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笔墨当随时代”探讨以实践为基础的古代中国画创作
1
作者 罗佳林 吴禄玲 《美术教育研究》 2025年第9期24-26,共3页
“笔墨当随时代”这一理念是清代画家石涛在《石涛画语录》中提出的,即画家的笔墨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实践是开展一切物质活动的基础,经济、文化等的发展都离不开实践。许多古代画家通过实践对绘画、绘画理论... “笔墨当随时代”这一理念是清代画家石涛在《石涛画语录》中提出的,即画家的笔墨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实践是开展一切物质活动的基础,经济、文化等的发展都离不开实践。许多古代画家通过实践对绘画、绘画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在创作过程中不仅注重技法的传承,而且强调作品与时代的紧密联系。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理论虽然是在清代提出的,但是该理论在不同朝代都有所体现。研究者探讨这一理论在古代绘画中是如何体现的和实践在古代中国画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墨当随时代 中国画 实践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探讨当代山水画的发展
2
作者 王嘉伟 《美术教育研究》 2015年第10期13-13,共1页
书画同源指出书法和绘画原为一家,关系密切。在中国古代杰出的画家中,石涛的风格可谓自成一派,他在精通绘画理论的同时又敢于创新,提出了著名的"笔墨当随时代"的美学思想,提倡以笔墨入绘画,力图实现中国山水画领域绘画模式的... 书画同源指出书法和绘画原为一家,关系密切。在中国古代杰出的画家中,石涛的风格可谓自成一派,他在精通绘画理论的同时又敢于创新,提出了著名的"笔墨当随时代"的美学思想,提倡以笔墨入绘画,力图实现中国山水画领域绘画模式的创新。文章通过对石涛"笔墨当随时代"思想的研究,进一步探讨当代山水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墨当随时代 当代山水画 思想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笔墨当随时代”之我见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微 《美术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35-35,共1页
文章主要通过分析清初著名画家石涛提出的"笔墨当随时代"的观点,阐述中国画的创新与传承的意义。
关键词 笔墨当随时代 绘画功能 创新 传承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笔墨当随时代”内涵探析——论石涛的学古与创新 被引量:1
4
作者 勾崇智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2年第9期54-56,共3页
从“笔墨当随时代”的辨析出发,认为石涛的画论思想分为定法与不定法两个阶段。在不定法阶段,石涛超越了“古法”和“我法”的对立,认为“法无定相,气概成章”和“不必较古今”,这也是他“一画”和“无法之法”思想的真正含义。以往将... 从“笔墨当随时代”的辨析出发,认为石涛的画论思想分为定法与不定法两个阶段。在不定法阶段,石涛超越了“古法”和“我法”的对立,认为“法无定相,气概成章”和“不必较古今”,这也是他“一画”和“无法之法”思想的真正含义。以往将“笔墨当随时代”理解为“创新”与“复古”的对立思维,形成了诸多矛盾。在宏观层面,石涛“笔墨当随时代”并无“历史进步观”或“历史退步观”的倾向,而是强调艺术与社会的必然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涛 笔墨当随时代 “古法” “我法” 学古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笔墨当随时代”中传承与创新的新精神 被引量:1
5
作者 韩玉茹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0年第8期12-13,共2页
"笔墨当随时代"是清代初期著名画家石涛先生提出的绘画理论,这简短的一句话从变化的层面,清晰地向我们传达了中国绘画在传统的基础上应该如何前进。笔墨与时代看起来毫无关系可言,但二者确实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可以这样说... "笔墨当随时代"是清代初期著名画家石涛先生提出的绘画理论,这简短的一句话从变化的层面,清晰地向我们传达了中国绘画在传统的基础上应该如何前进。笔墨与时代看起来毫无关系可言,但二者确实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可以这样说,没有时代精神的笔墨没有灵魂,不能反映时代变迁的笔墨没有生机,故文章就笔墨与时代的关系,以及中国艺术如何在新时代中传承与创新,来解读一下我们的笔墨应该如何"随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绘画 笔墨当随时代 教条化 “中体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笔墨当随时代”——探析姜永安的水墨人物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妍雯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1年第9期66-67,共2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重新审视石涛所提出的“笔墨当随时代”这一观点,并对其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理解。如何把握好“笔墨”和“时代”之间的度,成为了当代水墨画家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姜永安的作品体现了笔墨的现代性,从...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重新审视石涛所提出的“笔墨当随时代”这一观点,并对其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理解。如何把握好“笔墨”和“时代”之间的度,成为了当代水墨画家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姜永安的作品体现了笔墨的现代性,从“笔墨当随时代”的角度来分析姜永安笔下的水墨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墨当随时代 姜永安 水墨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精神与笔墨表现——黄胄《洪荒风雪》创作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林斌 《书画世界》 2024年第10期81-83,共3页
黄胄的艺术创作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其笔墨表现鲜明地体现了时代精神。他巧妙地将速写式的造型手法融入中国人物画的创作中,成功解决了中国人物画造型教学领域中长期存在的理论与实践难以有效结合的难题。其代表作《洪荒风雪》通过从单... 黄胄的艺术创作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其笔墨表现鲜明地体现了时代精神。他巧妙地将速写式的造型手法融入中国人物画的创作中,成功解决了中国人物画造型教学领域中长期存在的理论与实践难以有效结合的难题。其代表作《洪荒风雪》通过从单一的线性复勾到以线带面的笔墨表现,不仅展现了他精湛的笔墨技巧,还深刻地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与人文精神。黄胄的笔墨挥洒始终与时代同步,完美诠释了“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真谛。新的时代精神不断激发他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为当代写意人物的笔墨语言和笔墨表现手法的创新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胄 笔墨表现 时代精神 笔墨当随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涛创新精神对当代艺术的意义探究
8
作者 袁巾茗 张仲言 《艺术科技》 2024年第2期18-20,共3页
目的:文章旨在探讨石涛创新精神对当代艺术的意义。方法:分析石涛的创新表现技法和与自然的融合境界。结果:石涛的创新打破了中国画界的封闭局面,为之后的中国画艺术开启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他勇于质疑和反思画坛现状的精神,以及独... 目的:文章旨在探讨石涛创新精神对当代艺术的意义。方法:分析石涛的创新表现技法和与自然的融合境界。结果:石涛的创新打破了中国画界的封闭局面,为之后的中国画艺术开启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他勇于质疑和反思画坛现状的精神,以及独特的表现技法和与自然相融合的境界,给当代艺术家在思考艺术发展现状和处理继承与发展之间关系等方面带来了重大启示。结论:石涛的创新精神对当代艺术家具有重要意义,他将继续激励当代艺术家不断探索和创新,为艺术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石涛的创新在当时的中国画界引起了轰动,打破了传统的束缚,为中国画艺术带来了新气象。他勇于质疑和反思画坛现状的精神,激励了后来的艺术家们对传统的思考和突破。石涛创新的表现技法对中国画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创新的表现技法为当代艺术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激发了他们对艺术表达多样化和自由化的追求。同时,石涛的创新精神体现在他与自然的融合上。他深入研究自然景观,将自然的美与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通过画作表现出来。这种与自然相融合的境界,启示了当代艺术家在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关怀时,要注重与自然的互动和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涛 创新精神 笔墨当随时代 当代艺术 绘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与流行
9
作者 尹艳敏 《美术大观》 2006年第10期93-,共1页
  流行真是个奇怪的东西.   走在街上,忽然发现蝴蝶结又成了女士们衣服上的时髦.   蝴蝶结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东西.小时候,我最爱漂亮的连衣裙,后腰上两条带子系出一个大蝴蝶结,活泼又可爱.那时大人的连衣裙也是这样.后来,蝴蝶结...   流行真是个奇怪的东西.   走在街上,忽然发现蝴蝶结又成了女士们衣服上的时髦.   蝴蝶结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东西.小时候,我最爱漂亮的连衣裙,后腰上两条带子系出一个大蝴蝶结,活泼又可爱.那时大人的连衣裙也是这样.后来,蝴蝶结又跑到了领口--我就有三件这样的衣服:领子上连着一条长长的布带,系成一个蝴蝶结,好像名字就叫"蝴蝶领".这时裙腰后的蝴蝶结也还不算过时.再后来流行简约的风格,裙子上没了多余的装饰,蝴蝶结成了落伍的累赘,再穿,就有了被人耻笑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设计 衣服 笔墨当随时代 设计师 设计风格 连衣裙 裙子 中国银行 专业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石涛走进21世纪
10
作者 陈民新 《美术大观》 2008年第1期22-23,共2页
  石涛,俗名朱若极,1641年生于明朝即将灭亡之时,是明太祖朱元璋玄孙朱守谦的11世孙.后来遭逢兵燹战乱,出家为僧,法名原济,字石涛,自号"苦瓜".曾饱览大江南北名山圣水,广结天下诗画知己.艺术上的成熟和旺盛的创作精力,使他...   石涛,俗名朱若极,1641年生于明朝即将灭亡之时,是明太祖朱元璋玄孙朱守谦的11世孙.后来遭逢兵燹战乱,出家为僧,法名原济,字石涛,自号"苦瓜".曾饱览大江南北名山圣水,广结天下诗画知己.艺术上的成熟和旺盛的创作精力,使他的绘画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涛 笔墨当随时代 搜尽奇峰打草稿 《大涤子题画诗跋》 美术 绘画作品 山水清音图 绘画艺术 传统技法 《苦瓜和尚画语录》 画论 绘画理论 绘画艺术理论 美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通于变,紧随于时——浅析石涛的创新性美学思想
11
作者 李佳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4期30-33,共4页
“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是中华传统文化繁荣不息的必经之路,石涛的《苦瓜和尚语录》中所传达出的独创性美学思想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明末清初,摹古之风盛行,石涛提出的“我自用我法”以及“笔墨当随时代”等独创性美学思想,为当时... “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是中华传统文化繁荣不息的必经之路,石涛的《苦瓜和尚语录》中所传达出的独创性美学思想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明末清初,摹古之风盛行,石涛提出的“我自用我法”以及“笔墨当随时代”等独创性美学思想,为当时的画坛带来了一股新风。分析《石涛画语录》中的独创性美学思想以及石涛的创作经历,浅谈中国画创新的必要性,即便在今,石涛的美学思想亦有着不可磨灭的警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创新 石涛画语录 石涛 我自用我法 笔墨当随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画精神
12
作者 赵蕾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7年第9期66-67,共2页
外来文化对中国画的冲击,不仅体现在外在形式上,并且已渗透到精神层面。中国画要保持民族特征、民族气派,不是要墨守成规,裹足不前,而是要有足够的涵量来吸收消化外来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才能开创出新的画风,而这,也才是保持民族风格有最... 外来文化对中国画的冲击,不仅体现在外在形式上,并且已渗透到精神层面。中国画要保持民族特征、民族气派,不是要墨守成规,裹足不前,而是要有足够的涵量来吸收消化外来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才能开创出新的画风,而这,也才是保持民族风格有最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权利主体 中国画精神 笔墨当随时代 中国画艺术 多元文化 外师造化 画风 技法 中国画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山水画写生中的“造境”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文元 《广东经济》 2020年第8期90-92,共3页
中国山水画自六朝开始,迄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历史,历代山水画大家面对自然山川,根据不同的感受和认识,进行艺术创作,并不断进行变革。“师古人,师造化,得心源”是学习山水画的三种状态。山水画发展到今天,古人有许多经典的作品和创作经... 中国山水画自六朝开始,迄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历史,历代山水画大家面对自然山川,根据不同的感受和认识,进行艺术创作,并不断进行变革。“师古人,师造化,得心源”是学习山水画的三种状态。山水画发展到今天,古人有许多经典的作品和创作经验供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不大需要像古人那样去发明去启蒙,我们可以站在古人的梯子上爬得更高。我们学习传统,但也不能守旧。“笔墨当随时代”,只有通过写生,才能获得更多的“笔墨情景”和“自由的笔墨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造化 艺术创作 山水画 师古人 创作经验 笔墨当随时代 得心源 写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嬗变的传承——浅析《西游记》系列插画创作在当代的呈现
14
作者 陈晓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V0010-V0011,共2页
传统绘画艺术如何传承与创新一直是中国画创作的重要课题,对此每个人有着不同的认知和理解。总体而言大致有两方面观点,一方认为应毫无保留地继承,可称为“保守派”,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完全保留中国画的内涵和纯粹性。另一种观点是“笔墨... 传统绘画艺术如何传承与创新一直是中国画创作的重要课题,对此每个人有着不同的认知和理解。总体而言大致有两方面观点,一方认为应毫无保留地继承,可称为“保守派”,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完全保留中国画的内涵和纯粹性。另一种观点是“笔墨当随时代”,中国画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可称为“改革派”。在笔者看来这两种观点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绘画艺术 中国画创作 插画创作 笔墨当随时代 《西游记》 纯粹性 传承与创新 保守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花一叶扫凡胎--浅论齐白石画作的创新精神
15
作者 许大昕 《人文天下》 2020年第24期115-117,共3页
历来绘画者有“古”“新”之辨,古新从来不是对立而一定是统一的。如清代石涛就刻意突出“创新”,他主张“我之为我,自有我在”、“法自我立”。绘画要“师造化”,但绝不简单照搬,笔墨要汇入个人的思想、意识与情趣,所谓“画受墨,墨受笔... 历来绘画者有“古”“新”之辨,古新从来不是对立而一定是统一的。如清代石涛就刻意突出“创新”,他主张“我之为我,自有我在”、“法自我立”。绘画要“师造化”,但绝不简单照搬,笔墨要汇入个人的思想、意识与情趣,所谓“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发我之肺腑,扬我之须眉”。他还主张“笔墨当随时代”,惟有师“古人之心”,而非师“古人之迹”,方能“借古以开今”。(《苦瓜和尚话语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造化 借古以开今 笔墨当随时代 齐白石 创新精神 绘画者 画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大利的低度与高度
16
作者 马啸 《书画世界》 2008年第3期28-34,插2,共8页
从本期开始,《书画世界》杂志将不定期开设"马啸视点"栏目。该栏目每期选择一位在创作实践领域具有特殊性审美和贡献的书画家,由马啸先生从特殊视角加以研究、分析,力求深度和学术,并标示其实践的现实意义。该栏目由马啸先生... 从本期开始,《书画世界》杂志将不定期开设"马啸视点"栏目。该栏目每期选择一位在创作实践领域具有特殊性审美和贡献的书画家,由马啸先生从特殊视角加以研究、分析,力求深度和学术,并标示其实践的现实意义。该栏目由马啸先生主持。马啸先生兼具艺术实践与理论的双重功底,曾发表大量颇具见地的艺术评论,其中相当一部分在艺术界产生强烈反响。他曾从事新闻工作20余年,并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目前为中国国家画院书画家、中韩书艺家协会评审委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大利 先生 美术 画家 美术家 笔墨当随时代 山水观 中国国家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植沃土 其叶方茂——评现代淮剧《村里有个管得宽》
17
作者 周飞 《剧影月报》 2023年第5期1-3,共3页
“笔墨当随时代”最早由清初画家石涛在画跋中所提,因其道出绘画与时代的关系,这一艺术思想已成为艺术创作的普遍共识,即艺术创作应当书写时代、反映时代、记录时代。2023年7月底,涟水县淮剧团在江苏淮安市上演了一场大型现代淮剧《村... “笔墨当随时代”最早由清初画家石涛在画跋中所提,因其道出绘画与时代的关系,这一艺术思想已成为艺术创作的普遍共识,即艺术创作应当书写时代、反映时代、记录时代。2023年7月底,涟水县淮剧团在江苏淮安市上演了一场大型现代淮剧《村里有个管得宽》,就是一部书写当代农村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只看剧名,即可知该剧内容大概。“村”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管得宽”不仅形象地亮出该剧的主角爱管闲事这一特征,还从观众视角表明态度:此人管得太“宽”了,对他即便有七分理解也兼三分嫌弃。并且,一个如此鲜活的主角身边必然有一群闲事制造者,故事才够精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创作 现代淮剧 江苏淮安市 当代农村 笔墨当随时代 画跋 现实生活 现代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嵩洛墨会——2016中原当代水墨学术邀请展
18
作者 孙至妍 吉敏子 《南腔北调》 2016年第12期93-97,共5页
水墨作为我国的传统绘画,承载了中国数千年历史和华夏精神,体现了中国特有的东方审美特质,因此,国人对它一直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就如同“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中国水墨画的发展也会在历史的推移中,在每个时代里建立起新的话语系统。如... 水墨作为我国的传统绘画,承载了中国数千年历史和华夏精神,体现了中国特有的东方审美特质,因此,国人对它一直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就如同“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中国水墨画的发展也会在历史的推移中,在每个时代里建立起新的话语系统。如今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从传统水墨中走出,汲取当代元素,走向当代水墨的创作。10月20日,“嵩洛墨会——2016中原当代水墨学术邀请展”在郑州市石佛艺术公社画廊开幕,展示了河南水墨艺术家近些年在当代水墨方面创作和探索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水墨 艺术家 水墨画 传统水墨 笔墨当随时代 观念水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