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叉角厉蝽2个章鱼胺受体的基因克隆及化学农药对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姚琼 全林发 +4 位作者 徐淑 董易之 李文景 池艳艳 陈炳旭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2-161,共10页
章鱼胺(OA)是无脊椎动物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物单体胺,作为神经递质与其受体结合共同参与调节昆虫的嗅觉、产卵、运动、学习、记忆和免疫反应等多种生理功能。为了探究叉角厉蝽章鱼胺受体功能,为捕食性天敌昆虫叉角厉蝽应对逆境胁迫响应... 章鱼胺(OA)是无脊椎动物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物单体胺,作为神经递质与其受体结合共同参与调节昆虫的嗅觉、产卵、运动、学习、记忆和免疫反应等多种生理功能。为了探究叉角厉蝽章鱼胺受体功能,为捕食性天敌昆虫叉角厉蝽应对逆境胁迫响应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利用转录组测序结果和RACE技术获得2个OctβRs基因,在对其序列特征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之后,通过RT-qPCR技术分析2个OctβRs基因的发育模式以及在亚致死剂量的高效氯氟氢菊酯和毒死蜱处理后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扩增得到EfOctβ1R和EfOctβ2R的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245和1230 bp,分别编码414和409个氨基酸,均属于疏水性蛋白,蛋白序列包含有7个跨膜结构域,序列中存在半胱氨酸残基位点、蛋白激酶C、配体结合位点和糖基化位点等高度保守结构域,属于典型的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成员。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2个EfOctβRs基因分属于Octβ1R和Octβ2R两个明显分支。在叉角厉蝽整个发育周期的不同发育阶段中,均可检测到2个EfOctβRs基因,但二者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水平有所差异,在叉角厉蝽成虫期均有较高量表达,其中EfOctβ2R在卵期表达要高于若虫期,而EfOctβ1R则相反。亚致死剂量高效氯氟氢菊酯和毒死蜱处理后,2个EfOctβRs基因响应强烈,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表达上升变化,分别在2种药剂处理后24 h和36 h时,EfOctβ1R和EfOctβ2R表达上升高达12倍以上。本研究结果表明,EfOctβRs可能参与叉角厉蝽在杀虫剂肋迫下的应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角厉蝽 章鱼胺受体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胁迫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浦珠母贝章鱼胺受体(OAR)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德清 李海梅 +5 位作者 黄桂菊 张博 范嗣刚 刘宝锁 苏家齐 喻达辉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65,共8页
章鱼胺受体(octopamine receptor,OAR)广泛存在于无脊椎动物中,具有调节神经肌源性节奏收缩、调节c AMP水平、参与磷酸化途径等多种重要功能,但其在贝类中的研究却很少。该研究克隆了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OAR基因(pf OAR)的c DN... 章鱼胺受体(octopamine receptor,OAR)广泛存在于无脊椎动物中,具有调节神经肌源性节奏收缩、调节c AMP水平、参与磷酸化途径等多种重要功能,但其在贝类中的研究却很少。该研究克隆了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OAR基因(pf OAR)的c DNA全长序列,比较分析了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该基因在不同组织和幼体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差异以及贝壳损伤后该基因在外套膜中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pf OAR的c DNA全长1 890 bp,开放阅读框1 659 bp,编码552个氨基酸,有7个跨膜结构域,具有G蛋白偶联受体的共性。pf OAR在6个被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外套膜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幼体发育过程中pf OAR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变态期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时期;人为损伤贝壳36 h后,pf OAR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这些结果表明pf OAR在合浦珠母贝中可能具有多样化的功能,参与了贝壳的形成和修复,为进一步开展pf OAR的功能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 章鱼胺受体 生物矿化 变态发育 缺刻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氏新小绥螨章鱼胺受体基因鉴定与表达模式分析
3
作者 方云洪 王珍 +7 位作者 戴建修 程明明 成禄艳 黎思辰 雷双 丁莉莉 潘琦 冉春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0-109,共10页
为明确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章鱼胺受体基因的分子特征,探明其药理学和生理功能,运用转录组数据和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并鉴定章鱼胺受体基因的cDNA全长,利用q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比较... 为明确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章鱼胺受体基因的分子特征,探明其药理学和生理功能,运用转录组数据和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并鉴定章鱼胺受体基因的cDNA全长,利用q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比较章鱼胺受体基因在巴氏新小绥螨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温度及饥饿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于转录组数据库筛选鉴定到6个章鱼胺受体基因,分别命名为NbOctα1R1,NbOctα1R2,NbOctTyrR,NbOctβ2R1,NbOctβ2R2,NbOctβ3R,其完整开放阅读框为936~1 983 bp,编码312~661个氨基酸,在进化关系上与西方静走螨(Galendromus occidentalis)最为接近.NbOctα1R1,NbOctα1R2,NbOctTyrR,NbOctβ2R1,NbOctβ3R都具备G蛋白偶联受体的典型特征.6个章鱼胺受体基因在巴氏新小绥螨不同螨态均有表达,且在幼螨和若螨中表达水平较高.在不同温度胁迫条件下,不同章鱼胺受体基因在成螨和幼螨中受低温、高温影响后,仅有NbOctβ2R1,NbOctβ2R2在高温时表达量上调,低温时表达量下调.饥饿胁迫诱导时,除NbOctβ3R表达量随饥饿时间延长而降低外,其余章鱼胺受体基因表达量在饥饿开始的不同时间段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最终随饥饿时间进一步增加而下降.从巴氏新小绥螨转录组中鉴定到的6个章鱼胺受体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温度和饥饿胁迫下其表达量存在差异,推测巴氏新小绥螨章鱼胺受体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和逆境胁迫中承担着不同的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新小绥螨 章鱼胺受体 发育阶段 温度 饥饿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蛸章鱼胺受体OARβ2R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4
作者 肖懿哲 陈小灵 +3 位作者 孙玉龙 张子平 王艺磊 朱友芳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9-116,共8页
为了解中华蛸(Octopus sinensis)受精卵的孵化及幼体发育机制,本研究对其章鱼胺受体基因(OsOARβ2R)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研究了OsOARβ2R在不同组织/器官、刚孵出的幼体不同饥饿时间及不同的胚胎发育时期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为了解中华蛸(Octopus sinensis)受精卵的孵化及幼体发育机制,本研究对其章鱼胺受体基因(OsOARβ2R)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研究了OsOARβ2R在不同组织/器官、刚孵出的幼体不同饥饿时间及不同的胚胎发育时期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为:OsOARβ2R开放阅读框全长为1158 bp,编码385个氨基酸,有7个跨膜结构域,具有G蛋白偶联受体的共性,其中TM3、TM5、TM6、TM74个跨膜结构相对保守。经氨基酸同源对比及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其与加州双斑蛸(O.bimaculoides)的OAR的一致性最高。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成体10个组织/器官中,OsOARβ2R在后唾液腺中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脑和小肠;在幼体饥饿实验中,随着饥饿时间的推移,OsOARβ2R的表达水平在饥饿2 d后显著降低,在饥饿3 d时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表达水平达到最高,之后表达水平开始回落;OsOARβ2R在中华蛸整个胚胎发育周期均可检测到,且在多细胞期表达水平最高,后显著下降,黑珠期显著高于红珠期及初孵幼体。这些结果为研究中华蛸受精卵的孵化及幼体发育机制、提高人工育苗效率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蛸(Octopus sinensis) 章鱼胺受体 饥饿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章鱼胺受体激动剂亚氨基杂环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与药效团研究
5
作者 林义峰 黄成 +2 位作者 万幽兰 巨修练 刘根炎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2年第6期28-32,共5页
昆虫章鱼胺受体(OAR)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是一类重要的杀虫剂靶标。基于美洲蟑螂OAR激动剂2-芳基亚氨基杂环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生物活性,运用分子模拟的方法构建了该类化合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和药效团模型,系统分析了该类... 昆虫章鱼胺受体(OAR)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是一类重要的杀虫剂靶标。基于美洲蟑螂OAR激动剂2-芳基亚氨基杂环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生物活性,运用分子模拟的方法构建了该类化合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和药效团模型,系统分析了该类化合物作为OAR激动剂的构效关系。内外部参数均验证了3D-QSAR模型的可靠性和良好的预测能力;通过对3D-QSAR模型等势图分析发现,在苯环的环取代邻位引入体积较大的正电子基团和在苯环的环取代对位引入负电子基团都有可能提高该类化合物的活性;通过对药效团模型分析发现,所构建的最佳药效团模型是合理的,苯环和杂环作为2个疏水中心、2个氮原子作为2个正电中心可能与该类化合物对OAR产生活性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结果为靶向OAR杀虫剂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鱼胺受体 杀虫剂 2-芳基亚氨基杂环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药效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