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竹枝歌舞原始艺术形态研究
1
作者 齐江 刘晓娟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7期16-19,共4页
竹枝歌舞是巴渝地区传统的民间乐舞,它集诗、乐、舞三位一体,以描写风土人情,抒发百姓情怀为主,主要用于祭祀、迎神、求偶等社会功能。对竹枝歌舞的原始艺术形态进行探究,分析竹枝歌舞的文化背景,可为竹枝歌舞的艺术研究与发展提供理论... 竹枝歌舞是巴渝地区传统的民间乐舞,它集诗、乐、舞三位一体,以描写风土人情,抒发百姓情怀为主,主要用于祭祀、迎神、求偶等社会功能。对竹枝歌舞的原始艺术形态进行探究,分析竹枝歌舞的文化背景,可为竹枝歌舞的艺术研究与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枝歌 艺术形态 音乐形态 舞蹈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枝歌的全面考察──土家族古代音乐史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石峥嵘 《船山学刊》 1999年第1期68-71,共4页
关键词 竹枝歌 土家族民歌 竹枝词 刘禹锡 古代音乐 《上林赋》 巴歌 土家族地区 司马相如 《文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竹枝歌”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红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0年第2期32-35,共4页
“竹枝歌”是一音乐概念,经刘禹锡据此而仿作“竹枝词”后,自唐以来,“竹枝词”便成了一文学诗体的概念。然而。由于“竹枝词“脱胎于“竹枝歌”,原本同属一体,因此,作为一个文学概念的“竹枝词”必与音乐有着深切关联。鲁迅先生曾经说... “竹枝歌”是一音乐概念,经刘禹锡据此而仿作“竹枝词”后,自唐以来,“竹枝词”便成了一文学诗体的概念。然而。由于“竹枝词“脱胎于“竹枝歌”,原本同属一体,因此,作为一个文学概念的“竹枝词”必与音乐有着深切关联。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唐朝的《竹枝词》和《柳枝词》之类原都是无名氏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枝歌 杨匡民 柳枝词 体裁形式 衬词 曲体 词格 禹锡 《竹枝词》 文学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夔州竹枝歌舞身体表达中的文化符号 被引量:1
4
作者 吴芳 《戏剧之家》 2021年第14期133-134,共2页
夔州竹枝歌舞是我国三峡地区的传统民间歌舞,已流传上千年,是三峡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文章以夔州竹枝歌舞的身体表达为切入点,运用文献中的记载分析竹枝歌舞的场域和文化符号,从人类学的角... 夔州竹枝歌舞是我国三峡地区的传统民间歌舞,已流传上千年,是三峡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文章以夔州竹枝歌舞的身体表达为切入点,运用文献中的记载分析竹枝歌舞的场域和文化符号,从人类学的角度予以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枝歌 文化象征 身体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枝歌与木洞山歌禾籁、啰儿调的渊源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龚永红 《黄河之声》 2021年第12期88-90,共3页
禾籁和啰儿调是木洞山歌的主体,啰儿调是竹枝歌的“嫡传”,禾籁也是由竹枝歌逐渐发展而来。本文从历史脉络、歌词内容、句式结构、曲调和表演形式等方面分析了禾籁和啰儿调与竹枝歌的深厚渊源。
关键词 竹枝歌 禾籁 啰儿调 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抬儿调”与竹枝歌的源流关系——兼论此类民歌的传承与保护策略
6
作者 钟晓红 《黄河之声》 2014年第21期17-17,共1页
在重庆市梁平县,世代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抬工号子——"抬儿调"。在笔者利用业余时间赴梁平采风期间,发现抬儿调与我国古代的竹枝歌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故而,本文拟剖析"抬儿调"与竹枝歌的源流关系,兼谈保护与传承此... 在重庆市梁平县,世代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抬工号子——"抬儿调"。在笔者利用业余时间赴梁平采风期间,发现抬儿调与我国古代的竹枝歌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故而,本文拟剖析"抬儿调"与竹枝歌的源流关系,兼谈保护与传承此类民歌的方法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抬儿调 竹枝歌 源流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枝歌舞在渝东地区文化旅游中的价值体现 被引量:1
7
作者 向科霖 《黄河之声》 2019年第21期133-133,136,共2页
竹枝歌舞源自巴渝地区,是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传统民间歌舞。在文化旅游日益盛行的今天,竹枝歌舞在其发源地——渝东地区的文化旅游发展中,也将发挥其自身价值,再现独特魅力。
关键词 竹枝歌 文化旅游 巴渝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夔州竹枝歌舞的当代表现与传承
8
作者 刘晓娟 《黄河之声》 2019年第14期12-13,共2页
夔州竹枝歌舞是巴渝地区的传统民间歌舞形式,在当地传承上千年。它集诗、乐、舞三位一体,体现了当地民间艺术的特色,本文主要阐述梳理了夔州竹枝歌舞的当代艺术表现,分析了夔州竹枝歌舞的传承现状,希望对夔州竹枝歌舞的发展略尽绵力。
关键词 竹枝歌 巴渝 艺术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民歌传承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9
作者 胡炜光 《艺术家》 2024年第7期44-46,共3页
四川民歌是历史悠久的地域民歌之一,早在商朝末年便在武王伐纣的战争中大放异彩。战国时期旅居楚国的巴人演唱歌曲“下里”“巴人”,使号称“阳春白雪”的楚乐式微。而重庆涪陵小田溪战国巴人墓葬群中亦出土了青铜编钟。汉代以来,成渝... 四川民歌是历史悠久的地域民歌之一,早在商朝末年便在武王伐纣的战争中大放异彩。战国时期旅居楚国的巴人演唱歌曲“下里”“巴人”,使号称“阳春白雪”的楚乐式微。而重庆涪陵小田溪战国巴人墓葬群中亦出土了青铜编钟。汉代以来,成渝地区盛行竹枝歌,此类民歌以其婉转、动人的风格打动着无数文人墨客。文献关于竹枝歌的记载一直延续到了清代,当代四川民歌的啰儿调仍保留着竹枝歌的词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枝歌 四川民歌 阳春白雪 武王伐纣 青铜编钟 巴人 战国时期 成渝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杨维桢民歌体的情诗
10
作者 魏红梅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84-,共1页
杨维桢的情诗类作品多是民歌体,其中名气最大影响也最大的是《西湖竹枝歌》。这类情歌多以女子的口吻,音调和谐、轻快上口,语言一般朴素自然,新鲜流利。他的竹枝歌在当时和后世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关键词 杨维桢 情诗 《西湖竹枝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隋唐时期的民歌和诗乐
11
作者 金建民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36-38,共3页
南北朝以来,汉族民歌与少数民族音乐的长期交流融合,到了隋唐,便以“新声奇变,朝改暮易”的姿态出现,形成了一种称为曲子的新民歌,广为流传,不仅用于独唱,而且还用于说唱和歌舞音乐中。
关键词 隋唐时期 《仁智要录》 汉族民歌 竹枝歌 敦煌曲子词 敦煌曲谱 《泛龙舟》 刘禹锡 山歌 诗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家族音乐史上的华彩乐章——下里巴人之歌《竹之歌》探析
12
作者 尹发艳 《民族音乐》 2008年第4期30-32,共3页
湘、鄂、渝、黔边区的土家族历史悠久,他们经历了巴—蛮夷—土家的发展历程,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巴文化和土家文化。以能歌善舞著称的巴人和土家族的音乐文化便是巴文化和土家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土家先民巴人的艺术才能在《华阳国志·... 湘、鄂、渝、黔边区的土家族历史悠久,他们经历了巴—蛮夷—土家的发展历程,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巴文化和土家文化。以能歌善舞著称的巴人和土家族的音乐文化便是巴文化和土家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土家先民巴人的艺术才能在《华阳国志·巴志》中是这样记载的:"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枝歌 土家族地区 华彩乐章 音乐史 巴人 刘禹锡 竹枝词 巴文化 巴渝舞 音乐才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祝犬年快乐如意
13
作者 唐蓉青 《会计之友》 1993年第6期26-26,共1页
在改革开放和倡廉肃贪的凯歌声中,甲戌(狗)年来到了大家满怀信心地迎接更加灿烂辉煌的一年.现选七句唐宋七言名诗各一字,按梯形排列成一句新春贺词,您能把这七句诗都填出来吗?1、祝<sub><</sub>sub><</sub>... 在改革开放和倡廉肃贪的凯歌声中,甲戌(狗)年来到了大家满怀信心地迎接更加灿烂辉煌的一年.现选七句唐宋七言名诗各一字,按梯形排列成一句新春贺词,您能把这七句诗都填出来吗?1、祝<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宋</sub>华岳《田家》2、<sub><</sub>sub><</sub>sub>犬</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唐</sub>杜牧《郑瓘协律》3、<sub><</sub>sub><</sub>sub>年</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宋</sub>汪藻《漫兴二首》4、<sub><</sub>sub><</sub>sub>快</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唐</sub>白居易《秋日与张宾客舒著?同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戌 华岳 七言 汪藻 漫兴 九首 山柏 竹枝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酉水流域土家音乐史迹考
14
作者 龙泽瑞 《艺术探索》 1997年第S1期270-283,共14页
关键词 音乐史迹 土家族 竹枝歌 酉水 摆手歌 民歌 打溜子 山歌 土家山寨 摇篮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人竹枝词的开山——《夔州歌十绝句》——杜甫、刘禹锡学习民歌竹枝词的比较研究
15
作者 蒋先伟 《杜甫研究学刊》 1991年第3期22-28,15,共8页
前人读杜甫《夔州歌十绝句》,多有目为竹枝词者。黄山谷在《跋刘梦得<竹枝歌>》中说:“刘梦得《竹枝》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以独步,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比之杜子美《夔州歌》,所谓同工而异曲也。”(《豫章黄先生文集... 前人读杜甫《夔州歌十绝句》,多有目为竹枝词者。黄山谷在《跋刘梦得<竹枝歌>》中说:“刘梦得《竹枝》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以独步,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比之杜子美《夔州歌》,所谓同工而异曲也。”(《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十六)杨伦亦云:“十首亦竹枝体。”(《杜诗镜铨》卷十三)翁方纲还指出:“杜公虽无竹枝,而《夔州歌》之类,即开其端。然其吞吐之大,则非但《竹枝》者所敢望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梦得 竹枝词 杜子美 《竹枝》 夔州歌 翁方纲 黄山谷 竹枝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