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组学结合深度学习预测异柠檬酸脱氢酶野生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的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状态
1
作者 徐欣怡 张旺 +2 位作者 张力强 王琳玲 文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97-1104,共8页
目的 探讨基于MRI的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建立融合模型预测异柠檬酸脱氢酶野生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的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TERTp)突变状态。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癌症基因组图谱和癌症影像... 目的 探讨基于MRI的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建立融合模型预测异柠檬酸脱氢酶野生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的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TERTp)突变状态。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癌症基因组图谱和癌症影像档案的175例异柠檬酸脱氢酶野生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患者(训练组122例,测试组53例),评估其TERTp突变状态。在T1c和T2f图像上勾画水肿区和肿瘤区,使用SE-Net模型构建深度学习模型,提取不同区域(水肿区、肿瘤区和整体病变)的组学特征,并通过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筛选11个特征建立组学模型。最后,将影像组学模型、深度学习模型和包含伦勃朗视觉感受图像特征的临床模型结合为融合模型,使用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结果 最终建立6个预测模型,临床模型训练组和测试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5(95%CI 0.738~0.892)和0.645(95%CI 0.494~0.796);深度学习模型训练组和测试组AUC分别为0.860(95%CI 0.798~0.922)和0.735(95%CI 0.614~0.856);融合组学模型比单独水肿或肿瘤区组学模型预测性能更优,训练组和测试组AUC分别为0.906(95%CI 0.856-0.955)和0.867(95%CI 0.769~0.964);融合模型预测性能最佳,训练组和测试组AUC分别为0.964(95%CI 0.929~1.000)和0.905(95%CI 0.818~0.991)。结论 影像组学结合深度学习的临床融合模型在预测异柠檬酸脱氢酶野生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的TERTp突变状态方面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 异柠檬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调控腺病毒介导胸苷激酶基因治疗人膀胱癌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连文峰 林向阳 +6 位作者 张素英 王春仙 杨永安 于洋 宫香宇 陈艳军 张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058-1061,共4页
目的:探讨带有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驱动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激酶(HSV-tk)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hTERT-HSV-tk结合无毒的环氧鸟苷(GCV)对人膀胱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人膀胱癌细胞株253JBALB/C裸小鼠移植瘤模型,采用Ad-hTERT-... 目的:探讨带有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驱动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激酶(HSV-tk)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hTERT-HSV-tk结合无毒的环氧鸟苷(GCV)对人膀胱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人膀胱癌细胞株253JBALB/C裸小鼠移植瘤模型,采用Ad-hTERT-HSV-tk裸鼠尾静脉注射,腹腔注射GCV治疗并观察结果。通过常规病理切片观察肿瘤破坏情况及安全性;通过TUNEL染色进一步观察肿瘤的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测定增值细胞核抗原(PCNA)。结果:Ad-hTERT-HSV-tk/GCV治疗组,显示出明显的肿瘤抑制作用,其肿瘤体积、重量显著低于各对照组(P<0.05),抑瘤率明显。Ad-hTERT-HSV-tk/GCV治疗组凋亡指数高于其它各组,而增殖指数却明显低于其它各组。结论:Ad-hTERT-HSV-tk/GCV系统对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以靶向性转入人膀胱癌细胞,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激酶基因 腺病毒 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hTERT/U6嵌合启动子的s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姜习新 张鹏辉 +3 位作者 刘北忠 涂植光 杨毅 刘靳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63-765,共3页
目的构建有hTERT/U6嵌合启动子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 RNA,siRNA)表达载体,并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验证其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效应。方法构建siRNA-EGFP-PTZU6+1表达载体,将其转染到稳定表达EGFP的肝癌细胞株7721(EGFP-772... 目的构建有hTERT/U6嵌合启动子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 RNA,siRNA)表达载体,并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验证其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效应。方法构建siRNA-EGFP-PTZU6+1表达载体,将其转染到稳定表达EGFP的肝癌细胞株7721(EGFP-7721),观察细胞荧光的变化及RT-PCR,Western blot筛选出更有效的siRNA-EGFP-PTZU6+1载体。PCR扩增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promoter,hTERT)启动子的核心序列,构建针对EGFP基因的hTERT/U6嵌合启动子siRNA表达载体(EGFP-siRNA-PTZU6+1-U6/hTERT),正向和反向插入的hTERT启动子各1个,并将其转染至EGFP-7721细胞中,RT-PCR验证其效应。结果RT-PCR,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两重组质粒siRNA-EGFP-PTZU6+1转染EGFP-7721细胞后EGFP基因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但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抑制了EGFP基因(P<0.01)。而且,RT-PCR结果显示,反向插入的重组质粒EGFP-siRNA-PTZU6+1-U6/hTERT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抑制了EGFP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构建的含hTERT/U6嵌合启动子的siRNA表达载体在肝癌细胞中具有功能活性,为探讨基因的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 嵌合启动子 SIRNA表达载体 PTZU6+1:s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转录活性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4
作者 杨燕 张冬 +3 位作者 龚明福 杨华 张松 邹利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4-368,共5页
目的探索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启动子靶向转录活性的可行性。方法构建慢病毒Lenti-hTERT-Fth-flag-Puro和对照Lenti-CMV-Fth-flag-Puro载体,将上述载体分别转染端粒酶阳... 目的探索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启动子靶向转录活性的可行性。方法构建慢病毒Lenti-hTERT-Fth-flag-Puro和对照Lenti-CMV-Fth-flag-Puro载体,将上述载体分别转染端粒酶阳性的肺腺癌(A549)和端粒酶阴性的原代人牙周膜成纤维(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s,HPDLFs)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Fth-flag表达情况,采用普鲁氏蓝铁染色检测细胞摄铁量,MR扫描观察细胞T*2WI信号和T*2值改变。结果 A549细胞转染Lenti-hTERT-Fth-flag-Puro载体后,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转染细胞表达Fth-flag蛋白,未转染细胞不表达Fth-flag蛋白,普鲁氏蓝铁染色示转染细胞摄铁量较未转染细胞显著增加,MR扫描显示转染细胞T*2WI信号(1 340.86±49.21)和T*2值(12.10±0.92)较未转染细胞(2 049.08±87.58),(21.44±1.15)显著降低(P<0.05);HPDLFs细胞转染Lenti-hTERT-Fth-flag-Puro载体后,细胞无Fthflag蛋白表达,细胞摄铁量较未转染细胞无变化,T*2WI信号(2 225.42±73.43)和T*2值(24.01±1.13)较未转染细胞T*2WI信号(2 148.48±54.74)和T*2值(23.39±1.72)无显著差异(P>0.05)。而转染对照Lenti-CMV-Fth-flag-Puro慢病毒载体后,A549和HPDLFs细胞均表达Fth-flag蛋白,转染细胞摄铁量较未转染细胞均显著增加,转染细胞T*2WI信号[A549:(1 137.38±60.59),HPDLFs:(1 299.16±53.42)]和T*2值[A549:(9.61±1.17),HPDLFs:(11.54±0.74)]均比未转染细胞显著下降(P<0.05)。结论 MR铁蛋白报告基因成像技术可用于检测hTERT启动子转录活性,构建的慢病毒载体有望为恶性肿瘤的靶向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 铁蛋白 报告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调控的真核荧光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董翠 阴志刚 +1 位作者 王纯耀 张旭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8-450,共3页
目的:克隆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hTERTp。方法:PCR方法扩增出hTERTp,依次克隆至pGEM-TEasy载体和重组载体pEGFP-C3上。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重组质粒pEGFP-C3-hTERTp转染人胚肾293A细胞,并在荧光显微... 目的:克隆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hTERTp。方法:PCR方法扩增出hTERTp,依次克隆至pGEM-TEasy载体和重组载体pEGFP-C3上。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重组质粒pEGFP-C3-hTERTp转染人胚肾293A细胞,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扩增出276bp的hTERTp,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hTERT启动子DNA序列完全一致。重组载体pEGFP-C3-hTERTp转染293A细胞能观察到荧光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hTERT启动子调控的真核绿色荧光表达载体pEGFP-C3-hTERTp,其能够在人胚肾293A细胞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 真核荧光表达载体 构建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启动子介导重组Caspase-3治疗人肺腺癌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力芳 曾维忠 +1 位作者 邓凌燕 周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使重组Caspase-3分子选择性诱导人肺腺癌细胞凋亡从而杀伤肿瘤细胞的可行性。方法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启动子调控下的重组Caspase-3分子,通过报告基因分析、Caspase-3酶活性分析、流式细胞分析、MTT方法和动物实验... 目的探讨使重组Caspase-3分子选择性诱导人肺腺癌细胞凋亡从而杀伤肿瘤细胞的可行性。方法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启动子调控下的重组Caspase-3分子,通过报告基因分析、Caspase-3酶活性分析、流式细胞分析、MTT方法和动物实验来研究其在肿瘤细胞中选择性诱导凋亡的作用。结果通过Caspase-3酶活性分析,发现phTERT-Rev-Caspase-3在人肺腺癌细胞A549中能够诱导Caspase-3的活性表达;流式细胞分析和MTT方法提示其具有明显的诱导A549细胞凋亡、抑制增殖的作用;动物实验显示其能够有效地抑制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结论phTERT-Rev-Caspase-3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性诱导人肺腺癌细胞凋亡的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细胞凋亡 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yc调节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活性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林勇 谢渭芬 +4 位作者 陈伟忠 张新 张兴荣 张忠兵 沈建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 :研究c myc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启动子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Lipofect脂质体转染法将DNA质粒分别转染至肝癌细胞HepG2 、猴肾COS 7细胞和NIH3T3细胞 ,孵育 48h后 ,分别检测其报告基因萤虫素酶活性。结果 :与对照相比 ,载有... 目的 :研究c myc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启动子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Lipofect脂质体转染法将DNA质粒分别转染至肝癌细胞HepG2 、猴肾COS 7细胞和NIH3T3细胞 ,孵育 48h后 ,分别检测其报告基因萤虫素酶活性。结果 :与对照相比 ,载有htert 80 0bp启动子的质粒TERTLuc(80 0 )在肿瘤细胞HepG2 中活性显著增强。外源性转录因子c myc可显著上调htert启动子的表达 ,其激活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人工突变c myc结合位点明显降低htert启动子的活性。结论 :c myc可直接激活htert启动子的表达 ,是调节端粒酶活性的重要转录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YC 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 启动子 基因调控 脂质体 肝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核心启动子调控的人TRAIL蛋白在人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红梅 于月成 +4 位作者 宋天保 辛晓燕 张明 魏晓丽 许静洪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核心启动子(hTERT)调控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TRAIL在转染的卵巢癌细胞SKOV3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方法将TRAIL基因克隆入带有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pIRES2-EGFP真...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核心启动子(hTERT)调控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TRAIL在转染的卵巢癌细胞SKOV3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方法将TRAIL基因克隆入带有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pIRES2-EGFP真核表达载体中。获得由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调控的绿色荧光蛋白和带有效应型TRAIL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hTERTpromoter-pIRES2-EGFP-TRAIL。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hTERT调控的TRAI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卵巢癌SKOV3细胞,采用G4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蛋白质印迹分析、流式细胞术(FCM)结合间接免疫荧光、RT-PCR法检测转染前后卵巢癌细胞中外源基因的表达。结果:经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证实所构建载体正确。转染细胞中的TRAIL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结论:成功地构建了hTRET基因核心启动子调控的TRAI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中得到稳定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核心启动子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基因治疗 卵巢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转录活性的检测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晓冬 赵健 +2 位作者 王华菁 袁长婷 郭亚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267-1268,共2页
端粒酶是一种依赖RNA的DNA聚合酶,催化合成端粒的DNA重复序列,并引导端粒添加到染色体的尾端,对维持染色体的长度、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起重要作用[1].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通常检测不到端粒酶的活性,而约90%的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却大大增... 端粒酶是一种依赖RNA的DNA聚合酶,催化合成端粒的DNA重复序列,并引导端粒添加到染色体的尾端,对维持染色体的长度、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起重要作用[1].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通常检测不到端粒酶的活性,而约90%的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却大大增强[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逆转录酶 启动子 基因转录 基因克隆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核心启动子调控的肿瘤细胞特异性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红梅 宋天保 +2 位作者 于月成 黄红艳 张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6-98,102,共4页
目的构建了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reserse transcription,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调控的肿瘤细胞特异表达载体。方法提取人SKOV3细胞的基因组,利用PCR技术克隆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并将其插入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表... 目的构建了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reserse transcription,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调控的肿瘤细胞特异表达载体。方法提取人SKOV3细胞的基因组,利用PCR技术克隆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并将其插入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表达载体中。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其分别转染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检测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中GFP差异表达。结果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调控的表达载体,在所检测的3种肿瘤细胞中均具有明显的转录活性;而在正常细胞中则无明显的转录活性。结论hTRET基因核心启动子具有肿瘤特异性,构建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的载体可能是一种新型和有希望肿瘤治疗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逆转录酶和新基因启动子 基因治疗 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启动子区的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玉忠 李杰 +2 位作者 姜国忠 王建民 薛乐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 :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启动子区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用核酸内切酶NotⅠ和KpnⅠ酶切报告基因GFP ,插入pcDNA3.1 (+)载体 ,得到pcDNA3.1 (+) -GFP(PG)载体 ;用PCR方法扩增hTERT基因ATG上游的启动子序列 ,测序后用核酸内切酶Bg... 目的 :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启动子区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用核酸内切酶NotⅠ和KpnⅠ酶切报告基因GFP ,插入pcDNA3.1 (+)载体 ,得到pcDNA3.1 (+) -GFP(PG)载体 ;用PCR方法扩增hTERT基因ATG上游的启动子序列 ,测序后用核酸内切酶BglⅡ和KpnⅠ酶切插入PG载体 ,得到pcDNA3.1 (+) -GFP -hTERT(PGT)载体。将PGT载体转染人食管癌EC970 6细胞系 ,经G4 1 8筛选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克隆得到的启动子序列与文献相符 ,重组载体经酶切鉴定方向正确 ,含有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启动子序列。经转染人食管癌EC970 6细胞系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的阳性克隆。结论 :克隆的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启动子序列在真核细胞中具有启动子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逆转录酶 启动子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的克隆及在人肝癌细胞的肿瘤特异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况舸 黄爱龙 唐霓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25-328,共4页
目的:克隆hTERT基因启动子并检测其在不同肝癌细胞系和正常组织细胞中的转录活性,为肝癌靶向性基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法扩增获得hTERT基因的启动子片段,将之克隆到表达虫荧光素酶基因的报告质粒上,通过测定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 目的:克隆hTERT基因启动子并检测其在不同肝癌细胞系和正常组织细胞中的转录活性,为肝癌靶向性基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法扩增获得hTERT基因的启动子片段,将之克隆到表达虫荧光素酶基因的报告质粒上,通过测定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检测hTERT基因启动子在肝癌细胞系和正常组织中的转录活性,并将之与甲胎蛋白(alpha—fetalprotein,AFP)基因启动子活性相比较,评价其作为肝癌基因治疗中应用的肿瘤特异性启动子的可行性。结果:成功克隆了hTERT启动子,证实hTERT启动子在肝癌细胞中具有相当强的转录活性,其活性水平为AFP启动子的14~30倍;在原代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其启动子未表现转录活性。结论:hTERT启动子在肝癌细胞系中具有较强的启动活性和显著的肿瘤特异性,可望开发成为新型的肝癌靶向性基因治疗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端粒酶逆转录酶 基因疗法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辐射联合人端粒酶逆转录酶C27过表达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洪帅 林桂淼 +6 位作者 王晓梅 罗琳 杨柳 卞东圆 李沙沙 蒋圣哲 陈强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8-1226,共9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辐射(LDR)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C末端多肽27(hTERTC27)过表达联合治疗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同时观察LDR与常规放疗(CONV-RT)结合的体内抑瘤效应。方法:将pEgr-hTERTC27质粒转染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及小鼠LLC肺癌... 目的:探讨低剂量辐射(LDR)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C末端多肽27(hTERTC27)过表达联合治疗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同时观察LDR与常规放疗(CONV-RT)结合的体内抑瘤效应。方法:将pEgr-hTERTC27质粒转染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及小鼠LLC肺癌(LLC)细胞,用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C27的A549-C27细胞和LLC-C27细胞。细胞实验分为6组,分别是CONV-RT(A549-Con)、低剂量照射(A549-Low)、C27(A549-C27)、常规剂量联合C27(A549-C27-Con)、低剂量照射联合C27(A549-C27-Low)和对照(A549-Mock)组,其中Low组的辐照剂量仅为Con组的36%。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通过皮下种植建立LLC肺癌移植瘤小鼠模型,动物实验分组同细胞实验;记录各组小鼠肿瘤生长情况,并检测各组肿瘤体积和质量,H-E染色观察各组移植瘤组织邻近肌肉浸润情况。结果:与A549-Mock比较,A549-Con和A549-Low组细胞增殖活性均显著降低(均P <0.01);而且A549-C27-Con和A549-C27-Low组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低于A549-C27组(均P <0.01)。与A549-Mock组比较,A549-Con组和A549-Low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均P <0.01);A549-C27、A549-C27-Con和A549-C27-Low组细胞凋亡率无显著差异(P> 0.05)。与未经照射治疗的荷瘤小鼠相比较,CONV-RT及LDR+CONV-RT均可使荷瘤小鼠肿瘤质量显著降低(均P <0.01)。此外,LDR+CONV-RT+C27组肿瘤质量显著减小,局部浸润减少(均P <0.01)。结论:LDR与CONV-RT相结合能够在降低辐射总剂量的同时达到与CONV-RT单独使用相似的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抑制效果。而且,LDR与C27多肽有协同抗肿瘤作用,两者同时使用能够使移植瘤局部浸润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辐射 端粒酶逆转录酶C末端多肽27 基因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转染对正常人毛乳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官智 伍津津 +3 位作者 朱堂友 鲁元刚 杨亚东 杨桂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9-191,共3页
目的研究外源性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正常人毛乳头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hTERT基因导入体外培养的正常人毛乳头细胞,经G418筛选得到阳性克隆,连续传代培养... 目的研究外源性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正常人毛乳头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hTERT基因导入体外培养的正常人毛乳头细胞,经G418筛选得到阳性克隆,连续传代培养。检测转染细胞内hTERT基因的整合和表达情况,初步分析转染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转染后获得1个阳性细胞克隆,扩大培养后细胞生长良好,传代次数增加,已连续传至35代。检测证实转染细胞内hTERT基因在DNA、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有表达,且此转染细胞具有体外培养正常毛乳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论外源性hTERT基因转染可以延长体外培养正常人毛乳头细胞的寿命且可保持其正常的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乳头细胞 端粒酶 端粒酶逆转录酶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诱导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巢蛋白、神经丝亚单位和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的表达 被引量:11
15
作者 邢莹 秦洁 +6 位作者 曹孟德 韩雪飞 鄢文海 陈宗德 刘计荣 许燕 龚光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0-253,共4页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EGF和bFGF联合诱导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 巢蛋白(nestin)、神经丝亚单位M(NF M)和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的变化。方法:采集健康自然分娩产 妇脐血,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MN...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EGF和bFGF联合诱导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 巢蛋白(nestin)、神经丝亚单位M(NF M)和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的变化。方法:采集健康自然分娩产 妇脐血,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MNCs),PBS洗涤2次后重悬于含体积分数20%胎牛血清的DMEM/F12 中,接种于T 75培养瓶内(细胞密度为1×106ml-1),一组加入细胞因子EGF和bFGF,终浓度各为10μg/L,另一 组不加细胞因子,剩余细胞用液氮冻存。培养24h倾去全部液体以除去未贴壁细胞,以后每3d全量换液1次,倒 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分别收集培养1d、4d、7d、14d贴壁细胞和冻存细胞,采用RT -PCR方法检测nestin、 NF M、hTERTmRNA的表达。结果:未培养的脐血MNCs(内含MSCs)nestin、NF M、hTERTmRNA均表达阳性。培 养后nestin、hTERTmRNA表达下降,至第7d已不能检出;而NF MmRNA的表达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强。与对照 组相比,细胞因子组NF MmRNA表达较高,nestin、hTERTmRNA表达的下降趋势延迟。结论:细胞因子EGF和 bFGF在联合诱导脐血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的过程中,能下调hTERT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 bFGF 脐血 间充质干细胞 端粒酶逆转录酶 巢蛋白 神经丝亚单位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靶向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对人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华 王欣璐 +4 位作者 杨扬 张剑 汪根树 姜楠 陈规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23-1326,共4页
目的利用RNAi技术降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表达,抑制其活性,研究其对人肝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影响。方法构建针对hTERT基因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pLXSN-EGFP-U6-siTERT,制备靶向hTERT的重组逆转录病毒;用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HepG... 目的利用RNAi技术降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表达,抑制其活性,研究其对人肝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影响。方法构建针对hTERT基因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pLXSN-EGFP-U6-siTERT,制备靶向hTERT的重组逆转录病毒;用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HepG2人肝癌细胞,以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MTT法检测肿瘤细胞生长抑制情况。结果成功制备出hTERTsiRNA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重组病毒感染HepG2细胞24、48、72h后端粒酶活性分别下降了23.84%、58.03%和85.01%(P<0.05);感染后24h细胞凋亡率29.05%;MTT实验结果显示肿瘤生长受到抑制,并存在一定量效和时效关系。结论hTERTsiRNA能特异性使hTERT基因表达抑制,端粒酶活性下降,肝癌细胞增殖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端粒酶逆转录酶 基因治疗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人肝细胞的初步筛选 被引量:6
17
作者 梁旭竞 陈小佳 +4 位作者 金玲 李丽玲 汤绍辉 陈友鹏 杨冬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26-829,共4页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慢病毒表达载体,将其转染人肝细胞L02并且通过杀稻瘟筛选出阳性克隆细胞。方法:以PBABE-puro-hTERT质粒为模板PCR法获取目的基因attB1-hTERT-attB2,通过BP反应克隆至pDONR221;采用LR重组酶将pDONR221-h...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慢病毒表达载体,将其转染人肝细胞L02并且通过杀稻瘟筛选出阳性克隆细胞。方法:以PBABE-puro-hTERT质粒为模板PCR法获取目的基因attB1-hTERT-attB2,通过BP反应克隆至pDONR221;采用LR重组酶将pDONR221-hTERT和pLenti6/V5-DEST进行重组反应,形成pLenti6/V5-DEST-hTERT。将重组载体pLenti6/V5-DEST-hTERT与包装质粒充分混合,利用脂质体共转染293FT细胞,获得重组慢病毒颗粒。将其感染人肝细胞L02,通过杀稻瘟筛选获得阳性克隆。结果:测序发现入门载体pDONR221包含的目的基因hTERT 1547位点存在点突变(原碱基A变成G),通过定点突变技术成功诱变并鉴定慢病毒表达载体pLenti6/V5-DEST-hTERT成功构建。重组慢病毒滴度为1×108TU/L,获得20株稳定抗性的单克隆细胞。结论:成功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慢病毒表达载体,获得稳定抗性的单克隆肝细胞,为进一步建立永生化肝细胞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逆转录酶 慢病毒载体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与bcl-2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洁 钟鸣 +3 位作者 姜晓宏 王兆元 张波 侯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41-443,共3页
目的 研究成釉细胞瘤 (AB)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和bcl_2的表达。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或免疫组化方法对AB(分原发、复发和恶变组 )中hTERTmRNA和bcl_2进行检测 ,并与正常口腔黏膜作对照。结果 hTERTmRNA阳性表达率在AB中为 94 4 ... 目的 研究成釉细胞瘤 (AB)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和bcl_2的表达。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或免疫组化方法对AB(分原发、复发和恶变组 )中hTERTmRNA和bcl_2进行检测 ,并与正常口腔黏膜作对照。结果 hTERTmRNA阳性表达率在AB中为 94 4 % ,正常口腔黏膜中为 14 3% (P <0 0 0 1) ;bcl_2蛋白阳性率在AB中为88 0 % ,正常口腔黏膜中为 4 4 4 % (P <0 0 0 1)。从表达趋势看伴随着AB的复发与恶变 ,hTERTmRNA与bcl_2表达均增强 (P <0 0 5 )。结论 端粒酶和bcl_2可作为评价AB预后的有效指标。端粒酶的活化和bcl_2表达的增强在AB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逆转录酶 BCL-2 成釉细胞瘤 表达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碱对口腔角质形成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高义军 凌天牖 +2 位作者 尹晓敏 李霞 黄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0-364,共5页
目的:观察槟榔碱对人口腔角质形成细胞(KC)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hTERT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正常口腔黏膜的上皮细胞,将实验细胞分为0.03、0.06、0.09g/L槟榔... 目的:观察槟榔碱对人口腔角质形成细胞(KC)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hTERT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正常口腔黏膜的上皮细胞,将实验细胞分为0.03、0.06、0.09g/L槟榔碱组、空白对照组。采用Western印迹法和RT-PCR方法观察槟榔碱对KChTERT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槟榔碱能呈剂量依赖性增加KChTERTmRNA及蛋白表达,0.03、0.06、0.09g/L槟榔碱组hTERT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槟榔碱对KChTERTmRNA与蛋白表达有明显诱导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槟榔碱诱导KChTERT过度表达可能在OSF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碱 角质形成细胞 端粒酶逆转录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去甲基化对肝细胞人端粒酶逆转录酶上调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正友 张长松 +7 位作者 郭献灵 程越 卜欣欣 李蓉 贾凤岐 李云龙 吴孟超 卫立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肝细胞系L02及肝癌细胞系SMMC-7721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的表达与DNA甲基化修饰之间的相关性,观察5-杂氮胞苷(5'-aza-dC)去甲基化对肝细胞系hTERT表达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 目的:观察肝细胞系L02及肝癌细胞系SMMC-7721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的表达与DNA甲基化修饰之间的相关性,观察5-杂氮胞苷(5'-aza-dC)去甲基化对肝细胞系hTERT表达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分析肝细胞系L02和肝癌细胞SMMC-7721中hTERT的甲基化状态,采用RT-PCR和TRAP-ELISA法检测5'-aza-dC干预对培养细胞hTERT mRNA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肝细胞系L02中hTERT有甲基化修饰,5'-aza-dC去甲基化处理上调hTERT mRNA表达并呈现端粒酶活性升高;肝癌细胞系SMMC-7721中hTERT则没有甲基化修饰,5'-aza-dC去甲基化处理对其hTERT表达和端粒酶活性无影响。结论:肝细胞中DNA甲基化可能参与抑制肝细胞hTERT的表达,hTERT去甲基化可能是肝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DNA甲基化 端粒酶逆转录酶 5-杂氯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