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古佛教经学中的章疏传统
1
作者 郑兴中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5,166,共10页
中国佛教经学中的章疏传统,包括义章和义疏两类文体。两者是中古时期僧众解释佛经的两种基本模式:义章通释经典大义与核心名相;义疏则“依文释义”。两者一经一纬,共同构成中国佛教经学诠释学的两个基本维度。这一传统在隋唐时代逐渐定... 中国佛教经学中的章疏传统,包括义章和义疏两类文体。两者是中古时期僧众解释佛经的两种基本模式:义章通释经典大义与核心名相;义疏则“依文释义”。两者一经一纬,共同构成中国佛教经学诠释学的两个基本维度。这一传统在隋唐时代逐渐定型,并与“论”形成严格区分:不能将章疏归入印度佛教“经律论”三藏中的“论藏”一类,也不能将之归入中国传统文体中的论著一类。这一时期,僧众以义章与义疏共同解释同一经典,如《成实论》《摄大乘论》《杂心论》等,是章疏传统的重要表现。对义章的界定,当以义疏为标准,义章是义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具体而言,义章是将义疏的解释方法,应用于事数名相、经典大义等解释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经学 章疏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