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汉字加工的基本单元:来自笔画数效应和部件数效应的证据
被引量:
122
1
作者
彭聃龄
王春茂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17,共9页
用命名作业和真假字判断作业考察了笔画数和部件数对汉字加工的影响,发现,当部件数保持恒定时,笔画数少的汉字较笔画数多的汉字加工快,这种笔画数效应和字频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当笔画数被控制时,部件数效应也存在,但和字频有交...
用命名作业和真假字判断作业考察了笔画数和部件数对汉字加工的影响,发现,当部件数保持恒定时,笔画数少的汉字较笔画数多的汉字加工快,这种笔画数效应和字频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当笔画数被控制时,部件数效应也存在,但和字频有交互作用,表现在低频少部件汉字的加工要快于低频多部件汉字的加工,而高频汉字中的部件数效应不显著。实验还发现独体字(只有一个部件)的加工和合体字(部件数大于等于二)的加工有差异。作者认为,汉字的加工要经过笔画、部件和整字三个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加工
笔画数效应
部件数
效应
字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变形汉字的结构方式和笔画数效应
被引量:
18
2
作者
曾捷英
周新林
喻柏林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4-208,共5页
曾捷英等提出并采用了汉字通透性概念解释汉字识别中的字形属性效应 ,例如笔画数效应、笔画类型效应和结构方式效应。在有关研究中采用的主要实验方法是在速示、重复速示、非速示、时间或空间微观发生等条件下要求被试命名汉字。该研究...
曾捷英等提出并采用了汉字通透性概念解释汉字识别中的字形属性效应 ,例如笔画数效应、笔画类型效应和结构方式效应。在有关研究中采用的主要实验方法是在速示、重复速示、非速示、时间或空间微观发生等条件下要求被试命名汉字。该研究将采用新的实验方法 ,即在呈现变形汉字 12 0 0ms后要求被试报告识别内容。结构方式和笔画数两种字形属性为研究对象。实验结果表明存在着常规的结构方式效应和笔画数效应 ,尤为重要的是观察到了逆转的结构方式效应。客观计算出的汉字通透性可以合理地解释这些效应。该研究和先前研究部分证明了关于汉字字形知觉的一个重要假设 :汉字通透性是形成各种字形属性效应的基本或主导原因。字形属性对汉字识别的影响可以归结为通透性的影响 ,这称之为通透性中介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通透性
变形汉字
笔画数效应
结构方式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拼音文字背景初级学习者习得汉字的认知方式和加工单元调查
被引量:
4
3
作者
严彦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7-83,共7页
本文收集了拼音文字背景的初级汉语水平学习者听写句子的语料。统计发现,字形偏误显著多于其他偏误类型,且大多数偏误并不影响母语者判断学习者想书写什么字。这说明拼音文字背景学习者习得汉字的加工方式是自上而下的整字加工。这也证...
本文收集了拼音文字背景的初级汉语水平学习者听写句子的语料。统计发现,字形偏误显著多于其他偏误类型,且大多数偏误并不影响母语者判断学习者想书写什么字。这说明拼音文字背景学习者习得汉字的加工方式是自上而下的整字加工。这也证实了汉字的识别特点依赖于汉字本身的结构特点,不因学习者的背景或目的语水平而不同。调查还发现:(1)"增减笔画"不是同一类问题,"缺笔画"的偏误显著多于"添笔画";(2)笔画偏误显著多于部件偏误。这启示我们,过早进入部件教学并不符合学习者的习得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认知方式
笔画数效应
笔画
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字结构特征与字认知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喻柏林
曹河圻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1992年第1期61-62,共2页
人对汉字的认知始于其字形。而智能计算机对汉字的识别,若能模拟或借鉴人认知的过程或特点,其智能化水平则会大大提高一步。可见,研究汉字的字形知觉,不论对于人或计算机都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问题。本研究首先分析汉字字形,提出字形四...
人对汉字的认知始于其字形。而智能计算机对汉字的识别,若能模拟或借鉴人认知的过程或特点,其智能化水平则会大大提高一步。可见,研究汉字的字形知觉,不论对于人或计算机都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问题。本研究首先分析汉字字形,提出字形四种特征,然后选择合适的实验范型,逐一考查它们与整字或部件认知的关系,最后尝试用当代认知心理学观点,对于经过验证的实验结果提出自己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结构特征
认知成绩
认知关系
汉字字形
笔画数效应
当代认知心理学
智能计算机
部件
匹配法
结构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字加工的基本单元:来自笔画数效应和部件数效应的证据
被引量:
122
1
作者
彭聃龄
王春茂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
出处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1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用命名作业和真假字判断作业考察了笔画数和部件数对汉字加工的影响,发现,当部件数保持恒定时,笔画数少的汉字较笔画数多的汉字加工快,这种笔画数效应和字频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当笔画数被控制时,部件数效应也存在,但和字频有交互作用,表现在低频少部件汉字的加工要快于低频多部件汉字的加工,而高频汉字中的部件数效应不显著。实验还发现独体字(只有一个部件)的加工和合体字(部件数大于等于二)的加工有差异。作者认为,汉字的加工要经过笔画、部件和整字三个层次。
关键词
汉字加工
笔画数效应
部件数
效应
字频
Keywords
Chinese character
stroke number effect
radical number effect
character frequency.
分类号
H124.5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变形汉字的结构方式和笔画数效应
被引量:
18
2
作者
曾捷英
周新林
喻柏林
机构
北京物资学院劳动人事系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处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4-208,共5页
文摘
曾捷英等提出并采用了汉字通透性概念解释汉字识别中的字形属性效应 ,例如笔画数效应、笔画类型效应和结构方式效应。在有关研究中采用的主要实验方法是在速示、重复速示、非速示、时间或空间微观发生等条件下要求被试命名汉字。该研究将采用新的实验方法 ,即在呈现变形汉字 12 0 0ms后要求被试报告识别内容。结构方式和笔画数两种字形属性为研究对象。实验结果表明存在着常规的结构方式效应和笔画数效应 ,尤为重要的是观察到了逆转的结构方式效应。客观计算出的汉字通透性可以合理地解释这些效应。该研究和先前研究部分证明了关于汉字字形知觉的一个重要假设 :汉字通透性是形成各种字形属性效应的基本或主导原因。字形属性对汉字识别的影响可以归结为通透性的影响 ,这称之为通透性中介假设。
关键词
汉字通透性
变形汉字
笔画数效应
结构方式
效应
Keywords
space transparency of Chinese character, transforming Chinese character, effect of stroke number, effect of construction way.
分类号
B842.1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拼音文字背景初级学习者习得汉字的认知方式和加工单元调查
被引量:
4
3
作者
严彦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7-83,共7页
文摘
本文收集了拼音文字背景的初级汉语水平学习者听写句子的语料。统计发现,字形偏误显著多于其他偏误类型,且大多数偏误并不影响母语者判断学习者想书写什么字。这说明拼音文字背景学习者习得汉字的加工方式是自上而下的整字加工。这也证实了汉字的识别特点依赖于汉字本身的结构特点,不因学习者的背景或目的语水平而不同。调查还发现:(1)"增减笔画"不是同一类问题,"缺笔画"的偏误显著多于"添笔画";(2)笔画偏误显著多于部件偏误。这启示我们,过早进入部件教学并不符合学习者的习得顺序。
关键词
汉字认知方式
笔画数效应
笔画
意识
Keywords
Chinese character cognitive mode
stroke effect
stroke awareness
分类号
H12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字结构特征与字认知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喻柏林
曹河圻
出处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1992年第1期61-62,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的资助
文摘
人对汉字的认知始于其字形。而智能计算机对汉字的识别,若能模拟或借鉴人认知的过程或特点,其智能化水平则会大大提高一步。可见,研究汉字的字形知觉,不论对于人或计算机都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问题。本研究首先分析汉字字形,提出字形四种特征,然后选择合适的实验范型,逐一考查它们与整字或部件认知的关系,最后尝试用当代认知心理学观点,对于经过验证的实验结果提出自己的解释。
关键词
汉字结构特征
认知成绩
认知关系
汉字字形
笔画数效应
当代认知心理学
智能计算机
部件
匹配法
结构方式
分类号
R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汉字加工的基本单元:来自笔画数效应和部件数效应的证据
彭聃龄
王春茂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
1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变形汉字的结构方式和笔画数效应
曾捷英
周新林
喻柏林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拼音文字背景初级学习者习得汉字的认知方式和加工单元调查
严彦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汉字结构特征与字认知关系的研究
喻柏林
曹河圻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199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