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竞技能力结构理论评价 |
熊焰
孔祥宁
李景丽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7
|
|
2
|
我国高水平游泳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优化及其训练学分析 |
纪纲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3
|
|
3
|
我国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研究:盘点与梳理 |
张磊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4
|
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新木桶理论”模型初论 |
冯晓玲
李双军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18
|
|
5
|
竞技能力、竞技能力结构及其项群划分——传统训练学理论的不足与完善 |
程勇民
许伟民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
2004 |
36
|
|
6
|
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与运动成绩的整体关联度研究 |
刘满金
杜旭超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7
|
广东省少年男篮运动员训练获得性竞技能力结构模型的分析研究 |
孟武斌
李立强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
1992 |
0 |
|
8
|
非同步性发展视角下的竞技能力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 |
李赞
田麦久
|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5
|
|
9
|
排球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途径 |
王鲁江
焦峪平
|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0
|
“理想模型”与竞技能力 |
马帼英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
1988 |
0 |
|
11
|
功能性训练的科学内涵 |
龙斌
李丹阳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20
|
|
12
|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位置因素实证分析与选材应用 |
高国贤
练碧贞
任弘
胡扬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7
|
|
13
|
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训练原理 |
田麦久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
1998 |
26
|
|
14
|
目前运动训练理论热点问题研究述评 |
夏力
熊焰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5
|
技能类隔网对抗性项群竞赛规则变化致因及其对技战术发展的影响 |
宋鸣
饶纪乐
田麦久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
199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