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压成型工艺对竹纤维/PL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郑茜仁 邵灵达 +2 位作者 金肖克 祝成炎 田伟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79,共7页
为优选竹纤维/PLA复合材料的热压成型工艺参数,并进一步研究具有显著影响的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L_(9)(3^(3))正交试验设计,以热压成型温度、压强、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用万能强力仪、扫描电镜对其拉伸性能、弯... 为优选竹纤维/PLA复合材料的热压成型工艺参数,并进一步研究具有显著影响的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L_(9)(3^(3))正交试验设计,以热压成型温度、压强、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用万能强力仪、扫描电镜对其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及形貌特征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竹纤维/PLA复合材料,压强对其拉伸及弯曲强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温度,时间的影响最小,其中压强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具有显著性影响;当热压成型工艺参数为180℃,2 MPa,30 min时,竹纤维与PLA结合较好,复合材料的拉伸及弯曲强度都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61.43、65.47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 聚乳酸 复合材料 热压成型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纤维/PLA捻合编织复合材料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朱勇斌 张蔚 曾凡松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0,75,共7页
为了得到纹理自然、力学性能较好的竹纤维/PLA编织复合材料,将比例为68%的长竹纤维和PLA纤维采用先捻合为纱线,再编织的方法,分别编织为平纹、斜纹和缎纹材料试样,再采用轻热压工艺(170℃、2 MPa、10 min)制得BF/PLA编织复合材料。利用... 为了得到纹理自然、力学性能较好的竹纤维/PLA编织复合材料,将比例为68%的长竹纤维和PLA纤维采用先捻合为纱线,再编织的方法,分别编织为平纹、斜纹和缎纹材料试样,再采用轻热压工艺(170℃、2 MPa、10 min)制得BF/PLA编织复合材料。利用微机控制木材专用试验机及扫描电镜对其拉伸、弯曲性能及表面形态进行分析,研究不同编织结构及纬线间距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平纹编织制得的复合材料界面结合较好,拉伸强度最大,其值为224.91 MPa;采用缎纹编织制备的复合材料弯曲强度最大,其值为1041.6 MPa。随着纬线间距的增大,BF/PLA复合材料经纬线的交织点减少,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呈现下降趋势。吸水性能测试表明,由于斜纹结构具有更加开放的结构,与平纹和缎纹结构相比,其吸水性能较好;随着纬线间距的增大,复合材料的耐水性能呈下降的趋势,当平纹纬线间距为0.5 cm时,复合材料的耐水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pla复合材料 捻合编织 二维结构 力学性能 吸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仿生矿化增强竹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界面性能
3
作者 张凯强 张双保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9-198,共10页
【目的】探究纳米SiO_(2)与多巴胺/聚乙烯亚胺仿生矿化改性界面增强机理,为改善竹塑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的改性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聚乳酸树脂为基体、竹纤维为增强材料,利用多巴胺/聚乙烯亚胺杂化聚合在竹纤维表面构筑功能涂... 【目的】探究纳米SiO_(2)与多巴胺/聚乙烯亚胺仿生矿化改性界面增强机理,为改善竹塑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的改性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聚乳酸树脂为基体、竹纤维为增强材料,利用多巴胺/聚乙烯亚胺杂化聚合在竹纤维表面构筑功能涂层,经“溶胶凝胶”制备纳米SiO_(2),通过静电作用诱导纳米SiO_(2)在竹纤维表面富集和生长,提高界面结合强度。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等分析改性前后纤维表面元素和纤维结晶结构变化,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热稳定性测试、差示扫描量热测试、动态热机械性能测试探究纳米SiO_(2)仿生矿化改性提升竹塑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的机理。【结果】经纳米SiO_(2)仿生矿化改性后的竹纤维表面Si元素含量明显增加,竹纤维结晶结构未发生改变。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纳米SiO_(2)仿生矿化改性后,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和抗冲击强度分别提高18.99%、15.91%和34.34%。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复合材料界面处纤维被拔出现象减少,纤维表面更加粗糙,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更加紧密。热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纳米SiO_(2)引入使得纤维热降解温度向高温区移动,复合材料的初始降解温度和最大热降解速率温度分别提高22.81和11.54℃,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增加。差示扫描量热测试结果表明,改性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聚乳酸分子运动阻力增大、复合材料的结晶度降低、复合材料的熔融温度升高。动态热机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复合材料储能模量提高、损耗模量降低,说明复合材料内部缺陷减少,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得到提高。【结论】纳米SiO_(2)仿生矿化改性在竹纤维表面形成SiO_(2)的有机-无机杂化改性网络,增强纤维与基体之间的机械锚合与化学键合作用,增加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力,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得到提升,界面相容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 纳米SiO_(2) 界面性能 增强机理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竹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草莓包装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罗国荣 高玺捷 +2 位作者 李万菊 徐丹 任丹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4-263,271,共11页
随着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可降解植物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的食品包装受到广泛关注。然而亲水性竹纤维(bamboo fiber,BF)与疏水性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之间的界面不相容性削弱了BF在复合材料中的力学增强效果,因此复合材料的界面... 随着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可降解植物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的食品包装受到广泛关注。然而亲水性竹纤维(bamboo fiber,BF)与疏水性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之间的界面不相容性削弱了BF在复合材料中的力学增强效果,因此复合材料的界面调控尤为重要。该文探究了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改性BF对PLA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将该PLA基复合材料作为草莓托盘包装,研究其对草莓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的加入可提高复合材料的模量,其中GOBF/PLA的改善效果最显著(较纯PLA,GOBF/PLA的弯曲和拉伸模量分别提高了16.39%和35.90%)。GOBF/PLA具有更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呈现出较好的界面结合性能。与BF相比,GOBF的异相成核能力更强,促使GOBF/PLA具有更低的冷结晶温度和更高的结晶度。扫描电镜结果显示,BF/PLA弯曲断面有大量孔洞和微裂缝,GOBF/PLA的则仅有少量微裂缝。亲水性纤维的加入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强度和憎水性,但与BF相比,GOBF对材料强度和憎水性的影响较小。草莓贮藏结果显示,GOBF/PLA可显著降低草莓果实的腐烂率,且延缓贮藏后期草莓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对草莓果实具有更好的保鲜效果。综上,该研究可为一次性使用、绿色环保果蔬托盘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改性竹纤维 聚乳酸 界面相容性 草莓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陶永亮 曾成均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5期111-116,共6页
竹材是绿色、低碳、可降解生物质材料,是塑料的最佳替代品。竹纤维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密度小、绿色环保、比强度高等特点,与聚丙烯复合形成的竹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兼有竹材和塑料的优点,是一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材料,是“... 竹材是绿色、低碳、可降解生物质材料,是塑料的最佳替代品。竹纤维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密度小、绿色环保、比强度高等特点,与聚丙烯复合形成的竹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兼有竹材和塑料的优点,是一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材料,是“以竹代塑”产品开发的低碳材料来源。文中综述了竹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在材料特性、制备方法、性能测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的应用现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及应用潜力,以期为“以竹代塑”创新产品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 聚丙烯 复合材料 以竹代塑 汽车内饰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纤维粒径与比例对石竹塑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詹婷 任津源 +1 位作者 彭尧 曹金珍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目的】阐明不同竹纤维粒径和原料配比对竹纤维/聚丙烯/碳酸钙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为石竹塑复合材料的工业化生产与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碳酸钙、竹纤维和聚丙烯为原料,在控制竹纤维粒径(40目、80目和120目)与原料配... 【目的】阐明不同竹纤维粒径和原料配比对竹纤维/聚丙烯/碳酸钙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为石竹塑复合材料的工业化生产与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碳酸钙、竹纤维和聚丙烯为原料,在控制竹纤维粒径(40目、80目和120目)与原料配比的基础上,制备竹纤维/聚丙烯/碳酸钙复合材料,考察其物理力学性能,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和熔融指数仪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热稳定性和流动性进行表征。最后,综合考虑生产成本与相关性能要求,为竹纤维/聚丙烯/碳酸钙复合材料的生产与应用提出建议。【结果】随着碳酸钙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均逐渐下降,而密度则呈上升趋势。竹纤维粒径对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当竹纤维粒径为80目,碳酸钙和竹纤维添加量分别为5%和4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最优,分别为36.09 MPa、62.6 MPa和4.30 GPa。碳酸钙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冲击强度的影响不大。此外,随着碳酸钙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与熔体流动性均有所改善。当碳酸钙添加质量占比为20%时,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6.50 g/10 min,比未添加组提高了8.98%,加工性能得到改善。【结论】选用80目竹纤维的复合材料具有较优的物理力学性能,在添加碳酸钙后,复合材料的原料成本可降低1.63%~6.54%,且其相关指标仍远高于行业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竹纤维 石竹塑复合材料 碳酸钙 物理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纤维增强同源生物油改性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创制
7
作者 李瀛 陈维江 +4 位作者 任学勇 李严 杜雪利 杨顺心 刘文杰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5期22-31,共10页
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具有轻量化、高性能的优点,在航空航天、风电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以竹代塑”背景下,以竹纤维和竹材衍生物为原料制造绿色复合材料成为竹材加工利用的热点方向。本研究分别采用竹纤维和生物油酚醛树脂来替代... 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具有轻量化、高性能的优点,在航空航天、风电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以竹代塑”背景下,以竹纤维和竹材衍生物为原料制造绿色复合材料成为竹材加工利用的热点方向。本研究分别采用竹纤维和生物油酚醛树脂来替代玻璃纤维和石化原料酚醛树脂,制备出了竹纤维增强生物油酚醛树脂复合材料,重点研究了不同固化剂对树脂固化性能的影响,并基于正交试验对复合材料的手糊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1)成功制备了可中低温固化的生物油酚醛树脂,树脂粘度300 mPa·s,固体含量45.15%,pH值10.91;使用的复配固化剂优化质量配比为m(对甲苯磺酸)∶m(盐酸)∶m(磷酸)∶m(无水乙醇)=10∶1∶2∶4,适宜添加量为5%,凝胶时间为26 min,较好地满足手糊法制备复合材料的工艺要求。(2)在纤维/树脂比例40%、固化时间5 h、固化温度70℃的工艺参数下,制备的复合材料弯曲强度达到105.57 MPa,拉伸强度为62.48 MPa,力学性能较优。所创制的新型竹纤维增强同源生物油改性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具有绿色低碳、轻质高强的特点,有望应用在竹质建筑、家居、板材、汽车/高铁内饰等建筑建材类和工业生产类代塑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 生物油酚醛树脂 复合材料 固化剂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联剂和增韧剂的种类及用量对BF/HDPE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朱天浩 龙春光 周湘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130,共9页
竹纤维(BF)/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材料的研发对复合管材的开发与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使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KH550)、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铝钛复合偶联剂改性BF,并在此基础上填充增韧剂[氯化聚乙烯(CPE)、甲基丙烯酸缩... 竹纤维(BF)/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材料的研发对复合管材的开发与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使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KH550)、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铝钛复合偶联剂改性BF,并在此基础上填充增韧剂[氯化聚乙烯(CPE)、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聚烯烃弹性体(POE-g-GMA)],采用注塑成型法制备BF/HDPE复合材料。通过电子万能实验机、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试验机、热重分析仪等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铝钛复合偶联剂的含量为BF质量的1%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熔体质量流动速率(190℃、5 kg)最佳,分别为25.37 MPa、37.58 MPa、1.98 GPa和0.641 g/10min,比未经改性的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29.4%、13.43%、20.73%和19.14%。经偶联剂改性的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均有降低,A171改性降低程度最小。POE-g-GMA对复合材料的增韧效果良好,当其含量为BF和HDPE总质量9%时,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达25.37 kJ/m^(2),较于未填充增韧剂的复合材料提升了36.98%。填充BF、CPE及POE-g-GMA会使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下降。当偶联剂和增韧剂含量合适时,可显著提升BF/HDPE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对满足复合管材各项性能指标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塑复合材料 偶联剂改性竹纤维 力学性能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质纤维形态对聚乳酸基竹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龚新怀 黄垚焜 +3 位作者 葛良望 蔡佳栩 金富露 肖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37,共6页
为高值化利用竹材加工剩余物资源,以聚乳酸(PLA)为基体,竹粉纤维(BF)、竹屑纤维(BS)、竹原纤维(BN)与竹浆纤维(BP)为填料,采用密炼-注塑工艺制备了四种竹塑复合材料,研究了竹质纤维种类对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BP与BN纤维... 为高值化利用竹材加工剩余物资源,以聚乳酸(PLA)为基体,竹粉纤维(BF)、竹屑纤维(BS)、竹原纤维(BN)与竹浆纤维(BP)为填料,采用密炼-注塑工艺制备了四种竹塑复合材料,研究了竹质纤维种类对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BP与BN纤维长径比更大,BS中颗粒形态较多,BF与BS质地较刚硬。BF、BN与PLA共混熔体的混炼扭矩更大,PLA/BP复合材料吸水率最大。BF,BS,BN与PLA的界面相容性较好,其添加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而BP添加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PLA相比,在纤维质量分数为30%时,PLA/BF,PLA/BS与PLA/BN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17.85%,13.6%,11.89%,冲击强度分别提高24.33%,18.70%,35.57%,弯曲强度分别提高19.45%,21.45%,4.99%。PLA/BF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优,其次为PLA/BS复合材料,PLA/BP复合材料最差。研究可为竹塑复合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塑复合材料 竹纤维 聚乳酸 微观形态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处理对竹纤维/聚乳酸可降解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左迎峰 李萍 +3 位作者 刘文杰 李新功 江萍 吴义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06-2012,共7页
以NaOH溶液为改性剂对竹纤维进行碱处理,再与聚乳酸(PLA)熔融共混制备竹纤维/PLA可降解复合材料。探讨了NaOH溶液浓度、碱处理时间和碱处理温度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抗弯强度和耐水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碱处理竹... 以NaOH溶液为改性剂对竹纤维进行碱处理,再与聚乳酸(PLA)熔融共混制备竹纤维/PLA可降解复合材料。探讨了NaOH溶液浓度、碱处理时间和碱处理温度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抗弯强度和耐水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碱处理竹纤维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碱处理使竹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大,单纤维的强度提高,有效提高了与PLA基体的机械黏接力。但碱浓度过大、处理时间过长或处理温度过高时,纤维素分子链排列致密程度降低,整体纤维的力学性能下降。NaOH溶液浓度为3%,处理时间为4h,处理温度为60℃时,所制得竹纤维/PLA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耐水性能均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 碱处理 聚乳酸 可降解复合材料 相容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自然老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新功 郑霞 +2 位作者 吴义强 陈卫民 凌启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26-1530,共5页
采用氢氧化钠(NaOH)+异氰酸酯(MDI)处理的界面调控方法对竹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界面进行调控,通过注射成型工艺制备竹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凝胶渗透色谱及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竹纤维/聚乳酸复合... 采用氢氧化钠(NaOH)+异氰酸酯(MDI)处理的界面调控方法对竹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界面进行调控,通过注射成型工艺制备竹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凝胶渗透色谱及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竹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的自然老化性能。研究发现,自然老化过程中,在水、光、热和氧的协同作用下,复合材料中的聚乳酸分子不断产生水解,分子链断裂,分子量减小,聚乳酸由一定的结晶态逐渐转变为无定形态,结晶度减小,聚乳酸自身强度不断下降,聚乳酸与竹纤维的粘结力不断降低,二者接合界面被破坏,复合材料质量不断减少、力学性能不断下降。老化137d后,复合材料表面出现明显的裂纹,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降低了69.6%和75.8%。竹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自然老化较严重,需要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进一步改善复合材料户外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 聚乳酸 复合材料 自然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调控对竹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新功 郑霞 吴义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3-257,共5页
分别采用碱(NaOH)处理、异氰酸酯(MDI)处理以及NaOH+MDI处理的界面调控方法对竹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界面进行调控。结果表明,3种界面调控均改善了竹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性能、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防水性能;界面调控后,复合材... 分别采用碱(NaOH)处理、异氰酸酯(MDI)处理以及NaOH+MDI处理的界面调控方法对竹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界面进行调控。结果表明,3种界面调控均改善了竹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性能、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防水性能;界面调控后,复合材料的粘流活化能增加,而热流动性因竹纤维与聚乳酸交联变得困难;复合材料玻璃转化温度和结晶温度升高,熔融峰变窄;复合材料热降解温度升高,热稳定性增加。NaOH+MDI联合对竹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界面调控效果最好,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 聚乳酸 复合材料 界面调控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纤维/水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豫 张晓玲 +1 位作者 李小雷 林振钰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4-108,共5页
利用竹纤维制备了水泥基复合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法得到了纤维掺量、纤维长度、减水剂和水灰比四个因素的最佳试验条件.在此基础上测试了该复合材料在不同龄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针对竹纤维的机械性能在碱性水泥浆中会逐渐恶化的缺点,对... 利用竹纤维制备了水泥基复合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法得到了纤维掺量、纤维长度、减水剂和水灰比四个因素的最佳试验条件.在此基础上测试了该复合材料在不同龄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针对竹纤维的机械性能在碱性水泥浆中会逐渐恶化的缺点,对竹纤维表面预涂了乳液并进行了耐久性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加入预处理的竹纤维制备出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得到了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复合材料 竹纤维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纤维质量分数对竹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新功 凌启飞 吴义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094-3098,共5页
以1.5%异氰酸酯(MDI)界面改性剂改性处理后的竹纤维和聚乳酸为原料,通过注射成型工艺制备竹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探讨竹纤维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界面、力学性能、吸水率、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竹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 以1.5%异氰酸酯(MDI)界面改性剂改性处理后的竹纤维和聚乳酸为原料,通过注射成型工艺制备竹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探讨竹纤维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界面、力学性能、吸水率、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竹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存储模量以及热稳定性均先增大后减小,24h吸水率逐渐增大,损耗因子逐渐降低。竹纤维质量分数为5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达到最大值63.2MPa和11.6kJ/m2,复合材料存储模量最大,热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 聚乳酸 质量分数 复合材料 物理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聚乳酸(C/PL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I) 被引量:15
15
作者 周福刚 董向红 +2 位作者 万怡灶 王玉林 王勤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6-18,共3页
对新型骨折内固定材料碳纤维增强聚乳酸 ( C/PL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评价。重点研究了纤维体积分数 ( Vf)和硝酸表面处理对 C/PL 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 ,随着 Vf的增加 ,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冲击强... 对新型骨折内固定材料碳纤维增强聚乳酸 ( C/PL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评价。重点研究了纤维体积分数 ( Vf)和硝酸表面处理对 C/PL 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 ,随着 Vf的增加 ,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冲击强度和剪切强度均先增加 ,达峰值后又减小。硝酸表面处理可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 ,从而使其力学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骨折内固定材料 C/p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己内酯/聚乳酸/竹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16
作者 乔建政 纪雨辛 +3 位作者 王琦 朱凌波 卢立 郑霞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5-31,共7页
以聚己内酯(PCL)和聚乳酸(PLA)共混物为基材,竹纤维(BF)作为增强材料,硅烷偶联剂为改性剂,通过模压成型制备了PCL/PLA/BF复合材料。研究了PCL和PLA质量比、BF质量分数、硅烷偶联剂用量以及模压温度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P... 以聚己内酯(PCL)和聚乳酸(PLA)共混物为基材,竹纤维(BF)作为增强材料,硅烷偶联剂为改性剂,通过模压成型制备了PCL/PLA/BF复合材料。研究了PCL和PLA质量比、BF质量分数、硅烷偶联剂用量以及模压温度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PCL/PLA质量比为1:1,BF质量分数为40%时BF/PCL/PLA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最大值11.26 kJ/m^2,12.68 MPa和5.2%;硅烷偶联剂用量为1%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最大值15.11 kJ/m^2、13.15 MPa和5.8%;模压温度为150℃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最大值14.51 kJ/m^2、13.75 MPa和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 聚乳酸 竹纤维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增强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正红 陈礼辉 +1 位作者 黄祖泰 詹怀宇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9-22,共4页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竹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用红外光谱分析了竹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改性及其化学键结合机理。在两相界面内,羧化聚醚会同时与纤维和聚酰胺树脂发生化学键和氢键结合,起着偶联作用,从而提...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竹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用红外光谱分析了竹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改性及其化学键结合机理。在两相界面内,羧化聚醚会同时与纤维和聚酰胺树脂发生化学键和氢键结合,起着偶联作用,从而提高两相界面的结合强度,达到复合材料增强的目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结果显示羧化聚醚进行界面改性处理的纤维与聚酰胺树脂共混复合材料在低温脆断后,纤维外形不清晰,界面较模糊,纤维与聚酰胺树脂之间产生了良好的界面粘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 聚酰胺树脂 复合材料 界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韧PLA/m-POE/P(BF-PBAD)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18
作者 李智 陈锋 +2 位作者 邱碧薇 上官勇刚 郑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1-361,共11页
采用自制的生物基聚酯弹性体P(BF-PBAD)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超韧聚乳酸/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改性聚烯烃弹性体/生物基聚酯弹性体(PLA/m-POE/P(BF-PBAD))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及增韧机制进行了研究。当P(BF-PBAD)含量仅为3份时,复合材料... 采用自制的生物基聚酯弹性体P(BF-PBAD)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超韧聚乳酸/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改性聚烯烃弹性体/生物基聚酯弹性体(PLA/m-POE/P(BF-PBAD))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及增韧机制进行了研究。当P(BF-PBAD)含量仅为3份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42 kJ/m^(2),相比纯PLA提高了14倍,呈现出良好的增韧效果。此外,复合材料还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弯曲强度及弯曲模量分别达到40 MPa、120%、50 MPa和1800 MPa。与纯PLA相比,该复合材料表现出好的热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融温度均得到提升。P(BF-PBAD)的引入使得复合材料在二次升温过程中的冷结晶行为增强。基于对复合材料相形貌、动态力学等结果的分析,发现PLA/m-POE/P(BF-PBAD)复合材料的增韧主要缘于聚合物界面相容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复合材料 界面增容 冲击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胶竹纤维化单板干燥温度对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亚慧 祝荣先 +1 位作者 于文吉 齐锦秋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共3页
以慈竹为试材,探讨浸胶竹纤维化单板的干燥温度对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温度由70℃升至90℃,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弯曲模量和垂直加载水平剪切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平行加载水平剪切强度和耐水性能逐... 以慈竹为试材,探讨浸胶竹纤维化单板的干燥温度对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温度由70℃升至90℃,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弯曲模量和垂直加载水平剪切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平行加载水平剪切强度和耐水性能逐渐下降。综合考虑板材性能和生产效率,建议工业化生产中的干燥温度设为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基纤维复合材料 浸胶竹纤维化单板 干燥温度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改性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礼辉 李正红 杨文斌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9-303,共5页
对竹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改性剂及其界面改性机理进行研究,以聚乙二醇和马来酸酐为原料,用热催化法合成具有线型结构的羧化聚醚。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聚醚链上成功地接枝马来酸酐;经羧化聚醚界面改性剂改性后,羧化聚醚... 对竹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改性剂及其界面改性机理进行研究,以聚乙二醇和马来酸酐为原料,用热催化法合成具有线型结构的羧化聚醚。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聚醚链上成功地接枝马来酸酐;经羧化聚醚界面改性剂改性后,羧化聚醚中的马来酸酐可与竹纤维中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聚酰胺树脂端氨基和酰胺键中的亚氨基与羧化聚醚中马来酸酐发生酰胺化反应。经2%羧化聚醚改性后,竹纤维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强度性能指标和热变形温度均有大幅度地提高,竹纤维增强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化聚醚 竹纤维 聚酰胺树脂 复合材料 界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