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5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站点取消与合并原理的公交站距优化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英帅 姚红云 秦雷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70-1374,共5页
通过公交站距优化可以缩短单程公交线路公交车的运行时间,提高公交服务水平。以公共汽车客运能力和最优平均站距为站距优化的定量指标,以客流需求量及站距选取两方面相结合作为站距优化时站点合并或取消的依据,得出以距离为分配原则的... 通过公交站距优化可以缩短单程公交线路公交车的运行时间,提高公交服务水平。以公共汽车客运能力和最优平均站距为站距优化的定量指标,以客流需求量及站距选取两方面相结合作为站距优化时站点合并或取消的依据,得出以距离为分配原则的客流需求量分配模型方法。最后以长春市265公交车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得出该优化原理节省了乘客乘车的时间,提高了常规公交单条线路的服务水平,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站距优化 点取消 点合并 最优站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1km超长站距无中继光传输系统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董振华 印新达 +3 位作者 黄丽艳 雷学义 祁劭峰 周晓栋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共4页
文章介绍了利用新型SMF-28ULL超低损耗光纤作为传输介质,使用相位啁啾、前向拉曼、增强型前向纠错(FEC)以及前置随路远程泵浦光放大(ROPA)技术,实现了2.5Gbit/s系统无中继521km的超长站距传输,这也是迄今所报道的使用前置随路ROPA技术... 文章介绍了利用新型SMF-28ULL超低损耗光纤作为传输介质,使用相位啁啾、前向拉曼、增强型前向纠错(FEC)以及前置随路远程泵浦光放大(ROPA)技术,实现了2.5Gbit/s系统无中继521km的超长站距传输,这也是迄今所报道的使用前置随路ROPA技术所实现的距离最远的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站距光传输系统 远程泵浦光放大 拉曼放大 前向纠错 超低损耗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乘客加权平均出行时间最短的公交站距优化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何红 李得伟 《公路与汽运》 2014年第6期83-85,共3页
在分析公交出行过程和乘客出行链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乘客加权平均出行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的公交站距优化模型;通过算例,比较分析了运用该模型计算的站距、在约束范围内随机确定的站距及取平均站距下的乘客加权出行时间,验证了该模型的适... 在分析公交出行过程和乘客出行链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乘客加权平均出行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的公交站距优化模型;通过算例,比较分析了运用该模型计算的站距、在约束范围内随机确定的站距及取平均站距下的乘客加权出行时间,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公交站距 乘客出行时间 站距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交通两倍站距运营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启明 《城市交通》 2009年第4期90-94,共5页
为解决城市公共交通站距与车站覆盖率问题,改进目前公共交通设站模式,提出公共交通两倍站距运营原理,即将一条线路设置为分别在单、双数站停靠的两条线路,每隔一定数量的车站设置合并站。对市区线和郊区线运营效果分析表明,两倍站... 为解决城市公共交通站距与车站覆盖率问题,改进目前公共交通设站模式,提出公共交通两倍站距运营原理,即将一条线路设置为分别在单、双数站停靠的两条线路,每隔一定数量的车站设置合并站。对市区线和郊区线运营效果分析表明,两倍站距运营可节省车辆停靠率33%~39%,既节省了运营时间,又提高了车站覆盖率,便于乘客享受公共交通的快捷服务。最后,以北京市南中轴路BRT1号线为例,将现有运营方式与两倍站距运营方案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设计 公共交通 两倍站距运营 单数 双数 合并 B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总成本最小的公交站距优化模型研究(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骆勇 黄海波 郭秀春 《四川工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B12期74-78,共5页
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是我国可持续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作者对公共交通站距设置距离的长短做了交互的损益分析,然后对乘客旅行时间总价值和公交公司的系统总成本分别进行了分析和推导,建立了非线形公交站距模型。最后将其研究的内容应用... 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是我国可持续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作者对公共交通站距设置距离的长短做了交互的损益分析,然后对乘客旅行时间总价值和公交公司的系统总成本分别进行了分析和推导,建立了非线形公交站距模型。最后将其研究的内容应用到成都市的公交线路规划中,建立了枢纽站点仿真程序。通过对实际调研数据和研究的理论结果进行了验证,所得结论对指导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工作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 站距 模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主干道快速公交(BRT)系统合理站距规划布局 被引量:3
6
作者 武香林 张永 《交通与运输》 2007年第B07期98-101,共4页
快速公交系统充分利用道路资源,形成大容量、快捷、舒适的公交服务体系,将是承担我国大中城市出行交通的主体,是解决当前大中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论文在研究城市主干道交通流行驶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城市道路网及交通特性分析、城市... 快速公交系统充分利用道路资源,形成大容量、快捷、舒适的公交服务体系,将是承担我国大中城市出行交通的主体,是解决当前大中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论文在研究城市主干道交通流行驶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城市道路网及交通特性分析、城市主干道快速公交(BRT)系统的交通功能及主干道沿线用地特征分析,提出了城市主干道快速公交(BRT)系统规划布局的合理站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公交系统 城市主干道 站距 换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线最高海拔段采用超长站距光通信电路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婷 王勇 汤俊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12年第7期109-111,共3页
1引言青海至西藏±400kV直流联网工程起于距离格尔木市约24km的格尔木换流站,止于西藏林周县以西3km处的拉萨换流站,直流线路全长约1038km。青藏联网工程全线最高海拔5300m,平均海拔4500m。
关键词 高海拔 青藏线 通信电路 站距 格尔木市 联网工程 直流线路 换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超长站距光传输解决方案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玉杰 汪洋 赵宏波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3期80-86,共7页
随着特高压交直流电网的建设,电力系统通信网对超长站距光传输的需求不断扩大。本文结合定西330 kV—平凉750 kV线路段的现场测试结果,从线路损耗、色散和光信噪比受限3个方面对电力系统超长站距光传输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最新... 随着特高压交直流电网的建设,电力系统通信网对超长站距光传输的需求不断扩大。本文结合定西330 kV—平凉750 kV线路段的现场测试结果,从线路损耗、色散和光信噪比受限3个方面对电力系统超长站距光传输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最新的光通信技术提出了超长站距不同传输距离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站距 掺铒光纤放大器 拉曼放大器 遥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乘客出行费用最小的公交站距优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郝姗姗 马晓旦 《交通与运输》 2011年第H07期90-92,共3页
站距是公交线网设计的一个关键因素。它不仅影响乘客的出行,更影响到整个公共交通的运行。在分析城市公交站点布设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乘客出行费用最小为目标的公交站距优化模型。
关键词 公共交通 站距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乘客出行时间的公交站距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洪婷 纪寿文 《城市公共交通》 2018年第8期26-30,共5页
经济的发展带动交通事业的进步,公共交通已成为人们出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如何提高公共交通运行效率也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对公交站间距的优化更是重中之重。本文在分析乘客出行过程的基础上,以时间为衡量标准,提出乘... 经济的发展带动交通事业的进步,公共交通已成为人们出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如何提高公共交通运行效率也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对公交站间距的优化更是重中之重。本文在分析乘客出行过程的基础上,以时间为衡量标准,提出乘客出行时间最小的公交站距优化模型;并结合实际数据对各影响因素进行灵敏度分析,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站距 乘客出行时间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站距光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峰 邹德生 +2 位作者 张晓静 郑大永 张明宇 《中国新通信》 2018年第13期25-25,共1页
现代社会电力工程的发展,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提供便捷的优质服务,同时电力工程的建设也推动了现代社会各类高新技术行业的蓬勃发展。电力工程的设计建设中设计众多电力学理论技术,而通信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为通信技术的提供了升级... 现代社会电力工程的发展,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提供便捷的优质服务,同时电力工程的建设也推动了现代社会各类高新技术行业的蓬勃发展。电力工程的设计建设中设计众多电力学理论技术,而通信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为通信技术的提供了升级化的发展平台,为现代通信工程建立发展纽带。超长站距光传输技术是电力通信工程建设中重要的技术组成部分,其关系着远距离通信的完备性。本文针对现代超长站距光传输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超长站距光阐述技术的基本结构,并结合应用实例,探索超长站距光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优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超长站距光通信技术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站距光传输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松有 《数字通信世界》 2020年第4期186-186,共1页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电力工程也已经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电力工程随着科技而生,又在不断被运用到人们的生活与建设的过程中推动了科技的蓬勃发展.电力工程之中的技术理论众多,而作为其中之一的通信技术,也在...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电力工程也已经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电力工程随着科技而生,又在不断被运用到人们的生活与建设的过程中推动了科技的蓬勃发展.电力工程之中的技术理论众多,而作为其中之一的通信技术,也在现代电力工程的发展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电力通信的工程之中,超长站距光传输技术,也成为了远距离通信技术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从远距离光传输的应用现状出发,对超长站距光传输中的光放大技术、色散补偿技术以及光传输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站距 光传输技术 电力系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站距光传输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的运用分析
13
作者 陆华 黄传峰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第9期21-22,共2页
众所周知,当前超长站距光传输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因此,有必要分析和探讨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基于此,这篇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其运用进行分析,首先分析超长站距光传输三个主要技术,其次对其具体应用进行探讨,最后,将其在电力系... 众所周知,当前超长站距光传输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因此,有必要分析和探讨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基于此,这篇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其运用进行分析,首先分析超长站距光传输三个主要技术,其次对其具体应用进行探讨,最后,将其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注意事项阐述出来,希望给有关机构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站距光传输技术 电力系统 光放大技术 色散补偿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流动站距离受限应对措施的探讨
14
作者 倪卫明 王志伟 王永平 《物探装备》 2007年第1期65-66,70,共3页
文中分析了GPSRTK因电台等原因导致流动站与基准站之间基线长度受限的问题,并给出了一种消除流动站距离受限的方法。
关键词 物探测量 GPS RTK 基准 流动 基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 Gbit/s 286 km超长站距无中继传输系统研究
15
作者 黄丽艳 刘洋 +5 位作者 徐健 龙函 孙淑娟 喻杰奎 王文忠 罗清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20,共4页
为将400 Gbit/s高速率应用于超长站距无中继光传输系统,首先对400 Gbit/s双偏振-四进制正交幅度调制(DP-16QAM)及400 Gbit/s双偏振-八进制正交幅度调制(DP-64QAM)两种高阶调制码型及其对应的光信噪比(OSNR)要求进行了研究,然后通过实验... 为将400 Gbit/s高速率应用于超长站距无中继光传输系统,首先对400 Gbit/s双偏振-四进制正交幅度调制(DP-16QAM)及400 Gbit/s双偏振-八进制正交幅度调制(DP-64QAM)两种高阶调制码型及其对应的光信噪比(OSNR)要求进行了研究,然后通过实验研究了两种码型背靠背OSNR的要求及入纤光功率与误码率的关系,最后搭建了具有前后向拉曼放大器的400 Gbit/s超长距光传输链路,通过实验测试了两种码型对应的最远单跨传输距离。实验结果表明,400 Gbit/s DP-16QAM在G.652光纤上利用双向拉曼光放大器最远可以传输286 km,对于电力长跨距来说基本满足了大部分的应用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站距 高阶调制 相干传输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微波长站距无空间分集电路的应用
16
作者 陈坚 《红水河》 1993年第2期31-35,共5页
关键词 站距 数字通信 微波通信 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闭塞区段两相邻车站距离较近时特殊电路的设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亚斌 《铁道通信信号》 2015年第3期27-30,共4页
在自动闭塞区段,当两相邻车站距离较近时,需要通过站间联系电缆将邻站的一些逻辑电路条件送到本站,在站内联锁电路的设计中进行一些特殊处理。以南同蒲线榆次西站为例,详细介绍站间联系电路、信号机点灯电路和电码化电路中特殊的设计。... 在自动闭塞区段,当两相邻车站距离较近时,需要通过站间联系电缆将邻站的一些逻辑电路条件送到本站,在站内联锁电路的设计中进行一些特殊处理。以南同蒲线榆次西站为例,详细介绍站间联系电路、信号机点灯电路和电码化电路中特殊的设计。经过车站现场运行验证,该设计方案正确、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邻车 联电路 点灯电路 电码化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绿电自洽制氢一体化加氢网络站点选址规划
18
作者 师瑞峰 孙昊 +1 位作者 陈晓溪 贾利民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55,共14页
该文提出高速公路绿色氢能制-储-用一体化系统应用场景;构建考虑系统中氢能制取、储存、运输以及建设运营投资等环节成本与考虑选址偏好的用户侧用氢成本的多目标规划数学模型;以中国西部某区域高速公路网为典型案例,验证该文方法体系... 该文提出高速公路绿色氢能制-储-用一体化系统应用场景;构建考虑系统中氢能制取、储存、运输以及建设运营投资等环节成本与考虑选址偏好的用户侧用氢成本的多目标规划数学模型;以中国西部某区域高速公路网为典型案例,验证该文方法体系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可有效获取兼具供给侧与用户侧综合效益最优性的加氢站选址规划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绿色能源 多目标优化 加氢 选址偏好 交通与能源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升压站雷击暂态效应研究
19
作者 张萍 张海旭 +3 位作者 卢盛欣 吴伟强 魏玉憧 李练兵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9-625,共7页
为全面研究海上风电场设备互连时雷电击中海上升压站的综合暂态效应,首先将升压站平台等效为离散化网络π型电路,基于散射参数和传输线理论搭建升压站变压器和海底电缆模型,然后搭建海上风力机与陆地输电杆塔(二者通过海底电缆与海上升... 为全面研究海上风电场设备互连时雷电击中海上升压站的综合暂态效应,首先将升压站平台等效为离散化网络π型电路,基于散射参数和传输线理论搭建升压站变压器和海底电缆模型,然后搭建海上风力机与陆地输电杆塔(二者通过海底电缆与海上升压站互连)的一体化波阻抗模型,探讨雷电击中海上风电场各部分引起的过电压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雷电击中海上升压站时,产生MV级的响应电压,引起变压器处的峰值电压为雷击点电压的1/10,且其内部峰值电压略高于外壳;当雷电击中海上风力机或陆地输电杆塔,升压站变压器内部均产生kV级的响应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机 雷电 海底电缆 海上升压 暂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交易的快慢车时刻表与停站方案综合优化
20
作者 贾富强 李恺强 +2 位作者 李引珍 马成正 冯子婷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21,159,共10页
为构建可持续绿色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降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阶段碳排放量,本文提出结合碳交易的城市轨道交通快慢车时刻表与停站方案优化方法。首先,刻画不同乘客类型的乘车路径选择机理,提出乘客旅行时间计算方法;其次,通过计算列车... 为构建可持续绿色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降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阶段碳排放量,本文提出结合碳交易的城市轨道交通快慢车时刻表与停站方案优化方法。首先,刻画不同乘客类型的乘车路径选择机理,提出乘客旅行时间计算方法;其次,通过计算列车的牵引、通风空调、照明、信号系统碳排量,并将快慢车停站方案的碳排放量与碳交易相结合,反馈至企业运营成本中;然后,构建最小化乘客出行成本和企业运营成本的双目标非线性优化模型,设计越行站确定和基于Gurobi分区计算的两阶段求解算法;最后,给出算例,以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通过算例分析可知,不同的越行站位置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相较于站站停模式,考虑碳交易的城市轨道交通快慢车开行模式使得乘客旅行时间降低5.8%,碳排放量降低17.4%,企业运营成本缩减5.3%。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碳交易的快慢车组织在降低乘客旅行时间、碳排放量和企业运营成本方面效果显著,随着碳达峰的临近碳价格逐步上涨,碳交易机制将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激励企业积极地减少碳排放,从而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碳交易 Gurobi 快慢车 时刻表 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