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NSCUBE—一个超立方体结构的多处理机系统 被引量:1
1
作者 须成忠 张德富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6-31,46,共7页
TRANSCUBE是一个基于分布存贮和信件传递的多处理机系统.它的核心是一个由多个Transputer组成的超立方体结构阵列.本文重点介绍了TRANSCUBE的系统结构和通信软件结构.
关键词 多处理机系统 立方体结构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立方体结构分布式系统及图文信息传输
2
作者 张新荣 左建中 +1 位作者 姚文庆 张定昭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14-317,共4页
研究设计超立方体结构分布式计算机系统 (THDS)及其通信软件 ,进行图文数据传输的研究 ,实现了图文信息通讯 .THDS系统能够大幅度提高图文信息的传输速度和流通量 ,有发展前途 。
关键词 图文信息传输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 立方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立方体结构的优化设计与实现
3
作者 姚文庆 张新荣 张晏青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9-34,共6页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超立方体FTH(Folded_TwistedHypercube)结构,开发了优化路径选择和广播式算法。本结构具有一致性好,连接度高,直径短,容错能力强,编写程序方便等性能。
关键词 立方体结构 网络互连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立方体结构上的并行FFT算法分析
4
作者 林亚平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2年第1期109-114,共6页
本文讨论超立方体结构上的并行FFT算法,着重分析算法的通信复杂性,并在此基础上导出算法的加速比.比较环和网状结构,超立方体上的并行FFT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
关键词 立方体结构 并行算法 FFT 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立方体结构上的并行归并排序算法
5
作者 林亚平 《湖南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4-18,共5页
本文讨论超立方体结构上的并行归并排序算法,着重分析算法的通信复杂性,在此基础上推导算法的加速比.
关键词 立方体结构 并行算法 计算机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立方体结构分布式计算机系统设计
6
作者 姚文庆 张新荣 张晏青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5期576-582,共7页
论述分布式计算机系统最新拓扑结构—超立方体结构的特征和递归构造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用超立方体结构(PHDS)的设计与实现,重点讨论通信控制板.
关键词 分布式计算机 立方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立方体与多总线结构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评价
7
作者 姚文庆 曾昭元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6-50,共5页
本文对自行研制的超立方体结构及多总线结构的分布式多微机系统进行了初步性能评价和模拟分析。
关键词 立方体结构 多总线结构 分布式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立方体簇结构的3D-Ad hoc网络路由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佟宁 浑洁絮 +1 位作者 杨琦 贾慧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35-140,共6页
针对三维Ad hoc网络拓扑结构复杂和节点随机移动导致寻路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层立方体簇结构的路由算法。借助节点的位置信息构建多层立方体,成簇过程简便并且扩展性强;由于节点随机移动,引入了簇重构机制。利用多层立方体簇进行拓... 针对三维Ad hoc网络拓扑结构复杂和节点随机移动导致寻路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层立方体簇结构的路由算法。借助节点的位置信息构建多层立方体,成簇过程简便并且扩展性强;由于节点随机移动,引入了簇重构机制。利用多层立方体簇进行拓扑转化及簇间通信编号。簇间通信编号能够提供到达地址的相关路径信息,有效简化了路由过程。仿真分析表明,提出的策略正确可行,达到了简化三维Ad hoc网络拓扑、正确路由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无线自组网 多层立方体结构 成簇算法 路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立方体拓扑结构的NoC测试规划研究
9
作者 胡聪 信文雪 +2 位作者 周甜 朱爱军 许川佩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79,共5页
为了优化测试时间,提高片上网络(NoC)资源内核的测试效率,结合NoC测试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超立方体拓扑结构的NoC测试规划优化方法。该方法针对超立方体结构自身优势设计一种具有部分自适应能力的E-cube路由算法,增加测试过程中对路由节... 为了优化测试时间,提高片上网络(NoC)资源内核的测试效率,结合NoC测试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超立方体拓扑结构的NoC测试规划优化方法。该方法针对超立方体结构自身优势设计一种具有部分自适应能力的E-cube路由算法,增加测试过程中对路由节点和通信链路的利用率;通过引入混度序列和压缩因子对粒子算法进行改进,增加种群多样性。在ITC’02国际标准电路测试集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测试时间最大优化率可达17.38%,有效缩短了测试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上网络 立方体拓扑结构 测试优化 改进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立方体多处理机系统中基于扩展最优通路矩阵的容错路由 被引量:12
10
作者 田绍槐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7-92,共6页
该文在高峰等文章的基础上 ,提出了针对超立方体结构多处理机系统的扩展最优通路矩阵 (ExtendedOptimal Path Matrices,EOPMs)的概念 ,并给出了一个建立 EOPMs的算法和基于 EOPMs的容错路由算法 ,证明了基于 EOPMs的容错路由算法是基于... 该文在高峰等文章的基础上 ,提出了针对超立方体结构多处理机系统的扩展最优通路矩阵 (ExtendedOptimal Path Matrices,EOPMs)的概念 ,并给出了一个建立 EOPMs的算法和基于 EOPMs的容错路由算法 ,证明了基于 EOPMs的容错路由算法是基于扩展安全向量 (ESVs) [1 3] 和基于最优通路矩阵 (OPMs) [1 4] 容错路由算法的扩展 .与原文相比 ,该算法的存储开销与 OPMs相同 ,但记录的最优通路的信息 ,包含了原文所记录的最优通路的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错路由 扩展最优通路矩阵 多处理机系统 立方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立方体分布系统中信息传递路由的决策
11
作者 张培衢 徐久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4期88-91,共4页
本文在概述n维立方体分布系统结构特点之后,讨论三维立方体分布结构中,根据结点间距离选择信息传递路由决策算法,并经实验核算法是切实可用的。
关键词 结点 路由 立方体结构 分布系统 信息传递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原子层Pd壳的Pt_3Ni纳米立方体的甲酸氧化性能(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柳轩 沈水云 +1 位作者 朱凤鹃 章俊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7-342,共6页
通过一种结合了CO辅助合成Pt_3Ni纳米立方粒子和单原子层Cu壳欠电位沉积再置换为Pd的方法,成功制备出了具有单原子层Pd壳和Pt_3Ni纳米立方粒子核结构的Pt_3Ni@Pd/C催化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法被用... 通过一种结合了CO辅助合成Pt_3Ni纳米立方粒子和单原子层Cu壳欠电位沉积再置换为Pd的方法,成功制备出了具有单原子层Pd壳和Pt_3Ni纳米立方粒子核结构的Pt_3Ni@Pd/C催化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法被用于研究表征此种Pt_3Ni@Pd/C催化剂,结果显示大部分Pt_3Ni纳米粒子的表面都由{100}族的晶面所构成。而且在这些{100}族的晶面上,单原子层Pd壳通过电沉积的外延生长,也获得了{100}族的晶面。本文进一步对Pt_3Ni@Pd/C作为甲酸氧化电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商业Pd/C和原Pt_3Ni/C催化剂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由于Pt_3Ni@Pd/C的单原子层Pd壳的结构和所暴露出的Pd{100}族的晶面,Pt_3Ni@Pd/C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甲酸氧化电催化性能。与原Pt_3Ni/C催化剂相比较,Pt_3Ni@Pd/C催化剂的贵金属质量比活性提高到了7.5倍。此外,与商业Pd/C催化剂相比,Pt_3Ni@Pd/C催化剂的比表面活性和Pd质量比活性也分别提高到了2.5和8.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剂 甲酸氧化 单原子层Pd壳 立方体结构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DPG策略的超立方体卫星编队控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苗峻 涂歆滢 +3 位作者 殷建丰 彭靖 李海津 陈子匀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34,共11页
针对大规模卫星高精度编队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吸引法则的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控制方法(attraction-based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ADDPG)。首先阐述了超立方体拓扑编队拓扑构型特性,建立了卫星编队动力学模型,设计了超... 针对大规模卫星高精度编队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吸引法则的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控制方法(attraction-based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ADDPG)。首先阐述了超立方体拓扑编队拓扑构型特性,建立了卫星编队动力学模型,设计了超立方体卫星编队虚拟中心用于衡量编队整体飞行状态。为解决无模型深度强化学习的探索和扩展平衡问题,设计了ε-imitation动作选择策略方法,最终提出了基于ADDPG的卫星编队控制策略。算法不依赖于环境模型,通过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可以降低学习模型初期探索过程中的盲目试错。仿真结果表明ADDPG策略以较少的能量消耗达到更高的精度,相比知名算法在加快编队收敛速度的同时,误差减少5%以上,能量消耗减少7%以上,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DPG策略 虚拟中心 立方体拓扑结构 卫星编队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PLS的T比特路由器结构研究
14
作者 赵昭灵 李云涛 +2 位作者 郭玉华 郭云飞 张兴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40,52,共4页
GMPLS是一种将电层包交换技术与光层大颗粒度交换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新技术,其统一的控制管理层面简化了网络的结构;在研究了多种T比特路由器结构的基础上,该文提出了一种将电处理技术优势和光技术优势有机结合的光电混合、多种交换... GMPLS是一种将电层包交换技术与光层大颗粒度交换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新技术,其统一的控制管理层面简化了网络的结构;在研究了多种T比特路由器结构的基础上,该文提出了一种将电处理技术优势和光技术优势有机结合的光电混合、多种交换颗粒度的大容量交换路由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PLS T比特路由器 光路由器 光交换 立方体结构 交换机 链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比特级路由器的体系结构
15
作者 范力军 任秀丽 +1 位作者 全成斌 栾贵兴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35-738,共4页
主干网络上的信息流量急剧增长,ISP不可能经常更新核心路由器以满足其需要,为保护现有投资,对核心路由器交换结构的可扩展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传统路由器的交叉开关体系结构的可扩展性差,在更高速度的太比特(Terabit,即1012bit)... 主干网络上的信息流量急剧增长,ISP不可能经常更新核心路由器以满足其需要,为保护现有投资,对核心路由器交换结构的可扩展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传统路由器的交叉开关体系结构的可扩展性差,在更高速度的太比特(Terabit,即1012bit)级路由器中必须采用新的体系结构,即可扩展的分布式交换体系结构·全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太比特级路由器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介绍了太比特级路由器的新功能,以三维环形结构、三维圆环面(torus)结构、多维超立方体(hypercube)结构为例,对新一代太比特级路由器的分布式体系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展望了太比特级路由器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比特级路由器 多维交换结构 多维超立方体结构 三维圆环面结构 三维环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倍率性能纳微结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0.6Li_2MnO_3-0.4LiNi_(0.5)Mn_(0.5)O_2的简易制备(英文)
16
作者 史侠星 廖世宣 +4 位作者 袁炳 钟艳君 钟本和 刘恒 郭孝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27-1534,共8页
采用快速共沉淀法合成了立方体的层状无钴富锂固溶体正极材料0.6Li2MnO3-0.4LiNi0.5Mn0.5O2.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电性能测试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 采用快速共沉淀法合成了立方体的层状无钴富锂固溶体正极材料0.6Li2MnO3-0.4LiNi0.5Mn0.5O2.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电性能测试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材料具有典型的α-Na Fe O2六方层状晶体结构且具有与目标材料相似的化学组成.SEM和TEM结果表明,材料由粒径为40–200 nm的纳米颗粒组装成立方体结构.在文中给出了一个立方团聚体可能的形成机理.电化学性能测试(2.0–4.8 V电压范围内(vs Li/Li+))显示该材料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0.1C和10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分别是243和143 m Ah g–1.此外,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即使在大倍率测试后,0.5C倍率下循环72次仍显示出90.7%的高容量保持率.这种具有简易操作步骤和优异结果的共沉淀方法是一种经济的能够促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大规模应用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简易快速共沉淀 立方体结构 电化学性能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尺度网络中集散节点的抗脆弱性策略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陶少华 刘玉华 +1 位作者 许凯华 谈德茂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1-153,167,共4页
回顾了无尺度网络的发现历程,论述了复杂网络的无尺度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集散节点的抗脆弱性策略。提出了对集散节点加以控制后形成的层次和由虚拟节点组成的超立方体。与原集散节点相比较,层次结构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容错性,超立... 回顾了无尺度网络的发现历程,论述了复杂网络的无尺度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集散节点的抗脆弱性策略。提出了对集散节点加以控制后形成的层次和由虚拟节点组成的超立方体。与原集散节点相比较,层次结构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容错性,超立方体结构具有高度自治性与故障重构性。仿真实验表明两者都具有较强的鲁棒性、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足度网络 集散节点 脆弱性 层次结构 立方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息传递网络中的消息传递机制和路由算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永华 姚洪 徐炜民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1-616,共6页
消息传递网络应用十分广泛,小到超大规模集成(VLSI)内部总线,大到计算机广域网.对其中一种消息传递网络———3D环型立方体结构中消息传递机制以及路由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无死锁和无活锁的确定性路由与自适应路由相结合的路由算... 消息传递网络应用十分广泛,小到超大规模集成(VLSI)内部总线,大到计算机广域网.对其中一种消息传递网络———3D环型立方体结构中消息传递机制以及路由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无死锁和无活锁的确定性路由与自适应路由相结合的路由算法,考察了虚拟直通(cut-through)和存储转发(store-and-forward)两种消息传递机制下的性能表现.通过在3D环型立方体网络上的模拟运算,验证了所提出的算法在传输延时、吞吐率等方面的性能提高;也验证了不同的消息传递机制对网络传输效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息传递网络 3D环型立方体结构 消息传递机制 虚拟直通 路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P网络中集散节点分布式处理控制模型
19
作者 饶浩 杨春 陶少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686-4689,共4页
对目前P2P网络中集散节点现象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对集散节点进行基于超立方体结构的分布式处理控制思想,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通过控制P2P网络的逻辑拓扑结构来避免集散节点形成的思路,给出了控制模型以及实现控制模型的具体算法,并对算法进... 对目前P2P网络中集散节点现象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对集散节点进行基于超立方体结构的分布式处理控制思想,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通过控制P2P网络的逻辑拓扑结构来避免集散节点形成的思路,给出了控制模型以及实现控制模型的具体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复杂度分析,最后通过仿真证明了本控制模型能有效控制网络中集散节点的形成。所以本控制模型能提高P2P网络抗协同攻击的能力,增强网络的健壮性,从而达到保障P2P网络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等网络 集散节点 拓扑结构控制 立方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氮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光全 刘晓波 +1 位作者 薛耀辉 黄靖伦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2-427,共6页
全氮化合物是推进剂和炸药等高能密度材料(HEDM)有应用前景的候选物。在全氮化合物中,聚合氮特别是立方偏转结构聚合氮(cg-N)的能量最高,理论计算显示cg-N的密度为3.9 g·cm-3,比冲为500 s,爆压是HMX的十倍有余。cg-N已于2004年通... 全氮化合物是推进剂和炸药等高能密度材料(HEDM)有应用前景的候选物。在全氮化合物中,聚合氮特别是立方偏转结构聚合氮(cg-N)的能量最高,理论计算显示cg-N的密度为3.9 g·cm-3,比冲为500 s,爆压是HMX的十倍有余。cg-N已于2004年通过在金刚石对顶砧中在2000 K高温、140 GPa高压下压缩氮气实验制得,但是在常温常压下还无法稳定保存;如果在常温环境下能够得到稳定的聚合氮,这将是含能材料领域的一次里程牌式的飞跃。本文就这种立方偏转晶体结构的聚合氮和之前发现的无定形聚合氮进行了综述,并详细地阐述了以N2/H2(2/1,体积比)混合物在室温下约85 GPa条件下制得的N2/H2聚合氮合金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全氮化合物 聚合氮(Poly-N) 立方体偏转结构聚合氮(cg-N) 氮金刚石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