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型PEC柱——钢梁端板连接组合框架抗震机理数值模拟
被引量:
1
1
作者
安康
方有珍
+1 位作者
郭通达
汪逸萍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17-1328,共12页
为了研究新型卷边PEC柱—钢梁组合框架的抗震机理,本文针对1榀两层单跨设置预拉对穿螺栓短端板连接新型卷边PEC-钢梁组合框架结构试验试件,采用商业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其进行水平循环往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数值模拟。基于模拟结果,对试...
为了研究新型卷边PEC柱—钢梁组合框架的抗震机理,本文针对1榀两层单跨设置预拉对穿螺栓短端板连接新型卷边PEC-钢梁组合框架结构试验试件,采用商业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其进行水平循环往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数值模拟。基于模拟结果,对试件结构滞回性能、水平抗侧刚度、耗能能力、节点连接力学性能、层间传力机理和破坏机构等方面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试件结构具有较高承载力和较大的抗侧刚度,且加载初期两层初始抗侧刚度差异明显,随着加载损伤进程的发展其差异不断减小;试件结构水平力作用引起的倾覆弯矩受压侧下层PEC柱承担层间水平总剪力58%,而上层PEC柱平均分担层间剪力,且试件层间侧移变形表现为剪切型变形模式;试件耗能能力由梁端端板附近截面屈服和PEC柱脚钢构架屈服与混凝土压溃提供,且上下层耗能分布基本均匀;PEC柱与钢梁端板预拉对穿螺栓连接具有较强的转动能力,且端板预拉对穿螺栓形成了节点区混凝土斜压带传力模式和提供了节点连接部分自复位功效;试件最终破坏模式为梁端附近截面充分屈服和PEC柱脚部位钢构架屈服与混凝土压溃形成塑性铰的塑性破坏机构,对上下层层间侧移和节点连接转角分别为0.051 rad、0.042 rad和0.045 5 rad,均超过大震对应层间侧移限值1/30的要求,即该试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C柱组合框架
端
板
预拉
对穿
螺栓
连接
抗震机理
水平低周循环荷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卷边钢板组合PEC柱-钢梁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
47
2
作者
方有珍
顾强
+2 位作者
姚江峰
马吉
孙国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3-62,共10页
为研究新型卷边钢板组合PEC柱-钢梁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采用端板预拉对穿高强螺栓连接方式,以组合柱布置方式与梁端削弱截面设置作为设计参数,设计制作了3个中节点1∶1.6缩尺模型,对其进行低周循环荷载试验,重点分析试件的滞回性能、承...
为研究新型卷边钢板组合PEC柱-钢梁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采用端板预拉对穿高强螺栓连接方式,以组合柱布置方式与梁端削弱截面设置作为设计参数,设计制作了3个中节点1∶1.6缩尺模型,对其进行低周循环荷载试验,重点分析试件的滞回性能、承载能力与转动刚度退化、延性与耗能能力和破坏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卷边钢板混凝土组合PEC柱较好满足了"双向等刚度"的要求;预拉对穿螺栓的设置使节点域充分实现混凝土斜压带传力功效,相应降低对节点域钢柱腹板的抗剪要求,且所有试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复位功能与良好的耗能能力;所有试件在承载能力下降至85%之前,节点转动均超过了0.035弧度;试件破坏模式为钢梁削弱截面或连接部位附近截面屈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卷边钢
板
组合PEC柱
端板对穿螺栓连接
削弱截面
滞回性能
刚度退化
耗能与延性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PEC柱——钢梁端板连接组合框架抗震机理数值模拟
被引量:
1
1
作者
安康
方有珍
郭通达
汪逸萍
机构
苏州科技大学江苏省结构重点实验室
出处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17-1328,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78286
51078247)
+1 种基金
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14)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2016)资助项目
文摘
为了研究新型卷边PEC柱—钢梁组合框架的抗震机理,本文针对1榀两层单跨设置预拉对穿螺栓短端板连接新型卷边PEC-钢梁组合框架结构试验试件,采用商业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其进行水平循环往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数值模拟。基于模拟结果,对试件结构滞回性能、水平抗侧刚度、耗能能力、节点连接力学性能、层间传力机理和破坏机构等方面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试件结构具有较高承载力和较大的抗侧刚度,且加载初期两层初始抗侧刚度差异明显,随着加载损伤进程的发展其差异不断减小;试件结构水平力作用引起的倾覆弯矩受压侧下层PEC柱承担层间水平总剪力58%,而上层PEC柱平均分担层间剪力,且试件层间侧移变形表现为剪切型变形模式;试件耗能能力由梁端端板附近截面屈服和PEC柱脚钢构架屈服与混凝土压溃提供,且上下层耗能分布基本均匀;PEC柱与钢梁端板预拉对穿螺栓连接具有较强的转动能力,且端板预拉对穿螺栓形成了节点区混凝土斜压带传力模式和提供了节点连接部分自复位功效;试件最终破坏模式为梁端附近截面充分屈服和PEC柱脚部位钢构架屈服与混凝土压溃形成塑性铰的塑性破坏机构,对上下层层间侧移和节点连接转角分别为0.051 rad、0.042 rad和0.045 5 rad,均超过大震对应层间侧移限值1/30的要求,即该试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延性。
关键词
PEC柱组合框架
端
板
预拉
对穿
螺栓
连接
抗震机理
水平低周循环荷载
数值模拟
Keywords
Composite frame composed of innovative crimping PEC column
end plate-pre-tensioned penetrating bolts connection
seismic mechanism
lateral cyclic load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U398.9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卷边钢板组合PEC柱-钢梁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
47
2
作者
方有珍
顾强
姚江峰
马吉
孙国华
机构
苏州科技学院江苏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苏州分院
出处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3-6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8247)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9558)
+2 种基金
江苏省结构重点实验室开发基金(ZD0905)
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
江苏省高校首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出国研修计划
文摘
为研究新型卷边钢板组合PEC柱-钢梁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采用端板预拉对穿高强螺栓连接方式,以组合柱布置方式与梁端削弱截面设置作为设计参数,设计制作了3个中节点1∶1.6缩尺模型,对其进行低周循环荷载试验,重点分析试件的滞回性能、承载能力与转动刚度退化、延性与耗能能力和破坏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卷边钢板混凝土组合PEC柱较好满足了"双向等刚度"的要求;预拉对穿螺栓的设置使节点域充分实现混凝土斜压带传力功效,相应降低对节点域钢柱腹板的抗剪要求,且所有试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复位功能与良好的耗能能力;所有试件在承载能力下降至85%之前,节点转动均超过了0.035弧度;试件破坏模式为钢梁削弱截面或连接部位附近截面屈服。
关键词
新型卷边钢
板
组合PEC柱
端板对穿螺栓连接
削弱截面
滞回性能
刚度退化
耗能与延性
破坏模式
Keywords
PEC column with crimping thin-walled built-up section
end plate connections with penetrating bolts
reduced beam section
hysteretic behavior
stiffness degradation
energy-dissipation and ductility
failure mode
分类号
TU398.9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U352.1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型PEC柱——钢梁端板连接组合框架抗震机理数值模拟
安康
方有珍
郭通达
汪逸萍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型卷边钢板组合PEC柱-钢梁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方有珍
顾强
姚江峰
马吉
孙国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