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径竹密度对雷公鹅耳枥幼苗早期更新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董蓉 黄慧敏 +2 位作者 向运蓉 何丹妮 陶建平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2-369,共8页
通过去除法控制竹丛密度,人为设置4种竹丛密度梯度[密度1:(3.83±0.53)株/m^2;密度2:(16±1.80)株/m^2;密度3:(39±1.69)株/m^2;密度4:(69±2.15)株/m^2],测定不同密度竹丛下的微环境(包括土壤温度、湿度、电导率、凋... 通过去除法控制竹丛密度,人为设置4种竹丛密度梯度[密度1:(3.83±0.53)株/m^2;密度2:(16±1.80)株/m^2;密度3:(39±1.69)株/m^2;密度4:(69±2.15)株/m^2],测定不同密度竹丛下的微环境(包括土壤温度、湿度、电导率、凋落物厚度),研究竹丛密度及微环境对雷公鹅耳枥(Carpinus viminea Wall.)幼苗数量、存活动态、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显示,竹丛密度对环境有显著影响,随着竹丛密度的增加,竹丛盖度、凋落物厚度、土壤温度升高明显;雷公鹅耳枥幼苗萌生量显著减少,4组密度梯度中幼苗数量分布依次排序为:密度1(28.53±3.14)株/m^2>密度2(17.36±1.45)株/m^2>密度3(12.36±0.93)株/m^2>密度4(8.92±0.93)株/m^2,表明随着小径竹密度增加,其对雷公鹅耳枥幼苗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强;小径竹的密集生长可对雷公鹅耳枥幼苗的存活率产生影响,且对幼苗的生长具有一定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小径竹密集生长的环境不仅抑制了雷公鹅耳枥新生幼苗的分布和幼苗生长,还对种群的更新以及森林群落的演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苗更新 幼苗生长 竹丛密度 紫耳箭竹 雷公鹅耳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