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竖直U形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热阻计算方法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陈超 王永菲 +3 位作者 任艳 陈疆 韩云全 王春学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58-62,共5页
介绍了基于线热源理论和柱热源理论的竖直U形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方法.结合工程实例,采用不同计算方法,对设计热阻参数项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关于钻孔内热阻,一维导热模型最大,形状因子法次之,二维导热模型最小,准三维传热模型略大... 介绍了基于线热源理论和柱热源理论的竖直U形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方法.结合工程实例,采用不同计算方法,对设计热阻参数项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关于钻孔内热阻,一维导热模型最大,形状因子法次之,二维导热模型最小,准三维传热模型略大于二维导热模型,最小值较最大值小32%(单U管)和44%(双U管);关于钻孔外热阻,柱热源理论较线热源理论小16%(单U管)和19%(双U管);关于钻孔总热阻,将4种钻孔内热阻计算方法和2种钻孔外热阻计算方法自由组合,最小值较最大值小20%(单U管)和26%(双U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直u形地埋管换热器 传热热阻 计算方法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热源热泵系统垂直U形埋地换热器传热过程及合理间距的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亚素 张旭 陈沛霖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0-15,共6页
利用传热理论 ,提出了土壤热源热泵垂直U形埋地换热器的等效换热器 ,并通过传热热阻分析 ,得到 :埋地换热器在土壤中的取热过程 ,热阻的主要成分是土壤和塑料管壁。在换热强度为单位管长 40W /m(单位埋孔长度 80W/m) ,类似上海地区的气... 利用传热理论 ,提出了土壤热源热泵垂直U形埋地换热器的等效换热器 ,并通过传热热阻分析 ,得到 :埋地换热器在土壤中的取热过程 ,热阻的主要成分是土壤和塑料管壁。在换热强度为单位管长 40W /m(单位埋孔长度 80W/m) ,类似上海地区的气象与地质条件下 ,对 5 0m深的埋地换热器孔中心间距至少为 5~ 6m ,才能保证换热器之间相互不受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热源热泵 u换热 等效换热 传热热阻 合理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地源热泵竖直埋管地下换热器换热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刘冬生 孙友宏 庄迎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48-652,共5页
地下换热器换热性能直接影响到地源热泵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成本。地下换热器可分为单U型、双U型和 1+2型三类。采用非稳态法对膨润土、水泥 +砂两类回填材料进行了室内实验 ;在相同的边界条件下 ,采用扶正器和定位器施工可以保证下管 ,... 地下换热器换热性能直接影响到地源热泵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成本。地下换热器可分为单U型、双U型和 1+2型三类。采用非稳态法对膨润土、水泥 +砂两类回填材料进行了室内实验 ;在相同的边界条件下 ,采用扶正器和定位器施工可以保证下管 ,并能降低钻孔内热阻。因地制宜地选择埋管形式 ,采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管 地源热泵 地下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运行对U形地埋管换热器换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袁艳平 雷波 +1 位作者 曹晓玲 杨从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3-399,共7页
为研究间歇运行对U形地埋管换热器换热特性的影响,以钻孔壁为界,将计算区域分为钻孔内和钻孔外两个部分,分别采用稳态导热解析计算模型和非稳态导热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办公楼、商场和居住建筑3种间歇模式下的换热特性.在各种模式下运行... 为研究间歇运行对U形地埋管换热器换热特性的影响,以钻孔壁为界,将计算区域分为钻孔内和钻孔外两个部分,分别采用稳态导热解析计算模型和非稳态导热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办公楼、商场和居住建筑3种间歇模式下的换热特性.在各种模式下运行1个月的计算结果表明,3种间歇运行模式比连续运行模式的换热量分别高45.57%,58.43%和88.05%,其中居住建筑运行模式下的换热量和钻孔壁面平均温度恢复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u形地管换热 间歇运行 恢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直地埋管换热器传热性能的模拟与实验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陈超 任艳 +3 位作者 王永菲 陈疆 尹龙滨 张羽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49-53,共5页
以北京地区竖直单(双)U形地埋管换热器为分析对象,运用两种模拟计算方法,对管内水流速、土壤导热系数、回填材料导热系数、埋管进口温度、钻孔深度以及钻孔间距等因素在冬夏不同工况下,对钻孔深度分别为40 m和100 m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 以北京地区竖直单(双)U形地埋管换热器为分析对象,运用两种模拟计算方法,对管内水流速、土壤导热系数、回填材料导热系数、埋管进口温度、钻孔深度以及钻孔间距等因素在冬夏不同工况下,对钻孔深度分别为40 m和100 m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工程案例的实测运行数据,提出系统优化运行策略.结果表明:管内水流速、土壤导热系数以及地埋管进口温度对单位钻孔深换热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回填材料导热性能增加,对减少钻孔热阻、提高地埋管换热器传热性能的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管换热 地下传热 模拟分析 实验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直埋管换热器热响应半径计算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晓星 胡夏闽 张正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48-253,共6页
随着能源压力的日益增大,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开发,地源热泵技术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近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该文利用无限长线热源传热计算模型,讨论了介质内过余温度场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介质内温度... 随着能源压力的日益增大,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开发,地源热泵技术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近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该文利用无限长线热源传热计算模型,讨论了介质内过余温度场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介质内温度响应在孔壁处最大,随离孔壁距离的增加呈指数衰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热传播区域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随介质的热扩散系数的增加而增大。针对工程中群埋管换热器情况,利用叠加原理计算群埋管的孔壁温度,定义换热器的热响应半径为其他钻孔引起的过余温度影响系数≤5%时相邻钻孔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在大量计算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竖直埋管换热器热响应半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竖直埋管换热器的热响应半径随岩土热扩散系数增大而增大,随持续运行时间增加而增大,随钻孔排数增加而增大,随着钻孔孔径增大而增大;钻孔布置方式不同对钻孔热响应半径的影响较明显,相同布置方式下钻孔直径对其热响应半径的影响较小。针对工程中常见的115和135 mm 2种孔径,绘制了不同岩土介质下钻孔单排、双排和三排以上布置时热响应半径-运行时间的关系曲线。工程算例表明该文方法简单方便,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 计算 热泵系统 管换热 计算模型 热响应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直埋管地热换热器的设计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琴云 刁乃仁 方肇洪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1-44,共4页
为优化地热换热器的设计,利用地源热泵地热换热器设计专用软件,结合实际工程,对竖直U型埋管地热换热器设计的不同方案作了比较,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阐明了地热换热器设计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及设计方法。
关键词 埋管 地热换热 设计 地源热泵 空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直埋管换热器热响应半径简化计算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正威 赵石娆 李晓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338-2343,共6页
基于半无限空间均匀介质线热源传热模型,在大量数值计算分析基础上,提出竖直埋管换热器热响应半径的简化计算方法。计算方法考虑了土壤热物性、系统运行时间和钻孔布置方式等因素。计算结果表明,对于钻孔单排、双排和多排布置情况下,本... 基于半无限空间均匀介质线热源传热模型,在大量数值计算分析基础上,提出竖直埋管换热器热响应半径的简化计算方法。计算方法考虑了土壤热物性、系统运行时间和钻孔布置方式等因素。计算结果表明,对于钻孔单排、双排和多排布置情况下,本文方法的计算结果与理论解之间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3.51%、2.96%和2.76%,满足工程要求。针对实际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时常根据需要采用昼夜和季节间歇运行工况的情况,给出系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为便于工程应用,分别计算单排、双排和多排(三排以上)钻孔布置方式下不同岩土介质竖直埋管换热器热响应半径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绘制出计算图表,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换热 计算模型 传热性能 热响应半径 简化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热作用半径的估算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王美燕 张正威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53-2159,共7页
为了在设计过程中合理布置换热器和估计它们之间的热干扰程度,提出估算竖直埋管换热器影响半径的方法.通过几种简单负荷条件下换热器周围土层中过余温度的分布特征分析了过余温度随距离衰减的一般性规律,指出土层对短周期冷热交替负荷具... 为了在设计过程中合理布置换热器和估计它们之间的热干扰程度,提出估算竖直埋管换热器影响半径的方法.通过几种简单负荷条件下换热器周围土层中过余温度的分布特征分析了过余温度随距离衰减的一般性规律,指出土层对短周期冷热交替负荷具有"过滤"作用,即短周期冷热交替负荷引起的过余温度会随距离很快衰减,周期越短则衰减越快.基于该"过滤"作用,得到了离换热器一定距离处最大过余温度的估算公式和换热器热作用半径的估算方法.通过实际算例表明:该估算方法能快速和较准确地确定换热器的热作用半径,在设计过程中可利用其确定换热器的间距;换热器的热作用范围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是土层的综合热扩散系数和导热系数,二是其负荷的冷热不平衡率和所包含的长周期冷热交替成分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管换热 热作用半径 过滤作用 过余温度 热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模拟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热响应因子
10
作者 陈友明 潘冰冰 +1 位作者 张训水 杜次元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8-144,共7页
为了快速并准确地计算钻孔群地下土壤和钻孔内流体的温度,在现有的模拟竖直埋管长期换热的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竖直地埋管钻孔域温度响应的响应因子——单位矩形脉冲热负荷作用下热响应函数(δ-函数).通过将δ-函数与快速傅... 为了快速并准确地计算钻孔群地下土壤和钻孔内流体的温度,在现有的模拟竖直埋管长期换热的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竖直地埋管钻孔域温度响应的响应因子——单位矩形脉冲热负荷作用下热响应函数(δ-函数).通过将δ-函数与快速傅里叶变换相结合来提高δ-函数的模拟速度,将该响应因子及算法与g-函数进行了精度和计算速度的对比.结果表明:该响应因子及算法不仅与g-函数有相同的计算精度,而且计算速度有显著的提高,当模拟5×8的钻孔群30a的温度响应时计算时间不到9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换热 单位矩热脉冲 δ-函数 快速傅里叶变换 逐时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管换热器布置形式对地源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农业工程技术》 2017年第25期69-69,共1页
地埋管地源热泵的埋管形式一般可分为水平埋管和竖直埋管换热器两大类。水平埋管方式的优点是在软土地区造价较低,但由于水平埋管通常是浅层埋管,相对于竖直埋管而言,换热能力小,且占地面积相对较大,不适合我国地少人多的国情。竖直埋... 地埋管地源热泵的埋管形式一般可分为水平埋管和竖直埋管换热器两大类。水平埋管方式的优点是在软土地区造价较低,但由于水平埋管通常是浅层埋管,相对于竖直埋管而言,换热能力小,且占地面积相对较大,不适合我国地少人多的国情。竖直埋管换热器也就是在若干竖直钻孔中设置地下埋管的地埋管换热器。由于竖直埋管换热器具有占地少、工作性能稳定等优点,因此在实际运用中竖直埋管已成为主导形式。以下针对竖直埋管换热器,具体介绍其布置形式对地源热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系统 管换热 性能稳定 布置 水平埋管 埋管 占地面积 软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源热泵技术讲座(四)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连营 《可再生能源》 CAS 2008年第4期122-124,共3页
1地埋管换热器的分析 (1)地理管换热器的传热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埋管换热器与岩土体进行热交换。地埋管换热器设计是否合理,决定着系统的经济性和运行的可靠性。地埋管换热器由埋于地下的密闭循环管组构成。根据管路埋置方... 1地埋管换热器的分析 (1)地理管换热器的传热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埋管换热器与岩土体进行热交换。地埋管换热器设计是否合理,决定着系统的经济性和运行的可靠性。地埋管换热器由埋于地下的密闭循环管组构成。根据管路埋置方式不同,分为水平埋管和竖直埋管2种。水平埋管投资少、施工简单;竖直埋管占地少、换热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系统 管换热 技术讲座 埋管 水平埋管 换热设计 性能稳定 热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源热泵地下环路的设计方法 被引量:13
13
作者 曲云霞 张林华 +1 位作者 方肇洪 李安桂 《流体机械》 CSCD 2002年第9期50-52,37,共4页
介绍了地热换热器的形式 ,提出了竖直埋管地热换热器的设计方法及地下环路循环泵的选择方法。
关键词 地源热泵 设计方法 闭式环路 地热换热 埋管 水平埋管 地下埋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环地源热泵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林华 曲云霞 +1 位作者 方肇洪 李安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4年第1期61-65,共5页
闭环地源热泵系统与传统空调系统的区别在于增加了地热换热器,因此地热换热器的合理设计是提高热泵系统效率和经济性的关键.文章介绍了地热换热器的形式,提出了竖直埋管地热换热器的传热模型、设计方法以及地下环路循环泵的选择方法.
关键词 地热换热 埋管 水平埋管 串联系统 并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ED地能设计软件的工程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晓东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9-42,共4页
换热器的设计是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的关键。目前,在地热换热器的设计计算方面缺少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在北京北务开发区建立了地源热泵实验系统,利用数据采集装置对系统的冬季运行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将一种新型地能设计软件(EED)用... 换热器的设计是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的关键。目前,在地热换热器的设计计算方面缺少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在北京北务开发区建立了地源热泵实验系统,利用数据采集装置对系统的冬季运行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将一种新型地能设计软件(EED)用于该工程的设计和计算,模拟出循环液体的温度和其它设计参数。此外,本文还进行了实验数据与理论数据的比对,分析了造成数据差异的原因,为该设计软件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u管换热 地能设计软件 实验数据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