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古佛教经学中的章疏传统
- 1
-
-
作者
郑兴中
-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5,166,共10页
-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敦煌义章文献研究”(20NDJC06Z)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中国佛教经学中的章疏传统,包括义章和义疏两类文体。两者是中古时期僧众解释佛经的两种基本模式:义章通释经典大义与核心名相;义疏则“依文释义”。两者一经一纬,共同构成中国佛教经学诠释学的两个基本维度。这一传统在隋唐时代逐渐定型,并与“论”形成严格区分:不能将章疏归入印度佛教“经律论”三藏中的“论藏”一类,也不能将之归入中国传统文体中的论著一类。这一时期,僧众以义章与义疏共同解释同一经典,如《成实论》《摄大乘论》《杂心论》等,是章疏传统的重要表现。对义章的界定,当以义疏为标准,义章是义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具体而言,义章是将义疏的解释方法,应用于事数名相、经典大义等解释的产物。
-
关键词
解经学
义疏
义章
章疏传统
-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K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