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端粒酶活性抑制与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龚太平 车玫 +1 位作者 王伟平 袁新初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2年第1期42-45,共4页
端粒酶是一种核糖蛋白酶,它主要由人端粒酶RNA(hTR)、端粒酶相关蛋白(TELPI)和人端粒酶催化蛋白亚单位(hTERT)三部分组成;端粒酶能够以自身携带的DNA为模板,不断合成新的端粒DNA序列,添加到染色体末端,以弥补端粒的丢失阻止端粒的缩短,... 端粒酶是一种核糖蛋白酶,它主要由人端粒酶RNA(hTR)、端粒酶相关蛋白(TELPI)和人端粒酶催化蛋白亚单位(hTERT)三部分组成;端粒酶能够以自身携带的DNA为模板,不断合成新的端粒DNA序列,添加到染色体末端,以弥补端粒的丢失阻止端粒的缩短,使得细胞逃脱程序性死亡(凋亡),或者获得无限增殖能力而永生化[1].因此,端粒酶对维持端粒的长度并保持生理功能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认为:TELPI是端粒酶合成的模板;TPI是端粒酶的蛋白成分之一,其功能尚不清楚,有人认为可能其TELPI基因经转录后修饰可调节端粒酶活性;hTERT作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具有逆转录酶活性,以hTR为模板,向染色体末端添加末端序列,是端粒酶活性调节的重要因子[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活性抑制 肿瘤 研究进展 端粒 端粒酶 端粒酶抑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羟基苯甲酸-4-β-D-2’,3’,4’,6’-四乙酰葡萄糖甙-1-D-2’,3’,4’,6’-四乙酰葡萄糖酯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雯 刘宏民 肖志昂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10-12,共3页
端粒酶被认为是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耙标 ,对端粒酶有强抑制活性的对羟基苯甲酸 4 β D 2’ ,3’ ,4’ ,6’ 四乙酰葡萄糖甙 1 D 2’ ,3’ ,4’ ,6’ 四乙酰葡萄糖酯的合成进行了研究 .通过采用丙酮法和相转移催化进行比较 ,可知... 端粒酶被认为是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耙标 ,对端粒酶有强抑制活性的对羟基苯甲酸 4 β D 2’ ,3’ ,4’ ,6’ 四乙酰葡萄糖甙 1 D 2’ ,3’ ,4’ ,6’ 四乙酰葡萄糖酯的合成进行了研究 .通过采用丙酮法和相转移催化进行比较 ,可知相转移催化法收率更高 ,以葡萄糖计总收率可达到 2 1% .所得的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所证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4-β-D-2' 3’ 4' 6’-四乙酰葡萄糖甙-1-D-2' 3’ 4' 6’-四乙酰葡萄糖酯 端粒酶抑制活性 合成 抗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