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竖直向下浸没式蒸汽直接接触冷凝流型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海强
郭张鹏
+3 位作者
邱美铭
王升飞
牛风雷
黄彦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59-1565,共7页
直接接触冷凝直接影响核反应堆安全壳抑压系统的性能。本文针对竖直向下浸没式直接接触冷凝流型开展实验研究,采用高速摄影仪记录不同湿阱过冷度条件下的蒸汽冷凝过程,依据流型特征划分了喘振、管外颈缩、向上球型脱落、向上T型脱落4种...
直接接触冷凝直接影响核反应堆安全壳抑压系统的性能。本文针对竖直向下浸没式直接接触冷凝流型开展实验研究,采用高速摄影仪记录不同湿阱过冷度条件下的蒸汽冷凝过程,依据流型特征划分了喘振、管外颈缩、向上球型脱落、向上T型脱落4种冷凝流型。研究了各流型对湿阱热分层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喘振流型和管外颈缩流型会增强湿阱内流体搅混,不易发生热分层,而向上球型脱落流型和向上T型脱落流型易引起热分层。理查森数(Ri)可作为流型转变的无量纲数,Ri<1时为管外颈缩流型,Ri>1时为向上脱落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
接接触冷凝
竖直向下
冷凝流型
理查森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管内向下气液两相流动界面参数分布特性
2
作者
刘国强
孙立成
+1 位作者
阎昌琪
田道贵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97-1802,共6页
借助双探头光纤探针测量方法,对管内竖直向下空气-水两相流动的界面参数局部分布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段采用内径50mm、长度2000mm的圆管,气液两相表观速度范围分别为0.004~0.077 m/s和0.43~0.71 m/s。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于竖...
借助双探头光纤探针测量方法,对管内竖直向下空气-水两相流动的界面参数局部分布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段采用内径50mm、长度2000mm的圆管,气液两相表观速度范围分别为0.004~0.077 m/s和0.43~0.71 m/s。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于竖直向上两相流动中局部界面参数径向分布呈现的“壁峰”或“核峰”型分布,向下流动中局部界面参数径向分布呈“壁峰”或“宽峰”型分布;向下流动时空泡份额截面平均值均比向上流动时大119.6%~145.0%,界面面积浓度截面平均值比向上流动时大18.8%~82.5%;向下流动时界面参数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均匀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双探头光纤探针
竖直向下
流动
界面参数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竖直向下浸没式蒸汽直接接触冷凝流型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海强
郭张鹏
邱美铭
王升飞
牛风雷
黄彦平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59-156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867218,1180506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B190140403)。
文摘
直接接触冷凝直接影响核反应堆安全壳抑压系统的性能。本文针对竖直向下浸没式直接接触冷凝流型开展实验研究,采用高速摄影仪记录不同湿阱过冷度条件下的蒸汽冷凝过程,依据流型特征划分了喘振、管外颈缩、向上球型脱落、向上T型脱落4种冷凝流型。研究了各流型对湿阱热分层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喘振流型和管外颈缩流型会增强湿阱内流体搅混,不易发生热分层,而向上球型脱落流型和向上T型脱落流型易引起热分层。理查森数(Ri)可作为流型转变的无量纲数,Ri<1时为管外颈缩流型,Ri>1时为向上脱落流型。
关键词
直
接接触冷凝
竖直向下
冷凝流型
理查森数
Keywords
direct contact condensation
vertical downward
condensation regime
Richardson number
分类号
TK17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管内向下气液两相流动界面参数分布特性
2
作者
刘国强
孙立成
阎昌琪
田道贵
机构
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出处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97-180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6052
51076034)
四川大学引进人才启动项目资助(YJ201432)
文摘
借助双探头光纤探针测量方法,对管内竖直向下空气-水两相流动的界面参数局部分布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段采用内径50mm、长度2000mm的圆管,气液两相表观速度范围分别为0.004~0.077 m/s和0.43~0.71 m/s。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于竖直向上两相流动中局部界面参数径向分布呈现的“壁峰”或“核峰”型分布,向下流动中局部界面参数径向分布呈“壁峰”或“宽峰”型分布;向下流动时空泡份额截面平均值均比向上流动时大119.6%~145.0%,界面面积浓度截面平均值比向上流动时大18.8%~82.5%;向下流动时界面参数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均匀化趋势。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双探头光纤探针
竖直向下
流动
界面参数分布
Keywords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two-sensor optical fiber probe
vertical down-ward flow
distribution of interfacial parameter
分类号
TL334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竖直向下浸没式蒸汽直接接触冷凝流型研究
刘海强
郭张鹏
邱美铭
王升飞
牛风雷
黄彦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管内向下气液两相流动界面参数分布特性
刘国强
孙立成
阎昌琪
田道贵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