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竞技过程技战术空间运用特征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权 范旭东 胡文龙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9-122,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世界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的比赛技战术分析,找出其在竞技过程中的技战术空间特征。研究对象:以2007、2008和2009三届网球大师杯赛14名参赛选手的赛事为观察对象。研究结果:运动员技战术运用时的空间结构特征存在共性,击球区... 目的:通过对世界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的比赛技战术分析,找出其在竞技过程中的技战术空间特征。研究对象:以2007、2008和2009三届网球大师杯赛14名参赛选手的赛事为观察对象。研究结果:运动员技战术运用时的空间结构特征存在共性,击球区域的使用频率顺序为后场>中场>前场,相持阶段得分效率的空间运用特征是前场>中场>后场,右路>左路,得分区域比例最高的是左后场和右后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网球 竞技过程 技战术 空间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优秀女子网球双打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孝亭 付艳芝 王振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87-89,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女子网球双打比赛竞技过程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基本单元竞技过程拍数分布特征:多拍结构呈正偏态分布;正偏态分布的峰值为二拍基本单元竞技过程;80%集中分布区间为第一至八拍。②发球是...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女子网球双打比赛竞技过程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基本单元竞技过程拍数分布特征:多拍结构呈正偏态分布;正偏态分布的峰值为二拍基本单元竞技过程;80%集中分布区间为第一至八拍。②发球是网球双打比赛中十分重要的单项技术,前五拍击球是攻防对抗的焦点。③制胜的机制在于发球战术系统的得分能力优于接发球战术系统的得分能力。④在发球技术中,右区第一发球以中路为主,内角、外角使用灵活多变;左区第一发球结合“澳式”站位,发球落点分布均匀。⑤发球战术过程的空间位置变化灵活,力争主动得分;中路落点的击球是接发球方攻防对抗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网球 双打 基本单元 竞技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高水平女子排球竞技过程规律的定量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周明华 潘峰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0,76,共4页
以世界各国女子排球队为研究对象。对她们参加2004年、2008年奥运会和2005年世界大奖赛的实战对抗过程进行录像统计分析,探讨世界高水平女子排球竞赛过程的组织结构特征和竞技单元过程;定量分析和描述女子排球竞技过程得失分规律;分析... 以世界各国女子排球队为研究对象。对她们参加2004年、2008年奥运会和2005年世界大奖赛的实战对抗过程进行录像统计分析,探讨世界高水平女子排球竞赛过程的组织结构特征和竞技单元过程;定量分析和描述女子排球竞技过程得失分规律;分析得出女子排球竞技过程致胜机制。不仅为科学地组织训练和比赛活动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而且具有较高的科学理论价值,亦具有客观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排球 竞技过程规律 定量分析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拍隔网对抗项群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陶志翔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8-91,共4页
通过对持拍隔网对抗项群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理论研究,系统地描述了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组织结构、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阶段特征和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多拍结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本单元竞技过程中运动员技术运用特征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通过对持拍隔网对抗项群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理论研究,系统地描述了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组织结构、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阶段特征和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多拍结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本单元竞技过程中运动员技术运用特征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基本单元竞技过程中运动员战术能力评价诊断的理论与方法和比赛双方运动员制胜因素的分析方法。为揭示持拍隔网对抗项群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客观规律提供了一个理论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过程 对抗项群 理论模型 拍持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竞技过程技战术空间运用特征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权 范旭东 胡文龙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5-118,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世界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的比赛技战术分析,找出其在竞技过程中的技战术空间特征。研究对象:以20072、008和2009三届网球大师杯赛14名参赛选手的赛事为观察对象。研究结果:运动员技战术运用时的空间结构特征存在共性,击球区... 目的:通过对世界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的比赛技战术分析,找出其在竞技过程中的技战术空间特征。研究对象:以20072、008和2009三届网球大师杯赛14名参赛选手的赛事为观察对象。研究结果:运动员技战术运用时的空间结构特征存在共性,击球区域的使用频率顺序为后场>中场>前场,相持阶段得分效率的空间运用特征是前场>中场>后场,右路>左路,得分区域比例最高的是左后场和右后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网球 竞技过程 技战术 空间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竞技表现过程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蒋国勤 张崇光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6-159,共4页
以奥运会、世界锦标赛跳远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统计法和归纳法,对跳远决赛过程中成功率、各轮次最优成绩的频数、有效成绩的稳定性(变异系数)等反映跳远竞技表现过程稳定性的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男女冠... 以奥运会、世界锦标赛跳远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统计法和归纳法,对跳远决赛过程中成功率、各轮次最优成绩的频数、有效成绩的稳定性(变异系数)等反映跳远竞技表现过程稳定性的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男女冠军成绩和前8名平均成绩稳定在一定区间;6轮次跳远成功率总体趋势是逐渐降低,前3轮成功率相对高于后3轮,女运动员下降得更为明显,男运动员在1、2、4、6轮表现出相对稳定的成功率;男运动员在6个轮次中最优成绩的频数没有明显差异,而女运动员在各轮次出现最优成绩的频数差异性非常显著;跳远项目有效成绩的稳定性总体较好,而且男女差别不大,参赛环境的变化对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运动员 跳远 竞技表现过程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竞技表现过程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蒋国勤 张崇光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5-88,92,共5页
以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三级跳远决赛过程中成功率、各轮次最优成绩的频数、有效成绩的稳定性(变异系数)等反映三级跳远竞技表现过程稳定性的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男女冠军成绩和前8名平均成绩... 以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三级跳远决赛过程中成功率、各轮次最优成绩的频数、有效成绩的稳定性(变异系数)等反映三级跳远竞技表现过程稳定性的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男女冠军成绩和前8名平均成绩相对稳定在一定区间;6轮次试跳成功率总体趋势是逐渐降低,前3轮成功率相对高于后3轮,男运动员下降得更为明显,男运动员的成功率在第1轮出现高峰,女运动员的成功率则在第2轮和第6轮出现高峰;男、女运动员在6个轮次中最优成绩的频数没有明显差异,但男、女前3名运动员的最优成绩多数是在后3轮创造的;三级跳远项目有效成绩的稳定性总体较好,但有一定的个体差异,参赛环境的变化对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运动员 三级跳远 竞技表现过程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技指导中实力与潜力、比赛与训练的辩证关系 被引量:9
8
作者 王金龙 毕红星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8-120,共3页
对贯穿于竞技指导全过程的、具有最普遍意义的两对范畴进行了各自涵义的界定和相互关系的探讨,进而揭示了实力与潜力、比赛与训练的本质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 竞技过程 实力与潜力 比赛与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