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试验研究
1
作者
曹正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22期89-89,92,共2页
对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的试验组与单纯的茯苓旱田栽培的对照组间在菌丝生长期、菌核生长期、全生长期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别。2组间在接种成活率、结实率、单个最大苓重、单窖产量等方面也...
对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的试验组与单纯的茯苓旱田栽培的对照组间在菌丝生长期、菌核生长期、全生长期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别。2组间在接种成活率、结实率、单个最大苓重、单窖产量等方面也没有显著差别。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的试验组、对照组净收益分别是旱田种植芝麻的传统组净收益的7.23倍、7.88倍。试验组的总体经济效益比对照组高出8.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旱田
立体生态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振武
刘会理
+7 位作者
游平
裴朝阳
方振华
胡卫东
胡四清
冯矫正
郑成贵
王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2-692,761,共2页
探讨了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技术,结果表明: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的试验组与单纯的茯苓旱田栽培的对照组间在菌丝生长期、菌核生长期、全生长期、接种成活率、结实率、单个最大苓重、单窖产量等方面都没有明显差别;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
探讨了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技术,结果表明: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的试验组与单纯的茯苓旱田栽培的对照组间在菌丝生长期、菌核生长期、全生长期、接种成活率、结实率、单个最大苓重、单窖产量等方面都没有明显差别;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的试验组、对照组净收益分别是旱田种植芝麻的传统组的7.23、7.88倍,而试验组还有种植芝麻的收益,故总体经济效益比对照组高出8.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旱田
立体生态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食用菌业与桑蚕业的高效结合与循环利用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世东
周学政
《食用菌》
2002年第5期2-3,共2页
本文主要阐述了食用菌与桑蚕两行业大棚周年生产、桑枝、蚕粪、菌糠的高效利用及桑园内菌桑立体生产模式等方面的高效结合与循环利用,这是发展我国高效生态立体创汇农业的一个典范。这种结合的提出,在缓解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提高单位...
本文主要阐述了食用菌与桑蚕两行业大棚周年生产、桑枝、蚕粪、菌糠的高效利用及桑园内菌桑立体生产模式等方面的高效结合与循环利用,这是发展我国高效生态立体创汇农业的一个典范。这种结合的提出,在缓解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良性循环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业
桑蚕业
高效结合
生态
立体
栽培
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试验研究
1
作者
曹正明
机构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22期89-89,92,共2页
文摘
对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的试验组与单纯的茯苓旱田栽培的对照组间在菌丝生长期、菌核生长期、全生长期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别。2组间在接种成活率、结实率、单个最大苓重、单窖产量等方面也没有显著差别。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的试验组、对照组净收益分别是旱田种植芝麻的传统组净收益的7.23倍、7.88倍。试验组的总体经济效益比对照组高出8.95%。
关键词
茯苓
旱田
立体生态栽培
分类号
S567.32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振武
刘会理
游平
裴朝阳
方振华
胡卫东
胡四清
冯矫正
郑成贵
王飞
机构
英山理工中专
湖北省英山县教育局
湖北省英山县科技局
湖北省英山县财政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2-692,761,共2页
基金
黄冈市科技创新项目
文摘
探讨了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技术,结果表明: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的试验组与单纯的茯苓旱田栽培的对照组间在菌丝生长期、菌核生长期、全生长期、接种成活率、结实率、单个最大苓重、单窖产量等方面都没有明显差别;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的试验组、对照组净收益分别是旱田种植芝麻的传统组的7.23、7.88倍,而试验组还有种植芝麻的收益,故总体经济效益比对照组高出8.97%。
关键词
茯苓
旱田
立体生态栽培
分类号
S66 [农业科学—果树学]
S451.22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食用菌业与桑蚕业的高效结合与循环利用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世东
周学政
机构
山东日照市鲁南食用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出处
《食用菌》
2002年第5期2-3,共2页
文摘
本文主要阐述了食用菌与桑蚕两行业大棚周年生产、桑枝、蚕粪、菌糠的高效利用及桑园内菌桑立体生产模式等方面的高效结合与循环利用,这是发展我国高效生态立体创汇农业的一个典范。这种结合的提出,在缓解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良性循环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食用菌业
桑蚕业
高效结合
生态
立体
栽培
循环利用
分类号
F32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试验研究
曹正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技术研究
刘振武
刘会理
游平
裴朝阳
方振华
胡卫东
胡四清
冯矫正
郑成贵
王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食用菌业与桑蚕业的高效结合与循环利用
王世东
周学政
《食用菌》
200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