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影的另一重乐趣:电影笑话与早期中国电影文化 |
李频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信息技术、职业群体与社会变迁:一项基于IT笑话的跨学科研究 |
吉国秀
王明月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3
|
万荣笑话的语用特色分析 |
师艳芳
张芳萍
郭育红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4
|
明清笑话结集的悲情特征 |
王敬敏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5
|
俄语笑话人物的言语特点简析 |
侯丽红
|
《中国俄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6
|
俄语笑话与跨文化交际 |
王金玲
|
《中国俄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7
|
俄语笑话理解的符号学阐释 |
王金玲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8
|
试论冯梦龙的笑话理论及其意义——以冯梦龙辑录的三部笑话集为例 |
王杰文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4
|
|
9
|
俄语笑话的语言文化阐释 |
王金玲
|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0
|
现代俄语笑话体裁的对话性 |
王文忠
|
《中国俄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11
|
崇祯本《金瓶梅》笑话的艺术特征与文学意蕴初探 |
董定一
|
《阴山学刊》
|
2012 |
4
|
|
12
|
古今幽默的变迁与发展——中古时期与明清时期笑话的比较 |
马培洁
|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3
|
大学校园笑话语言艺术的修辞格建构模式 |
冯华
曾小玲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0 |
1
|
|
14
|
浅谈“冷笑话” |
毛向樱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15
|
笑话的语用学解释 |
岑群霞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4 |
7
|
|
16
|
笑话制笑手段的语用阐释 |
徐兴岭
|
《戏剧之家》
|
2018 |
1
|
|
17
|
对网络笑话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
陈迪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15 |
2
|
|
18
|
歧义笑话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蒋华
|
《语文学刊》
|
2016 |
0 |
|
19
|
当代笑话标题的语言艺术探析 |
李宗侠
|
《宜春学院学报》
|
2017 |
0 |
|
20
|
日语咖啡(14) 冷笑话的冷与热 |
赵平
吴琴
|
《日语知识》
|
201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