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亚视域下的童蒙读物比较研究——以《千字文》与《开蒙要训》之比较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新朋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7-113,159,共7页
汉字启蒙教育是"汉字文化圈"存在的先决条件,于是《急就篇》、《千字文》、《开蒙要训》、《太公家教》、《兔园策府》、《三字经》等我国传统启蒙读物便走出了国门,成了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童蒙的案头书,并进一步演变... 汉字启蒙教育是"汉字文化圈"存在的先决条件,于是《急就篇》、《千字文》、《开蒙要训》、《太公家教》、《兔园策府》、《三字经》等我国传统启蒙读物便走出了国门,成了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童蒙的案头书,并进一步演变、生发,形成了"童蒙读物子文化圈"。然它们最终的命运却不相同:在中土流传的有之;在域外流传的有之;中土、域外同时流传的有之;中土、域外均不传的亦有之。文本本身的差异是造成不同结果的最重要因素。在这里我们以在属性、产生时代、编录内容、编排形式等方面均颇具可比性的《千字文》和《开蒙要训》为例,由收字用韵、内容层次、对后世的影响三方面将二者加以比较,考察二者间的异同及由此带来的不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世界 童蒙读物 千字文 开蒙要训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对待《弟子规》在当今的传播现象——兼论童蒙读物进入中小学的争议 被引量:4
2
作者 于翠玲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95,共5页
清代李毓秀编纂的童蒙读物《弟子规》,在当今被冠以"国学经典"的名目,进入了中小学,并在大众媒体中广泛传播。考察《弟子规》的内容,其本身是对朱熹《小学》《童蒙须知》改编的结果,其在清代并不是必读的儒家经典,在民国时期... 清代李毓秀编纂的童蒙读物《弟子规》,在当今被冠以"国学经典"的名目,进入了中小学,并在大众媒体中广泛传播。考察《弟子规》的内容,其本身是对朱熹《小学》《童蒙须知》改编的结果,其在清代并不是必读的儒家经典,在民国时期则被新式教科书所取代。在当今社会,对《弟子规》的价值以及大众媒体的传播现象,应该借鉴阅读史的眼光,进行理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弟子规》 童蒙读物 大众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个世纪前的童蒙读物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永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62-163,共2页
介绍一个世纪前的童蒙读物黄永年(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所,西安710062;作者,男,70岁,教授)今年春节后到上海参加纪念谭季龙(其骧)先生的学术讨论会,顺便去苏州买了点旧书,当然算不上是什么善本,不过总还有点用处,《香... 介绍一个世纪前的童蒙读物黄永年(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所,西安710062;作者,男,70岁,教授)今年春节后到上海参加纪念谭季龙(其骧)先生的学术讨论会,顺便去苏州买了点旧书,当然算不上是什么善本,不过总还有点用处,《香山诗选》就是颇有意思的一种。这是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蒙读物 《千家诗》 《五经》 八股文 《古文观止》 《左传》 《四书》 《太上感应篇》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理规模与工夫次第:朱子学类编文本的思想结构及其张力
4
作者 刘昊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101,共10页
南宋以降,《朱子语类》及其选编本语录、理学字义或字训等文本通过对朱子思想的分类编纂,呈现了朱子学者对朱子学思想结构的不同理解及其整体演变趋势。其分类体系根植于朱子中年确立的“道理规模”与“工夫次第”这一双重结构及其内在... 南宋以降,《朱子语类》及其选编本语录、理学字义或字训等文本通过对朱子思想的分类编纂,呈现了朱子学者对朱子学思想结构的不同理解及其整体演变趋势。其分类体系根植于朱子中年确立的“道理规模”与“工夫次第”这一双重结构及其内在张力。道理规模规定了工夫的本原和境界,但是初学者无法直接领会其要义,所以必须从切近日用的下学工夫入手,逐渐达到并实现学问的规模。这一张力塑造的朱子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特质,以及其高度重视童蒙教育的特点,通过与元明清科举制度的深度融合,持续推动朱子学向中下层士人社会渗透,最终构成了南宋以降朱子学发展的总体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学 道理规模 工夫次第 童蒙读物 思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出土文书与唐代教育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周谷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9-62,22,共5页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至隋唐到达了鼎盛时期,与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变革相适应,在当时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推动下,以“尊崇儒术,兼重佛道”为主旋律,唐代的教育事业也处于一个全盛时期,不仅中央官学种类繁多,体制严密,体现了唐代...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至隋唐到达了鼎盛时期,与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变革相适应,在当时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推动下,以“尊崇儒术,兼重佛道”为主旋律,唐代的教育事业也处于一个全盛时期,不仅中央官学种类繁多,体制严密,体现了唐代教育的兴盛,而且,地方学校的普遍设置表明了唐代教育的普及。 相对而言,以往的中国教育史研究比较注重于唐代的中央官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文书 敦煌研究 王重民 中国教育史 地方教育 敦煌写本 童蒙教育 敦煌遗书 童蒙读物 敦煌古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本《六字千文》初探 被引量:4
6
作者 邰惠莉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50-156,共7页
敦煌本《六字千文》初探邰惠莉目前所知敦煌遗书《千字文》有真书、草书、习书及注本共38卷。①其中斯坦因11卷、伯希和25卷、北图1卷、目前所知俄罗斯1卷。②《六字千文》只存2卷,为S5467及S5961。《六字千文》没... 敦煌本《六字千文》初探邰惠莉目前所知敦煌遗书《千字文》有真书、草书、习书及注本共38卷。①其中斯坦因11卷、伯希和25卷、北图1卷、目前所知俄罗斯1卷。②《六字千文》只存2卷,为S5467及S5961。《六字千文》没有传世本,遗书中只存2件都为残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字千文 千字文 敦煌本 敦煌文献 童蒙读物 敦煌遗书 同气连枝 《梁书》 儿童 传世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