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编码、解码与符义解析——20世纪以来可视化设计研究的符号性转向
1
作者 王娜娜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7-144,I0012,共9页
可视化设计的历史性研究通常将其发展看作一个系统性的连续过程,未深入其符号行为、思想的变化展开讨论。对20世纪以来的可视化设计研究进行综述,试图从符号学视角切入其发展的脉络,将可视化放置于知识读写关系模型中,发现可视化设计研... 可视化设计的历史性研究通常将其发展看作一个系统性的连续过程,未深入其符号行为、思想的变化展开讨论。对20世纪以来的可视化设计研究进行综述,试图从符号学视角切入其发展的脉络,将可视化放置于知识读写关系模型中,发现可视化设计研究发展的三个符号性转向,并为反思信息社会中知识读写关系的权力问题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编码 解码 符义解析 知识读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意义中的三维配置:符形、符义、符用 被引量:25
2
作者 赵毅衡 罗贝贝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4期85-97,172,共14页
莫里斯对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做了三分科:符形学研究符号如何组成具有合一意义的文本,符义学研究符号文本与世界的关联,符用学研究符号被接收者使用的方式。这个划分看似简洁分明而通透,但真正讨论起来却很为纠缠,不易分清。在符号美学领域... 莫里斯对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做了三分科:符形学研究符号如何组成具有合一意义的文本,符义学研究符号文本与世界的关联,符用学研究符号被接收者使用的方式。这个划分看似简洁分明而通透,但真正讨论起来却很为纠缠,不易分清。在符号美学领域,符号学可以对符号的意图意义、文本意义、解释意义这三个环节分别处理。中国书法艺术意义配置以符形为主导,符义与符用往往起配合作用。从艺术的符号意义三维度来看,在符义、符用维度上,艺术品有赝品,而在符形维度上,艺术无赝品。在现代工艺设计中,抽象风格跳脱指称,退回到符形,以突出器物与公共空间的符义,尽量不干扰其符用。厘清莫里斯的三分科,有助于拓展对符号美学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里斯 符形 符义 符用 符号美学 艺术符号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