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醛对草酸脱羧酶的修饰 被引量:2
1
作者 韦成昱 林日辉 +3 位作者 黄文勤 龙寒 禤金彩 田卫满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35,共6页
草酸脱羧酶(Oxdc)可用于预防、治疗草酸钙结石症,为了改善其使用性能,该文采用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对Oxdc进行修饰,并对修饰反应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在mPEG一醛/Oxdc摩尔比50:1,pH5.0,37℃反应12h条件下,Oxdc修饰率为5... 草酸脱羧酶(Oxdc)可用于预防、治疗草酸钙结石症,为了改善其使用性能,该文采用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对Oxdc进行修饰,并对修饰反应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在mPEG一醛/Oxdc摩尔比50:1,pH5.0,37℃反应12h条件下,Oxdc修饰率为50.69%,酶活保持率67.52%。经SDS—PAGE和红外光谱(IR)分析,证明mPEG共价结合于酶蛋白分子上。酶学特性分析发现,热处理后修饰草酸脱羧酶(mPEG.Oxdc)的酶活保持21.6%,而野生草酸脱羧酶(Oxdc)酶活完全丧失;在pH2.0~pH6.0酸性环境下mPEG-Oxdc的酶活相对高于Oxdc;经胰蛋白酶处理,Oxdc相对酶活仅为20.6%,而mPEG—Oxdc保持47.1%。结果表明:mPEG—Oxdc相对于Oxdc,其热稳定性、pH适应性及对胰蛋白酶的耐受性都有所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脱羧酶 甲氧基乙二醇 活化 化学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活化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修饰L-天冬酰胺酶 被引量:6
2
作者 史凌洋 魏东芝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01-604,共4页
使用活化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 ( m PEG2 )对 L -天冬酰胺酶进行修饰 ,修饰过程中加入底物 L-天冬酰氨保护酶的活性中心。得到的修饰酶抗体结合能力消失 ,保留酶比活力 32 .8% ,酶的常温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均有显著提高。荧光胺法分析残余... 使用活化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 ( m PEG2 )对 L -天冬酰胺酶进行修饰 ,修饰过程中加入底物 L-天冬酰氨保护酶的活性中心。得到的修饰酶抗体结合能力消失 ,保留酶比活力 32 .8% ,酶的常温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均有显著提高。荧光胺法分析残余氨基数目得出酶分子的 92个自由氨基中有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EG2 L-天冬酰胺酶 修饰 荧光胺法 甲氧基乙二醇 抗癌药物 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修饰中性蛋白酶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世光 方林明 +1 位作者 王林 尹若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0-163,共4页
采用氰脲酰氯活化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5000)对中性蛋白酶进行化学修饰,研究其酶学性质及在非水相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经mPEG5000修饰后,最适温度仍为50℃,与游离酶一致;其相对活性呈现出修饰率依赖性;修饰酶的热稳定性... 采用氰脲酰氯活化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5000)对中性蛋白酶进行化学修饰,研究其酶学性质及在非水相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经mPEG5000修饰后,最适温度仍为50℃,与游离酶一致;其相对活性呈现出修饰率依赖性;修饰酶的热稳定性、底物亲和力均较游离酶有较大改善,且在多种有机溶剂体系中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表明mPEG5000修饰后的中性蛋白酶在多种不利条件下的耐受性得到提高,为其在非水相催化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乙二醇 中性蛋白酶 化学修饰 非水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甲氧基聚乙二醇单丙烯酸酯-丙烯酸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兰 张世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43-1947,共5页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凝胶电解质用丙烯腈-甲氧基聚乙二醇(350)单丙烯酸酯-丙烯酸锂共聚物.利用红外光谱(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倒相法制备了共聚物微孔膜,使聚(丙烯腈-甲氧基聚乙二醇(350)...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凝胶电解质用丙烯腈-甲氧基聚乙二醇(350)单丙烯酸酯-丙烯酸锂共聚物.利用红外光谱(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倒相法制备了共聚物微孔膜,使聚(丙烯腈-甲氧基聚乙二醇(350)单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溶解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还改善了膜的收缩性.采用交流阻抗方法测试了凝胶电解质膜在室温下的电导率,结果表明,该凝胶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能满足现有锂离子电池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 甲氧基乙二醇丙烯酸酯 丙烯酸锂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的合成新工艺 被引量:1
5
作者 顾浩 芮必胜 +2 位作者 黄友林 陈新国 吴仁荣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第8期15-16,共2页
文章中的研究采用甲醇钾的甲醇溶液为起始剂,与环氧乙烷发生聚合反应合成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并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到优化工艺条件:甲醇钾的甲醇溶液质量分数为20%,反应温度为120℃,环氧乙烷进料速度为10g/min,反应时间为3~4小时,所得单甲... 文章中的研究采用甲醇钾的甲醇溶液为起始剂,与环氧乙烷发生聚合反应合成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并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到优化工艺条件:甲醇钾的甲醇溶液质量分数为20%,反应温度为120℃,环氧乙烷进料速度为10g/min,反应时间为3~4小时,所得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分子量为10000,分子量分布PDI为1.08,所含杂质PEG含量为1.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乙二醇 甲醇钾 环氧乙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乙二醇基单甲醚/双(二甲氧基乙基)胺基]磷腈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6
作者 李国斌 周林涛 +1 位作者 罗冬梅 苏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4-176,共3页
利用二乙二醇单甲醚与双(二甲氧基乙基)胺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制备得到聚[二乙二醇基单甲醚/双(二甲氧基乙基)胺基]磷腈,并应用锂盐复合得到聚磷腈导电高分子材料。研究表明,Td10为255℃,材料最大分解速率出现在410℃;聚磷腈的取代基比例在... 利用二乙二醇单甲醚与双(二甲氧基乙基)胺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制备得到聚[二乙二醇基单甲醚/双(二甲氧基乙基)胺基]磷腈,并应用锂盐复合得到聚磷腈导电高分子材料。研究表明,Td10为255℃,材料最大分解速率出现在410℃;聚磷腈的取代基比例在1∶1和锂盐掺入量为mol Li+/repeat unit=1.5时,聚磷腈复合导电材料的电导率达到2.71×10-8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二醇甲醚/双(二甲氧基乙基)胺基]磷腈 合成 热稳定性 导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氧基聚乙二醇单醚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共聚物的热稳定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陆悦 周静 +2 位作者 施和平 陈强 吴石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8,共4页
探讨了酸醇(-COOH/-OH)物质的量比、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用量和反应温度对甲氧基聚乙二醇单醚(MPEG)和丙烯酸(AA)之间的酯化率的影响。在相同的反应时间,随着酸醇物质的量比、对甲苯磺酸用量的增加和反应温度升高,酯化率提高。... 探讨了酸醇(-COOH/-OH)物质的量比、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用量和反应温度对甲氧基聚乙二醇单醚(MPEG)和丙烯酸(AA)之间的酯化率的影响。在相同的反应时间,随着酸醇物质的量比、对甲苯磺酸用量的增加和反应温度升高,酯化率提高。聚丙烯酸接枝甲氧基聚乙二醇共聚物(PAA-g-MPEG)组成比与投料比较接近。甲氧基聚乙二醇单醚丙烯酸酯(MPEGAA)的热分解主要在320℃-450℃范围,其最大热分解速率出现在417.5℃。PAA-g-MPEO中的支链热降解和主链脱羧分别发生在330℃-425℃和425℃-460℃范围,其最大热分解速率分别出现在393℃和4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乙二醇醚丙烯酸酯 丙烯酸接枝甲氧基乙二醇 组成比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双(二甲氧基乙基)胺基/二乙二醇基单甲醚)磷腈的合成与表征
8
作者 陈富金 任园园 +2 位作者 周林涛 李国斌 苏毅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98-1001,共4页
利用双(二甲氧基乙基)胺与二乙二醇单甲醚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制备得到聚(双(二甲氧基乙基)胺基/二乙二醇基单甲醚)磷腈。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原料配比对合成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60℃,时间16小时,聚二氯磷腈与双(二甲氧基乙... 利用双(二甲氧基乙基)胺与二乙二醇单甲醚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制备得到聚(双(二甲氧基乙基)胺基/二乙二醇基单甲醚)磷腈。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原料配比对合成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60℃,时间16小时,聚二氯磷腈与双(二甲氧基乙基)胺与二乙二醇基单甲醚的总摩尔数的摩尔配比1:1:1时其聚磷腈产率为38.2%左右,产物在0~130℃范围内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二甲氧基乙基)胺基/二乙二醇甲醚)磷腈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氨基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3
9
作者 高正炎 郭玲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3-75,105,共4页
以聚乙二醇为原料,采用四步反应,合成了二碳酸二叔丁酯单保护的氨基聚乙二醇(BOC-PEG-NH2);并以BOC-PEG-NH2为引发剂,引发丙交酯开环聚合,得到了叔丁氧基酰胺基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BOC-PEG-PLA)。在三氟乙酸二氯甲烷溶液中,脱去... 以聚乙二醇为原料,采用四步反应,合成了二碳酸二叔丁酯单保护的氨基聚乙二醇(BOC-PEG-NH2);并以BOC-PEG-NH2为引发剂,引发丙交酯开环聚合,得到了叔丁氧基酰胺基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BOC-PEG-PLA)。在三氟乙酸二氯甲烷溶液中,脱去保护基团,得到了端氨基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NH2-PEG-PLA)。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紫外光度仪(UV)表征各聚合物的结构,由凝胶色谱仪(GPC)测定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量以及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合成的氨基引发剂在无催化剂条件下能够引发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得分子量高、分子量分布窄的双亲性共聚物。通过三氟乙酸脱保护得到了端氨基聚乙二醇-聚乳酸(NH2-PEG-PLA),且对分子量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乙二醇 氨基乙二醇-乳酸 氨基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修饰星型端氨基PEG-PLGA纳米胶束的制备及肿瘤细胞靶向作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马桂蕾 赵顺新 +3 位作者 金旭 陈旼旼 张政朴 宋存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54-1859,共6页
合成了星型多臂端氨基聚乙二醇(PEG)/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两亲性嵌段共聚物(4s-PLGA-PEG-NH2),并通过核磁共振和凝胶渗滤色谱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阿霉素载药纳米胶束,利用EDC缩合法与叶酸偶联,得到叶酸修饰的星型... 合成了星型多臂端氨基聚乙二醇(PEG)/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两亲性嵌段共聚物(4s-PLGA-PEG-NH2),并通过核磁共振和凝胶渗滤色谱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阿霉素载药纳米胶束,利用EDC缩合法与叶酸偶联,得到叶酸修饰的星型端氨基PEG-PLGA纳米胶束;采用动态光散射、紫外光谱及透射电镜等手段对纳米胶束进行了表征;对载药纳米胶束在HeLa细胞中的摄取及细胞毒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经叶酸修饰的星型多臂端氨基PEG-PLGA载药纳米胶束可有效提高HeLa细胞的摄取率以及对HeLa细胞的杀伤率,表明其可作为一类新型的靶向抗肿瘤药物递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型合物 氨基乙二醇-(乳酸-羟基乙酸) 纳米胶束 叶酸 靶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9
11
作者 孙毅毅 侯世祥 +2 位作者 陈彤 何军 袁子雁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6-79,104,共5页
用1,1'羰基二咪唑活化MPEG法制备活化MPEG,再用活化MPEG与壳聚糖上的伯氨基反应,两步法合成了壳聚糖-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用FT-IR、1H-NMR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别用重量法、间接法及1H-NMR测定了接枝率约为11%,符合经典隐... 用1,1'羰基二咪唑活化MPEG法制备活化MPEG,再用活化MPEG与壳聚糖上的伯氨基反应,两步法合成了壳聚糖-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用FT-IR、1H-NMR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别用重量法、间接法及1H-NMR测定了接枝率约为11%,符合经典隐形纳米粒材料的PEG含量。用X-射线衍射及DSC证明了聚合物的结晶度有所增强,有望作为隐形纳米粒的载体材料使用。为长循环及实体瘤给药系统研究提供新的载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乙二醇 接枝共 隐形纳米粒 载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阻止非特异性蛋白质吸附的新型聚乳酸材料——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明媚 潘君 +3 位作者 李永刚 刘颖 王远亮 牛旭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1-234,共4页
通过直接酰胺化反应,用氨基封端聚乙二醇(H2N-PEG-NH2)对马来酸酐改性聚乳酸(MPLA)进行了本体改性。用红外、核磁和差示扫描技术对改性材料进行了表征,用FITC荧光标记牛血清白蛋白(FITC-BSA)对材料的非特异性吸附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 通过直接酰胺化反应,用氨基封端聚乙二醇(H2N-PEG-NH2)对马来酸酐改性聚乳酸(MPLA)进行了本体改性。用红外、核磁和差示扫描技术对改性材料进行了表征,用FITC荧光标记牛血清白蛋白(FITC-BSA)对材料的非特异性吸附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聚乙二醇被成功地接枝到MPLA上,与聚乳酸(PLA)和MPLA相比,得到的产物(PPLA)明显降低了对牛血清白蛋白的非特异性吸附,仅为PLA的3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改性 马来酸酐 氨基乙二醇 非特异性蛋白质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对大肠杆菌L-天冬酰胺酶的化学修饰 被引量:13
13
作者 周笑艳 刘景晶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用琥珀酸酐及琥珀酰亚胺两步活化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对大肠杆菌 L-天冬酰胺酶进行化学修饰。修饰反应的酶活回收率保持在 40 %以上 ,修饰酶的抗热 ,抗胰蛋白酶水解能力有所提高 ,抗原性显著下降。
关键词 天冬酰胺酶 化学修饰 甲氧基乙二醇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对生长激素释放肽的化学修饰
14
作者 徐蓓华 夏晓静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02-605,共4页
目的为得到生长激素释放肽-2(growth hormone releasing peptide-2,GHRP-2)的聚乙二醇(mPEG)修饰产物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采用mPEG-NHS活性酯,在不同的溶剂条件下,用不同的投料比对GHRP-2进行修饰;HPLC检测反应结果;Sephadex 75凝胶层... 目的为得到生长激素释放肽-2(growth hormone releasing peptide-2,GHRP-2)的聚乙二醇(mPEG)修饰产物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采用mPEG-NHS活性酯,在不同的溶剂条件下,用不同的投料比对GHRP-2进行修饰;HPLC检测反应结果;Sephadex 75凝胶层析法进行分离纯化。结果确定以无水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m(PEG-NHS)∶m(GHRP-2)=1∶1为最佳条件,原料基本消失,主要得到单修饰的GHRP-2。所得产物在pH7.4、pH8.4、pH9.4缓冲液中50 d时的释药率分别为2.1%、7.2%、20.5%。结论无水条件更有利于mPEG-NHS活性酯对GHRP-2的修饰,产物在体外弱碱性条件下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释放肽-2 甲氧基乙二醇 化学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糖基化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聚乙二醇定点修饰及修饰产物性质 被引量:6
15
作者 郝素娟 汪音爵 +6 位作者 康爱君 刘永东 李秀男 石红 马润宇 马光辉 苏志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39-2245,共7页
临床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是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CHO)表达的糖蛋白,糖基对稳定蛋白的结构和生物活性非常重要,但CHO表达体系生产成本高、产量低.以大肠杆菌表达的促红细胞生成素为非糖基化蛋白(rh-ng... 临床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是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CHO)表达的糖蛋白,糖基对稳定蛋白的结构和生物活性非常重要,但CHO表达体系生产成本高、产量低.以大肠杆菌表达的促红细胞生成素为非糖基化蛋白(rh-ngEpo),对其进行聚乙二醇(PEG)修饰可以提高蛋白稳定性和体内循环半衰期.本文采用分子量为20000的N-末端专一性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丙醛(mPEG-ALD)修饰rh-ngEpo,对影响修饰反应的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单修饰率可达55%.修饰混合物经离子交换层析分离,获得了纯度大于95%的单修饰产物,其二、三级结构证明与原蛋白相似.肽图分析结果表明,PEG绝大部分修饰在蛋白N-末端的氨基酸残基上.ELISA分析表明,单修饰产物的体外活性虽然比修饰前减少30%,但热稳定性得到显著增强,在SD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得到显著提高.研究结果表明,PEG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糖基的作用,PEG修饰的非糖基化Epo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促红细胞生成蛋白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非糖基化 乙二醇修饰 甲氧基乙二醇-丙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凝胶色谱法测定聚乙二醇衍生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被引量:5
16
作者 谢梦婷 黄晓兰 +4 位作者 罗辉泰 黄芳 朱志鑫 李兴 吴惠勤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12-1317,共6页
采用超高效聚合物色谱(APC)技术,以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丙醛(m PEG_p ALD)为代表,测定了聚乙二醇衍生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和杂质含量,优选了色谱柱和流动相,考察了样品质量浓度变化以及溶解时间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优化后3根超高效... 采用超高效聚合物色谱(APC)技术,以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丙醛(m PEG_p ALD)为代表,测定了聚乙二醇衍生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和杂质含量,优选了色谱柱和流动相,考察了样品质量浓度变化以及溶解时间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优化后3根超高效凝胶色谱柱串联,在柱温40℃,流动相95%甲醇,流速0.5m L/min,示差折光检测条件下,对m PEG_p ALD的分子量及其分布进行测定,同时得到杂质的相对含量。结果测得m PEG_p ALD主成分的重均分子量(Mw)为19 444,分布指数(D)为1.01;杂质1的Mw为38 703,D为1.01,含量为1.31%;杂质2的Mw为61 036,D为1.00,含量为0.70%。与常规凝胶渗透色谱(GPC)相比,该方法分辨率高,分析速度快,能快速测定m PEG_p ALD的相对分子量及其分布,并能得到其纯度和杂质含量,为其工艺研发、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可用于其它PEG衍生物的相对分子量及其分布和纯度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凝胶色谱法 乙二醇衍生物 相对分子量 杂质含量 甲氧基乙二醇丙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梳形聚合物PAA-g-MPEG的合成及溶解度参数 被引量:1
17
作者 冉千平 邓树山 +1 位作者 吴石山 刘加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38,共4页
首先采用甲氧基聚乙二醇单醚(MPEG)和丙烯酸(AA)合成了具有反应活性的大单体甲氧基聚乙二醇单醚丙烯酸酯(MPEGAA),然后以亚硫酸氢钠为还原剂和分子量调节剂,在水溶液中将MPEGAA与AA共聚合成了聚丙烯酸接枝甲氧基聚乙二醇梳形聚合物(PAA-... 首先采用甲氧基聚乙二醇单醚(MPEG)和丙烯酸(AA)合成了具有反应活性的大单体甲氧基聚乙二醇单醚丙烯酸酯(MPEGAA),然后以亚硫酸氢钠为还原剂和分子量调节剂,在水溶液中将MPEGAA与AA共聚合成了聚丙烯酸接枝甲氧基聚乙二醇梳形聚合物(PAA-g-MPEG)。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H-NMR)对MPEGAA和PAA-g-MPEG的结构进行证实。PAA-g-MPEG的分子量随聚合反应温度提高以及亚硫酸钠用量增加而下降,而亚硫酸钠用量对分子量的影响更显著。PAA-g-MPEG的色散分量、极化分量、氢键分量和溶解度参数分别为18.15(J/cm3)1/2、0.82(J/cm3)1/2、10.42(J/cm3)1/2和20.94(J/cm3)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乙二醇 丙烯酸接枝甲氧基乙二醇 梳形合物 溶解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迈克尔加成构筑聚丁二烯三嵌段共聚物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万斌 罗杰 +4 位作者 张光华 王艳蒙 倪美乐 杨冬冬 刘晶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70-73,92,共5页
以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及甲氧基聚乙二醇胺(mPEG-NH2)为原料,依次通过酰化、迈克尔加成反应制备出了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丁二烯-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b-PB-b-mPEG)三嵌段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碳谱(13C-NMR... 以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及甲氧基聚乙二醇胺(mPEG-NH2)为原料,依次通过酰化、迈克尔加成反应制备出了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丁二烯-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b-PB-b-mPEG)三嵌段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碳谱(13C-NMR)证明合成产物与设计一致;通过热重分析仪(TGA)对HTPB、mPEG-NH2、mPEG-b-PB-b-mPEG热性能进行对比,表明mPEG-b-PB-b-mPEG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通过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DLS)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mPEG-b-PB-b-mPEG组装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PEG-b-PB-b-mPEG在水溶液中可形成稳定分布的点状胶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丁二烯 甲氧基乙二醇 嵌段共 迈克尔加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MMA-co-GMA)-g-mPEG的合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勇林 王梦元 +4 位作者 姚军善 刘超 叶妮雅 雷良才 李海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5-98,110,共5页
借助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和环氧功能基团的大分子后修饰反应合成具有梳型结构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MMA-co-GMA)-g-mPEG)。首先,采用ATRP方法,以2-溴代丙酸乙酯(EPN-Br)为引发剂,氯化亚铜(CuCl)/2,2′-联二吡啶(bpy)为催化体系... 借助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和环氧功能基团的大分子后修饰反应合成具有梳型结构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MMA-co-GMA)-g-mPEG)。首先,采用ATRP方法,以2-溴代丙酸乙酯(EPN-Br)为引发剂,氯化亚铜(CuCl)/2,2′-联二吡啶(bpy)为催化体系,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无规共聚,合成二元无规共聚物P(MMA-co-GMA);然后,在催化剂BF3/Et2O的作用下,无规共聚物P(MMA-co-GMA)的环氧基团开环,与单甲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mPEG)发生接枝(grafting-onto)反应,获得具有梳型结构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MMA-coGMA)-g-mPEG。采用红外光谱(IR)、凝胶色谱(GPC)、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技术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的特点是无规共聚物的合成可控性好,后修饰反应获得两亲性接枝共聚物的效率高,为研究接枝共聚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提供了物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 (甲基丙烯酸甲酯-co-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 甲氧基乙二醇 两亲性梳型接枝共物P(MMA-co-GMA)-g-mP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胃癌细胞HGC-27对PEG化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的摄取
20
作者 秦利芳 林东海 +3 位作者 李刚 王俊腾 闻真 郭桂萍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0-415,共6页
制备黏惰性纳米粒(mPEG-PLGA-NPs)以克服人胃癌HGC-27细胞周围黏液的黏附,研究mPEG-PLGA-NPs理化性质对纳米粒穿透黏液被HGC-27细胞摄取的影响。体外黏蛋白黏附实验证明,mPEG-PLGA-NPs具有良好的黏惰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HPLC法考... 制备黏惰性纳米粒(mPEG-PLGA-NPs)以克服人胃癌HGC-27细胞周围黏液的黏附,研究mPEG-PLGA-NPs理化性质对纳米粒穿透黏液被HGC-27细胞摄取的影响。体外黏蛋白黏附实验证明,mPEG-PLGA-NPs具有良好的黏惰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HPLC法考察HGC-27细胞对不同理化性质mPEG-PLGA-NPs的摄取。结果显示:HGC-27细胞对纳米粒的摄取与孵育时间(0-4 h)成依赖关系。同一孵育时间内,HGC-27细胞对纳米粒的摄取随着mPEG相对分子质量和修饰密度的增加而增加,10%PEG2000-PLGA-NPs的摄取量是PLGA-NPs的1.7-2.0倍,是荷正电荷CS-PLGA-NPs的摄取量的1.8-2.4倍,粒径400 nm 的纳米粒的摄取量仅为粒径120 nm的55.9%-70.3%。结果表明,亲水性且表面电荷接近中性、大小适宜的mPEG-PLGA-NPs对黏蛋白具有一定的黏惰性,能够快速穿透HGC-27细胞周围黏液被细胞摄取。mPEG-PLGA-NPs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载药系统用于胃黏液癌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惰性纳米粒 甲氧基乙二醇 黏液 HGC-27细胞 细胞摄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