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香菇夏季立棒栽培技术
- 1
-
-
作者
仝宗义
秦怀宇
-
机构
山西省广灵县农业委员会
-
出处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4年第13期65-67,共3页
-
文摘
香菇是食用菌栽培中的大宗产品,栽培区由南向北推移。原来的栽培方式、方法不可能完全适应,为了让反季香菇在北方优质高产,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形成了香菇夏季立棒栽培技术。
-
关键词
香菇
夏季
立棒栽培
-
分类号
S646.12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林地香菇立栽和地栽模式比较分析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田亚琴
宋爽
牛玉蓉
杨丽
刘宇
黄振兴
王守现
-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8期168-171,共4页
-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食用菌创新团队项目(编号:BAIC05-2016)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编号:KJCX20170703、KJCX20151408)
-
文摘
为了比较不同栽培模式下林地香菇的产量和品质,选用近年来的主栽香菇品种L18,开展立棒栽培模式和地栽模式的研究,测定2种栽培模式下的产量、子实体形态特征(菌盖大小、菌盖厚度、菌盖硬度、菌柄长度、菌柄直径、菌柄硬度)、子实体单菇干质量和湿质量,并检测其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地栽模式的香菇单袋产量为641.11 g,略低于立棒栽培模式(751.16 g),但地栽模式的商品性状优于立栽模式,综合效益高;2种栽培模式下铅、砷、汞、镉4种重金属含量均符合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立栽模式还符合NY/T 749-2012《绿色食品食用菌》。
-
关键词
林地香菇
立棒栽培
地栽
重金属
-
分类号
S646.120.4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香菇反季节低架栽培技术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张宝军
-
机构
河北省平泉县食用菌产业服务局
-
出处
《食用菌》
2017年第5期63-65,共3页
-
文摘
平泉县2007年开始香菇反季节覆土栽培,品种以L18为主。由于多年覆土栽培,黏菌危害严重,三潮菇后菌棒腐烂严重,经济效益严重下滑。2011年引进新品种L808,进行香菇反季节立棒栽培试验,经过四年的试验、示范、推广,栽培技术成熟,经济效益显著,单棒纯收入达到2元以上。香菇立棒栽培的子实体,菇柄弯曲,相对层架栽培,优质菇少,采菇、注水不方便。为了利用原香菇反季节覆土栽培设施,生产出优质菇,
-
关键词
覆土栽培
立棒栽培
低架栽培
-
分类号
S646.12
[农业科学—蔬菜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