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流道双向泵站立式轴流泵装置性能分析
1
作者 陈洋 李玲玉 +1 位作者 焦伟轩 游峻松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3-443,共11页
卧式双向泵以及定速“S”型叶片难以全面适应现阶段双向泵站运行需求,因此有必要针对X流道双向泵站立式轴流泵装置的综合水力性能开展研究,以满足双向运行泵站的工程应用要求。基于模型试验结果,结合装置结构型式及几何尺寸参数,针对江... 卧式双向泵以及定速“S”型叶片难以全面适应现阶段双向泵站运行需求,因此有必要针对X流道双向泵站立式轴流泵装置的综合水力性能开展研究,以满足双向运行泵站的工程应用要求。基于模型试验结果,结合装置结构型式及几何尺寸参数,针对江苏地区3座沿江X流道双向泵站5个轴流泵装置模型试验结果开展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X流道立式轴流泵适用于1~4m扬程段变化的低扬程双向引排泵站;5个轴流泵水力模型的能量和空化性能均较优;相较于流道型线的变化,水力模型的选择对泵装置能量性能影响更大,但出水扩散管等局部型线的改变对泵装置最高效率点不可忽略;低扬程轴流泵的马鞍区不仅与泵段特性直接相关,与水泵装置配置也有必然关系,吸水喇叭管型线的改变能够弱化甚至消除马鞍区。研究可为X流道水泵选型及流道型线控制提供借鉴,为X流道立式轴流泵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流道 立式轴流 模型试验 量纲一化 水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轴流泵装置马鞍区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庞熙 李文强 +3 位作者 刘芸 陈纯 李馨雨 陈松山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3,79,共9页
为分析叶片角度下立式轴流泵在马鞍区工况的振动特性,采用流体计算软件CFX的数值模拟与泵装置试验结合的方法,在验证计算结果准确性的情况下,数值计算了3个叶片角度、4个流量下的泵段形变、振动特性、压力脉动、非周期性力;并通过试验... 为分析叶片角度下立式轴流泵在马鞍区工况的振动特性,采用流体计算软件CFX的数值模拟与泵装置试验结合的方法,在验证计算结果准确性的情况下,数值计算了3个叶片角度、4个流量下的泵段形变、振动特性、压力脉动、非周期性力;并通过试验测试了泵段马鞍区振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泵段在0.30 QBEP至0.60 QBEP之间存在马鞍区,在马鞍区工况内造成泵段振动的主要因素为叶轮-导叶之间动静交界面的干扰作用;为保证泵装置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最小运行流量应超过本文所定义的强化马鞍区工况流量;泵装置在马鞍区内运行时,叶片安放角越小越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轴流 马鞍区 形变 振动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立式轴流泵装置流道内部流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40
3
作者 杨帆 刘超 +1 位作者 汤方平 周济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43,55,共6页
基于三维不可压缩流体的雷诺平均N-S方程和RNGk-ε湍流模型,采用CFX软件计算了额定转速下180-340 L/s流量范围内6个工况点的立式轴流泵装置内部流动,分析了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的流动特性,重点研究进口流动细部结构,同时预测了泵装置的... 基于三维不可压缩流体的雷诺平均N-S方程和RNGk-ε湍流模型,采用CFX软件计算了额定转速下180-340 L/s流量范围内6个工况点的立式轴流泵装置内部流动,分析了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的流动特性,重点研究进口流动细部结构,同时预测了泵装置的水力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叶轮旋转对进水流道出口轴向流速分布和切向流速分布的影响较小。导叶出口环量对出水流道的流场影响较大,导致隔墩两侧流量分配不均,大流量时隔墩两侧水流流态比较平顺,而小流量时隔墩右侧流道内出现螺旋状水流,两侧水流严重不均衡。通过计算预测了泵装置水力性能,并与泵装置模型性能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表明最优工况时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吻合较理想,可以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轴流泵装置 进出水流道 水力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轴流大豆育种脱粒机参数优化 被引量:30
4
作者 侯守印 陈海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25,共7页
为寻求对立式轴流大豆育种专用脱粒机的脱粒、分离与清选性能影响的结构与工作参数最优组合,对其进行了参数优化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中心组合优化试验方法,以滚筒线速度、脱粒间隙、喂入量和植株体积含水率为影响因素,含杂率、... 为寻求对立式轴流大豆育种专用脱粒机的脱粒、分离与清选性能影响的结构与工作参数最优组合,对其进行了参数优化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中心组合优化试验方法,以滚筒线速度、脱粒间隙、喂入量和植株体积含水率为影响因素,含杂率、破碎率、未脱净率、夹带损失率、飞溅损失率和沉积率为目标函数,对影响该机脱粒性能的结构与工作参数进行优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植株体积含水率14%~20%,滚筒线速度6.5~8.3m/s,脱粒间隙为15mm,喂入量为2.4kg/min时,含杂率低于0.5%,破碎率低于1%,未脱净率低于2%,夹带损失率低于0.7%,飞溅损失率与沉积率为零。该研究可为立式轴流大豆育种专用脱粒机的产品定型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 优化 育种 立式轴流 脱粒机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肘形进水流道对立式轴流泵水力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1
5
作者 朱红耕 袁寿其 刘厚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9,共4页
为定量研究肘形进水流道对轴流泵水力性能的影响,实现性能预测,该文采用雷诺时均N-S方程和标准紊流模型,数值模拟了某肘形进水流道和轴流泵联合运行时的三维流场,获得了水泵的流量~扬程曲线、流量~功率曲线和流量~效率曲线,并... 为定量研究肘形进水流道对轴流泵水力性能的影响,实现性能预测,该文采用雷诺时均N-S方程和标准紊流模型,数值模拟了某肘形进水流道和轴流泵联合运行时的三维流场,获得了水泵的流量~扬程曲线、流量~功率曲线和流量~效率曲线,并与设计进水条件下的水泵性能进行了对比。在该肘形进水流道提供的进水条件下,在计算流量范围内,泵的扬程和效率分别平均下降约8.62%和5.74%,轴功率平均增加约3.56%,最优工况点效率降低了5.99%,流量减少了8.59%。通过5个肘形进水流道设计方案的计算对比发现,流道出口水流的偏流角与水泵性能的发挥密切相关,在相同流量下,水泵效率差值达4.34%。因此,为确保水泵高效、安全地运行,应重视进水流道水力设计优化和面向对象的水泵设计,改善水泵进水条件,减少进水流道对水泵水力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形进水流道 数值模拟 水力性能 立式轴流 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轴流泵装置的三维湍流流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24
6
作者 陆林广 伍杰 +1 位作者 陈阿萍 秦钟建 《排灌机械》 2007年第1期29-32,共4页
采用三维湍流数值模拟方法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某泵站立式轴流泵装置进行了优化水力设计研究工作;分别建立了轴流泵模型和立式轴流泵装置几何型体数学模型,并分别对轴流泵模型和立式轴流泵装置的内部流动进行了三维湍流数值模拟,计算所... 采用三维湍流数值模拟方法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某泵站立式轴流泵装置进行了优化水力设计研究工作;分别建立了轴流泵模型和立式轴流泵装置几何型体数学模型,并分别对轴流泵模型和立式轴流泵装置的内部流动进行了三维湍流数值模拟,计算所得的轴流泵模型的水力性能与模型试验的结果一致;轴流泵装置数值计算所得的水力性能与装置模型试验结果的基本规律相符。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立式轴流泵装置内部的三维湍流流动及其水力性能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对立式轴流泵装置进行深入的优化水力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泵装置的水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轴流 泵装置 三维湍流流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扬程立式轴流泵出水流道基本流态及水力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陆林广 陈阿萍 +2 位作者 黄金军 徐磊 刘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7年第2期72-74,共3页
采用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的方法对低扬程立式轴流泵虹吸式和直管式2种不同形式的出水流道进行了比较,揭示了这2种出水流道的基本流态,测试了这2种形式出水流道的水力损失。结果表明:在低扬程的条件下,虹吸式出水流道内的水流转向更为有... 采用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的方法对低扬程立式轴流泵虹吸式和直管式2种不同形式的出水流道进行了比较,揭示了这2种出水流道的基本流态,测试了这2种形式出水流道的水力损失。结果表明:在低扬程的条件下,虹吸式出水流道内的水流转向更为有序、扩散更为平缓、水力损失更小,对于年运行时数较多的大型低扬程泵站,在上游水位变幅允许的条件下,应优先选用水力性能较好的虹吸式出水流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扬程 立式轴流 出水流道 水力性能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立式轴流泵叶片调节方式比较 被引量:10
8
作者 马晓忠 沙新建 刘刚 《排灌机械》 2003年第5期11-14,共4页
介绍了大型立式轴流泵的叶片调节方式,对油压调节方式和机械调节方式从结构、工作原理、系统构成、控制方式、安装、检修与运行、自动化管理、泵的构造要求、投资、运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认为两种调节方式在大型泵站的运用都是... 介绍了大型立式轴流泵的叶片调节方式,对油压调节方式和机械调节方式从结构、工作原理、系统构成、控制方式、安装、检修与运行、自动化管理、泵的构造要求、投资、运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认为两种调节方式在大型泵站的运用都是成功的,但机械调节方式结构和系统构成更简单,控制方式和自动化管理更容易,安装、检修方便,对泵的构造要求不高,投资也少,机械式调节有替代液压式全调节的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轴流 叶片 油压调节 机械调节 大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莎豆收获机立式轴流脱粒分离装置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文亮 胡浩 +2 位作者 姜彩宇 董润坚 文正彪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9期103-104,共2页
针对油莎豆收获时起获物含土量大,茎、豆、土高效分离困难,传统大直径超长双层滚筒筛分离效果差、损失率高、结构庞大等问题,设计一种可适应油莎豆适时收获的立式轴流油莎豆脱粒分离装置,并对本装置中的关键零部件进行了设计与校核。
关键词 油莎豆 立式轴流 脱粒滚筒 收获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扬程双向立式轴流泵装置水动力特性数值计算 被引量:5
10
作者 戴景 戴启璠 郭赞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8-151,168,共5页
为了研究特低扬程双向立式泵装置的水动力特性,采用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某特低扬程双向泵装置及过流部件在不同工况下的水动力特性。结果表明,该特低扬程双向立式泵装置及过流部件在设计工况时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内、... 为了研究特低扬程双向立式泵装置的水动力特性,采用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某特低扬程双向泵装置及过流部件在不同工况下的水动力特性。结果表明,该特低扬程双向立式泵装置及过流部件在设计工况时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内、外特性;设计工况下泵装置的效率可达70%以上;最高扬程附近运行时,导叶叶道内出现流动分离等不良流态,转轮叶片工作面与背面压差较大,应避免在最高扬程附近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扬程 双向立式轴流泵装置 水动力特性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涝泵站立式轴流泵装置模型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敬江 《排灌机械》 2008年第6期20-23,共4页
针对排涝泵站改造工程的需要,开展了立式轴流泵装置模型试验研究,轴流泵装置模型由比转速700的水力模型、肘形进水流道和直管式出水流道组成,获得了模型泵和原型泵装置的能量和汽蚀特性曲线以及飞逸转速特性.在叶轮叶片转角为-4°时... 针对排涝泵站改造工程的需要,开展了立式轴流泵装置模型试验研究,轴流泵装置模型由比转速700的水力模型、肘形进水流道和直管式出水流道组成,获得了模型泵和原型泵装置的能量和汽蚀特性曲线以及飞逸转速特性.在叶轮叶片转角为-4°时,泵装置模型最高效率为76.21%,扬程为6.39 m,流量为0.298 m3/s;对应的原型泵装置设计工况点扬程6.00 m,效率为83.87%,流量为25.9 m3/s,满足设计流量的要求;在最高扬程下,轴功率小于2 300 kW.所选用的水力模型性能满足泵站的实际运行要求,经过优化的直管式出水流道保证了泵装置高效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轴流 水力模型 装置特性 泵站 直管式出水流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立式轴流泵水导机械密封技术改造与运行评价
12
作者 颜蔚 滕军 李扬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6-100,共5页
江都第四抽水站立式全调节轴流泵水导机械密封静环座弹簧座结构经过2次改造,2009年江都四站整体改造后机械密封在使用中存在弹簧松动、锈蚀难以更换等问题,2012年通过在弹簧座轴孔切出一个角,从而增加弹簧座轴孔接触面的方法,解决了弹... 江都第四抽水站立式全调节轴流泵水导机械密封静环座弹簧座结构经过2次改造,2009年江都四站整体改造后机械密封在使用中存在弹簧松动、锈蚀难以更换等问题,2012年通过在弹簧座轴孔切出一个角,从而增加弹簧座轴孔接触面的方法,解决了弹簧安装检修时难以压入的问题。但是实际使用中出现多组弹簧脱落、锈蚀现象,在将材质更换为不锈钢的基础上经过计算增加弹簧长度,通过运行基本解决了脱落锈蚀等问题。2013年进一步进行改进,将弹簧座由连体式改为哈夫式,实现了检修时无需拆卸动静环系统即可便捷更换弹簧的效果,提高了动静环机械密封的检修效率。经运行检验,此次改造提升了立式全调节轴流泵水导机械密封检修效率和运行安全可靠性,为工程运行提供了保障,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和价格便宜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轴流 机械密封 静环座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立式轴流脱粒装置试验台的设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兴超 师清翔 +3 位作者 王升升 耿令新 刘春亚 杨芳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8-101,111,共5页
为减小现有联合收割机整机的尺寸,增加现有联合收割机在丘陵地区通过的灵活性,提出了将市场上普遍使用的横置式脱粒滚筒改为立式轴流脱粒装置的方案。同时,设计了一种小型立式轴流脱粒装置的试验台,可清晰地记录整个试验过程中主要工作... 为减小现有联合收割机整机的尺寸,增加现有联合收割机在丘陵地区通过的灵活性,提出了将市场上普遍使用的横置式脱粒滚筒改为立式轴流脱粒装置的方案。同时,设计了一种小型立式轴流脱粒装置的试验台,可清晰地记录整个试验过程中主要工作部件的转速、扭矩、功耗和物料的喂入速度,以及在不同工况下脱粒装置的工作性能。当立式轴流脱粒滚筒的长度达到900mm时,整个脱粒装置的脱粒总损失率、含杂率及断穗籽粒率分别为1.43%、31.87%和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粒装置 试验台 脱粒性能 立式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轴流泵装置飞逸过渡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4
作者 戴景 戴启璠 +4 位作者 郑源 陈超 王宏图 周玥涛 许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5-229,236,共6页
为了研究立式轴流泵装置飞逸过渡过程的水动力特性,以引江济淮工程派河口泵站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 16.0与UDF二次开发程序相结合的数值模拟方法,对立式轴流泵装置的飞逸过渡过程进行了全流场数值计算,获得了机组在飞逸过渡过程中的转... 为了研究立式轴流泵装置飞逸过渡过程的水动力特性,以引江济淮工程派河口泵站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 16.0与UDF二次开发程序相结合的数值模拟方法,对立式轴流泵装置的飞逸过渡过程进行了全流场数值计算,获得了机组在飞逸过渡过程中的转速、流量、扭矩、轴向力等外特性参数的变化以及肘形流道内流线的演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扬程下,泵装置飞逸转速约为218.99 r/min,与模型试验换算至原型的值215.33 r/min之间的相对误差为1.69%;飞逸过渡过程中水泵叶轮最大轴向力为225.93 kN,轴向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小于水泵叶轮自重342.12 kN,整个飞逸过渡过程中水泵机组不会发生"抬机"事故,飞逸过渡过程中肘形流道内出现了高度螺旋状的涡带。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立式轴流泵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逸转速 过渡过程 水力性能 数值模拟 立式轴流 派河口泵站 引江济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立式轴流泵站飞逸过渡过程数值计算 被引量:4
15
作者 戴景 戴启璠 +3 位作者 李欢 王闻通 梁豪杰 郭赞赞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9-133,共5页
采用CFX滑移网格的非定常数值计算方法,计算并分析了双向立式轴流泵装置飞逸过渡过程中泵装置内、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转动惯量的变化会影响泵装置进入飞逸的时间,对最终的飞逸转速的值几乎没有影响;随着转速的不断升高,由于相对入... 采用CFX滑移网格的非定常数值计算方法,计算并分析了双向立式轴流泵装置飞逸过渡过程中泵装置内、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转动惯量的变化会影响泵装置进入飞逸的时间,对最终的飞逸转速的值几乎没有影响;随着转速的不断升高,由于相对入流角的变化,叶轮内部发生流动分离现象,在叶轮叶片上形成一定范围的局部低压区,载荷分布曲线上表现为载荷突变,当达到飞逸工况时,叶轮叶片工作面与背面载荷基本一致,压差很小,叶轮几乎不对外做功;叶轮出口不同位置监测点的水压脉动的主频基本相同,均为叶轮叶片通过频率,并没有出现由尾水管涡带引起的低频脉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立式轴流 飞逸 过渡过程 水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立式轴流泵水力模型导叶改型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悦婷 汤方平 +4 位作者 张校文 王林 刘雨夕 戴健 王海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55-662,共8页
为改善轴流泵导叶与叶轮的匹配性,以某立式轴流泵装置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对水力模型导叶改型,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和模型试验,对匹配不同导叶的轴流泵水力模型进行比对和优选.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的最大误... 为改善轴流泵导叶与叶轮的匹配性,以某立式轴流泵装置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对水力模型导叶改型,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和模型试验,对匹配不同导叶的轴流泵水力模型进行比对和优选.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的最大误差小于5%,性能曲线的整体趋势相对良好,数值计算方法合理可靠;在设计流量工况下,优化后的导叶能够减小导叶体的水力损失及导叶出口环量,动能回收效果较好,在有效降低设计扬程的同时保证泵站以80.7%的效率高效运行;不同导叶对立式轴流泵装置的性能有明显影响,优化后的导叶能够改变装置设计流量,使泵装置高效区向大流量偏移,同时提高小流量工况下泵的装置扬程,降低大流量工况下的装置扬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轴流泵装置 导叶改型 数值模拟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轴流泵装置外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铭瑞 周秉南 +1 位作者 刘健峰 陆伟刚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8-154,共7页
为进一步了解具有蜗壳式出水流道轴流泵装置的外特性,确保泵站完建后的安全稳定运行,以涧沟泵站泵装置模型试验结果为基础,研究了涧沟泵站泵装置的水力性能,并根据试验结果优选该泵站的运行方案。试验结果表明:该泵站以叶片角度-2°... 为进一步了解具有蜗壳式出水流道轴流泵装置的外特性,确保泵站完建后的安全稳定运行,以涧沟泵站泵装置模型试验结果为基础,研究了涧沟泵站泵装置的水力性能,并根据试验结果优选该泵站的运行方案。试验结果表明:该泵站以叶片角度-2°运行时,流量和扬程均满足设计要求,泵装置可以达到最高效率71.4%;随着扬程的增大,流量降幅减小,符合排涝泵站需长时间大流量排涝的经济性要求;该泵装置汽蚀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叶片角度为-4°时,飞逸转速达到最高值,最高值小于2倍的额定转速,飞逸特性优良。此试验泵装置作为排涝泵装置时各项性能较为优异,具备深入研究开发的价值,可为扬程相近、流量较大的排涝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轴流 蜗壳式出水流道 模型试验 泵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轴流泵装置模型水力性能数值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丽慧 施伟 +1 位作者 沈昌荣 徐磊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67-773,共7页
依托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某低扬程泵站的设计参数,基于三维湍流流动雷诺时均N-S方程和RNG k-ε湍流模型,对由肘形进水流道、轴流泵和虹吸式出水流道组成的低扬程立式轴流泵装置模型内部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小流量工况(0.180 m3/s)... 依托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某低扬程泵站的设计参数,基于三维湍流流动雷诺时均N-S方程和RNG k-ε湍流模型,对由肘形进水流道、轴流泵和虹吸式出水流道组成的低扬程立式轴流泵装置模型内部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小流量工况(0.180 m3/s)、设计流量工况(0.299m3/s)和大流量工况(0.360 m3/s)等3个典型工况时的泵装置流态和叶轮叶片表面的压力分布情况,对泵装置模型的能量性能进行预测,并与泵装置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泵装置效率的数值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最优工况点附近较为接近,在计算范围内最大差值不超过2%;设计流量工况时泵装置进、出水流道内的三维湍流流动状况,与进、出水流道分别进行数值计算时的状况基本一致;3种不同典型工况时泵装置进水流道内的流场分布状况相同,而出水流道内的流场差别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扬程泵站 立式轴流 装置 流道形式 水力性能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立式轴流泵装置叶轮选型模型试验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谢传流 汤方平 +3 位作者 刘超 杨帆 石丽建 段小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4-99,131,共7页
轴流泵叶轮选型不当会导致泵站运行工况的偏离,降低使用效率,增大机组振动,影响泵站的高效、安全和稳定运行,合理地进行轴流泵叶轮的选型,对轴流泵的运行具有实际意义。以立式轴流泵模型试验为基础,分析了轴流泵叶轮的选型办法,在传统... 轴流泵叶轮选型不当会导致泵站运行工况的偏离,降低使用效率,增大机组振动,影响泵站的高效、安全和稳定运行,合理地进行轴流泵叶轮的选型,对轴流泵的运行具有实际意义。以立式轴流泵模型试验为基础,分析了轴流泵叶轮的选型办法,在传统选型办法基础上增加了以泵站的流量加权平均值、效率加权平均值和临界汽蚀余量加权平均值作为参考的泵站选型办法,可以更加合理地优选出适合泵站运行的水泵叶轮。优选出方案3叶轮,此时泵装置在叶片安放角6°时,流量为398.5 L/s,扬程为6.07 m,效率达到75.5%,临界汽蚀余量达到7.4 m,设计点性能最优,高效区较宽,同时泵装置流量加权平均值为414.25 L/s,效率加权平均值为71.385%,临界汽蚀余量加权平均值为8.435 m,综合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轴流 叶轮 泵站 选型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轴流脱粒装置设计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升升 师清翔 +1 位作者 刘春亚 杨芳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5-119,126,共6页
为了适应我国丘陵山区的作业环境、缩小谷物联合收割机的整体尺寸及增强其在丘陵山区的通过性,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中小型谷物联合收割机的立式轴流脱粒装置。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对谷物在脱粒过程中的受力与运动状态加以分析,得出谷物做... 为了适应我国丘陵山区的作业环境、缩小谷物联合收割机的整体尺寸及增强其在丘陵山区的通过性,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中小型谷物联合收割机的立式轴流脱粒装置。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对谷物在脱粒过程中的受力与运动状态加以分析,得出谷物做螺旋上升运动需要满足的力学关系及轴向运动速度公式。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当脱粒间隙为13mm、滚筒转速为900r/min、凹板栅条间隙为9mm、板齿倾角为8°时,立式轴流脱粒装置的脱粒损失率为2.16%,含杂率为23.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轴流 脱粒装置 运动分析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