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立法法理学视野下政策法律化的证成
被引量:
18
1
作者
肖恒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5期141-152,167,共13页
立法法理学视野下,立法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能否有效转化为法规范。通过政策法律化,立法者将政策分别转化为政策性、原则性与规则性条款三种模式,而不同模式转换的合法律性、合民意性与合规律性有着不同证成要求。就法规范整体而言...
立法法理学视野下,立法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能否有效转化为法规范。通过政策法律化,立法者将政策分别转化为政策性、原则性与规则性条款三种模式,而不同模式转换的合法律性、合民意性与合规律性有着不同证成要求。就法规范整体而言,不同条款的选择上存在着立法者证明负担水平递减效应,并导致了“向一般条款逃逸”的倾向。有必要通过证明义务分配的方法来抵消这种倾向,如果立法者决定不采用更具体、明确的条款则应给出理由。通过政策法律化的证成来提高立法质量,是新时代立法工作对立法法理学提出的一项全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法律化
法律证成
立法法理
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立法方法论探析
被引量:
12
2
作者
姜孝贤
宋方青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45,共8页
立法方法论是立法法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增进立法过程的合理性程度、提高立法质量为目标。立法方法论的理性建构应当在"立法的环境"下来把握,并以对立法的法律属性和政治属性的准确分析为前提。"立法的环境"具有...
立法方法论是立法法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增进立法过程的合理性程度、提高立法质量为目标。立法方法论的理性建构应当在"立法的环境"下来把握,并以对立法的法律属性和政治属性的准确分析为前提。"立法的环境"具有双维性:外在环境对应于法律行动者,即立法行动之成果所力图调整的对象;内在环境对应于政治行动者,即立法行动的实施者。完整的立法方法论应当是双维多层次的,既包括针对法律行动者的法律教义性维度,也包括针对政治行动者的政治性层面。立法方法论研究的开展对于型塑立法者职业共同体、约束政治立法者的恣意性、恢复立法的尊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
方法论
立法法理
学
立法
的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立法:法学理论研究的一个视角
被引量:
6
3
作者
葛洪义
李晓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6-80,共5页
在法律实证主义兴起以前,最有影响力的法律理论几乎都将世俗法律的效力归结为某种"高级法"的权威,因此,法律不是人的理性所能控制的,当然也就无所谓理性立法。古典自然法理论提出"法律是人类理性的体现",在承认人...
在法律实证主义兴起以前,最有影响力的法律理论几乎都将世俗法律的效力归结为某种"高级法"的权威,因此,法律不是人的理性所能控制的,当然也就无所谓理性立法。古典自然法理论提出"法律是人类理性的体现",在承认人的理性能力的前提下,更是将法律归结为人的理性活动的结果,即所谓理性主义法律观。但在法律实证主义视野内,立法并非纯粹的科学活动,而是政治行为的结果,后者并非都是理性的,所以,立法也就不是严格科学意义上的法学所要研究的问题。法律与立法的分离,促使法学研究的重点出现了"司法化"的转变,现代法律科学正是在这个法律规则及其适用的意义上具有了"科学"的含义。20世纪末产生的立法法理学,则尝试拆除法律与立法之间的篱笆,揭示出立法中的理性及其可能性,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化法学理论研究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法”
理性
立法
立法法理
学
法学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立法法理学视野下政策法律化的证成
被引量:
18
1
作者
肖恒
机构
厦门大学法学院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5期141-152,167,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研究”(20ZDA055)。
文摘
立法法理学视野下,立法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能否有效转化为法规范。通过政策法律化,立法者将政策分别转化为政策性、原则性与规则性条款三种模式,而不同模式转换的合法律性、合民意性与合规律性有着不同证成要求。就法规范整体而言,不同条款的选择上存在着立法者证明负担水平递减效应,并导致了“向一般条款逃逸”的倾向。有必要通过证明义务分配的方法来抵消这种倾向,如果立法者决定不采用更具体、明确的条款则应给出理由。通过政策法律化的证成来提高立法质量,是新时代立法工作对立法法理学提出的一项全新课题。
关键词
政策法律化
法律证成
立法法理
学
分类号
D901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立法方法论探析
被引量:
12
2
作者
姜孝贤
宋方青
机构
厦门大学法学院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45,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地方立法权配置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3BFX024)
文摘
立法方法论是立法法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增进立法过程的合理性程度、提高立法质量为目标。立法方法论的理性建构应当在"立法的环境"下来把握,并以对立法的法律属性和政治属性的准确分析为前提。"立法的环境"具有双维性:外在环境对应于法律行动者,即立法行动之成果所力图调整的对象;内在环境对应于政治行动者,即立法行动的实施者。完整的立法方法论应当是双维多层次的,既包括针对法律行动者的法律教义性维度,也包括针对政治行动者的政治性层面。立法方法论研究的开展对于型塑立法者职业共同体、约束政治立法者的恣意性、恢复立法的尊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立法
方法论
立法法理
学
立法
的环境
Keywords
legislative methodology
legisprudence
circumstances of legislation
分类号
D901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立法:法学理论研究的一个视角
被引量:
6
3
作者
葛洪义
李晓辉
机构
厦门大学法学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6-80,共5页
文摘
在法律实证主义兴起以前,最有影响力的法律理论几乎都将世俗法律的效力归结为某种"高级法"的权威,因此,法律不是人的理性所能控制的,当然也就无所谓理性立法。古典自然法理论提出"法律是人类理性的体现",在承认人的理性能力的前提下,更是将法律归结为人的理性活动的结果,即所谓理性主义法律观。但在法律实证主义视野内,立法并非纯粹的科学活动,而是政治行为的结果,后者并非都是理性的,所以,立法也就不是严格科学意义上的法学所要研究的问题。法律与立法的分离,促使法学研究的重点出现了"司法化"的转变,现代法律科学正是在这个法律规则及其适用的意义上具有了"科学"的含义。20世纪末产生的立法法理学,则尝试拆除法律与立法之间的篱笆,揭示出立法中的理性及其可能性,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化法学理论研究的新视角。
关键词
“高级法”
理性
立法
立法法理
学
法学理论研究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立法法理学视野下政策法律化的证成
肖恒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立法方法论探析
姜孝贤
宋方青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立法:法学理论研究的一个视角
葛洪义
李晓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