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人信息的权利属性及立法价值取向的民法解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树艳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5-108,共4页
个人信息不同于个人隐私与个人资料,使用"个人信息"进行权利定义更符合立法的目的。个人信息的权利属性既包括人格权属性也包括财产权属性,针对这一特殊之处,美国和欧盟国家在各自立法中均有所侧重并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 个人信息不同于个人隐私与个人资料,使用"个人信息"进行权利定义更符合立法的目的。个人信息的权利属性既包括人格权属性也包括财产权属性,针对这一特殊之处,美国和欧盟国家在各自立法中均有所侧重并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基于我国的法律传统和法律实践,有必要在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确立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人格权 财产权 立法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权与商业秘密权立法价值取向的冲突研究
2
作者 赵学强 《政法论丛》 2004年第6期83-87,共5页
本文通过对专利制度的特征及有关专利学说的论述 ,提出两者在立法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着冲突 ,并结合商业秘密进一步探究了该种冲突产生的原因。以该冲突为基点 ,将两者在权利的取得、保护范围等方面做了比较 ,指出了两者在保护技术信息方... 本文通过对专利制度的特征及有关专利学说的论述 ,提出两者在立法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着冲突 ,并结合商业秘密进一步探究了该种冲突产生的原因。以该冲突为基点 ,将两者在权利的取得、保护范围等方面做了比较 ,指出了两者在保护技术信息方面的利弊 ,为技术研发者如何合理利用两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突 立法价值取向 商业秘密权 法的价值 专利权 保护范围 权利 存在 学说 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立法的完善——兼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常健 饶常林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1年第2期85-88,共4页
由国务院公布施行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 ,是我国所颁布的第一部有关资产管理公司和债权转化为股权的法规 ,这部法规的出台无疑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立法的重大发展。但是 ,不可否认 ,其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完善。本文从《金融资... 由国务院公布施行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 ,是我国所颁布的第一部有关资产管理公司和债权转化为股权的法规 ,这部法规的出台无疑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立法的重大发展。但是 ,不可否认 ,其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完善。本文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的立法价值取向入手 ,在全面评析《条例》内容的基础上 ,试图对完善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立法作一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立法 立法价值取向 退出机制 公司法 立法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相关法律法规透视 被引量:9
4
作者 唐鸣 杨正喜 《学习论坛》 2008年第5期63-65,共3页
有关农民工特别法,从共时性看,涉及农民工就业、工资、子女受教育、社会保障、司法救济等社会经济文化权利各个方面;从历时性看,经历了立法重点由社会管理向权利确认、保护转变,立法价值取向由限制、歧视向提供平等保护转变这样一个过程。
关键词 农民工 立法重点 立法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遗产债务清偿顺序探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姜大伟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3-167,共5页
遗产债务清偿顺序在我国1985年《继承法》中并无全面系统之规定,且学理上亦存在不同见解。我国遗产债务清偿顺序的构建,应综合考量现代继承法有关遗产债务清偿顺序立法的价值取向,坚持和体现法之效益、公平、安全、自由等价值理念,比较... 遗产债务清偿顺序在我国1985年《继承法》中并无全面系统之规定,且学理上亦存在不同见解。我国遗产债务清偿顺序的构建,应综合考量现代继承法有关遗产债务清偿顺序立法的价值取向,坚持和体现法之效益、公平、安全、自由等价值理念,比较借鉴法、德、日本等国立法之有益经验,对各遗产债权之受偿顺序作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设计,实现法对各遗产债权人利益的衡平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债务 清偿顺序 立法价值取向 立法设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讯逼供的原因探析
6
作者 赵幼鸣 《湖湘论坛》 2006年第1期49-50,共2页
刑讯逼供不仅侵犯人权而且易造成冤假错案,危害无穷。其原因多样,动机复杂。本文试图对刑讯逼供的原因进行解读。
关键词 刑讯逼供 立法价值取向 法律制度 审问式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述公司资本制度变化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被引量:1
7
作者 童晓博 王宇红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2期64-65,共2页
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已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新的公司法中,公司资本制度由法定资本制改为适合我国国情的折衷资本制。资本制度的缓和,使公司资本制度架构下股东和债权人利益得以平衡的支撑点发生了变化。在缓和的折衷资本制... 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已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新的公司法中,公司资本制度由法定资本制改为适合我国国情的折衷资本制。资本制度的缓和,使公司资本制度架构下股东和债权人利益得以平衡的支撑点发生了变化。在缓和的折衷资本制度下,如何平衡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切实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是文章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制度 立法价值取向 债权人利益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绿色发展”的法律机制:长江大保护的“中医”方案 被引量:50
8
作者 吕忠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0,共10页
《长江保护法》已列入201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并已启动了立法工作。但各方面对《长江保护法》的性质定位、价值取向、制度架构等一些关键问题还缺乏基本共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长江经济带建设需要“中医”方案的理念,... 《长江保护法》已列入201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并已启动了立法工作。但各方面对《长江保护法》的性质定位、价值取向、制度架构等一些关键问题还缺乏基本共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长江经济带建设需要“中医”方案的理念,《长江保护法》的制定也需要通过对涉及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各项法律制度进行“体检”,发现各种“风寒”症状、找到“经脉”淤堵点、研究“脏腑”调理方,确保出台一部以中医整体观为指引、以“治未病”为价值取向的高质量法律,为实现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良法善治”提供基础。本文认为:①已有涉及长江经济带建设的立法涉及多层级、多机关、多法律关系,各种规范的出台背景、价值取向、核心内容、制度体系缺乏协同性,所导致的权利冲突是造成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恶化的制度原因,必须妥善解决。②解决现存的权利冲突,需要为长江保护专门立法,而为长江立良法的前提是确定长江保护法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目标,应通过法律语言的转换,具体化流域安全、流域公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立法价值取向。③长江保护立法是在一定价值取向指引下对权利义务、权力责任等立法资源的配置过程,从立法技术和方法上,应注重优化立法资源,厘清长江保护法的基本概念,合理借鉴国外经验,明确立法技术路径;按照发展与环境综合决策原则,合理配置政府事权,建立实现“绿色发展”决策体制;建立以实现绿色发展为目标的多元共治机制,广泛鼓励公众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保护法 权利冲突 立法价值取向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