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接枝氧化石墨烯及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孙瑞敏 郝延蔚 +8 位作者 周永恒 陈志隆 刘进 王丽 周华 师兆忠 曹红霞 魏言真 赵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9-76,共8页
采用改进的Hummer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再用核准一步酯化缩聚法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制备了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接枝氧化石墨烯(HP-GO),将其与环氧树脂(EP)复配制得了HP-GO/EP复合材料。HP-GO的结构和特性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 采用改进的Hummer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再用核准一步酯化缩聚法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制备了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接枝氧化石墨烯(HP-GO),将其与环氧树脂(EP)复配制得了HP-GO/EP复合材料。HP-GO的结构和特性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GO上成功接枝上了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对复配的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拉伸断面形貌和热稳定性表征,并考察了GO和HP-GO在环氧树脂基体中的分散状态。结果表明,HP-GO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在HP-GO的质量分数为0.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7.24MPa,86.09 MPa和12.64kJ/m^(2),与空白EP相比,分别增加了66.7%,37.39%和23.20%。拉伸断面形貌分析表明,纯EP是脆性断裂,而HP-GO/EP是典型的韧性断裂;热重分析发现,HP-GO较纯GO能更好地提高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HP-GO在环氧树脂基体中的分散状态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超支(-) 石墨烯 接枝改性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非共价改性氧化石墨烯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瑞敏 周永恒 +3 位作者 郝延蔚 师兆忠 曹红霞 赵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69,共6页
采用改进的Hummer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并利用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对其非共价功能化。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热重分析(TG)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等方法对氧化石墨烯表... 采用改进的Hummer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并利用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对其非共价功能化。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热重分析(TG)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等方法对氧化石墨烯表面改性的性能进行了分析。FT-IR,Raman,XRD和TG分析结果表明,超支化聚(胺-酯)分子成功改性了氧化石墨烯;XRD分析表明,随着超支化聚(胺-酯)含量的增加,石墨烯片层层间距增大,这说明超支化分子能够渗透插入到氧化石墨烯片层之间;Raman分析表明,吸附在氧化石墨烯表面的超支化聚(胺-酯)提高了氧化石墨烯表面的无序化程度和石墨烯结构的不完善程度。SEM形貌分析表明超支化聚(胺-酯)大分子覆盖在氧化石墨烯的表面上,且通过对改性前后氧化石墨烯在乙醇和正己烷中透光率的对比,表明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性能得到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超支(-) 石墨烯 非共价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A_2和CB_2型单体合成端羟基超支化聚(脲-氨酯) 被引量:8
3
作者 高超 颜德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202-2204,共3页
Hyperbranched polymer with alternating ureido and urethano units was prepared by direct polymerizarion of isophorone diisocyanate(IPDI, A 2) with diethanolamine(DEOA, CB 2) in the absence of catalyst. In the reaction,... Hyperbranched polymer with alternating ureido and urethano units was prepared by direct polymerizarion of isophorone diisocyanate(IPDI, A 2) with diethanolamine(DEOA, CB 2) in the absence of catalyst. In the reaction, one isocyanato group of IPDI reacts fast with amino group of DEOA, generating an intermediate with one isocyanato group and two hydroxyl groups. Now the intermediate formed is a new kind of AB 2 type monomer. Further self-condensation of this AB 2 species leads to hyperbranched poly(urea-urethane). The reaction mechanism was characterized with in situ FTIR. Temperature and concentration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polymerization process. When the feed ratio of IPDI to DEOA is equal to \{1∶\}1, no gelation is observed if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within initial several hours is lower than 20 ℃. Cross-linking would occur if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during initial period is high. The degree of branching(DB) of the resulting hyperbranched poly(urea-urethane) is 46.5%-4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型单体 CB2型单体 羟基超支(脲-) 二异氰酸 二乙醇 超支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羟基超支化聚(胺-酯)修饰多壁碳纳米管 被引量:2
4
作者 朱靖 裴占宇 +3 位作者 池俊杰 董振华 尹红娜 魏宏亮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7-160,共4页
通过原位酯交换聚合反应,在多壁碳纳米管(MWNTs)表面接枝多羟基超支化聚胺-脂取得成功.分步产物的结构用FTIR进行了表征,TGA确定了修饰类型为共价接枝,SEM观察到MWNTs改性前后的形貌变化,并首次采用化学滴定方法确定了接枝在碳纳米管上... 通过原位酯交换聚合反应,在多壁碳纳米管(MWNTs)表面接枝多羟基超支化聚胺-脂取得成功.分步产物的结构用FTIR进行了表征,TGA确定了修饰类型为共价接枝,SEM观察到MWNTs改性前后的形貌变化,并首次采用化学滴定方法确定了接枝在碳纳米管上的超支化聚合物的平均代数.接枝修饰后的MWNTs在水、乙酸乙酯等常见溶剂中的分散能力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超支(-) 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环氧型超支化聚酯对聚(3-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静 靳玉娟 王娥娥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2-49,共8页
以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三羟甲基丙烷(TMP)为原料,以对甲苯磺酸(P-TSA)为催化剂,通过"一步法"合成三代超支化聚酯(HBPE),然后采用环氧氯丙烷对HBPE进行改性,得到了具有端环氧基的三代超支化聚酯(EHBP-G3)目标产物,最后采... 以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三羟甲基丙烷(TMP)为原料,以对甲苯磺酸(P-TSA)为催化剂,通过"一步法"合成三代超支化聚酯(HBPE),然后采用环氧氯丙烷对HBPE进行改性,得到了具有端环氧基的三代超支化聚酯(EHBP-G3)目标产物,最后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EHBP改性的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PHBV)树脂;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偏光显微镜、力学性能和熔体流动速率等分析方法对制备的PHBV/EHBP共混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加入1.5%(质量分数,下同)三代超支化聚酯(EHBP-G3)时,PHBV/EHBP共混物的结晶度下降了16.1%,冲击强度提高了3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 (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 共混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茂铁端基修饰的超支化聚(胺-酯)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彭磊 肖凤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71-874,891,共5页
首先以二乙醇胺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制备A2B型前驱单体N,N-二羟乙基-3-氨基丙烯酸甲酯,然后以三羟甲基丙烷为反应中心核,采用有核准一步法合成羟端基超支化聚(胺-酯)(HPAE);最后利用二茂铁甲酸对HPAE进行端基改性,... 首先以二乙醇胺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制备A2B型前驱单体N,N-二羟乙基-3-氨基丙烯酸甲酯,然后以三羟甲基丙烷为反应中心核,采用有核准一步法合成羟端基超支化聚(胺-酯)(HPAE);最后利用二茂铁甲酸对HPAE进行端基改性,得到了二茂铁端基修饰的超支化聚(胺-酯)(HPAE-Fc)。HPAE-Fc的合成条件:w(催化剂)=2.5%(相对于反应物总质量),反应温度为140℃,反应物投料比n(OH)∶n(二茂铁甲酸)为1∶0.8,反应时间为4 h。采用FTIR、1HNMR、UV-vis、DSC和羟值等手段对HPAE-Fc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表明二茂铁基团成功地接枝到了HPAE分子表面,接枝率达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基 超支(-) 改性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环氧端基超支化聚(胺-酯)的合成 被引量:1
7
作者 寇大凯 李宏涛 张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8-61,共4页
以二乙醇胺和丙烯酸乙酯为原料,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了N,N-二羟乙基-3-胺基丙酸乙酯AB2单体;以季戊四醇为反应中心核,N,N-二羟乙基-3-胺基丙酸乙酯为单体,用"准一步法"制得了1~5代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并用环氧氯丙烷改性法... 以二乙醇胺和丙烯酸乙酯为原料,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了N,N-二羟乙基-3-胺基丙酸乙酯AB2单体;以季戊四醇为反应中心核,N,N-二羟乙基-3-胺基丙酸乙酯为单体,用"准一步法"制得了1~5代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并用环氧氯丙烷改性法对其端羟基进行改性,首次制得了1~5代环氧端基超支化聚(胺-酯)。FT-IR、GC-MS、环氧滴定等方法测定结果表明:环氧端基超支化聚(胺-酯)黏度在30~554mPa.s之间,远低于同分子量线性分子的黏度;各代聚合物环氧值均较高,在0.288~0.512mol/100g之间,该聚合物将在改善传统聚合物加工性能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 环氧 合成 MICHAEL加成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胺-酯)接枝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增韧增强PVC的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赵辉 罗运军 +1 位作者 李杰 夏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58-261,共4页
用偶联剂KH-550和超支化聚(胺-酯)对纳米S iO2进行改性,并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得了PVC/S iO2复合材料。利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超支化聚(胺-酯)的接枝改性可以明显提高纳米S... 用偶联剂KH-550和超支化聚(胺-酯)对纳米S iO2进行改性,并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得了PVC/S iO2复合材料。利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超支化聚(胺-酯)的接枝改性可以明显提高纳米S iO2在PVC基体中的分散均匀性;超支化聚(胺-酯)接枝改性纳米S iO2的加入可有效提高PVC的力学性能,且添加量为1%时,效果最好,同时PVC的加工性能也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 纳米SIO2 表面改性 力学性能 加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胺-酯)对PVC力学及流变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赵辉 罗运军 +1 位作者 张文栓 李国平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9-21,共3页
研究了超支化聚 (胺 -酯 )对聚氯乙烯 (PVC)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超支化聚 (胺 -酯 )能明显改善PVC的力学性能 ,加入 3%第 3代超支化聚 (胺 -酯 )的PVC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 5 5 .4 7MPa和 17.2 8% ,分别比... 研究了超支化聚 (胺 -酯 )对聚氯乙烯 (PVC)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超支化聚 (胺 -酯 )能明显改善PVC的力学性能 ,加入 3%第 3代超支化聚 (胺 -酯 )的PVC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 5 5 .4 7MPa和 17.2 8% ,分别比原来增加了 31.14 %和 4 0 .85 % ;少量超支化聚 (胺 -酯 )可以大幅度降低PVC的粘度 ,随着超支化聚 (胺 -酯 )加入量的增加 ,PVC粘度降低幅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 PVC 力学性能 流变性能 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超支化聚(胺-酯)共混物的冲击与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辉 罗运军 +1 位作者 李杰 夏敏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15-1018,共4页
研究了超支化聚(胺-酯)的代数和用量对PVC/超支化聚(胺-酯)共混体系冲击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对共混体系的冲击断面形态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支化聚(胺-酯)的代数和用量均对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有影响,当加入质量分数... 研究了超支化聚(胺-酯)的代数和用量对PVC/超支化聚(胺-酯)共混体系冲击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对共混体系的冲击断面形态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支化聚(胺-酯)的代数和用量均对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有影响,当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第3代超支化聚(胺-酯)时,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达到42.5 kJ/m2,加入超支化聚(胺-酯)能有效降低共混体系的粘度,并且随着超支化聚(胺-酯)加入量的增多,共混体系流动行为逐渐向牛顿型流体转变,使得PVC的加工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从而避免高温引起PVC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 氯乙烯 冲击性能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二酸酐交联羟基超支化聚(胺-酯)的反应及其交联膜的性质
11
作者 肖玲 朱宝库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64-1168,共5页
以丁二酸酐(SA)为交联剂研究了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HPAE)的交联反应和交联膜的制备。结果表明:SA与HPAE的交联反应分为两个阶段,可以采用溶液法低温涂膜及高温交联得到HPAE/SA交联膜;改变SA的用量可控制膜的交联度,HPAE/SA交联膜的... 以丁二酸酐(SA)为交联剂研究了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HPAE)的交联反应和交联膜的制备。结果表明:SA与HPAE的交联反应分为两个阶段,可以采用溶液法低温涂膜及高温交联得到HPAE/SA交联膜;改变SA的用量可控制膜的交联度,HPAE/SA交联膜的拉伸强度随SA用量的增大而提高,最高可达59.60 M Pa,膜表面的水接触角小于7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 丁二酸酐 交联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接枝超支化聚(胺-酯)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靖 刘洋 +2 位作者 董振华 魏宏亮 楚晖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19-2124,2176,共7页
采用混酸氧化,使碳纳米管表面产生羧基,再分别以接出法(grafting from)的方式在碳纳米管表面"长出"超支化大分子;以接入法(grafting to)的方式将由"一步法"合成的超支化聚(胺-酯)通过酯化反应接枝到碳纳米管表面。... 采用混酸氧化,使碳纳米管表面产生羧基,再分别以接出法(grafting from)的方式在碳纳米管表面"长出"超支化大分子;以接入法(grafting to)的方式将由"一步法"合成的超支化聚(胺-酯)通过酯化反应接枝到碳纳米管表面。通过SEM、FTIR、TGA-DSC以及XRD等表征手段并结合酸碱滴定法测定修饰后碳纳米管表面的羟基密度,对功能化修饰的碳纳米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别以"grafting from"和"grafting to"方式接枝超支化聚(胺-酯)后,碳纳米管的羟基密度分别为24.74 mmol/g和20.04 mmol/g,修饰后的碳纳米管分散性能明显提高,同时末端丰富的官能团为碳纳米管的进一步功能化修饰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超支(-) 接出法 接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胺-酯)接枝改性纳米TiO_2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熊磊 马宏毅 +2 位作者 王汝敏 梁红波 管静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37,共4页
提出了一种对纳米TiO2表面进行化学改性的新方法,即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进行表面预处理,得到接枝有KH550的纳米TiO2,在此基础上以改性纳米TiO2为中心核,通过与AB2型单体进行缩聚反应,在纳米TiO2的表面原位接枝超支化聚(胺-酯)(HBP)。红... 提出了一种对纳米TiO2表面进行化学改性的新方法,即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进行表面预处理,得到接枝有KH550的纳米TiO2,在此基础上以改性纳米TiO2为中心核,通过与AB2型单体进行缩聚反应,在纳米TiO2的表面原位接枝超支化聚(胺-酯)(HBP)。红外光谱、热失重和透射电镜的测试结果表明纳米TiO2表面接枝上了超支化聚合物,接枝率约为15%。研究结果表明,纳米TiO2经超支化聚(胺-酯)接枝改性后,在乙醇和氯仿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超支(-) 改性 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超支化聚(胺-酯)复鞣剂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学川 伏芋桥 +1 位作者 强涛涛 刘俊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44,共4页
以二乙醇胺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制得N,N-二羟乙基-3-胺基丙酸甲酯,再由"一步法"使其与季戊四醇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得一种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采用IR、1H-NMR和GPC等方法对超支化聚(胺-酯)的分子结构进行... 以二乙醇胺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制得N,N-二羟乙基-3-胺基丙酸甲酯,再由"一步法"使其与季戊四醇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得一种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采用IR、1H-NMR和GPC等方法对超支化聚(胺-酯)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从超支化聚(胺-酯)结构出发,分析了其在皮革复鞣中的应用性能及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 合成 表征 复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超支化聚(胺-酯)对PVC/PP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树 赵辉 罗运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6-28,共3页
研究了两亲性超支化聚(胺-酯)(A-HPAE)对PVC/PP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讨论了其用量对PVC/ A-HPAE/PP共混体系力学性能和复数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VC/PP共混物中加入2份(质量份,下同) A-HPAE时,能很好地改善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使共混物... 研究了两亲性超支化聚(胺-酯)(A-HPAE)对PVC/PP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讨论了其用量对PVC/ A-HPAE/PP共混体系力学性能和复数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VC/PP共混物中加入2份(质量份,下同) A-HPAE时,能很好地改善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使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26.18 MPa和18.72%,比未加的分别提高了107.67%和34.68%;共混体系的绝对复数黏度随着A-HPAE用量的增大而降低;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A-HPAE增强了PVC和PP之间的界面黏结作用,减小了共混体系中分散相的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超支(-) 氯乙烯 丙烯 共混体系 增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超支化聚(酯-胺)的溶液聚集行为 被引量:3
16
作者 唐黎明 冯吉 方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6-139,共4页
基于不同摩尔比哌啶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的反应,合成了系列两亲性超支化聚(酯-胺),设计哌啶与TMPTA摩尔比为1:1、1:2和1:3的模型反应,通过分析模型反应产物的氢核磁谱图,确定了化学位移为4.0~4.2间各峰的归... 基于不同摩尔比哌啶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的反应,合成了系列两亲性超支化聚(酯-胺),设计哌啶与TMPTA摩尔比为1:1、1:2和1:3的模型反应,通过分析模型反应产物的氢核磁谱图,确定了化学位移为4.0~4.2间各峰的归属.进而可用来计算聚合物中各种特征结构单元的相对含量及支化度。采用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技术分析该聚合物在丙酮/酸性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研究了聚合物结构和溶液条件对聚集体尺寸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 结构分析 两亲性 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胺-酯)的合成及在皮革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学川 刘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5-127,共3页
以三羟甲基丙烷为中心核分子,N,N-二羟乙基-3-胺基丙酸甲酯为合成单体,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采用一步法合成了一系列新型超支化聚(胺-酯)复鞣剂(G1、G2和G3),并用红外(IR)光谱、核磁共振(1H-NMR)和羟值测定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以三羟甲基丙烷为中心核分子,N,N-二羟乙基-3-胺基丙酸甲酯为合成单体,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采用一步法合成了一系列新型超支化聚(胺-酯)复鞣剂(G1、G2和G3),并用红外(IR)光谱、核磁共振(1H-NMR)和羟值测定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超支化聚(胺-酯)化学结构与设计的分子结构一致。将其用作皮革复鞣剂,相对传统复鞣剂的复鞣效果,经超支化聚(胺-酯)复鞣后的皮革在抗裂强度和透气性等方面的性能都有明显的提高,且随着代数的增加,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 合成 表征 皮革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胺-酯)为模板Ag纳米粒子的制备
18
作者 赵辉 孙瑞敏 +1 位作者 罗小军 罗运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4-126,共3页
以超支化聚(胺-酯)为模板,采用NaBH4直接还原和紫外灯光照射合成了Ag纳米粒子。超支化聚(胺-酯)对Ag纳米粒子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TEM分析表明,Ag纳米粒子形貌为球形结构,分布均匀,粒径约为45 nm(NaBH4还原)和20 nm(紫外灯光照射)。发现... 以超支化聚(胺-酯)为模板,采用NaBH4直接还原和紫外灯光照射合成了Ag纳米粒子。超支化聚(胺-酯)对Ag纳米粒子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TEM分析表明,Ag纳米粒子形貌为球形结构,分布均匀,粒径约为45 nm(NaBH4还原)和20 nm(紫外灯光照射)。发现在UV-Vis谱图中420 nm左右有Ag纳米粒子特征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FT-IR分析发现Ag纳米粒子和超支化聚(胺-酯)之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超支化聚(胺-酯)对Ag纳米粒子的稳定性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 AG纳米粒子 模板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羧基超支化聚酰胺-胺的制备及阻垢性能
19
作者 王洋洋 刘庆旺 +2 位作者 范振忠 付沅峰 仝其雷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95-1404,共10页
通过Michael加成和酰胺化反应,分别以乙二胺(EDA)、二乙烯三胺(DETA)和三乙烯四胺(TETA)为中心核,丙烯酸甲酯为单体合成了超支化聚酰胺-胺(PAMAM),再以马来酸酐作封端剂制备了端羧基超支化PAMAM阻垢剂。利用FTIR、元素分析、^(1)H NMR... 通过Michael加成和酰胺化反应,分别以乙二胺(EDA)、二乙烯三胺(DETA)和三乙烯四胺(TETA)为中心核,丙烯酸甲酯为单体合成了超支化聚酰胺-胺(PAMAM),再以马来酸酐作封端剂制备了端羧基超支化PAMAM阻垢剂。利用FTIR、元素分析、^(1)H NMR、TG、UV-Vis、SEM等方法分析了结构,并考察了阻垢剂的阻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AMAM(EDA)-COOH,PAMAM(DETA)-COOH,PAMAM(TETA)-COOH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70℃、pH=7、16 h、投加量400 mg/L的条件下,对CaSO_(4)垢的阻垢率分别为96.4%,95.1%,94.9%,对CaCO_(3)垢的阻垢率分别为90.2%,89.9%,88.9%,优于市售阻垢剂。所合成的阻垢剂具有耐高温、pH应用范围广、分散性能优异等优点,可通过使钙垢发生晶型转变和晶格畸变,而抑制钙垢晶体生长。端羧基超支化PAMAM阻垢剂的阻垢能力与超支化分子结构和末端基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 超支- 阻垢 马来酸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与改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强涛涛 张国国 王学川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3-417,共5页
以丁二酸酐和二乙醇胺为起始原料通过加成反应合成AB2单体,将其与三羟甲基丙烷反应,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甲苯为带水剂,通过酯化反应得到三代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再以棕榈酰氯对其进行改性得到超支化聚(胺-酯)表面活性剂。通过单因素... 以丁二酸酐和二乙醇胺为起始原料通过加成反应合成AB2单体,将其与三羟甲基丙烷反应,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甲苯为带水剂,通过酯化反应得到三代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再以棕榈酰氯对其进行改性得到超支化聚(胺-酯)表面活性剂。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合成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较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8 h,催化剂用量为3%(相对于AB2单体质量)。利用FTIR和1HNMR对改性前后超支化聚(胺-酯)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表面张力仪对产物的表面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产物具有典型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 合成 改性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