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质量立方氮化硼薄膜的射频磁控溅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1
1
作者 蔡志海 杜玉萍 +5 位作者 谭俊 张平 赵军军 黄安平 许仕龙 严辉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2,共4页
运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硅片上制备了立方氮化硼薄膜 ,并对射频功率、气体分压比及衬底偏压等参数对膜中立方氮化硼 (c -BN)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 (FTIR)、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和原子力显微镜 (AFM )对c ... 运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硅片上制备了立方氮化硼薄膜 ,并对射频功率、气体分压比及衬底偏压等参数对膜中立方氮化硼 (c -BN)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 (FTIR)、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和原子力显微镜 (AFM )对c -BN薄膜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 :30 0W的射频功率是制备c -BN薄膜的最佳条件 ;当气体分压比Ar/N2 =5 1时 ,制备的薄膜中c -BN含量相对最高 ;立方氮化硼的形成存在偏压阈值 (约 80V ) ,低于此偏压c -BN很难形成。拉曼光谱分析进一步确认了BN薄膜的晶相结构。AFM和XPS分析结果表明c -BN薄膜结晶良好 ,晶粒尺寸细小 ,具有很好的化学配比 ,B原子与N原子的含量比为 1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方氮化硼薄膜 射频磁控溅射 拉曼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外延立方氮化硼薄膜的微结构研究
2
作者 张兴旺 陈诺夫 +1 位作者 OYEN H-G ZIEMANN P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3-28,共6页
利用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在金刚石薄膜衬底上制备立方氮化硼薄膜,傅立叶变换红外谱的结果表明,在高度(001)织构金刚石薄膜衬底上沉积的立方氮化硼薄膜是纯的立方相,而在多晶金刚石薄膜衬底上制备的立方氮化硼薄膜中还含少量的六角氮化硼... 利用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在金刚石薄膜衬底上制备立方氮化硼薄膜,傅立叶变换红外谱的结果表明,在高度(001)织构金刚石薄膜衬底上沉积的立方氮化硼薄膜是纯的立方相,而在多晶金刚石薄膜衬底上制备的立方氮化硼薄膜中还含少量的六角氮化硼。高分辨透射电镜的分析表明,在金刚石晶粒上异质外延的c BN直接成核于金刚石衬底,界面没有六角氮化硼过渡层;而在含有大量缺陷的晶粒边界,存在六角氮化硼的成核与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方氮化硼薄膜 衬底 金刚石薄膜 成核 异质外延 高分辨透射电镜 微结构 立方 红外 晶粒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Si掺杂c-BN薄膜的制备及电学性质研究
3
作者 应杰 范亚明 +1 位作者 谭海仁 施辉伟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09-414,共6页
采用双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制备了原位Si掺杂的c-BN薄膜。系统研究了辅源轰击束流大小、辅源气体组分比以及衬底温度对制备薄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掺入Si杂质后,要保持高立方相含量,必须增强辅源离子的轰击强度;随着辅源混合气体中Ar含... 采用双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制备了原位Si掺杂的c-BN薄膜。系统研究了辅源轰击束流大小、辅源气体组分比以及衬底温度对制备薄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掺入Si杂质后,要保持高立方相含量,必须增强辅源离子的轰击强度;随着辅源混合气体中Ar含量的增加,立方相含量也逐步增加;中等衬底生长温度既可以保持薄膜中高立方相含量以及较好的晶体质量,又不会导致薄膜中应力过大。电学测试则显现掺杂薄膜具有明显的半导体特性和非晶态半导体的电学输运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方氮化硼薄膜 掺杂 立方相含量 电学输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