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性国土空间规划立法中存量规划入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魏书威 陈恺悦 +2 位作者 田姗姗 姜涛 王毛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1-17,共7页
存量规划入法问题,是在规划变革期、发展转型期建构空间规划法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文章从地方性国土空间规划立法的视角切入,溯源现行空间类规划地方立法中的存量规划思想,评析地方性国土空间规划立法中存量规划入法的实... 存量规划入法问题,是在规划变革期、发展转型期建构空间规划法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文章从地方性国土空间规划立法的视角切入,溯源现行空间类规划地方立法中的存量规划思想,评析地方性国土空间规划立法中存量规划入法的实践,并对其进行检讨;在此基础上,从立法形式、表达方式和体例结构3个方面提出地方性国土空间规划立法中存量规划入法的框架体系,并重点从总则、规划制定与修改、用途管制与空间治理、规划实施、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及立法解释等方面分章节探索了存量规划入法的内容要点与表述技术,初步搭建了增存并举的理论框架和立法路径,以期为各地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法制化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量规划入法 地方性国土空间规划立法 思想溯源 内容架构 表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空间立法构建模块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廖敏文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2期103-111,138,共10页
国际空间法条约赋予了缔约国和平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的权利,为缔约国设置了监管本国空间活动的国际义务。缔约国在执行义务方面采用的标准和做法不同,导致国家空间立法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国际法协会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国家空间立法实践的... 国际空间法条约赋予了缔约国和平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的权利,为缔约国设置了监管本国空间活动的国际义务。缔约国在执行义务方面采用的标准和做法不同,导致国家空间立法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国际法协会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国家空间立法实践的工作,国家空间立法5个"构建模块"理论即空间活动批准与许可证模块、空间活动监督模块、空间物体登记模块、赔偿规定模块以及其他规定模块正是在这些研究工作基础上形成。该理论在推动欧洲国家空间立法的协调一致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在《国家空间立法示范法索非亚模本》的起草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并得到外空委的赞同。该理论与联大关于国家空间立法8项必备构成要素建议存在演进关系。国家空间立法5个"构建模块"理论和联大国家空间立法8项必备构成要素建议对中国航天立法实践具有借鉴意义,特别是在监管商业航天活动立法方面,5个"构建模块"应是立法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容和立法是否完备的衡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空间立法 5个“构建模块” 《索非亚模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立法的逻辑路径与基本问题 被引量:59
3
作者 李林林 靳相木 吴次芳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共8页
研究目的: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立法的紧迫性和复杂性,在对中国现行空间性规划法律法规体系总结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并分析新法制定的逻辑思考路径以及涉及的基本问题。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按照"立法前需理清的... 研究目的: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立法的紧迫性和复杂性,在对中国现行空间性规划法律法规体系总结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并分析新法制定的逻辑思考路径以及涉及的基本问题。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按照"立法前需理清的相关理论问题——涉及新法自身的基本功能定位——需整合后纳入新法的现有规定"这一逻辑思考路径,可以发现新法制定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进而得出新法的初步框架。研究结论:(1)从节约立法成本和提高立法效率角度,新法的制定可以借鉴现行多数规划立法采用的以规划编制和实施程序为主线的立法框架;(2)立法质量的提高依赖于相关实体性规定的完善,包括规划权的性质界定、相关私主体空间权益的确认与保护、规划权力的合理分配等;(3)新法的制定和实施不但能为统一的空间规划提供法律依据,也会对其他相关规划立法的废、改、释提出要求,但新法的具体实现形式还有待学界继续探讨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法学 空间规划立法 立法逻辑 基本问题 法律梳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立法的特点、问题及改进 被引量:4
4
作者 才惠莲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8-224,共7页
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把握好城镇化战略着力点,是我国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立法渐成体系,表现为中央和地方立法并进、综合与专项立法互补的特点,尤其是地方政府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为城市地下空... 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把握好城镇化战略着力点,是我国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立法渐成体系,表现为中央和地方立法并进、综合与专项立法互补的特点,尤其是地方政府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则。结合《民法典》《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以及现行有效的24件地方城市地下空间综合立法,论文对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立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立法相关矛盾和问题聚焦于对空间权利的认识,涉及到空间所有权和空间利用权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空间所有权权利体系不够完整,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国家所有的土地"上进行,物权法并未涉及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其限度;另一方面,空间尚未成为独立的物权客体,空间权利包含在土地权利之中,城市地下空间只是土地向下的延伸,实践中出现大量地下空间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而空间利用权客体范围却存在模糊;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立法改进的根本要义和诉求,即是要设立空间所有权国家保留深度,承认空间利用权是独立的物权,明确空间利用权客体范围的认识标准,从而加强物权法对空间权利体系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立法 空间权利 空间所有权 空间利用权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立法的价值取向及其实现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如海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44,共7页
推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当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法规政策体系。对现行国土空间规划立法滞后、立法阙如和立法模式选择盲从等一系列问题,急需从国土空间规划立法的理论层面进行探究,以明确国土空间规划立法的价值取向... 推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当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法规政策体系。对现行国土空间规划立法滞后、立法阙如和立法模式选择盲从等一系列问题,急需从国土空间规划立法的理论层面进行探究,以明确国土空间规划立法的价值取向。运用价值分析方法,发现国土空间规划立法的价值取向包括国土空间正义、规划管控有效、资源配置均衡、国土空间安全等方面。在国土空间规划立法中,应当通过合理划分规划事权、依法推进规划参与、高效配置空间资源、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等路径,供给优质空间产品,保障空间权利实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统筹空间发展安全,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立法的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立法 价值取向 规划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法在中国空间法中的作用及其对环太平洋国家空间法和空间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寿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5-9,共5页
在空间立法方面,中国空间立法严重滞后于空间技术的发展。中国空间活动仍然处于以空间政策为主导、空间行政法规为补充、综合性空间法缺失的行政管理阶段。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空间立法和中国参与的双边或多边空间条约推动和促进了中国... 在空间立法方面,中国空间立法严重滞后于空间技术的发展。中国空间活动仍然处于以空间政策为主导、空间行政法规为补充、综合性空间法缺失的行政管理阶段。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空间立法和中国参与的双边或多边空间条约推动和促进了中国空间立法和空间政策的完善,环太平洋地区国家的空间立法和空间活动也为中国空间立法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同时,中国的空间政策和空间活动对于环太平洋地区国家的空间活动和空间立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太平洋地区 空间立法 空间活动 国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科技奖励制度的重塑 被引量:7
7
作者 曹海晶 王岩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89,共9页
我国地方科技奖励制度由科技奖励政策与科技奖励立法构成,科技奖励政策对科技奖励立法具有驱动和导向作用。在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政策背景下,地方科技奖励立法成为完善地方科技奖励制度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地方科技奖励立法呈现... 我国地方科技奖励制度由科技奖励政策与科技奖励立法构成,科技奖励政策对科技奖励立法具有驱动和导向作用。在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政策背景下,地方科技奖励立法成为完善地方科技奖励制度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地方科技奖励立法呈现碎片化的分布状态,面临合法性困境、路径依赖困境、协调性困境。可行的脱困之道,在于从国家和地方层面整合科技奖励政策与立法的关系,明确国家科技奖励政策的优先效力,实现国家与地方科技奖励政策的立法化。同时,需要以协调性为标准,合理设置科技奖励条款,拓展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空间,以实现地方科技奖励立法体系的内部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科技奖励制度 政策 立法空间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空活动许可制度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晶珠 赵海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100-109,共10页
外空活动具有创新性、战略性和高风险性等特点,客观上决定了外空活动需要国家的控制与监督,由此外空许可制度应运而生。外空活动许可制度的法律依据体现在国际法和国内法两个层面。世界主要空间国家相继制定了国内空间立法,对外空活动... 外空活动具有创新性、战略性和高风险性等特点,客观上决定了外空活动需要国家的控制与监督,由此外空许可制度应运而生。外空活动许可制度的法律依据体现在国际法和国内法两个层面。世界主要空间国家相继制定了国内空间立法,对外空活动许可证制度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因各国情况各有不同,在立法形式和具体内容上也不尽相同。但在这些千差万别的国内立法背后,有关外空活动许可制度仍存在一些共性的东西,集中体现在强调对国际义务的遵守,普遍重视安全保障措施,重视环境保护,将保险作为许可的前提几个方面。与世界主要空间国家相比,我国外空活动许可制度在调整范围、立法层次、具体内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因此,我国应在借鉴世界主要国家空间立法的前提下,逐步扩大立法调整范围,提高立法层次,增加立法的可操作性,并加强许可的程序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空活动 许可制度 空间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空安全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克 张哲 +4 位作者 杨文飞 何建峰 张天柱 简抗抗 吴伟仁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40-248,共9页
世界各国深空探测活动日益增多、探测环境趋于复杂、任务难度越来越大,开展深空安全问题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深空安全的基本内涵出发,概述了深空安全的研究意义与关键问题,梳理了空间辐射威胁、行星保护、太空遗产保护、空间立法... 世界各国深空探测活动日益增多、探测环境趋于复杂、任务难度越来越大,开展深空安全问题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深空安全的基本内涵出发,概述了深空安全的研究意义与关键问题,梳理了空间辐射威胁、行星保护、太空遗产保护、空间立法等深空安全关键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未来发展。空间辐射具有威胁类型多、辐射强度大的特点,应从物理防护、生物医学防护、化学防护等角度开展研究。行星保护主要面临深空航天器的污染和撞击挑战,应从深空微生物检测与消毒杀菌技术、应对政策制定等角度开展研究。太空遗产保护因各国间的政治、文化、法律差异而在评估及保护措施方面存在争议,应从国际协作、深空航天器以及人类影响降低等角度开展研究。深空立法因各国间存在复杂的国际关系而导致当前的法律法规效力难以成为国际社会共识,应从国际立法组织、国内研究机构、国内法律体系完善等方面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安全 空间辐射威胁 行星保护 太空遗产保护 空间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牛违建”现象的法律经济学反思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田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7年第11期73-79,共7页
"最牛违建"是我国城市治理的一项顽疾。其主要症结在于我国对楼顶空间利用的严格限制。面临日趋扩大的信息不对称、日益增多的监督成本等问题,执法者只能被动地陷入"运动式执法"的泥潭。鉴于优化空间利用是大势所趋... "最牛违建"是我国城市治理的一项顽疾。其主要症结在于我国对楼顶空间利用的严格限制。面临日趋扩大的信息不对称、日益增多的监督成本等问题,执法者只能被动地陷入"运动式执法"的泥潭。鉴于优化空间利用是大势所趋,我国有必要"因势利导",在城市治理思路和空间立法两方面进行改进,激励顶楼房屋的业主最大程度地利用顶楼空间。这不仅会使我国摆脱"最牛违建"的困境,也会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章建筑 空间立法 “绿色”发展理念 城市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