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9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减振器安装端头的冲压成型试验与仿真分析
1
作者 张博强 李宗瑾 +2 位作者 赵浩翰 陈国强 金鑫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8,共9页
目的 为了降低减振器安装端头的开发难度,解决模具加工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方法 选取某一减振器安装端头的主板体和外套管为研究对象,利用Dynaform软件进行数值模拟,针对主板体成型选取对其成型质量影响较大的摩擦因数、合模速度、拉延速... 目的 为了降低减振器安装端头的开发难度,解决模具加工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方法 选取某一减振器安装端头的主板体和外套管为研究对象,利用Dynaform软件进行数值模拟,针对主板体成型选取对其成型质量影响较大的摩擦因数、合模速度、拉延速度和模具间隙为主要因素设计正交试验,以最大减薄率为评价指标求解主板体成型最优冲压工艺参数组合;针对外套管成型采用提前刺破的方法对其成型质量进行优化,并对实际生产的安装端头进行力学、厚度和气密性测试。结果 研究获得主板体成型的最优冲压工艺参数组合即摩擦因数0.145,合模速度2 000 mm/s,拉延速度1 000 mm/s,模具间隙2.1 mm。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值模拟和生产验证。数值模拟中主板体最大减薄率为17.175%,最大增厚率为53.061%;外套管最大减薄率为13.770%,最大增厚率为58.320%,符合设计要求。生产试验中,力学测试过程中端头表面质量良好,未发生变形、明显起皱和开裂等现象;厚度测试中端头的试验壁厚与模拟壁厚最大偏差为6.8%,和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气密性测试中,在内部冲压1.6 MPa,静置30 s情况下,端头未出现漏气现象。结论 研究表明,安装端头的综合性能达到要求,验证了端头成型中工序设置顺序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可为减振器安装端头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FORM 减振器安装端头 数值模拟 参数优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流效应下富水粉砂地层盾构隧道端头开挖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佳华 杨小丽 +2 位作者 蒋贤勇 张道兵 张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5-306,共12页
盾构在富水地层中掘进,始发或到达前破除洞门极易造成端头地层失稳破坏。为了分析富水地层盾构隧道端头的安全性,预防坍塌灾害的发生,基于前人提出的富水盾构隧道开挖面附近的水头分布经验公式,忽略横断面上的渗流影响,将复杂的三维渗... 盾构在富水地层中掘进,始发或到达前破除洞门极易造成端头地层失稳破坏。为了分析富水地层盾构隧道端头的安全性,预防坍塌灾害的发生,基于前人提出的富水盾构隧道开挖面附近的水头分布经验公式,忽略横断面上的渗流影响,将复杂的三维渗流难题简化为二维渗流问题,得到了富水盾构隧道开挖面附近的二维渗流场。假定渗流过程中静水头保持恒定,引入二维渗流模型,结合极限分析上限法构建渗流效应下富水粉砂地层盾构隧道端头坍塌破坏机制,推导产生破坏的渗透力功率和岩体重力功率以及抵抗破坏的内能耗散率,并采用穷举算法求解安全系数的最优上限解。研究结果表明,水头差、岩体抗剪强度指标、开挖洞径、埋深比对盾构隧道端头的安全性有显著影响,尤其是水头差,假定水头差为0,即不考虑渗流效应会明显高估盾构隧道端头的安全性。与不降水情况相比较,降水处理后盾构隧道端头地层的安全性显著提高,且处于安全状态,安全性不再与埋深有关,而是取决于地层的抗剪强度以及开挖洞径。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长沙地铁5号线与2号线,分析了降水前后富水盾构隧道端头地层的安全性,同时也验证了其处理方案的合理性。本文方法可为今后富水地层盾构隧道端头安全性分析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端头 渗透力 安全系数 降水 地下水位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JS工法加固复杂管网工况下始发井接收井端头土体施工技术
3
作者 高凤 《安装》 2025年第3期95-98,共4页
城市轨道交通中出入通道工程多采用顶管法,但出入通道埋深浅,施工场地狭小,通道位置上方市政管网复杂,且相关埋深位置信息不明,迁改费用高昂。顶管法中始发井和接收井端头加固无法采用传统竖向高压旋喷或者三轴搅拌桩等施工工艺,而MJS... 城市轨道交通中出入通道工程多采用顶管法,但出入通道埋深浅,施工场地狭小,通道位置上方市政管网复杂,且相关埋深位置信息不明,迁改费用高昂。顶管法中始发井和接收井端头加固无法采用传统竖向高压旋喷或者三轴搅拌桩等施工工艺,而MJS全方位高压旋喷注浆(水平桩法)可有效避免迁改管网,且对管网环向土体加固效果良好,能够满足始发和接收的各项条件。以某市实例工程详述了MJS施工工艺流程,以及测量放线、搭设钻机操作平台、主机就位、倾斜度测量、喷射注浆和封孔养护等施工要点,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头加固 MJS工法 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硬顶板工作面端头爆破切顶技术研究与实践
4
作者 赵云虎 《能源与环保》 2025年第1期265-270,共6页
为解决回采工作面出现的端头悬顶等问题,保障矿井生产安全。根据和善煤矿9102工作面现场条件,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工作面端头顶板悬顶成因机理及受力特征,探究不同切顶方式和位置对悬顶面积影响,提出最佳切顶方案,沿巷道... 为解决回采工作面出现的端头悬顶等问题,保障矿井生产安全。根据和善煤矿9102工作面现场条件,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工作面端头顶板悬顶成因机理及受力特征,探究不同切顶方式和位置对悬顶面积影响,提出最佳切顶方案,沿巷道垂直及平行于工作面推进方向切顶,对直接顶提前进行爆破预裂。通过工业性试验,端头悬顶区域切顶后,悬顶面积减少至15m^(2)以下,避免了顶板瞬时垮落危险,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同类矿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顶板 端头悬顶 爆破预裂 切顶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浮锚杆端头防水细部处理施工技术
5
作者 董亚鹏 齐福振 +2 位作者 石秋山 付文泉 刘新安 《建筑技术》 2025年第3期338-340,共3页
依靠北京市怀柔区怀柔新城08街区HR00-0008-6029等地块项目抗浮锚杆端头防水工程实际工程的施工,对工程施工难点及要求行了阐述,提出了桩头防水细部节点施工技术,对施工要点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该技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在施工中获得... 依靠北京市怀柔区怀柔新城08街区HR00-0008-6029等地块项目抗浮锚杆端头防水工程实际工程的施工,对工程施工难点及要求行了阐述,提出了桩头防水细部节点施工技术,对施工要点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该技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在施工中获得了良好成果,此方法可靠性好,供类似工程参考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浮锚杆 端头细部防水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硬厚层K2石灰岩顶板巷道端头悬顶水力压裂控制技术
6
作者 马力 王硕 种照辉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12期126-130,共5页
恒昇煤业9304工作面顶板存在13 m的坚硬厚层K2石灰岩,岩石的普氏系数f>7,工作面推采过后顶板不易垮落。针对端头位置容易存在十几米的悬顶,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以恒昇煤业9304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分析端头悬顶问题的形成原因及水... 恒昇煤业9304工作面顶板存在13 m的坚硬厚层K2石灰岩,岩石的普氏系数f>7,工作面推采过后顶板不易垮落。针对端头位置容易存在十几米的悬顶,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以恒昇煤业9304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分析端头悬顶问题的形成原因及水力压裂消除机理,模拟不同影响因素下水压裂缝在坚硬厚层顶板中的扩展规律,确定9304回风顺槽坚硬厚层顶板的水力压裂技术参数,提出了9304回风顺槽坚硬厚层顶板分段水力压裂技术。结果表明:9304回风顺槽进行压裂的过程中出现锚杆孔、锚索孔出水现象,压裂之后伴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坚硬顶板能够及时垮落,悬顶区域可控制在4 m以内,分段水力压裂技术能够解决坚硬顶板端头悬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硬顶板 端头悬顶 分段水力压裂 裂缝扩展 工业性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砂层小净距盾构隧道端头井加固技术数值模拟分析
7
作者 陈鹏 《市政技术》 2024年第9期152-159,共8页
盾构始发接收在隧道掘进过程中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因此,针对富水粉砂土层中三线小净距隧道盾构掘进中始发接收端头井处的加固措施展开了数值模拟研究。其结果表明:小净距隧道施工时地下水的存在会增大地表沉降量,而采用水泥系和冻结法联... 盾构始发接收在隧道掘进过程中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因此,针对富水粉砂土层中三线小净距隧道盾构掘进中始发接收端头井处的加固措施展开了数值模拟研究。其结果表明:小净距隧道施工时地下水的存在会增大地表沉降量,而采用水泥系和冻结法联合加固,则能够同时减小地表沉降量以及沉降分布范围;此外,端头井的重复施工会影响地下水的流场分布,进而降低地层承载力;冻结法加固可有效保持地下水位,减小渗流和地表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端头井加固 冻结加固 地表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盾构始发端头加固区域隧道变形差异特征实测研究
8
作者 杨光 高俊华 +3 位作者 甘彬霖 黄忠凯 张吾渝 张冬梅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119,126,共8页
[目的]为保证盾构顺利始发,通常对始发工作井周围区域进行局部地层加固,导致加固区域两侧隧道变形存在差异,影响隧道结构安全,但目前变形差异特征及其规律尚不明确,因此有必要对大直径盾构始发端头加固区域隧道变形的差异特征进行实测... [目的]为保证盾构顺利始发,通常对始发工作井周围区域进行局部地层加固,导致加固区域两侧隧道变形存在差异,影响隧道结构安全,但目前变形差异特征及其规律尚不明确,因此有必要对大直径盾构始发端头加固区域隧道变形的差异特征进行实测研究。[方法]以上海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为例,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始发工作井加固区域盾构掘进施工地面竖向变形、隧道竖向变形、隧道横向收敛的差异特征,分析了地层局部加固对软土地层大直径盾构隧道掘进差异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及结论]地层局部加固导致盾构隧道变形响应差异显著;地面竖向变形发展由非加固区的扰动沉降、卸荷隆起、固结沉降和相对稳定4个阶段,转变为加固区的扰动沉降、卸荷隆起和相对稳定3个阶段;对于隧道竖向变形,非加固区一侧以波动上浮为主,加固区以沉降为主,导致临界区域差异沉降达到0.022%L s(L s为隧道轴线两个监测点间距),超过管片结构差异沉降预警值;对于隧道横向收敛,加固区隧道结构呈竖鸭蛋变形特征,非加固区呈横鸭蛋变形特征;施工中,应重点防范临界区域管片结构差异沉降和差异收敛造成的环缝螺栓剪切破坏和螺栓孔混凝土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端头加固区域 隧道变形差异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柳林矿业25213综采工作面端头悬顶静态致裂技术研究
9
作者 郭奋超 郑鹤旭 +4 位作者 刘长月 邸春雷 袁瑞甫 李辉 张群磊 《采矿技术》 2024年第5期58-62,共5页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坚硬顶板不易垮落,易形成较大面积端头悬顶,增加了顶板处理难度,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隐患。目前,炸药爆破和水力压裂是常用的坚硬顶板处理方法,但仍存在部分问题。静态致裂作为一种新型顶板致裂方法,能够提高工作面端...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坚硬顶板不易垮落,易形成较大面积端头悬顶,增加了顶板处理难度,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隐患。目前,炸药爆破和水力压裂是常用的坚硬顶板处理方法,但仍存在部分问题。静态致裂作为一种新型顶板致裂方法,能够提高工作面端头悬顶处理的施工效率、改善处治效果。以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矿业25213工作面为依托,结合现场调研、试验,对工作面端头悬顶进行静态致裂处治。分析了钻孔优化布置下静态破碎剂膨胀致裂岩石的效果及裂隙扩展规律。现场试验表明:处治前工作面端头悬顶面积最大达到455 m^(2),平均悬顶面积在330 m^(2);致裂试验后,悬顶面积最小控制在30 m^(2),平均悬顶面积在100 m^(2)以下。静态致裂可以有效实现坚硬顶板预处理,两顺槽坚硬顶板岩层在超前工作面一定范围内提前产生裂隙;工作面回采推进后,坚硬顶板岩层在膨胀压力和顶板悬臂受力作用下易发生破断,达到工作面顶板的预裂效果,降低了采空区悬顶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头悬顶 顶板处治 静态致裂 膨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头放煤区域巷道围岩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10
作者 高鹏 赵志宁 +2 位作者 杜厚霖 潘卫东 查大顺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4-896,共13页
为解决综放工作面端头不放煤导致顶煤遗失的问题,以淮北矿业集团袁店一井煤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二维数值模型,分析了端头放煤过程中煤岩体位移场及力链场的动态变化特征,提出了端头安全放煤区段划分方法和精准放煤方案,并针对放煤空间不... 为解决综放工作面端头不放煤导致顶煤遗失的问题,以淮北矿业集团袁店一井煤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二维数值模型,分析了端头放煤过程中煤岩体位移场及力链场的动态变化特征,提出了端头安全放煤区段划分方法和精准放煤方案,并针对放煤空间不足的问题设计了支架改造方案。研究表明:(1)巷道锚杆(索)的主动支护作用在放煤前受工作面中部放煤影响逐渐失效,但上、下端头的主动支护作用失效具有时空性差异。(2)放煤过程中,上、下端头煤岩体流动规律显著不同。上端头煤岩体承载结构受中部放煤影响产生超前松动,超前影响范围与工作面倾角呈正比;下端头承载结构的煤岩体随放煤架数增多逐渐松动,承载能力逐步减弱。(3)端头放煤区间范围对承载结构稳定性影响显著,为保持承载稳定,应采取下端头整体分区、上端头架内分段的放煤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头放煤 时空性差异 流动特征 放煤区段 支架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裂扁球体的端头悬顶双向拉链式水力压裂控制技术
11
作者 钟杰 刘江伟 +1 位作者 刘耀友 于骞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1期110-114,共5页
采煤面端头三角区悬顶垮落不及时,易出现周期性破断而导致隅角瓦斯超限,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的问题。为了解决端头悬顶的问题,揭示了采煤面端头三角区悬顶机理,据此提出了沿巷道方向和竖向的双向拉链式压裂方法;提出了沉积岩层水压裂缝扁... 采煤面端头三角区悬顶垮落不及时,易出现周期性破断而导致隅角瓦斯超限,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的问题。为了解决端头悬顶的问题,揭示了采煤面端头三角区悬顶机理,据此提出了沿巷道方向和竖向的双向拉链式压裂方法;提出了沉积岩层水压裂缝扁球体压裂模型,计算出扁球体的长轴和高度,据此计算出压裂半径和压裂层位;顶板压裂过程中,水压力20~30 MPa,水压裂缝水平扩展半径5~7 m,竖向扩展长度2~3 m,水压裂缝呈扁球体扩展形态,验证了水压裂缝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双向拉链式水力压裂的现场应用,悬顶距离由压裂前的20 m减小为3~5 m,悬顶长度减小了80%,悬顶问题得到有效改善,证实了双向拉链式水力压裂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面 端头三角区 顶板预裂 切顶 压裂盲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舱顶管端头工作井MJS加固技术及其应用效果分析
12
作者 陈志勇 彭焱锋 +1 位作者 刘维正 吕伟华 《市政技术》 2024年第7期14-21,共8页
顶管工程中对端头工作井局部土体的有效加固是成功实现顶管穿越的重要保障。因此,以紧邻南昌市丹霞路道路的地下综合管廊顶管端头工作井采用MJS工法加固工程为依托,通过现场工况分析、钻孔取芯检测以及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采用MJS工法... 顶管工程中对端头工作井局部土体的有效加固是成功实现顶管穿越的重要保障。因此,以紧邻南昌市丹霞路道路的地下综合管廊顶管端头工作井采用MJS工法加固工程为依托,通过现场工况分析、钻孔取芯检测以及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采用MJS工法对多舱顶管大断面端头工作井的加固作用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大断面多舱顶管端头工作井采用MJS工法桩区分强弱加固区和局部楔形体加固方案完全满足工程安全质量要求,顶管结构下卧既有运营地铁隧道结构工况对周围土体施工扰动控制要求很高,采用该加固方案对控制周边地层位移有显著效果,而且对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具有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廊 多舱顶管 端头 MJS加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形工作面切顶留巷端头液压支架的研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涛 李翠翠 王奥罗 《煤矿机械》 2024年第1期37-39,共3页
针对董东煤矿TC10工作面Z形条带开采工作面切顶留巷,研发了一种具有端头支护、巷道支护、切顶留巷、自移功能的端头支架,可布置在机尾处用于巷道支护和切顶留巷,可实现在工作面设备连续推进5个步距时架后巷道棚顶1次,减轻了劳动强度,提... 针对董东煤矿TC10工作面Z形条带开采工作面切顶留巷,研发了一种具有端头支护、巷道支护、切顶留巷、自移功能的端头支架,可布置在机尾处用于巷道支护和切顶留巷,可实现在工作面设备连续推进5个步距时架后巷道棚顶1次,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面采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形工作面 切顶留巷 端头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采工作面端头及超前区域支架适用性研究
14
作者 段云鹏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6期108-112,共5页
针对3115复采工作面端头位置及超前支护区域内顶板受开采动压影响严重的问题,通过对端头支架形式选择和超前支架形式选择进行适用性分析的方法来对顶板控制效果进行研究,提出了为保证端头位置及超前支护区域内顶板安全,必须对其进行加... 针对3115复采工作面端头位置及超前支护区域内顶板受开采动压影响严重的问题,通过对端头支架形式选择和超前支架形式选择进行适用性分析的方法来对顶板控制效果进行研究,提出了为保证端头位置及超前支护区域内顶板安全,必须对其进行加强支护。结果表明,采用端头及超前支架代替单体液压支柱支护顶板,能够大大提高端头及超前支护强度,提高顶板支护安全可靠性;复采工作面顶板较为破碎,煤体承载强度低,对其顺槽采用钢棚支护的形式能够减小巷道断面,使得巷道顶板悬露面积较小而增加稳定性;通过对支架进行了初步选型确定了适用于3115复采工作面端头位置及超前支护区域内顶板的端头及超前支架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头 超前 支架 适用性 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工作面两巷端头超前支护研究
15
作者 魏宏伟 李吉堂 《煤矿机械》 2024年第5期55-57,共3页
提供了6种应用于大倾角工作面两巷端头超前支护方案,详细介绍了6种支护方案的工作原理、指标分析和适用范围,并阐述了大倾角工作面两巷端头和超前支架选型原则,为同类型的两巷端头超前支护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大倾角工作面 端头支护 超前支护 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兴煤矿应力叠加区端头煤柱破碎机理及控制技术
16
作者 李小龙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8期50-53,共4页
长春兴煤矿307工作面受多重集中应力影响,尾端头煤柱垮落严重,应力区顺槽顶板下沉断裂、两帮煤柱收敛等,严重制约工作面安全快速推进。通过技术研究,分析了端头区围岩破碎机理,并根据生产现状,对端头区围岩采取卸压支护+柔性注浆+自移... 长春兴煤矿307工作面受多重集中应力影响,尾端头煤柱垮落严重,应力区顺槽顶板下沉断裂、两帮煤柱收敛等,严重制约工作面安全快速推进。通过技术研究,分析了端头区围岩破碎机理,并根据生产现状,对端头区围岩采取卸压支护+柔性注浆+自移式钢棚联合支护技术。实际应用表明,采取联合支护技术后,端头区悬顶面积减小至1.2 m^(2),端头煤柱垮落长度减小至0.8 m,超前30 m范围内回风顺槽顶板下沉量减小至0.13 m,两帮收敛量减小至0.21 m,支护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集中应力 端头煤柱 垮落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薄煤层端头支架与巷道围岩数值模拟
17
作者 宋胜伟 刘韧 +1 位作者 李士魁 王子鹏 《煤矿机械》 2024年第5期65-69,共5页
根据双阳煤矿极薄煤层巷道地质条件,设计了极薄煤层端头支架,分析并计算该支架主要承受的静载荷、动载荷、冲击载荷;运用3DEC软件分析极薄煤层巷道在有、无极薄煤层端头支架支护条件下围岩应力云图以及支护过程中受力曲线,从而确定合理... 根据双阳煤矿极薄煤层巷道地质条件,设计了极薄煤层端头支架,分析并计算该支架主要承受的静载荷、动载荷、冲击载荷;运用3DEC软件分析极薄煤层巷道在有、无极薄煤层端头支架支护条件下围岩应力云图以及支护过程中受力曲线,从而确定合理的工作阻力。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水平、垂直应力场中巷道围岩应力减少20%;确定极薄煤层端头支架工作阻力为3 000 kN;支架随距离不断增加,受力整体趋势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薄煤层 端头支架 回采巷道 受力特性 围岩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运高速公路路侧护栏上游端头设计研究
18
作者 袁涌升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16期74-76,共3页
结合具体项目,对当前存在的营运高速公路路侧护栏上游端头设置问题进行探讨,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包括外展处置方案,即连通方案、定型产品跨边沟方案、边沟盖板锚固方案、改边沟方案、吸能端头方案,以及端部锚固方案,包括端部... 结合具体项目,对当前存在的营运高速公路路侧护栏上游端头设置问题进行探讨,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包括外展处置方案,即连通方案、定型产品跨边沟方案、边沟盖板锚固方案、改边沟方案、吸能端头方案,以及端部锚固方案,包括端部圆端头锚固方案、端部埋入混凝土锚固方案、端部覆土方案,同时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路侧护栏 上游端头 设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矿坚硬顶板综采工作面端头弱化处理技术
19
作者 闫晓虎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6期74-76,84,共4页
综采工作面端头悬空面积大,不仅会导致矿压显现异常,工作面漏风严重,而且增加采空区有害气体外溢量,给采面安全带来隐患。以某矿综采工作面坚硬顶板端头处理为工程背景,针对端头顶板悬空面积大、邻近采面回采巷道受采动压力影响显著等问... 综采工作面端头悬空面积大,不仅会导致矿压显现异常,工作面漏风严重,而且增加采空区有害气体外溢量,给采面安全带来隐患。以某矿综采工作面坚硬顶板端头处理为工程背景,针对端头顶板悬空面积大、邻近采面回采巷道受采动压力影响显著等问题,基于顶板压裂弱化及水力压裂切顶理念,结合工作面顶板岩层情况,给出水力压裂钻孔布置方案。工程应用表明,综采工作面在水力压裂区域内回采时,端头顶板可随着采面回采及时垮落,同时邻近巷道基本不受采面回采影响,端头顶板弱化技术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硬顶板 端头悬顶 水力压裂 矿压显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盾构区间端头加固TRD工法施工碴土置换率研究
20
作者 苏兆虎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2期57-59,共3页
临江富水粉细砂地层大直径盾构始发和接收井端头加固对加固效果有极高的要求,TRD渠式切割水泥土工法作为一种地层加固措施,有较好的加固效果,通过对TRD渠式切割水泥土加固工法的阐述,结合地铁大直径盾构区间端头加固工程实例,介绍TRD渠... 临江富水粉细砂地层大直径盾构始发和接收井端头加固对加固效果有极高的要求,TRD渠式切割水泥土工法作为一种地层加固措施,有较好的加固效果,通过对TRD渠式切割水泥土加固工法的阐述,结合地铁大直径盾构区间端头加固工程实例,介绍TRD渠式切割水泥土墙的施工工艺及参数控制,对影响置换土的置换率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理论公式计算得到理论置换率。与实际现场置换土方量对比,得出对TRD工法施工中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结果,为后续工程施工组织提供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区间端头加固 TRD渠式切割止水素墙 碴土置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