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传播符号学视角下的“场域”理论
被引量:8
- 1
-
-
作者
胡一伟
-
机构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7-103,共7页
-
基金
江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戏剧演出的传播场域研究"(XW162007)
-
文摘
"场域"一词可指人类生存的居所,也可指外在于人的、由人的实践所创造的置身性空间。而传播符号学视角下的"场域"一词主要指符号场域,它强调符号意义生成与传播的场域空间。符号场域之场位或在场者的置身性角度(身份等)会作用于符号赋意活动,以影响意义生成与传播过程。而整个场域的空间结构中,在场者的身份不同,意义的生成与传播活动又会随之变化。符号场域的空间性关系、人的置身性位置这些在场的空间性结构方式会通过赋意行为作用于传播效果,它们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传播活动呈现出来。
-
关键词
符号场域
意义活动
分节
传播模式
-
Keywords
the "field" of signs
meaning activity
articulation
communication mode
-
分类号
G206.2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矛盾场域理论视野下的图文关系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李烨鑫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2-94,共3页
-
文摘
图文关系是图像化时代的重要论题,而布迪厄"场域理论"的核心和精髓是关系,所以,用"场域理论"可重新诠释图文关系。语言符号和图像符号是符号场域中主要的子场域,它们之间既有共同区域,也有互不相交的区域,因此两者是既"竞争"又"勾结"的关系。"竞争"指的是图文各自的质的规定性,分别为虚拟的在场与定格的空间、缺席的形象与联结的言语流;"勾结"指的是图文之间的互文和和谐共生。图文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互文和悖离,而主调是和谐共生。
-
关键词
“场域理论”
符号场域
“勾结”
“竞争”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