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跌流式竖井泄洪洞堰顶直径对环形溢流堰水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关容章 梁旭东 +3 位作者 徐飞 陈曾 王俊娇 王均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9-105,共7页
跌流式竖井泄洪洞在抽水蓄能电站中应用广泛,但其进口的环形溢流堰直径设计无相关设计导则和规范借鉴,堰顶直径大小对溢流堰水力特性的影响研究有待深入。以某跌流式竖井泄洪洞为例,首先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揭示了溢流堰随堰顶水头变化呈... 跌流式竖井泄洪洞在抽水蓄能电站中应用广泛,但其进口的环形溢流堰直径设计无相关设计导则和规范借鉴,堰顶直径大小对溢流堰水力特性的影响研究有待深入。以某跌流式竖井泄洪洞为例,首先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揭示了溢流堰随堰顶水头变化呈现的不同流态,随后应用三维CF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堰顶直径分别为2、2.5、3倍竖井直径时溢流堰的水力特性。结果表明:环形溢流堰流态随堰上水头增大依次呈现自由堰流、受阻堰流、淹没堰流和孔流,流量系数逐渐减小。在堰流流态下,溢流堰六股水舌交汇后在竖井中心自由跌落,隔流墩尾部形成倒三角形进气通道;当水舌交汇程度增大,交汇中心形成低流速区,流态从自由堰流转化为受阻堰流;当堰流处于淹没出流时,流态转化为淹没堰流,交汇中心低流速区范围增大;当溢流堰下水位高于溢流堰堰顶高程,水流完全淹没竖井口,水流在淹没水头的压力作用下进入竖井,此时流态转变为孔流。随堰顶直径增大,溢流堰水舌交汇位置降低,溢流堰流态可从孔流向淹没堰流、受阻堰流过渡,泄流能力逐渐增大;当溢流堰处于堰流流态时,增大堰顶直径可降低溢流堰面负压,溢流堰过流能力略有降低。研究成果可为跌流式竖井泄洪洞溢流堰体型与尺寸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流式竖井泄洪洞 环形溢流堰 堰顶直径 堰流 孔流 水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进口体型竖井泄洪洞水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2
作者 陈翔 姜治兵 +3 位作者 王道斌 罗建锋 邵国卫 李麒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08-212,215,共6页
为了对比跌流式和旋流式不同进口体型竖井泄洪洞的水力特性,基于RNG k-ε紊流模型建立了三维数学模型,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跌流式竖井泄洪洞水力特性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模拟了旋流式竖井泄洪洞的水力特性,对两种不同进口体型进行了系... 为了对比跌流式和旋流式不同进口体型竖井泄洪洞的水力特性,基于RNG k-ε紊流模型建立了三维数学模型,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跌流式竖井泄洪洞水力特性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模拟了旋流式竖井泄洪洞的水力特性,对两种不同进口体型进行了系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跌流式竖井泄洪洞经环形堰后主流居中落入消力井内,为典型的脱壁流动,竖井壁面压力在零压附近;环流竖井泄洪洞水流在环形堰面与竖井壁面形成螺旋式的贴壁流,水流贴壁面下泄进入水垫层形成环状水跃,壁面压力沿程逐渐减小。两种进口体型下竖井段水流空化数均较小,有发生空化的可能,但发生空蚀破坏的可能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泄洪洞 旋流式进口 跌流式进口 压力特性 空化空蚀 紊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旋流竖井泄洪洞衔接段体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田崧杰 张晓春 +1 位作者 王均星 董宗师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2-217,226,共7页
竖井式泄洪洞的衔接段体型直接影响退水隧洞的流态、竖井的振动特性和消能效果。对衔接段体型的研究目前以单因素居多,多因素研究较少,在工程设计实践中对竖井体型进行优化多参考类似工程经验,尚无较为系统的优化方法。通过数值正交试验... 竖井式泄洪洞的衔接段体型直接影响退水隧洞的流态、竖井的振动特性和消能效果。对衔接段体型的研究目前以单因素居多,多因素研究较少,在工程设计实践中对竖井体型进行优化多参考类似工程经验,尚无较为系统的优化方法。通过数值正交试验,以出口湍动能为指标,对衔接段长宽比、出口压坡收缩比、压坡坡比等衔接段体型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衔接段长宽比对出口湍动能的影响最为显著,压坡坡比次之,收缩比最低。研究成果可在工程设计中对竖井泄洪洞衔接段体型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泄洪 衔接段 体型优化 正交试验法 湍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坝竖井泄洪洞、龙抬头放空洞与导流洞"三洞合一"优化布置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刘善均 许唯临 王韦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14,共5页
通过深入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表明竖井泄洪洞的泄流能力受平底闸过流能力,竖井尺寸和涡室进口的控制。给出了放空洞泄流能力和最低运行水位计算公式,竖井内壁压力特性与洞径的关系,不设通气井而实现通气和排气问题。泄洪洞与放空洞结... 通过深入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表明竖井泄洪洞的泄流能力受平底闸过流能力,竖井尺寸和涡室进口的控制。给出了放空洞泄流能力和最低运行水位计算公式,竖井内壁压力特性与洞径的关系,不设通气井而实现通气和排气问题。泄洪洞与放空洞结合部的边墙分别向内偏转,其后在洞顶设迎水面为圆弧的折流坎,能有效改善水流流态,且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泄洪洞 龙抬头放空 泄流能力 导流 优化布置 高坝水库 施工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环形堰竖井泄洪洞三维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5
作者 施春蓉 郭新蕾 +2 位作者 杨开林 赵林明 夏庆福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35-1039,共5页
旋流环形堰竖井泄洪洞是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的内消能工,跟传统环形堰竖井泄洪洞相比,泄洪洞的流态和消能防蚀机理明显不同。作为一种新型布置形式,其复杂的水流特性并不是十分清楚。依托于广东清远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泄洪洞工程,基于RNG... 旋流环形堰竖井泄洪洞是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的内消能工,跟传统环形堰竖井泄洪洞相比,泄洪洞的流态和消能防蚀机理明显不同。作为一种新型布置形式,其复杂的水流特性并不是十分清楚。依托于广东清远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泄洪洞工程,基于RNG k-ε双方程湍流数学模型,并结合VOF(Volume Of Fluid)方法,对下库旋流环形堰竖井泄洪洞进水口、竖井旋流泄洪洞、出口的复杂水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对部分水力参数的特性进行了解析计算,获得了流态、压力、流速、空化数等水力要素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成果吻合较好。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该新型内消能工的泄流能力和高消能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 内消能工 环形堰竖井泄洪洞 潜水起旋墩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水头大泄量竖井旋流泄洪洞消能机理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何军龄 吴宝琴 +2 位作者 蒋俏芬 姜攀 尹进步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5-138,62,共5页
鉴于传统模型试验对竖井内旋转水流的流速测量难度较大,采用Realizableκ-ε双方程紊流模型,并结合VOF法,对某一超高水头大泄量竖井旋流泄洪洞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水流流态、空腔直径、井壁压强及旋流角等水力要素的模型试验和数值... 鉴于传统模型试验对竖井内旋转水流的流速测量难度较大,采用Realizableκ-ε双方程紊流模型,并结合VOF法,对某一超高水头大泄量竖井旋流泄洪洞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水流流态、空腔直径、井壁压强及旋流角等水力要素的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不同断面的能量大小,获得了竖井旋流泄洪洞各部位的消能形式及消能率分布。结果表明,竖井起始部位主要消去旋转水流的切向动能,占总能量损失的6.19%;中间部位主要消去旋转水流的位能,占总能量损失的21.18%;下半部位利用环状水跃及水垫池消去旋转水流大部分的剩余能量,占总能量损失的58.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旋流泄洪 数值模拟 水力特性 消能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流坎高度对导流洞交汇段水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伟 王韦 +2 位作者 田忠 谭亮 张巨翼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8-80,85,共4页
针对竖井旋流泄洪洞与原导流洞交汇段后水流冲顶、流态紊乱的问题,结合某导流洞改建工程,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高度折流坎对交汇段后水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折流坎高度的降低,折流坎压强增大,最大压强均出现在上游侧;随... 针对竖井旋流泄洪洞与原导流洞交汇段后水流冲顶、流态紊乱的问题,结合某导流洞改建工程,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高度折流坎对交汇段后水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折流坎高度的降低,折流坎压强增大,最大压强均出现在上游侧;随着折流坎高度的降低,导流洞内的水流逐渐平顺;增设折流坎后,交汇段的局部水头损失降低了8.627%~15.063%,且折流坎高度降低,局部水头损失减小。综合考虑发现设计工况下体型d(折流坎高度约为1.05倍的来流水深)相对较优。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流 折流坎 竖井旋流泄洪 折冲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