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战时没有敲响的警钟——评析石川达三《活着的士兵》
被引量:
7
1
作者
何建军
《山东外语教学》
2007年第6期15-18,共4页
为了告知日本国民侵华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真实情况并促其反省,石川达三赴南京等地深入采访,创作了中篇小说《活着的士兵》。该作品以日本上海派遣军第十六师团为原型,描写了日军从华北到南京一路烧杀抢掠的暴行,塑造了几个比较典型...
为了告知日本国民侵华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真实情况并促其反省,石川达三赴南京等地深入采访,创作了中篇小说《活着的士兵》。该作品以日本上海派遣军第十六师团为原型,描写了日军从华北到南京一路烧杀抢掠的暴行,塑造了几个比较典型的日军官兵形象,作者也为此惹来笔祸。作品不但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有一定的历史资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川达三
活着的士兵
暴行
笔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战时没有敲响的警钟——评析石川达三《活着的士兵》
被引量:
7
1
作者
何建军
机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河南洛阳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2007年第6期15-18,共4页
文摘
为了告知日本国民侵华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真实情况并促其反省,石川达三赴南京等地深入采访,创作了中篇小说《活着的士兵》。该作品以日本上海派遣军第十六师团为原型,描写了日军从华北到南京一路烧杀抢掠的暴行,塑造了几个比较典型的日军官兵形象,作者也为此惹来笔祸。作品不但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有一定的历史资料价值。
关键词
石川达三
活着的士兵
暴行
笔祸
Keywords
Ishikawa Tatuzou
survived soldiers
atrocity
literary inquisition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战时没有敲响的警钟——评析石川达三《活着的士兵》
何建军
《山东外语教学》
200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