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端粒酶基因和Ki-67蛋白在Hodgkin淋巴瘤肿瘤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
作者 应建明 吕怀盛 +2 位作者 李宁 李敏 高子芬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7-410,共4页
目的 :研究Hodgkin淋巴瘤R S细胞端粒酶基因表达及与Ki 6 7表达的相关性 ,探讨Hodgkin淋巴瘤的生物学行为。方法 :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在 4例正常淋巴结、7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和 35例Hodgkin淋巴瘤中检测端粒酶基因hTR和hTRT的表达 ,同时... 目的 :研究Hodgkin淋巴瘤R S细胞端粒酶基因表达及与Ki 6 7表达的相关性 ,探讨Hodgkin淋巴瘤的生物学行为。方法 :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在 4例正常淋巴结、7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和 35例Hodgkin淋巴瘤中检测端粒酶基因hTR和hTRT的表达 ,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Ki 6 7蛋白表达。结果 :端粒酶基因hTRT、hTR在正常淋巴结和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内有低水平或中等量的表达 ,hTRT和hTR分别在 30 / 35、32 / 35例Hodgkin淋巴瘤的R S细胞中具有高表达。Hodgkin淋巴瘤内反应性淋巴细胞hTRT的表达弱 ,且较少 ,而hTR较为广泛。Ki 6 7在R S细胞中的表达与hTRT、hTR较为一致 ,具有明显表达。结论 :Hodgkin淋巴瘤的肿瘤细胞大部分具有hTRT、hTR和Ki 6 7的表达 ,因此R S细胞具有恶性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病 端粒 基因表达 癌基因蛋白质 端粒末端转移酶 淋巴瘤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花肉苁蓉麦角甾苷对衰老小鼠端粒酶活性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0
2
作者 张洪泉 翁晓静 +1 位作者 陈莉莉 李心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观察管花肉苁蓉麦角甾苷(CTWA)对实验性衰老小鼠心、肝和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端粒酶活性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sc 10%D-半乳糖10mL·kg-1,每天1次,连续8周,建立亚急性衰老模型。给药组小鼠从造模第9周起,分别ig给予C... 目的观察管花肉苁蓉麦角甾苷(CTWA)对实验性衰老小鼠心、肝和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端粒酶活性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sc 10%D-半乳糖10mL·kg-1,每天1次,连续8周,建立亚急性衰老模型。给药组小鼠从造模第9周起,分别ig给予CTWA 10,20和40mg·kg-1,每天1次,连续2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MDA含量;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3H]TdR掺入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中性红实验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放射免疫法测定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心、肝和脑MDA含量明显增加,心和肝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外周血IL-2含量均显著下降。给予CTWA 2周,小鼠心、肝和脑MDA含量明显降低,CTWA 40mg·kg-1组小鼠心和脑组织端粒酶活性明显升高,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外周血IL-2含量明显升高。结论CTWA能拮抗自由基损伤,增强衰老小鼠心和脑组织端粒酶活性和机体免疫功能,这些可能与CTWA的抗衰老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花肉苁蓉 衰老 丙二醛 端粒 末端转移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介导的cripto反义寡核苷酸抑制结肠癌细胞端粒酶活性 被引量:42
3
作者 范钰 郑树 丁佳逸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62-765,共4页
目的:探讨cripto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结肠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脂质体瞬时转染法介导cripto反义寡核苷酸,处理人结肠癌细胞系后,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cripto mRNA表达,用TRAP检测端粒酶活性,采用软琼脂集落培养试验... 目的:探讨cripto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结肠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脂质体瞬时转染法介导cripto反义寡核苷酸,处理人结肠癌细胞系后,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cripto mRNA表达,用TRAP检测端粒酶活性,采用软琼脂集落培养试验检测结肠癌细胞的生长。结果:Cripto ASODN可有效抑制结肠癌细胞集落生长,且与浓度相关。结肠癌细胞经Cripto ASODN转染后,端粒酶活性明显受到抑制,呈作用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并与ASODN的浓度和处理时间有关。结论:cripto基因可能参与对结肠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核苷酸类 反义 端粒 末端转移 基因 cripto 结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诱导Raji细胞凋亡过程中端粒酶活性和hTERT、bcl-2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何冬梅 张洹 +1 位作者 刘革修 余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422-1423,1430,共3页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Raji细胞凋亡并初步探讨端粒酶活性、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及bcl-2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姬姆萨染色来观察细胞的凋亡;以RT-PCR分析bcl-2、hTERT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利用半定量多聚酶...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Raji细胞凋亡并初步探讨端粒酶活性、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及bcl-2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姬姆萨染色来观察细胞的凋亡;以RT-PCR分析bcl-2、hTERT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利用半定量多聚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反应(PCR-ELISA)方法检测As2O3处理Raji细胞前后端粒酶活性的改变。结果:2μmol/LAs2O3能诱导Raji细胞凋亡,2μmol/LAs2O3作用于Raji细胞8h、12h、24hhTERT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12h、24hbcl-2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2μmol/LAs2O3作用48h后,Raji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即出现下降,作用72h、96h,端粒酶的活性明显受到抑制,吸光度分别为0.829、0.328、0.291,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As2O3诱导Raji细胞凋亡过程中,端粒酶活性下调与hTERT、bcl-2基因mRNA表达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RAJI细胞 端粒 末端转移 HTERT基因 BCL-2基因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反义分子探针细胞摄取动力学与生物学性质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荣福 刘萌 +2 位作者 张春丽 闫平 于明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7-441,共5页
目的:研究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反义分子探针(99mTc-hTERT ASON)在体外靶细胞摄取动力学情况,以及特异识别靶基因的生物学性质。方法:以双功能螯合剂法,制备放射性核素99mTc标记的针对hTERT mRNA的反义分子探针(99mTc-hTERTASON)... 目的:研究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反义分子探针(99mTc-hTERT ASON)在体外靶细胞摄取动力学情况,以及特异识别靶基因的生物学性质。方法:以双功能螯合剂法,制备放射性核素99mTc标记的针对hTERT mRNA的反义分子探针(99mTc-hTERTASON)。培养hTERT表达阳性的人肝细胞癌细胞株(HepG2细胞)。观察在有/无脂质体介导下,细胞对99mTc-hTERT ASON的摄取动力学情况。阳离子脂质体介导99mTc-hTERTASON转染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分析其特异识别靶基因的生物学活性。结果:99mTc-hTERT ASON的标记率达到(76±5)%(n=5),放射性化学纯度达到96%,比活度为1.850×106Bq/μg。不论脂质体介导与否,99mTc-hTERT ASON在不同时相的细胞摄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脂质体明显提高细胞对99mTc-hTERT ASON的摄取(P<0.05);通过脂质体介导,细胞对99mTc-hTERT ASON的摄取高峰值提前至2h,并保持稳定水平至3h。RT-PCR结果显示99mTc-hTERT ASON转染细胞后,hTERT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脂质体在体外能有效提高99mTc-hTERT ASON的细胞摄取率。分子探针99mTc-hTERT ASON能特异识别靶基因。为进一步开展99mTc-hTERT ASON体内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探针 端粒 末端转移 脂质体 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介导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永生化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滕勇 胡蕴玉 +3 位作者 王捍国 王臻 关玉成 高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30-1234,共5页
目的建立永生化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系,为组织工程提供种子细胞库及标准化细胞系。方法取单克隆培养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基因导入细胞,G418筛选后获得阳性克隆,体外连续扩增培养,RT-PCR检测转染... 目的建立永生化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系,为组织工程提供种子细胞库及标准化细胞系。方法取单克隆培养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基因导入细胞,G418筛选后获得阳性克隆,体外连续扩增培养,RT-PCR检测转染细胞内hTERT基因的整合与表达。取转染后第100代细胞,用成骨诱导条件培养基(普通培养基加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维生素C)、软骨诱导条件培养基(普通培养基加地塞米松、TGF-β、维生素C)、心肌细胞诱导条件培养基(普通培养基加5-氮胞苷)分别向成骨、软骨、心肌细胞诱导培养。于培养后第7、14、21、28天,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成骨细胞诱导Ⅰ型胶原、骨钙素的表达;采用茜素红染色观察钙结节形成;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软骨细胞诱导Ⅱ型胶原的表达,同时进行甲苯胺蓝染色;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心肌细胞诱导横纹肌肌动蛋白的表达,分析细胞系向成骨、软骨及心肌细胞分化的能力。结果 hTERT稳定转染入人骨髓基质干细胞,转化细胞端粒酶表达阳性。转化细胞在体外长期连续培养下生长良好,已传至136代。取第100代细胞进行诱导分化,结果显示其能向成骨、软骨及心肌细胞分化。结论外源性hTERT的导入可致人骨髓基质干细胞永生化,并维持成体干细胞的多向分化特性,可为组织工程提供种子细胞库并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研究提供标准化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转染 细胞永生化 端粒 末端转移 骨髓基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仁油对体外大鼠系膜细胞端粒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胡颖 梁华 +1 位作者 龚维坤 许则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2-454,共3页
目的观察以薏苡仁油为主要成分的康莱特注射液(KLT)对大鼠端粒酶活性的影响,为该药用于肾炎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应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TRAP-ELISA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技术,检测肾小球系膜细胞株(MC)在加入KLT6 h后再加白介... 目的观察以薏苡仁油为主要成分的康莱特注射液(KLT)对大鼠端粒酶活性的影响,为该药用于肾炎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应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TRAP-ELISA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技术,检测肾小球系膜细胞株(MC)在加入KLT6 h后再加白介素(IL)-1或者加入IL-1 6 h后再加KLT作用下端粒酶活性的表达。结果IL-1 10μg.L-1刺激下MC端粒酶活性(ΔA=A450 nm-A690 nm)升高(1.49±0.51),KLT 100 mL.L-1抑制MC端粒酶活性(0.29±0.17)。两者序贯加入,无论先后都抑制端粒酶表达〔(0.47±0.19),(0.39±0.07),P<0.05,n=3〕。结论KLT注射液对MC的端粒酶表达有抑制作用,并可干预IL-1的刺激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油 白介素1 端粒 末端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细胞中端粒酶抑制因子Pinx1的表达与端粒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孙洁 谭亚敏 +3 位作者 黄河 朱园园 蓝建平 来晓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25-1728,共4页
目的:研究端粒酶抑制因子Pinx1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和在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细胞NB4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改变,分析其表达与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表达的关系,以了解白血病细胞中Pinx1对端粒酶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荧光定量RT-PCR... 目的:研究端粒酶抑制因子Pinx1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和在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细胞NB4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改变,分析其表达与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表达的关系,以了解白血病细胞中Pinx1对端粒酶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荧光定量RT-PCR检测30例急性白血病细胞中Pinx1与hTERTmRNA的表达,进一步在ATRA诱导的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细胞NB4分化过程中检测Pinx1及hTERTmRNA表达,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inx1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0·00312,5·42×10-4-0·024)明显高于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7·89×10-4,0-0·00863,P<0·01),与hTERT的表达呈正相关(r=0·296,P<0·05)。Pinx1表达随NB4细胞分化逐渐下降,与hTERT呈正相关(r=0·900,P<0·05)。结论:Pinx1虽然为端粒酶活性的抑制因子,但在白血病细胞中与端粒酶活性的调控方向一致,提示Pinx1的表达改变可能是继发于hTERT的一种负反馈反应,目的是保持端粒酶活性的稳定,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x1 白血病 端粒 末端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成釉细胞瘤中蛋白激酶C-α表达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钟鸣 张陆荘 +3 位作者 张波 候琳 张允凯 王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96-699,共4页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α(PKCα)在人成釉细胞瘤(AB)中的表达及与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关系,探讨其临床生物学意义。方法: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了AB中hTERT mRNA及PKCα蛋白的表达。同时选取牙源性角化囊肿(OKC)16例,正常...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α(PKCα)在人成釉细胞瘤(AB)中的表达及与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关系,探讨其临床生物学意义。方法: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了AB中hTERT mRNA及PKCα蛋白的表达。同时选取牙源性角化囊肿(OKC)16例,正常口腔黏膜7例做对比研究。结果:hTERT mRNA在AB中阳性率为94.4%(51/54),OKC中为87.5%(14/16)及1/7正常口腔黏膜有hTERT mRNA表达,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伴随AB的复发与恶变hTERT的表达逐渐增高。PKCα在AB中阳性表达为85.1%(46/54),OKC中为56.2%(9/16),4/7正常口腔黏膜有PKCα阳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伴随AB的复发与恶变PKCα阳性表达也随之增高(P<0.05)。hTERT阳性表达与PKCα阳性表达之间经Kendall相关分析rk=1.000,P=0.005呈高度正相关。结论:hTERT与AB的发生发展及临床生物学行为相关,端粒酶活性的释放激活与PKCα的高表达可能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端粒 末端转移 蛋白激C-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虾蛄提取物对人鼻咽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孔霞 顾帝水 +2 位作者 李明勇 陈锦 黄培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37-940,共4页
目的:研究口虾蛄提取物(EOS)对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系(CNE-2Z)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EOS对CNE-2Z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法(TRAP-ELISA)检测各组细胞端粒酶活性,RT-PC... 目的:研究口虾蛄提取物(EOS)对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系(CNE-2Z)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EOS对CNE-2Z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法(TRAP-ELISA)检测各组细胞端粒酶活性,RT-PCR法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c-Myc蛋白表达。结果:EOS对CNE-2Z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P<0.01);EOS处理组CNE-2Z细胞端粒酶的活性、hTERT mRNA和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也呈剂量依赖性,并且hTERT mRNA的下调与c-Myc的抑制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EOS可能通过下调细胞c-Myc表达而抑制了hTERT mRNA的转录,以致端粒酶的活性降低而抑制CNE-2Z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虾蛄 鼻咽肿瘤 端粒 末端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黏膜端粒酶活化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国安 刘海峰 +3 位作者 房殿春 腾小春 何俊堂 陈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85-787,共3页
目的研究胃癌及胃癌前病变组织端粒酶催化亚单位的表达,探讨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以揭示端粒酶活化和细胞凋亡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4例慢性胃炎及胃癌患者,其中慢性胃炎伴萎缩者16例,伴肠上皮化生者15例,伴中、重度异... 目的研究胃癌及胃癌前病变组织端粒酶催化亚单位的表达,探讨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以揭示端粒酶活化和细胞凋亡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4例慢性胃炎及胃癌患者,其中慢性胃炎伴萎缩者16例,伴肠上皮化生者15例,伴中、重度异型增生者14例,胃癌19例。采用SP法检测hTERT蛋白表达,采用TUNEL染色法原位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组织hTERT蛋白表达率分别为25.0%、46.7%、64.4%和78.9%,呈递增趋势,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11.54±2.28、17.05±2.88、7.41±1.32和5.03±2.23,呈递减趋势,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TERT蛋白阳性患者细胞凋亡指数为8.45%±5.30%,显著低于hTERT蛋白阴性患者(11.86%±4.24%,P<0.05)。结论胃癌前病变至胃癌的演化过程中,端粒酶激活并诱导细胞凋亡异常,二者同时存在,破坏了胃黏膜上皮的稳定性,这可能是胃黏膜细胞癌变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端粒 末端转移 端粒催化亚单位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端粒酶反转录酶对5-羟色胺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景春 黄国明 +2 位作者 涂晓文 丁仲如 乔怀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71-874,共4页
目的探讨端粒酶反转录酶(TERT)的反义寡核苷酸(ASODN)在抑制5-羟色胺(5-HT)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过程中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组织块法培养大鼠PASMC,并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应用RPMI-1640培养液培养)、5-HT组(应... 目的探讨端粒酶反转录酶(TERT)的反义寡核苷酸(ASODN)在抑制5-羟色胺(5-HT)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过程中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组织块法培养大鼠PASMC,并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应用RPMI-1640培养液培养)、5-HT组(应用含10-6mol/L5-HT的培养液培养)、反义核酸组(应用含5-HT、反义TERT寡核苷酸的培养液培养)和正义核酸组(应用含5-HT、正义TERT寡核苷酸的培养液培养)。采用Hoechst染色、免疫荧光显微镜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形态,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Hoechst染色实验显示5-HT组凋亡细胞数(161±33)明显高于对照组(63±16,P<0.05),而与正义核酸组(177±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义核酸组凋亡细胞数(289±58)高于5-HT组和正义核酸组(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提示5-HT可促进正常细胞的早期和晚期凋亡,并促使细胞由G1期向S期转化。反义TERT对5-HT引起的细胞凋亡有协同作用,并引起G1期阻滞。免疫组化实验显示,5-HT组PASMC的PCNA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5);正义核酸组PCNA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与5-HT组表达相近;而反义TERT组PCNA的表达显著低于5-HT组和正义核酸组(P<0.05)。结论反义TERT可有效抑制5-HT诱导的PASMC增殖,为肺动脉高压的基因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末端转移 寡核苷酸类 反义 血清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α联合高三尖杉酯碱下调K562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及端粒酶活性诱导细胞凋亡 被引量:6
13
作者 钱劼靖 金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47-1750,共4页
目的:研究干扰素-α(IFN-α)联合高三尖杉酯碱(HHT)对K562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及端粒酶的作用,并探讨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IFN-α、HHT以及两药联合作用K562细胞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吉姆萨-瑞氏染色观察细胞形态,PI-AnnexinVFIT... 目的:研究干扰素-α(IFN-α)联合高三尖杉酯碱(HHT)对K562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及端粒酶的作用,并探讨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IFN-α、HHT以及两药联合作用K562细胞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吉姆萨-瑞氏染色观察细胞形态,PI-AnnexinVFITC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Krupp改良的荧光素标记的端粒重复扩增方法(TRAP)检测K562细胞端粒酶活性,RT-PCR方法检测hTERTmRNA表达变化。结果:5×106U.L-1IFN-α分别联合5-40μg.L-1HHT诱导K562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其生长,单用HHT时IC50为27.35μg.L-1,联用5×106U.L-1IFN-α后IC50降为18.72μg.L-1;IFN-α与HHT联用明显下调hTERTmRNA表达并抑制K562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结论:IFN-α联合HHT可以诱导细胞凋亡,这可能与下调细胞hTERTmRNA的表达水平,抑制端粒酶活性有关。两药联合作用强于单独用药,提示临床IFN-α联合HHT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可能比单用HHT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 高三尖杉酯碱 端粒 末端转移 细胞凋亡 K56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和CD8^+细胞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进 谢珏 钱文斌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34-537,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 4+、CD 8+和CD 19+细胞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变化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磁珠法,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CD 4+、CD 8+和CD 19+淋巴细胞,提取细胞蛋白后,用PCR为基础的端粒酶测定法(T...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 4+、CD 8+和CD 19+细胞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变化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磁珠法,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CD 4+、CD 8+和CD 19+淋巴细胞,提取细胞蛋白后,用PCR为基础的端粒酶测定法(T e lom eric repeats am p lification protoco l,TRAP)测定端粒酶活性;Sou thernB lot测定细胞端粒长度。结果:SLE患者CD 4+、CD 8+和CD 19+细胞端粒酶活性均高于正常对照,但只有CD 19+细胞端粒酶活性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SLE患者CD 4+和CD 8+淋巴细胞的端粒长度均较正常对照明显缩短,CD 19+淋巴细胞的端粒长度无明显缩短。结论:SLE患者CD 19+细胞端粒酶活性显著增高,维持了细胞端粒长度;而CD 4+和CD 8+细胞端粒酶活性可能不足以维持由于细胞分裂所导致的细胞端粒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端粒 末端转移/分析 T淋巴细胞 端粒/ 抗原 CD8 抗原 CD4 抗原 CD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和人白细胞介素18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童向民 金洁 +2 位作者 姚航平 钱文斌 孟海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60-365,共6页
目的:以基因重组技术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人白细胞介素18(hIL-18)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融合基因,并观察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健康人单核细胞经RT-PCR扩增hIL-18后、T-A克隆。亚克隆至经N heⅠ、H indⅢ酶切的PCDNA 3.1(+)/hTERT中,限... 目的:以基因重组技术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人白细胞介素18(hIL-18)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融合基因,并观察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健康人单核细胞经RT-PCR扩增hIL-18后、T-A克隆。亚克隆至经N heⅠ、H indⅢ酶切的PCDNA 3.1(+)/hTERT中,限制性内切酶验证后,挑选出含有目标基因的正确克隆。经限制性内切酶和DNA测序分析两个基因是否已经正确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中。将hTERT/hIL-18融合基因质粒脂质体介导转染3T 3细胞中表达,经W estern-b lot验证目的基因表达产物,同时对转染细胞作免疫荧光染色。以EL ISA检测转染细胞刺激KG-1细胞分泌γ干扰素的能力,以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细胞抗MTX诱导凋亡的能力。结果:hTERT/hIL-18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构建成功,经限制性内切酶验证和DNA测序及同源性对比分析,该基因片段与NCB I基因库hIL-18和hTERT基因CDS序列同源性均达到99.9%;而细胞转染后经W estern-b lot验证,hTERT/hIL-18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127 kM r,与预期一致,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融合蛋白在细胞中弥散表达。此融合蛋白能刺激KG-1细胞分泌γ-干扰素,并具有抗MTX诱导凋亡的生物学功能。结论:本实验构建的PCDNA 3.1(+)/hTERT-hIL-18质粒能够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并具有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转染树突状细胞,研制肿瘤的治疗性疫苗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端粒 末端转移 基因表达 端粒逆转录 融合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相关蛋白T-STAR的克隆及其与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平 房殿春 +4 位作者 毛高平 张启杰 曹传平 步晓华 刘为纹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6-548,共3页
目的克隆人端粒相关蛋白T-STAR并研究其与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在哺乳细胞内的相互作用。方法构建表达载体pGBKT7-hTERT,以pGBKT7-hTERT为诱饵,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进行cDNA文库筛选;构建pVP16-T-STAR和pMhTERT重组载体,脂质体法将其与... 目的克隆人端粒相关蛋白T-STAR并研究其与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在哺乳细胞内的相互作用。方法构建表达载体pGBKT7-hTERT,以pGBKT7-hTERT为诱饵,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进行cDNA文库筛选;构建pVP16-T-STAR和pMhTERT重组载体,脂质体法将其与报告质粒共转染入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以pM-53+pVP16-T、pM3-VP16为阳性对照,以pM53+pVP16-CP为阴性对照;以pM-hTERT+pVP16、pM+pVP16-T-STAR、pM+pVP16为交叉阴性对照。ELISA法检测报告基因CAT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GBKT7-hTERT,将获得的阳性克隆测序,并进行同源性比较证实为是已收录的人cDNA序列T-STAR。pGBKT7-hTERT和pVP16-T-STAR共转染之后,报告基因CAT的表达(A值为0.258)显著高于阴性对照(A值为0.002~0.015)。结论T-STAR与hTERT在胃癌细胞内发生了相互作用,T-STAR可能是人端粒相关蛋白新成员,通过hTER参与端粒酶活性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末端转移 端粒结合蛋白质类 双杂交系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端粒酶反转录酶的转录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景春 江山 +2 位作者 黄国明 涂晓文 丁仲如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02-806,共5页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缺氧状态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中端粒酶反转录酶(TERT)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培养大鼠PASMC,采用RT-PCR分别检测HIF-1α激动剂(CoCl2、DFX)、HIF-1α抑制剂(FAS)、代谢抑制剂(CBZ-LLL)、反...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缺氧状态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中端粒酶反转录酶(TERT)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培养大鼠PASMC,采用RT-PCR分别检测HIF-1α激动剂(CoCl2、DFX)、HIF-1α抑制剂(FAS)、代谢抑制剂(CBZ-LLL)、反义寡核苷酸等作用后及缺氧条件下HIF-1α、TERTmRNA的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缺氧4h条件下HIF-1α、TERT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59±0.07、0.60±0.06)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11±0.02、0.10±0.01,P<0.05)。与对照组相比,加入DFX后,HIF-1α、TERTmRNA表达量(分别为0.52±0.06、0.45±0.04)明显升高(P<0.05);加入CoCl2后,HIF-1α、TERTmRNA表达量(分别为0.99±0.08、0.72±0.07)也明显升高(P<0.05)。加入FAS后,HIF-1α、TERT的mR-NA表达量(分别为0.09±0.01、0.13±0.01)较缺氧组(分别为0.65±0.06、0.52±0.04)明显降低(P<0.05)。加入CBZ-LLL后,HIF-1αmRNA表达量(0.09±0.01)与对照组(0.06±0.01)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TERTmRNA表达量(0.82±0.07)较对照组(0.08±0.01)明显升高(P<0.05)。加入CoCl2和CBZ-LLL后,HIF-1α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2.0±1.1、9.0±0.8)较对照组(1.0±0.1)明显升高(P<0.05)。缺氧条件下,加入反义寡核苷酸后TERTmRNA表达量(0.20±0.01)较缺氧组(0.75±0.06)明显降低(P<0.05),但加入错配寡核苷酸的TERTmRNA表达量(0.70±0.06)与缺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常氧条件下,同时加入反义寡核苷酸、CoCl2后PASMC的TERTmRNA表达量(0.45±0.04)较CoCl2组(0.95±0.08)明显降低(P<0.05)。结论 HIF-1α对缺氧状态下大鼠PASMC中TERT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端粒 末端转移 肌细胞 平滑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表皮细胞中端粒酶反转录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晓艳 刘惠玲 付小兵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5-628,共4页
目的观察表皮细胞去分化过程中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的表达差异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采用bFGF诱导表皮细胞去分化形成表皮前体干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bFGF诱导培养后表皮细胞表型的改变,并用流式细胞... 目的观察表皮细胞去分化过程中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的表达差异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采用bFGF诱导表皮细胞去分化形成表皮前体干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bFGF诱导培养后表皮细胞表型的改变,并用流式细胞法、免疫荧光染色及TRAP-银染法检测bFGF诱导培养后表皮细胞中hTERT的表达差异。以同等条件下未经bF-GF处理的人表皮细胞为对照组,同期分离培养的人在体表皮干细胞为阳性对照组。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bFGF诱导培养后表皮细胞中β1-integrin、CK19、CK14表达明显增强,而CK10表达明显降低。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bFGF诱导后实验组、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hTERT阳性的细胞亚群分别占被检测细胞总数的98.41%、0.77%及99.76%。TRAP-银染法检测显示实验组hTERT表达活性明显上调,且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实验组去分化来源表皮干细胞和在体表皮干细胞中的hTERT分布存在着亚细胞位点差异。结论 bFGF可诱导表皮细胞去分化并重新获得表皮干细胞的表型,这一过程不但可引起hTERT的表达及活性改变,而且能从亚细胞水平上诱导其发生位点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 干细胞 去分化 端粒 末端转移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在喉鳞状细胞癌中表达与c-myc的相关性
19
作者 顾栋桦 王纾宜 +4 位作者 唐峰 朱腾芳 郑莉 陈琦 朱虹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9-462,共4页
目的研究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在喉鳞状细胞癌中和病理分级、临床参数的关系以及和c-myc的相关性。方法用原位杂交法检测40例喉鳞状细胞癌中hTERT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myc蛋白。结果喉正常组织、不典型增生、鳞癌... 目的研究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在喉鳞状细胞癌中和病理分级、临床参数的关系以及和c-myc的相关性。方法用原位杂交法检测40例喉鳞状细胞癌中hTERT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myc蛋白。结果喉正常组织、不典型增生、鳞癌组织中hTERT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0%(0/10)、10%(1/10)、80%(32/40),喉鳞癌中hTERT mRN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和不典型增生(P<0.05),hTERT mRNA水平与c-myc的表达呈显著相关(r=0.5422,P<0.01)。喉鳞癌中hTERT mRNA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不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不相关(P>0.05)。结论喉鳞癌中hTERT mRN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和不典型增生,有助于喉部良恶性病变的鉴别,c-myc的过度表达可能是喉鳞癌端粒酶活性升高的一个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端粒 末端转移 端粒逆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端粒酶蛋白亚单位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序列测定
20
作者 姜楠 陈规划 +8 位作者 陆敏强 杨扬 蔡常洁 李华 许赤 易述红 汪根树 易慧敏 冯炼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51-855,共5页
目的:克隆小鼠端粒酶蛋白亚单位(mTERT)的cDNA,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序列测定。方法:从肝癌细胞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技术扩增mTERT的基因编码区序列,将序列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AC,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获得mTERT编码区3 369 b... 目的:克隆小鼠端粒酶蛋白亚单位(mTERT)的cDNA,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序列测定。方法:从肝癌细胞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技术扩增mTERT的基因编码区序列,将序列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AC,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获得mTERT编码区3 369 bp的cDNA片段,用PCR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鉴定,表明获得重组质粒pAC-mTERT。通过对mTERT编码区cDNA序列测序证实其与GenBank中的已知序列一致。结论:成功克隆了mTERT编码区序列,并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载体,为以TERT为基础的肿瘤生物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末端转移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