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法公众参与困境的解决——以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集体行动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代水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2,共4页
立法公众参与是一种典型的集体行动。社会资本的缺失和公众理性的无知会导致公众不积极参与立法的困境。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集体行动理论为解决这种困境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培育社会资本,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立法,是完善我国立法公众参与... 立法公众参与是一种典型的集体行动。社会资本的缺失和公众理性的无知会导致公众不积极参与立法的困境。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集体行动理论为解决这种困境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培育社会资本,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立法,是完善我国立法公众参与制度的基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公众参与 集体行动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立法评估与立法公众参与的同一性
2
作者 代水平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62,共5页
立法评估和立法公众参与具有相同的历史缘起,均发端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参与民主和规制改革兴起之际,都有充实公众在国家治理中的参与权和限制公权力恣意行使的目标指向;二者的理论基础与价值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旨在维护人民主权、保... 立法评估和立法公众参与具有相同的历史缘起,均发端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参与民主和规制改革兴起之际,都有充实公众在国家治理中的参与权和限制公权力恣意行使的目标指向;二者的理论基础与价值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旨在维护人民主权、保障基本人权、制约公共权力和促进程序正当;在实践层面,二者的实施主体与实施程序呈现互动耦合之势。在立法实践中,不能把立法评估与立法公众参与割裂甚至对立起来,它们具有内生性关联关系,或者说二者具有同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评估 立法公众参与 同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公众参与立法的新路径探析——以人民团体为视角 被引量:8
3
作者 陈赛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5-33,共9页
公众参与立法有利于提升立法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提升立法质量。过去十年,中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在公众参与立法方面做过诸多探索,主要聚焦在公民个体、社会团体、利益集团等方面,但效果不佳,面临诸多困境。人民团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社团... 公众参与立法有利于提升立法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提升立法质量。过去十年,中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在公众参与立法方面做过诸多探索,主要聚焦在公民个体、社会团体、利益集团等方面,但效果不佳,面临诸多困境。人民团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社团,在参与立法方面具有法律依据和实践基础,具有可行性;人民团体具有“广泛性”“人民性”“群众性”等特征,拥有庞大的组织体系、相关的法律和理论团队、较高的政治地位,其参与立法对民主立法和科学立法具有一定的价值。当前,人民团体参与立法主要依靠政治惯例,需要对人民团体参与立法进行制度化建构。在赋权和范围方面,探索从“局部参与”向“全面参与”转变;在方式和途径方面,探索从“立法参与”向“立法协商”转变;在程序和责任方面,探索从“选择执行”到“刚性规制”转变。通过增加制度供给发挥人民团体在参与立法中的积极作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众参与立法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团体 公众参与立法 制度化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公众参与立法机制及其启示 被引量:4
4
作者 袁俊锋 杨云革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9年第4期73-76,共4页
公众参与立法对我国社会、政治和经济各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其中,能够有力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民主参与的发展。美国的公众参与立法机制取得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和完善,其所取得的成就对我国建立公众参与立法机制有着积... 公众参与立法对我国社会、政治和经济各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其中,能够有力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民主参与的发展。美国的公众参与立法机制取得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和完善,其所取得的成就对我国建立公众参与立法机制有着积极意义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立法机制 立法倡议 立法听证 立法信息公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地区公众参与立法的现实探究——以一个案实证分析为例
5
作者 黄信瑜 佟吉清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05-109,共5页
本文以一个台湾地区法案的立法活动为例,主要在于论证台湾地区公众在参与立法活动过程中,是否起到了作用?文中借由实证分析的方法,以公众参与为视角,并结合立法活动过程为考察框架,从而展开论述。
关键词 立法 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构建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万华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1,共7页
公众参与是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构建重大行政决策立法的公众参与制度,需要反思为何公众参与在实践中逐渐陷入无用论的困境,其路径是在立法中改变有限参与的制度定位,在充分保障公众对重大行政决策的参与权基础上,建构交涉性参与过... 公众参与是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构建重大行政决策立法的公众参与制度,需要反思为何公众参与在实践中逐渐陷入无用论的困境,其路径是在立法中改变有限参与的制度定位,在充分保障公众对重大行政决策的参与权基础上,建构交涉性参与过程。在公众参与方式上,应当客观定位听证会制度,以非正式的通告与评论程序作为公众参与的一般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决策立法 公众参与立法 决策参与 决策听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法学视角的环境标准问题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白贵秀 《政法论丛》 CSSCI 2012年第3期82-88,共7页
环境标准属于技术性法律规范,其技术性决定了必须由专家参与,但其作为制度规范价值意义上的考量,在制定主体、制定程序以及颁布生效方面,都离不开法学视角的审视。
关键词 环境标准环境基准正当性专家立法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