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竹螟种群变化与预测预报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爱良 郑建佳 黄继育 《世界竹藤通讯》 2005年第3期42-45,共4页
竹螟是浙江省安吉县的竹子主要害虫。近几年来,由于竹林经营集约化和开展综合防治,我们在竹螟测报调查中发现竹螟的种群结构发生了变化,竹金黄镰翅野螟5a数量占竹螟总蛾量的53.8%,最高年份达78%。原来的测报规程是以竹织叶野螟的发生规... 竹螟是浙江省安吉县的竹子主要害虫。近几年来,由于竹林经营集约化和开展综合防治,我们在竹螟测报调查中发现竹螟的种群结构发生了变化,竹金黄镰翅野螟5a数量占竹螟总蛾量的53.8%,最高年份达78%。原来的测报规程是以竹织叶野螟的发生规律为依据制订的,这对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螟 种群变化 预测预报 发生规律 预测预报技术 种群变化 经营集约化 织叶野 主要害虫 综合防治 种群结构 发生规律 安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螟诱蛾量与第1代幼虫发生量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石纪茂 许岳冲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6-38,共3页
对越冬代竹螟点灯诱蛾量和第1代幼虫发生量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竹织叶野螟从1979年占主要4种竹螟数量的86.68%下降到1991年的32.16%,竹金黄镰翅野螟和竹大黄绒野螟从1979年的3.03%、7.53%上升到... 对越冬代竹螟点灯诱蛾量和第1代幼虫发生量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竹织叶野螟从1979年占主要4种竹螟数量的86.68%下降到1991年的32.16%,竹金黄镰翅野螟和竹大黄绒野螟从1979年的3.03%、7.53%上升到1991年的40.13%和26.42%。6月中旬诱蛾量与幼虫发生量的直线方程r=5.7+0.2x(r=0.81)达到极显著水平,可考虑应用于预测第1代幼虫发生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螟 诱蛾量 幼虫 发生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螟种群动态与预测预报技术
3
作者 程建新 潘寅辉 +3 位作者 余德才 徐春香 徐瑶 邹力骏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38,共3页
通过对竹螟成虫灯诱结果的统计分析,竹螟的诱蛾量2011年比2010年增长了76%,其中竹织叶野螟Algedonia coclesalis Walker的增长更是达到了233.5%,成虫数占其总诱蛾量的78%。表明竹螟虫口增长趋势明显,而竹织叶野螟的增长趋势更为显著,仍... 通过对竹螟成虫灯诱结果的统计分析,竹螟的诱蛾量2011年比2010年增长了76%,其中竹织叶野螟Algedonia coclesalis Walker的增长更是达到了233.5%,成虫数占其总诱蛾量的78%。表明竹螟虫口增长趋势明显,而竹织叶野螟的增长趋势更为显著,仍为优势虫种;竹织叶野螟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在5月18日—6月8日,其诱蛾量占总诱蛾量的84.32%;根据竹螟成虫诱蛾量预测幼虫的发生量与实际调查幼虫发生量相比较,准确率可达到9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螟 种群动态 预测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弯茎野螟的3种新记录寄生蜂 被引量:1
4
作者 郭瑞 何孙强 王义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4-138,176,共5页
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对竹林害虫竹弯茎野螟[Crypsiptya coclesalis(Walker)]的寄生蜂及寄生率进行调查,共发现7种寄生蜂。其中3种是首次记录寄生在该种害虫的寄生蜂,即:日本棱角肿腿蜂(Goniozus japonicus Ashmead)、兰氏原绒茧蜂(Pr... 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对竹林害虫竹弯茎野螟[Crypsiptya coclesalis(Walker)]的寄生蜂及寄生率进行调查,共发现7种寄生蜂。其中3种是首次记录寄生在该种害虫的寄生蜂,即:日本棱角肿腿蜂(Goniozus japonicus Ashmead)、兰氏原绒茧蜂(Protapanteles lamborni Wilkinson)和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 Ishii)。对不同寄生蜂的寄生率调查结果表明,兰氏原绒茧蜂的寄生率最高,为45.2%,对竹弯茎野螟具有较好控制作用。同时,本文首次报道寄生于竹弯茎野螟3种寄生蜂的主要鉴别特征及其寄生生物学,并提供了形态特征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茎野 织叶野 寄生蜂 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1对马尾松毛虫、竹织叶野螟的毒杀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建寅 陈晓岚 王双洪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61-63,共3页
活孢量1亿/ml的Hd-1菌液,对马尾松毛虫毒杀率95.6%以上,对竹螟毒杀率60%。两虫死亡高峰在喷菌后两天出现,5~6天能达到满意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Hd-1菌液 马尾松毛虫 竹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竹弯茎野螟的兰氏原绒茧蜂(膜翅目:茧蜂科)寄生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柴苗 何孙强 +2 位作者 郭瑞 齐婷 王义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目的】研究兰氏原绒茧蜂的生物学特性,为竹弯茎野螟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兰氏原绒茧蜂的寄生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兰氏原绒茧蜂成虫羽化主要发生在上午8:00—10:00,且羽化... 【目的】研究兰氏原绒茧蜂的生物学特性,为竹弯茎野螟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兰氏原绒茧蜂的寄生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兰氏原绒茧蜂成虫羽化主要发生在上午8:00—10:00,且羽化当天即可交配、产卵;该成虫可兼营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但孤雌生殖未见雌性后代;在16~32℃范围内,16℃的成虫发育历期最长为6.65±0.24天,以10%蜂蜜水作为补充营养成虫发育历期则增加到13.35±0.37天。【结论】兰氏原绒茧蜂的寄生率随寄主发生代数增加而增加,且主要选择3-4龄幼虫期寄主寄生。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兰氏原绒茧蜂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以10%蜂蜜水作为补充营养可显著延长成虫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茎野 寄生蜂 生物学 兰氏原绒茧蜂 补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