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土家族毛古斯舞的符号形式与象征互释 |
王莉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从精神习性到符号形式的社会学——论布迪厄对潘诺夫斯基的法文译介和解读 |
孙琳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原史”:中国思想传统中的原初符号形式 |
陈赟
|
《船山学刊》
|
2022 |
6
|
|
4
|
乐清剪纸的抽象符号形式构成精神体验 |
陈绍林
|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
2010 |
2
|
|
5
|
音乐——一种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 |
邢雄志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2
|
|
6
|
论语言形式的两种符号性 |
夏建新
|
《外语研究》
|
2002 |
0 |
|
7
|
中国学界对法兰克福学派形式符号美学的接受 |
匡存玖
彭红梅
|
《安康学院学报》
|
2023 |
0 |
|
8
|
谈谈建筑形式符号的创作 |
章迎尔
|
《中外建筑》
|
1997 |
0 |
|
9
|
再论教学中的作业批改问题——基于符号理论的分析 |
杜尚荣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0
|
试论缩略语语言符号的双层性 |
刘杰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06 |
1
|
|
11
|
形态语言符号在产品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
张艳
杨君顺
|
《美与时代(创意)(上)》
|
2009 |
2
|
|
12
|
意义:音乐、语言与符号学(上) |
乔斯.凯塞尔斯
宋祥瑞
许丽华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5
|
|
13
|
从符号学角度浅析色彩对公共雕塑情感表达的影响 |
项侃侃
武阳阳
|
《美与时代(创意)(上)》
|
2012 |
4
|
|
14
|
面具——符号与生命意识的对接 |
林少华
|
《美与时代(创意)(上)》
|
2011 |
0 |
|
15
|
从符号学角度看产品仿生设计 |
张悦霞
|
《美术大观》
|
2007 |
1
|
|
16
|
论艺术中的情感与形式关系 |
王卉
|
《美术教育研究》
|
2010 |
0 |
|
17
|
绘画语言是自然和生活的符号 |
徐里
|
《语言战略研究》
|
2019 |
1
|
|
18
|
转换:建筑符号的应用策略 |
顾红男
丁素红
|
《华中建筑》
|
2013 |
0 |
|
19
|
符号叶茂中 |
王星
|
《现代营销(下)》
|
2007 |
0 |
|
20
|
系统解剖学知识图谱的建设与应用体会 |
韩硕
曹翠丽
张喜平
赵雪汝
陈欢
陈子怡
杨佳音
崔慧先
张展翅
|
《解剖学杂志》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