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立方硅氧烷多枝分子合成与双光子吸收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庆
蒋宛莉
+2 位作者
杨平
郭晓稚
王筱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45-1248,共4页
以自制立方硅氧烷(OPS)为"核",合成4种立方硅氧烷多枝分子实现了有机/无机分子杂化。在800nm Ti蓝宝石激光器泵浦下开孔z扫描技术测得多枝分子sample 3、4具有明显的双光子吸收,吸收系数分别为1.4×10-11和2.0×10-11...
以自制立方硅氧烷(OPS)为"核",合成4种立方硅氧烷多枝分子实现了有机/无机分子杂化。在800nm Ti蓝宝石激光器泵浦下开孔z扫描技术测得多枝分子sample 3、4具有明显的双光子吸收,吸收系数分别为1.4×10-11和2.0×10-11cm/W;CCD光谱仪记录到两样品的上转换荧光峰位在600nm左右。经过立方硅氧烷杂化的多枝分子热分解温度最高可达3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方硅氧烷
有机/无机杂化
双光子吸收
上转换荧光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立方笼型倍半硅氧烷稳定的乳液聚合及其Pickering效应
被引量:
2
2
作者
邢玉秀
彭军
+2 位作者
许凯
林伟鸿
陈鸣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8-32,37,共6页
以立方笼型八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倍半硅氧烷(CMSQ-T8)纳米粒子为稳定剂,苯乙烯(St)为聚合单体,在添加少量有机乳化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的条件下制备了稳定的聚苯乙烯/立方笼型倍半硅氧烷(PS/CMSQ-T8)乳液。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光...
以立方笼型八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倍半硅氧烷(CMSQ-T8)纳米粒子为稳定剂,苯乙烯(St)为聚合单体,在添加少量有机乳化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的条件下制备了稳定的聚苯乙烯/立方笼型倍半硅氧烷(PS/CMSQ-T8)乳液。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仪、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分析和热重分析等对乳液微球的粒径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CMSQ-T8含量对微球粒径和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S/CMSQ-T8乳液粒径均一,乳液胶粒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且粒径和Zeta电位随CMSQ-T8含量的增多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CMSQ-T8位于PS表面形成壳层,起到稳定乳液的作用,具有Pickering效应,且可能与核壳界面处的苯乙烯发生了共聚而增强乳液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方
笼型倍半
硅氧烷
乳液聚合
Pickering效应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H敏感的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3
作者
周秋华
邹翠娥
+2 位作者
杨平
华南平
杜玉扣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7-139,144,共4页
利用立方硅氧烷(odaaps)作为保护剂合成了金纳米颗粒,利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透射电镜(TEM)对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通过改变纳米溶胶的pH值,从而改变立方硅氧烷上羧基的存在形式,控制纳米颗粒表面的电荷,实现金纳米颗粒的可逆...
利用立方硅氧烷(odaaps)作为保护剂合成了金纳米颗粒,利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透射电镜(TEM)对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通过改变纳米溶胶的pH值,从而改变立方硅氧烷上羧基的存在形式,控制纳米颗粒表面的电荷,实现金纳米颗粒的可逆聚集与分散;当将其pH值降低至2.5时,颗粒能够完全沉淀,加碱调节其pH与原始值(pH=9)一致时,聚集的颗粒会自动重新分散形成溶胶,其具有与起始一致的高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颗粒
立方硅氧烷
可逆聚集与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立方硅氧烷多枝分子合成与双光子吸收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庆
蒋宛莉
杨平
郭晓稚
王筱梅
机构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部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45-124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3070)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助项目(200333)
苏州市国际合作资助项目(SWH0616)
文摘
以自制立方硅氧烷(OPS)为"核",合成4种立方硅氧烷多枝分子实现了有机/无机分子杂化。在800nm Ti蓝宝石激光器泵浦下开孔z扫描技术测得多枝分子sample 3、4具有明显的双光子吸收,吸收系数分别为1.4×10-11和2.0×10-11cm/W;CCD光谱仪记录到两样品的上转换荧光峰位在600nm左右。经过立方硅氧烷杂化的多枝分子热分解温度最高可达377℃。
关键词
立方硅氧烷
有机/无机杂化
双光子吸收
上转换荧光
热稳定性
Keywords
cubical siloxane multibranched chromophores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two-photon absorption
up-converted fluorescence
thermal stability
分类号
O64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立方笼型倍半硅氧烷稳定的乳液聚合及其Pickering效应
被引量:
2
2
作者
邢玉秀
彭军
许凯
林伟鸿
陈鸣才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所广东省电子有机聚合物材料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8-32,3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174162)
文摘
以立方笼型八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倍半硅氧烷(CMSQ-T8)纳米粒子为稳定剂,苯乙烯(St)为聚合单体,在添加少量有机乳化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的条件下制备了稳定的聚苯乙烯/立方笼型倍半硅氧烷(PS/CMSQ-T8)乳液。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仪、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分析和热重分析等对乳液微球的粒径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CMSQ-T8含量对微球粒径和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S/CMSQ-T8乳液粒径均一,乳液胶粒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且粒径和Zeta电位随CMSQ-T8含量的增多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CMSQ-T8位于PS表面形成壳层,起到稳定乳液的作用,具有Pickering效应,且可能与核壳界面处的苯乙烯发生了共聚而增强乳液的稳定性。
关键词
立方
笼型倍半
硅氧烷
乳液聚合
Pickering效应
核壳结构
Keywords
cube-like octakis (methacryloxypropyl) silsesquioxan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Pickering effect
core- shell structure
分类号
TQ316.334 [化学工程—高聚物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H敏感的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3
作者
周秋华
邹翠娥
杨平
华南平
杜玉扣
机构
盐城师范学院化学系
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7-139,14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607024)项目资助
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4KJB150120)
文摘
利用立方硅氧烷(odaaps)作为保护剂合成了金纳米颗粒,利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透射电镜(TEM)对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通过改变纳米溶胶的pH值,从而改变立方硅氧烷上羧基的存在形式,控制纳米颗粒表面的电荷,实现金纳米颗粒的可逆聚集与分散;当将其pH值降低至2.5时,颗粒能够完全沉淀,加碱调节其pH与原始值(pH=9)一致时,聚集的颗粒会自动重新分散形成溶胶,其具有与起始一致的高分散性。
关键词
金纳米颗粒
立方硅氧烷
可逆聚集与分散
Keywords
Au nanoparticle
odaaps
reversible aggregation and redispersion
分类号
O643.36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立方硅氧烷多枝分子合成与双光子吸收性能研究
陈庆
蒋宛莉
杨平
郭晓稚
王筱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立方笼型倍半硅氧烷稳定的乳液聚合及其Pickering效应
邢玉秀
彭军
许凯
林伟鸿
陈鸣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pH敏感的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周秋华
邹翠娥
杨平
华南平
杜玉扣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