术中的意象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跃滨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现代艺术 西方绘画 意象符号 艺术语言 绘画艺术 表现主义 现代主义艺术 后现代 英雄主义 艺术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美玲的同志电影论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田田 赵海龙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2-22,共1页
周美玲的同志电影无论从探讨的主题厚度看还是从优美的影像语言看都取得了很高艺术成就。其探讨的哲学命题主要是爱情、命运和死亡;在美学追求上也造诣颇深,华丽中透出苍凉,俗艳中显出诗意。
关键词 同志电影 意象符号 华丽俗艳 苍凉诗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力与温情的纠结——暴力美学背景下《花火》的再解读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晓飞 蒋尧尧 《电影评介》 2012年第3期52-54,共3页
北野武电影中饱含着他对生命的感悟。他也因此被誉为日本电影复兴的旗手,而其代表作《花火》也掀起了日本电影创作的第二次高潮。这部作品充分印证了北野武做为导演同时兼任演员的独特魅力。北野武作为新生代的导演,具有极强的个人风格... 北野武电影中饱含着他对生命的感悟。他也因此被誉为日本电影复兴的旗手,而其代表作《花火》也掀起了日本电影创作的第二次高潮。这部作品充分印证了北野武做为导演同时兼任演员的独特魅力。北野武作为新生代的导演,具有极强的个人风格。他的一系列作品都被深深烙上了北野武的烙印,其中,《花火》是北野武的一部得意之作,也是"暴力"与"人情"最为纠结的一部影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美学 《花火》 意象符号 叙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隐喻视角下对《绝望主妇》的解读
13
作者 程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70-71,共2页
伴随着影视科技的发展,视觉文化对于语言符号文化的表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考验,成为文化发展的一种主导力量。多模态隐喻概念也就顺应而生,为影视作品中的符号文化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和解读提供了新的途径。电视剧《绝望主妇》截至目前... 伴随着影视科技的发展,视觉文化对于语言符号文化的表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考验,成为文化发展的一种主导力量。多模态隐喻概念也就顺应而生,为影视作品中的符号文化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和解读提供了新的途径。电视剧《绝望主妇》截至目前的第八季一直是全美的收视冠军,影片中的独具匠心的结尾和隐含意义吸引了大量的观众。本文将以电视剧《绝望主妇》为载体,对其中独具匠心的结尾艺术和意象符号内涵进行多模态视角下的研究,从而阐释多模态隐喻在影视作品中的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隐喻 《绝望主妇》 意象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淡如水的真情——评蒋雯丽《我们天上见》
14
作者 丁亚琼 《电影评介》 2011年第14期45-45,共1页
导演将影片的情感处理得很好,略带伤感的基调,轻柔的音乐,淡淡的画面,灰沉沉的小镇,和女孩许多超现实的幻想,娓娓道来,不煽情,不做作,没有刻意渲染祖孙情,却处处体现出这种亲情。我和你,平淡的生活在一起。相依为命,互相依靠。直到有一... 导演将影片的情感处理得很好,略带伤感的基调,轻柔的音乐,淡淡的画面,灰沉沉的小镇,和女孩许多超现实的幻想,娓娓道来,不煽情,不做作,没有刻意渲染祖孙情,却处处体现出这种亲情。我和你,平淡的生活在一起。相依为命,互相依靠。直到有一天,你离开我永远地去了,但我没有哭,因为,我们说好的,我们天上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符号 演员演技 以情感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不是药神》:类型策略和现实主义回归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涤非 苏苗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6-98,共3页
《我不是药神》改编自真实事件,影片关注民生问题,发掘现实,妥洽运用类型片的创作模式进行了巧妙的商业包装,成为2018年暑期炙手可热的"现象级"电影,同时也拨开了国内现实主义电影类型化的新局面。通过"橘子""... 《我不是药神》改编自真实事件,影片关注民生问题,发掘现实,妥洽运用类型片的创作模式进行了巧妙的商业包装,成为2018年暑期炙手可热的"现象级"电影,同时也拨开了国内现实主义电影类型化的新局面。通过"橘子""口罩"等颇具表意功能的符号,丰富了电影的意涵,表现出鲜有的思想深度和人文温度。影片在商业类型片和现实主义之间的影像构建策略对中国当下电影生态的进一步完善,无疑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不是药神》 现实主义 类型片 意象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意识思维的内部规律与调控初探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小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107-110,共4页
本文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潜意识思维的某些内部规律,并研究了对潜意识思维有影响的一些因素.从而提出了调控潜意识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可行性.最后就如何调控潜意识思维、发展创造能力提出了几条具体措施。
关键词 潜意识思维 显意识 思维品质 创造性思维能力 内部规律 创造性学习 审美意识 意象符号 意识活动 认知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探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翟高泉 《福建茶叶》 2021年第9期265-266,共2页
茶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多元意象符号的特征,茶文化具有的"精行俭德"内涵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文化意义上的茶,不仅具有其本身代表的普遍元素,还具有更加深刻的文学意味与道德规范。意趣交融、志向与情感抒发、风俗文化、世俗... 茶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多元意象符号的特征,茶文化具有的"精行俭德"内涵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文化意义上的茶,不仅具有其本身代表的普遍元素,还具有更加深刻的文学意味与道德规范。意趣交融、志向与情感抒发、风俗文化、世俗背景都以茶文化为意象载体。本文从茶专著、茶诗词、茶小说与戏剧中的茶文化意象文学作品进行探究,以期能够对茶文化的传承价值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意象符号 茶元素 思想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的寻觅与发现──我与诗评诗论
18
作者 张同吾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7-93,共7页
诗的寻觅与发现──我与诗评诗论●张同吾梦幻与现实在广阔无垠的诗学领域里,没有任何课题比“诗是什么”更富有本体意义了。其实,诗很简单,仅仅是情绪的艺术凝聚,正如形体是舞蹈的语言,色彩是绘画的语言,音响是音乐的语言,造型... 诗的寻觅与发现──我与诗评诗论●张同吾梦幻与现实在广阔无垠的诗学领域里,没有任何课题比“诗是什么”更富有本体意义了。其实,诗很简单,仅仅是情绪的艺术凝聚,正如形体是舞蹈的语言,色彩是绘画的语言,音响是音乐的语言,造型是建筑的语言,那么诗歌就是让语言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创作 诗的本质 语言 诗评 文化心理 意象符号 抒情主人公形象 审美特征 审美发现 文化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社科界中青年学者简介
19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1期113-113,共1页
浙江省社科界中青年学者简介吴晓教授吴晓,男,1949年生。198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现为浙江师大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学专著《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诗学新解》(中国社科出版社1990年版)、《美与... 浙江省社科界中青年学者简介吴晓教授吴晓,男,1949年生。198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现为浙江师大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学专著《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诗学新解》(中国社科出版社1990年版)、《美与传达》(漓江出版社1993年版)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学者 社科界 浙江省 经济学 中国二十世纪文学 情感空间 大学经济 意象符号 出口商品结构 经济发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乳交融第一人
20
《绿色中国(公众版)》 2005年第10期76-77,共2页
宗鄂先生是久负盛名的诗人,也是书画家中少有的思想者.不管是为诗作画,他都追求一种至高至纯的境界.偶然之中,宗鄂先生将奶与墨相融,纸上竟出现了奇异的景象.奶与墨可以相融互渗,在强烈的对比中产生冷艳灵动的美.这一发现,为他的创作提... 宗鄂先生是久负盛名的诗人,也是书画家中少有的思想者.不管是为诗作画,他都追求一种至高至纯的境界.偶然之中,宗鄂先生将奶与墨相融,纸上竟出现了奇异的景象.奶与墨可以相融互渗,在强烈的对比中产生冷艳灵动的美.这一发现,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验,奶墨便成为了宗鄂先生笔下崭新的意象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人 意象符号 先生 思想者 书画家 诗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