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沉默对肺腺癌细胞侵袭、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周雪峰 王建军 +4 位作者 王家顺 潘永成 李劲松 汪文东 赵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靶向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hTERT的siRNA表达质粒转染A549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蛋白的表达水平,确定有效后,通过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 目的:探讨靶向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hTERT的siRNA表达质粒转染A549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蛋白的表达水平,确定有效后,通过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力,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测定转染后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成功构建靶向hTERT的siRNA表达质粒。实验组siRNA转染后的细胞侵袭能力较对照组减弱(P<0.01),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且表现出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测定显示,实验组siRNA转染48h后,肿瘤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靶向hTERT的siRNA转染后可以显著降低A549细胞侵袭能力,抑制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基因沉默 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对膀胱尿路上皮癌BIU-87细胞株端粒酶活性抑制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景抗震 高建平 +2 位作者 程文 张征宇 葛京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37-241,I0001,共6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使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沉默,对膀胱尿路上皮癌BIU-87细胞株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针对hTERT基因设计构建多种siRNA表达载体,并转染至膀胱肿瘤BIU-87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单四唑(MTT)检测端粒酶活...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使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沉默,对膀胱尿路上皮癌BIU-87细胞株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针对hTERT基因设计构建多种siRNA表达载体,并转染至膀胱肿瘤BIU-87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单四唑(MTT)检测端粒酶活性,观察siRNA表达载体对hTERT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实时荧光定量和MTT检测证明,所构建的载体能导致不同程度的hTERT基因沉默,并成功地抑制BIU-87细胞的生长。结论:RNA干扰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BIU-87)端粒酶hTERT基因,能影响端粒酶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端粒酶活性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 端粒酶 膀胱尿路上皮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转染对人髓核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剑宏 阮狄克 +8 位作者 王德利 张超 何勍 王超锋 张燕 辛洪奎 顾韬 徐成 刘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43-849,共7页
目的:研究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vector-me-diated 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rAAV-hTERT)转染对体外培养人髓核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机械与酶消化的方法获得... 目的:研究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vector-me-diated 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rAAV-hTERT)转染对体外培养人髓核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机械与酶消化的方法获得均一性的人椎间盘髓核细胞,将构建好的rAAV-hTERT转染P2代体外单层培养的髓核细胞。用重组腺相关病毒-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vector-mediated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rAAV-EGFP)作为标记基因观察细胞转染效率,按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infection,MOI)103、104、105病毒基因组拷贝数/细胞(vector genomes/cell,v.g/cell)设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筛选病毒转染的最佳MOI;设立rAAV-hTERT转染组、AAV空病毒转染组及空白细胞对照组,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reaction,RT-PCR)及免疫印迹(Western-blot)方法检测rAAV-hTERT转染后hTERT基因在髓核细胞内的表达,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及酶联免疫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ELISA)检测髓核细胞合成Ⅱ型胶原及蛋白多糖能力的变化。结果:rAAV-EGFP转染细胞后第7天时,MOI为105v.g/cell组转染效率可达73.9%,明显高于MOI 103、104v.g/cell组(P<0.05);rAAV-hTERT转染组在转染后的第7、60、90、120天均可检测到hTERT基因的表达,而其他两组则无表达;转染rAAV-hTERT后120d之前,rAAV-hTERT转染组分泌蛋白多糖及Ⅱ型胶原较其他两组均明显增高(P<0.05),而两对照组之间则始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rAAV-hTERT能成功转染人椎间盘髓核细胞并正确表达,rAAV-hTERT转染能有效延长髓核细胞分泌Ⅱ型胶原及蛋白多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核细胞 腺相关病毒 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反义核苷酸对白血病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冬梅 张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23-526,共4页
为了探讨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基因反义寡核苷酸 (ASODN)对原代培养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和慢性髓性白血病 (CML)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hTERT基因ASODN作用于AML和CML细胞后hTERT... 为了探讨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基因反义寡核苷酸 (ASODN)对原代培养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和慢性髓性白血病 (CML)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hTERT基因ASODN作用于AML和CML细胞后hTERT蛋白表达含量的变化 ,采用端粒酶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测定 (PCR ELISA)法检测白血病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改变。结果显示 :hTERTASODN作用于AML和CML细胞2 4 ,48和 72小时后 ,hTERT蛋白表达水平不断降低 ;同时 ,AML和CML细胞端粒酶活性均逐渐受到抑制。结论 :hTERT基因ASODN可以通过特异性地抑制AML和CML细胞hTERT蛋白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 反义核苷酸 白血病细胞 端粒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tenella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3′端序列的克隆及分析
5
作者 杨桂连 李建华 +5 位作者 张西臣 赵权 宫鹏涛 蔡亚南 任保彦 张国才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6,共4页
为了获得E.tenellaTERT全长cDNA序列,本试验根据已报道的其他,原虫TERT氨基酸序列,利用CODEHOP方法设计简并引物,同时利用Trizol法提取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然后采用3-′RACE方法克隆获得E.tenellaTERT 3′cDNA序列,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技... 为了获得E.tenellaTERT全长cDNA序列,本试验根据已报道的其他,原虫TERT氨基酸序列,利用CODEHOP方法设计简并引物,同时利用Trizol法提取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然后采用3-′RACE方法克隆获得E.tenellaTERT 3′cDNA序列,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具有TERT蛋白家族特征性基序,证明成功克隆了E.tenellaTERT 3′cDNA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ENELLA 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 3′cDNA CODEH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复方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移植瘤裸鼠作用及其对c-Myc、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张顺荣 李东芳 +5 位作者 何寄琴 焦蕉 李玉明 何欣 周珉 吴鸿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0期2618-2622,共5页
目的:观察胃复方对人胃癌BGC-823裸鼠的抑瘤作用及c-Myc、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表达的影响,评估胃复方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胃癌BGC-823裸鼠模型;将成功建立的裸鼠胃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的40只荷瘤鼠随机分为5组(n=... 目的:观察胃复方对人胃癌BGC-823裸鼠的抑瘤作用及c-Myc、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表达的影响,评估胃复方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胃癌BGC-823裸鼠模型;将成功建立的裸鼠胃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的40只荷瘤鼠随机分为5组(n=8):模型对照组、胃复方低剂量组、胃复方高剂量组、氟尿嘧啶组、氟尿嘧啶联合中药组,连续给药4周。每7天记录肿瘤长径、短径,计算瘤体体积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图;给药4周后处死所有荷瘤鼠,剥离皮下移植瘤,称瘤重、计算抑瘤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瘤体组织c-Myc、hTERT蛋白表达。结果:1)胃复方对人胃癌BGC-823裸鼠移植瘤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各剂量间有量效关系。其中胃复方低剂量组、胃复方高剂量组、氟尿嘧啶组、氟尿嘧啶联合中药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1.06%、45.89%、30.65%、59.42%。氟尿嘧啶联合中药组效果最好。2)瘤重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瘤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氟尿嘧啶联合中药组降低明显。3)肿瘤生长曲线图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瘤体积均有一定程度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均能下调c-Myc、hTERT蛋白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氟尿嘧啶联合中药组下降最明显。结论:胃复方能够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BALB/c-nu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可能与下调c-Myc、hTERT蛋白表达有关,并且与氟尿嘧啶联合用药有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复方 胃癌BGC-823细胞 移植瘤 C-MYC基因 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玉琮 李旭 陈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9-551,557,共4页
目的 转移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 (hTERT基因 ) ,建立其转移体系。方法 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 hTERT转入 ψ 2细胞 ,用产病毒的 ψ 2细胞克隆培养上清重复感染PA317细胞 ,建立产毒PA317/hTERT细胞 ;通过感染内皮细... 目的 转移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 (hTERT基因 ) ,建立其转移体系。方法 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 hTERT转入 ψ 2细胞 ,用产病毒的 ψ 2细胞克隆培养上清重复感染PA317细胞 ,建立产毒PA317/hTERT细胞 ;通过感染内皮细胞检测基因转移效果。结果 ψ 2细胞培养上清重复感染 ,使PA317细胞所产病毒滴度提高 2 0倍 ,得到高滴度的PA317/hTERT包装细胞系。用该细胞系产生的病毒上清感染内皮细胞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 HTERT基因 脂质体 内皮细胞 病毒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核心启动子调控的肿瘤细胞特异性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红梅 宋天保 +2 位作者 于月成 黄红艳 张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6-98,102,共4页
目的构建了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reserse transcription,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调控的肿瘤细胞特异表达载体。方法提取人SKOV3细胞的基因组,利用PCR技术克隆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并将其插入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表... 目的构建了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reserse transcription,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调控的肿瘤细胞特异表达载体。方法提取人SKOV3细胞的基因组,利用PCR技术克隆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并将其插入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表达载体中。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其分别转染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检测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中GFP差异表达。结果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调控的表达载体,在所检测的3种肿瘤细胞中均具有明显的转录活性;而在正常细胞中则无明显的转录活性。结论hTRET基因核心启动子具有肿瘤特异性,构建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的载体可能是一种新型和有希望肿瘤治疗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逆转录酶和新基因启动子 基因治疗 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的表达与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邵晋晨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28-328,共1页
关键词 胃癌 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 表达 细胞周期调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包装 被引量:3
10
作者 任充华 张婷婷 +3 位作者 杨涵江 王昕 陈知龙 张智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9-43,50,共6页
【目的】构建能够表达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腺病毒。【方法】通过对PCI-neo-hTERT质粒的改造,依次构建出JMB293-hTERT、pAdTrack-hTERT载体,将pAdTrack-hTERT经PmeⅠ线性化后与pAdEasy-1载体共转化到BJ5183细菌中进行重组,经... 【目的】构建能够表达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腺病毒。【方法】通过对PCI-neo-hTERT质粒的改造,依次构建出JMB293-hTERT、pAdTrack-hTERT载体,将pAdTrack-hTERT经PmeⅠ线性化后与pAdEasy-1载体共转化到BJ5183细菌中进行重组,经卡那霉素抗性筛选获得重组腺病毒载体pAdEasy-hTERT。将pAdEasy-hTERT PacⅠ酶切线性化并回收后,转染HEK293人胚肾细胞,培养7d后,收集细胞并反复冻融,收集细胞裂解液;反复扩增3次后,测定重组hTERT腺病毒的滴度。【结果】①利用酶切连接的方法得到了穿梭载体pAdTrack-hTERT;②通过同源重组将外源目的基因hTERT整合到腺病毒骨架载体中,得到重组质粒pAdEasy-hTERT;③成功获得了滴度为6.73×1010 GFU/mL的高滴度腺病毒颗粒。【结论】含有hTERT基因的重组腺病毒颗粒包装成功,为后续哺乳动物原代细胞永生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 重组腺病毒 细胞永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核心启动子调控的人TRAIL蛋白在人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红梅 于月成 +4 位作者 宋天保 辛晓燕 张明 魏晓丽 许静洪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核心启动子(hTERT)调控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TRAIL在转染的卵巢癌细胞SKOV3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方法将TRAIL基因克隆入带有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pIRES2-EGFP真...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核心启动子(hTERT)调控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TRAIL在转染的卵巢癌细胞SKOV3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方法将TRAIL基因克隆入带有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pIRES2-EGFP真核表达载体中。获得由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调控的绿色荧光蛋白和带有效应型TRAIL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hTERTpromoter-pIRES2-EGFP-TRAIL。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hTERT调控的TRAI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卵巢癌SKOV3细胞,采用G4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蛋白质印迹分析、流式细胞术(FCM)结合间接免疫荧光、RT-PCR法检测转染前后卵巢癌细胞中外源基因的表达。结果:经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证实所构建载体正确。转染细胞中的TRAIL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结论:成功地构建了hTRET基因核心启动子调控的TRAI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中得到稳定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核心启动子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基因治疗 卵巢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反义寡核苷酸联合顺铂对HL-6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玲 巩宏涛 +3 位作者 任小晶 王峰 乐晓萍 张钦宪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94-497,共4页
目的:研究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反义寡核苷酸(ASODN)联合顺铂(CDDP)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选用20μmol/L ASODN和正义寡核苷酸(SODN)封闭HL-60细胞hTERT基因的表达,作用48h后加用2.5μmol/L,5μmol/L CDDP,继续作... 目的:研究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反义寡核苷酸(ASODN)联合顺铂(CDDP)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选用20μmol/L ASODN和正义寡核苷酸(SODN)封闭HL-60细胞hTERT基因的表达,作用48h后加用2.5μmol/L,5μmol/L CDDP,继续作用于HL-60细胞48h;台盼蓝拒染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姬姆萨染色后倒置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hTERT ASODN联合CDDP组HL-60细胞的增殖明显抑制,与hTERT SODN联合CDDP组、单用CDD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ERT ASODN联合5μmol/L CDDP与hTERT ASODN联合2.5μmol/L CDD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ODN联合CDDP与单用CDD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姬姆萨染色后,hTERT ASODN联合CDDP组可见大量凋亡小体,而单用CDDP组仅见少量凋亡小体。流式结果与TUNEL结果一致:hTERT ASODN联合CDDP组对HL-60细胞具有明显诱导凋亡作用,同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ODN联合CDDP组与单用CDD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TERT ASODN联合低浓度CDDP能明显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并提高细胞凋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60细胞 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 反义寡核苷酸 顺铂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PCR检测单细胞中人端粒酶hTERT基因mRNA的表达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楠 黄莉 +6 位作者 何冰 钟艳平 林若芸 李力 薛林涛 王世凯 黎丹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3-388,共6页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的表达与端粒酶活性密切相关,而多项研究表明,端粒酶在肿瘤发生、发展、细胞永生化方面起重要作用.为探讨单细胞技术检测卵巢癌SKOV3细胞转导hTERT前后其mRNA表达...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的表达与端粒酶活性密切相关,而多项研究表明,端粒酶在肿瘤发生、发展、细胞永生化方面起重要作用.为探讨单细胞技术检测卵巢癌SKOV3细胞转导hTERT前后其mRNA表达的差异,前期已通过慢病毒转染,将携带hTERT基因的表达质粒载体LV4-pGLV-EF1a-EGFP-hTERT转入卵巢癌SKOV3细胞系,构建了稳定表达hTERT蛋白的细胞株(SKOV3 h),同时设空载体感染组(SKOV3 b)和未处理组(SKOV3)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不同数量的细胞进行实时PCR.结果显示,初步摸索的细胞数在50个以内,且随着细胞数目的增多,Ct值逐渐增大(P<0.05);SKOV3 h组hTERT基因mRNA表达最高,SKOV3 b组次之,SKOV3组表达最低(P<0.05).提示SKOV3细胞转导hTERT基因后可促进该基因的mRNA表达.同时用该法检测了单个卵裂球内hTERT基因的表达,为利用单细胞单基因遗传学诊断研究及肿瘤学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 实时PCR 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ERT基因反义核酸促进顺铂诱导原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文瑜 张洹 何冬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459-1462,共4页
目的 :利用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基因的反义寡核苷酸 (ASPS -ODN)抑制人原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细胞hTERT基因表达后 ,观察顺铂对ALL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hTERT蛋白表达量的变... 目的 :利用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基因的反义寡核苷酸 (ASPS -ODN)抑制人原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细胞hTERT基因表达后 ,观察顺铂对ALL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hTERT蛋白表达量的变化 ;以台盼蓝拒染法计数细胞数 ,确定细胞的增殖情况 ;Hoechst 332 5 8和PI双染色法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变化 ;通过流式细胞仪对细胞凋亡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hTERT反义核酸作用于ALL细胞 72hhTERT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32 17± 3 0 0 ) % ,与空白对照组 (6 6 31± 2 84 ) %及正义核酸作用组 (6 2 5 6± 6 11) %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正义核酸作用组与空白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hTERT反义核酸作用于ALL细胞 2 4h加入顺铂 ,再共同作用 4 8h ,ALL活细胞均数为 1 75 0× 10 8cells/L ,与单用顺铂组 (2 0 90× 10 8cells/L)及hTERT正义核酸联用顺铂组 (1 990× 10 8cells/L)相比 ,对细胞抑制明显增强 (P <0 0 5 )。hTERTASPS -ODN作用于ALL细胞 2 4h再加入顺铂作用 4 8h ,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hTERTASPS -ODN与 2 5 μmol/L顺铂联合作用于ALL细胞 4 8h的凋亡细胞百分率 (37 85± 2 4 4 ) %分别同SPS -ODN与顺铂联合作用组 (15 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ERT基因 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 反义寡核甘酸类 原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顺铂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转hTERT绵羊睾丸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雪 任善会 +5 位作者 王相伟 龚真莉 殷相平 孙跃峰 陈豪泰 万学瑞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48,共6页
羊睾丸原代细胞的体外培养是探究牛羊病毒致病机理的重要材料,实际科研工作中常受困于此类细胞传代性差、性质不稳定等缺点。外源性导入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可以促使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延长细胞体外培养寿命是一种有效建立细胞... 羊睾丸原代细胞的体外培养是探究牛羊病毒致病机理的重要材料,实际科研工作中常受困于此类细胞传代性差、性质不稳定等缺点。外源性导入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可以促使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延长细胞体外培养寿命是一种有效建立细胞永生化的方法。本试验中,通过RT-PCR获得hTERT。利用同源重组的技术,成功的构建了hTERT的真核表达质粒和慢病毒质粒。利用慢病毒表达系统,建立了稳转hTERT绵羊的睾丸细胞系。间接免疫荧光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研究结果均显示,hTERT基因已成功整合进入绵羊睾丸基因组中并稳定表达。第30代次的羊睾丸细胞生长较快,性状较稳定,表明已成功构建了具有永生化特性的绵羊睾丸细胞系,为草食动物病毒的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睾丸原代细胞 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 HTERT 永生化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ERT永生化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敏 陈小云 +3 位作者 王磊 王栋 蒋桃珍 王静文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8-62,共5页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诱导的永生化细胞兼具原代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传代细胞系连续传代的能力,是一种理想的细胞来源,在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和生物工程领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主要就hTERT永生化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作...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诱导的永生化细胞兼具原代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传代细胞系连续传代的能力,是一种理想的细胞来源,在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和生物工程领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主要就hTERT永生化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生化 端粒 端粒酶 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C和增强MRI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低级别胶质瘤TERT启动子突变状态 被引量:9
17
作者 卢俊 李祥 黎海亮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8-542,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ADC和增强MRI的影像组学模型对低级别胶质瘤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TERT)启动子突变状态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109例经病理证实的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在ADC和对比增强T_(1)WI(T_(1)CE)图像上选... 目的:探讨基于ADC和增强MRI的影像组学模型对低级别胶质瘤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TERT)启动子突变状态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109例经病理证实的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在ADC和对比增强T_(1)WI(T_(1)CE)图像上选取病灶最大层面,沿肿瘤边缘勾画ROI,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三联法(Fisher,POE+ACC,MI)和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ASSO)进行特征筛选,然后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影像组学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在ADC和T_(1)CE图像上分别提取279个影像组学特征,最终筛选出11个影像组学特征,分别建立ADC模型、T_(1)CE模型和联合分析(ADC+T1CE)模型共3个影像组学模型。联合分析模型的预测效能最佳,训练集中曲线下面积(AUC)为0.928(95%CI:0.859~0.996),验证集中AUC为0.878(95%CI:0.758~0.997)。结论:基于ADC和增强MRI的影像组学模型能有效预测低级别胶质瘤TERT启动子突变状态,将不同序列的影像组学特征结合可提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 TERT启动子突变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