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配筋混凝土刚柔复合式沥青路面端部结构设置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朝晖 郑健龙 华正良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1-44,共4页
该文结合实体工程分析了普通CRCP路面的端部结构形式、特点,针对CRC+AC刚柔复合式沥青路面的结构特点与端部变形特性,讨论了CRCP路面中凸形钢筋混凝土地梁锚固结构和宽翼缘工字钢梁、桥梁伸缩缝端部滑动结构,在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端... 该文结合实体工程分析了普通CRCP路面的端部结构形式、特点,针对CRC+AC刚柔复合式沥青路面的结构特点与端部变形特性,讨论了CRCP路面中凸形钢筋混凝土地梁锚固结构和宽翼缘工字钢梁、桥梁伸缩缝端部滑动结构,在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端部处理中的应用特点与适用性。分析表明,桥梁伸缩毛勒缝的端部处理方式最适用于CRC+AC结构,并介绍了其相应的结构形式以及近年来在我国的工程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复合式路面 端部结构 滑动结构 桥梁毛勒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端部结构新方式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小兵 黄晓明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1-53,共3页
锚固地梁可以约束端部变形,无缝伸缩缝可以释放端部位移,笔者介绍了将两者结合用于连接新建的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和原有下穿铁路通道的方案。采用ABAQUS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分析了锚固地梁的应力和位移,分析结果表明:该端部连接方式... 锚固地梁可以约束端部变形,无缝伸缩缝可以释放端部位移,笔者介绍了将两者结合用于连接新建的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和原有下穿铁路通道的方案。采用ABAQUS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分析了锚固地梁的应力和位移,分析结果表明:该端部连接方式将锚固结构与变形结构有机联系在一起,具有"刚柔相济"的特点,能更好地适应工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 端部结构 锚固地梁 无缝伸缩缝 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轨车辆铝合金车体端部结构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健 蒋忠城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11年第4期35-37,共3页
文章阐述了城轨车辆车体端部结构的设计思路,并对缓冲梁的外轮廓进行了优化。此外,还对该端部结构进行了强度有限元分析和静强度试验。
关键词 城轨车辆 端部结构 铝合金 优化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端部结构及侧向支承压力演化机理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钰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30-35,共6页
为揭示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演化机理,以塔山矿8206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相似材料试验、数值模拟及理论力学分析,建立采空区端部覆岩运动模型,对采空区稳定前后端部结构特征及侧向支承压力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空... 为揭示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演化机理,以塔山矿8206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相似材料试验、数值模拟及理论力学分析,建立采空区端部覆岩运动模型,对采空区稳定前后端部结构特征及侧向支承压力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稳定前低位关键层以悬臂梁结构存在,高位关键层形成砌体梁结构,侧向支承压力峰值达41.6 MPa,影响范围68 m;采空区稳定后,低位关键层悬臂梁结构破断,实体煤侧断裂贯通形成三角形滑移区,侧向支承压力峰值降低至32.09 MPa,但影响范围增加至99 m;悬臂梁破断后块体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破断块体的高长比、破断角以及摩擦面之间的摩擦因数;三角形滑移区破断稳定后部分载荷转移至采空区是侧向支承压力降低的根本原因,但受稳定前高侧向支承压力的影响,煤体塑性区范围扩大,致使稳定后侧向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覆岩结构 三角形滑移区 侧向支承压力 演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向架轴箱钢弹簧端部结构对使用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安国 陈伟婧 +1 位作者 张英春 田金刚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09-112,共4页
以某动车组转向架轴箱钢弹簧断裂故障调查处理为例,通过模拟仿真及台架试验发现,该钢弹簧采用碾尖制造工艺,减小支撑圈数,以及优化钢弹簧组下端绝缘垫刚度,在相同的载荷工况下,极大地改善了钢弹簧的受力状态,有效降低了钢弹簧的应力水平... 以某动车组转向架轴箱钢弹簧断裂故障调查处理为例,通过模拟仿真及台架试验发现,该钢弹簧采用碾尖制造工艺,减小支撑圈数,以及优化钢弹簧组下端绝缘垫刚度,在相同的载荷工况下,极大地改善了钢弹簧的受力状态,有效降低了钢弹簧的应力水平.同时提出了机车车辆转向架轴箱钢弹簧设计时应考虑校核的内容,并建议转向架轴箱钢弹簧在疲劳试验时应考虑的载荷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箱钢弹簧 端部结构 使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地铁车辆端部结构总成焊接变形控制 被引量:2
6
作者 阳绪文 刘文涛 李星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21年第2期62-65,共4页
文章根据铝合金地铁车辆端部结构主要焊缝的形式和焊缝在结构中的分布位置,对焊接应力产生的变形进行分析,并通过调整施焊顺序、预制焊接反变形和控制焊接参数等有效的工艺控制措施,减少焊接变形,降低调校工作量,保证产品质量。
关键词 铝合金 地铁车辆 端部结构 施焊顺序 焊接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幕墙、铝合金门窗用胶条端部结构与槽口设计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朱云峰 《门窗》 2012年第6期40-42,29,共3页
本文介绍建筑幕墙与铝合金门窗用胶条的端部结构尺寸及相应的槽口尺寸设计。
关键词 建筑幕墙 铝合金门窗 胶条端部结构 铝型材槽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隔膜热交换器管箱筒体端部结构强度计算
8
作者 吕春磊 赵骞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20年第4期39-44,共6页
管箱筒体端部结构是新型隔膜热交换器的主要受压元件之一,根据目前国内的相关标准及规范,无法对开槽之后的管箱筒体端部结构的强度进行准确计算。提出了一种管箱筒体端部结构强度计算方法,以某新型隔膜热交换器为例,对其管箱筒体端部结... 管箱筒体端部结构是新型隔膜热交换器的主要受压元件之一,根据目前国内的相关标准及规范,无法对开槽之后的管箱筒体端部结构的强度进行准确计算。提出了一种管箱筒体端部结构强度计算方法,以某新型隔膜热交换器为例,对其管箱筒体端部结构进行强度计算。运用ANSYS软件对不同工况下该结构的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了采用提出的计算方法进行强度计算能够满足设计条件下设备的强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隔膜热交换器 管箱筒体端部结构 强度 计算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铝合金动车组端部结构
9
作者 刘智勇 王海钧 《新型工业化》 2019年第3期112-114,共3页
本文介绍了满足EN12663标准要求的快速动力集中型动车组(Ⅱ型)的端部结构,着重阐述了该端部结构与前期铝合金动车组端部结构的区别,并简要分析了该端部结构的结构特点及焊接工艺性。
关键词 端部结构 铝合金 焊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车端部结构压缩性能评价
10
作者 Tomohiro OKINO 阎锋 《国外铁道车辆》 2010年第1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端部结构 性能评价 压缩 碰撞性能 变形模式 安全特性 底架 障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珠丝杠式电涡流阻尼减振器端部连接结构的受力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文韬 陈政清 +2 位作者 封周权 沈龙江 樊友权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656-2665,共10页
为了分析旋转阻尼力矩对减振器和惯容器一体化装置的影响,以滚珠丝杠式电涡流阻尼减振器为对象,开展端部连接结构的受力分析和有限元仿真模拟,对比分析5种载荷加载工况下关节套和橡胶层的应力、接触应力、应变的分布和变化。研究发现扭... 为了分析旋转阻尼力矩对减振器和惯容器一体化装置的影响,以滚珠丝杠式电涡流阻尼减振器为对象,开展端部连接结构的受力分析和有限元仿真模拟,对比分析5种载荷加载工况下关节套和橡胶层的应力、接触应力、应变的分布和变化。研究发现扭转力矩和偏转力矩增大了关节套、橡胶层的应力和变形,并且使应力和变形分布形成了偏移;旋转阻尼力矩对关节套和橡胶层的应力变化影响较小,变化率不超过3.3%,但是对橡胶层的变形影响较大,变化率达到12.3%。最后,试验测试旋转阻尼力矩对端部连接结构偏转的影响,最大偏转角度为1.8°。研究结果对端部连接结构的设计、校核和优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容器 连接结构 受力分析 有限元分析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500kV GIS配电装置端部出线结构及应用
12
作者 黎功华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第20期35-36,共2页
通过调整出线构架布置形式,提出一种新型500kV GIS配电装置端部出线结构。通过设置斜向双层出线构架,合理布置设备。通过工程实际应用表明,该新形布置结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实际产生的经济效益高。
关键词 500kV GIS设备 出线结构 斜向双层结构 反向出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端部覆岩活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匡铁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8-193,共6页
为了研究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工作面能否采用小煤柱沿空掘巷技术,以塔山煤矿特厚煤层8204大采高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地表下沉量观测、微震观测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端部覆岩活动范围、裂隙场分布、运动特征及结... 为了研究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工作面能否采用小煤柱沿空掘巷技术,以塔山煤矿特厚煤层8204大采高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地表下沉量观测、微震观测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端部覆岩活动范围、裂隙场分布、运动特征及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5 m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垮落带高度为43 m,断裂带高度为43~200 m,200 m以上岩层处于弯曲下沉带内;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端部以垮落角、移动角为边界形成滑移破裂区、拉压裂隙区和压裂隙区3个裂隙发育区;采空区稳定前工作面端部形成"下位悬臂梁-上位砌体梁"结构,随着工作面推进,覆岩进一步运动下沉,采空区稳定后下位悬臂梁破断,形成三角形滑移区,上位关键层仍以砌体梁结构方式存在,并控制侧向应力场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大采高综放工作面 覆岩运动 端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机端部涡流电磁场分析
14
作者 黄学良 胡敏强 杜炎森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5年第5期14-20,共7页
本文对QFS-300-2型发电机的端部场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吻合。本文着重研究了影响QFS-300-2型发电机端部场的各种因素,给出了有关定性和定量的结论,为发电机端部结构的改进设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电磁场 涡流损耗 发电机 端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压端部法兰受力计算模型的探讨
15
作者 张昌平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11年第12期8-10,共3页
建立了一种高压筒体端部结构的力学模型,并据此模型进行了计算。指出了特殊结构受力模型的正确建立应从受力基础入手,以避免产生结构认识的误区。
关键词 筒体端部结构 反向法兰结构 力学模型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部漏磁给水轮发电机运行带来的影响及相应对策 被引量:3
16
作者 成德明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08年第5期1-4,共4页
通过对从采用新换位方式的试验线棒上获得的数据的再分析,指出了发电机定子线棒中股线间温差主要是由发电机转子励磁磁通引起,新换位方式固然能消除线棒中股线温升过高现象,但并没有削弱端部漏磁通,要降低端部漏磁通可以通过改善发电机... 通过对从采用新换位方式的试验线棒上获得的数据的再分析,指出了发电机定子线棒中股线间温差主要是由发电机转子励磁磁通引起,新换位方式固然能消除线棒中股线温升过高现象,但并没有削弱端部漏磁通,要降低端部漏磁通可以通过改善发电机端部结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发电机 定子温度 漏磁通 端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山核电30万千瓦级机组主发电机端部发热改进措施浅析
17
作者 李杨 沈卫玲 +5 位作者 韩亮 程义岩 陈富杰 冯勇胜 汪运律 郭桐岳 《中国核电》 2021年第4期599-602,共4页
本文通过对秦山核电厂30万千瓦级机组主发电机端部发热情况介绍,针对端部发热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2007年改造以来端部的改进措施。经过2018年OLE项目常规岛设备更新-发电机本体改造中对端部发热的持续改进后,端部过热问题得到了... 本文通过对秦山核电厂30万千瓦级机组主发电机端部发热情况介绍,针对端部发热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2007年改造以来端部的改进措施。经过2018年OLE项目常规岛设备更新-发电机本体改造中对端部发热的持续改进后,端部过热问题得到了良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发电机 漏磁 端部结构 发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超前巷道变形机制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18
作者 范红光 卢志杰 蒋东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4,共6页
针对采煤工作面超前巷道变形量大等问题,研究了采煤工作面端部覆岩运动特性对超前巷道变形的影响,分析了超前巷道切顶卸压机理,确定了合理的切顶参数,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工作面超前巷道的变形的根本原因是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弧形... 针对采煤工作面超前巷道变形量大等问题,研究了采煤工作面端部覆岩运动特性对超前巷道变形的影响,分析了超前巷道切顶卸压机理,确定了合理的切顶参数,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工作面超前巷道的变形的根本原因是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弧形三角板在工作面推进方向和倾斜方向下沉运动导致其重量及其荷载作用在巷道顶板造成的,并在此过程引起超前支承压力和侧向支承压力的集中。有效切断回采巷道上方顶板与工作面顶板的联动效应后,超前巷道替代了单体架棚支护,超前巷道顶底板累计变形量和两帮累计移近量分别为未切顶的1/5和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巷道 覆岩结构 切顶关键参数 巷道围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城轨车辆碰撞能量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沛 米彩盈 陈晶晶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4-108,共5页
为了改进某城市轨道车辆车体耐碰撞性能,根据美国AAR S-034标准要求,建立了一种基于蜂窝铝芯和锥形薄壁方管结构的碰撞能量管理(CEM)系统,利用LS-DYNA平台,对该CEM子系统的撞击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比了安装CEM系统前后整车撞击刚性壁障... 为了改进某城市轨道车辆车体耐碰撞性能,根据美国AAR S-034标准要求,建立了一种基于蜂窝铝芯和锥形薄壁方管结构的碰撞能量管理(CEM)系统,利用LS-DYNA平台,对该CEM子系统的撞击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比了安装CEM系统前后整车撞击刚性壁障的界面力-位移曲线和加速度-时间曲线。研究表明:"铝芯-薄壁管"组合式吸能结构可以使压溃变形过程有序进行,且具有较低的撞击力初始峰值;采用文中的CEM系统可显著提高车体端部结构的耐碰撞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能量管理 蜂窝铝芯 锥形薄壁方管 端部结构 耐碰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少波节数量的波形炉胆有限元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丽丽 马晓飞 +3 位作者 于再海 王辉 修天润 侯建 《工业锅炉》 2020年第5期18-22,共5页
对新型波形炉胆的“非线性”有限元失稳进行计算及分析,验证了“波形炉胆减少波节数量”设想的可行性,而且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证实了波形炉胆端部结构对失稳压力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 有限元计算 非线性 波形炉胆 稳定性 端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