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厚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立体注采井网设计及优化
被引量:
6
1
作者
孙璐
陈民锋
+3 位作者
刘月田
葛涛涛
李晓风
林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75,115-116,共4页
蒸汽吞吐后期的厚层稠油油藏在平面上和纵向上油层动用不完善,油藏采用蒸汽吞吐开发潜力小,单井可采储量低,很难取得经济效益.为了合理开发厚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的未动用储量,运用热采数值模拟方法,论证了厚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
蒸汽吞吐后期的厚层稠油油藏在平面上和纵向上油层动用不完善,油藏采用蒸汽吞吐开发潜力小,单井可采储量低,很难取得经济效益.为了合理开发厚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的未动用储量,运用热采数值模拟方法,论证了厚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直井—水平井立体注采井网的合理有效性,分别针对双水平井与直井平面上的井距、双水平井纵向上的井距和水平段长度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上部水平井(注汽)和直井在生产中起决定作用,直井扩大了蒸汽平面的波及效率;下部水平井通过排液发挥调节作用,扩大了垂向波及效率,提高了油藏动用程度.对于厚层稠油油藏,水平井与直井井排的距离为50 m,双水平井纵向井距为25 m,水平段长度为350~400m时,开发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层稠油油藏
开发方式
立体
井网
立体注采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断控缝洞型碳酸盐岩立式板状油藏注采井网构建
被引量:
1
2
作者
邓兴梁
张仕帆
+2 位作者
汪鹏
王彭
张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84,共11页
断控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缝洞结构和连通关系复杂,传统井网部署易产生低产能井,需构建立体注采井网以提高产能。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塔里木富满油田满深3和满深4井区立体注采井网波及系数的影响,并设计了先导试验方案预测...
断控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缝洞结构和连通关系复杂,传统井网部署易产生低产能井,需构建立体注采井网以提高产能。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塔里木富满油田满深3和满深4井区立体注采井网波及系数的影响,并设计了先导试验方案预测产能。结果表明,满深3井区注气井与采油井单个交错排状分布时波及系数最大;采油井纵向深度越大,波及系数越大;平面注采井距在500~1000m波及系数相对稳定,井距增至1500m时,波及系数大幅度减小。满深4井区注气井、注水井与采油井单个交错排状分布时波及系数最大。先导试验中,满深3和满深4井区分别采取“浅部注N_(2),深部采油”和“顶部注N_(2),底部注水,中部采油”的井网构建方案,阶段末采出程度分别达到21.3%与22.4%,相比于基础衰竭式开发和注水开发方案有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满油田
断控缝洞型油藏
碳酸盐岩
立体注采
井网
井网构建
波及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厚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立体注采井网设计及优化
被引量:
6
1
作者
孙璐
陈民锋
刘月田
葛涛涛
李晓风
林健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兴隆台采油厂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75,115-116,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稠油油藏渗流机理与数值模拟研究"(2011ZX05031-002-007HZ)
文摘
蒸汽吞吐后期的厚层稠油油藏在平面上和纵向上油层动用不完善,油藏采用蒸汽吞吐开发潜力小,单井可采储量低,很难取得经济效益.为了合理开发厚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的未动用储量,运用热采数值模拟方法,论证了厚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直井—水平井立体注采井网的合理有效性,分别针对双水平井与直井平面上的井距、双水平井纵向上的井距和水平段长度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上部水平井(注汽)和直井在生产中起决定作用,直井扩大了蒸汽平面的波及效率;下部水平井通过排液发挥调节作用,扩大了垂向波及效率,提高了油藏动用程度.对于厚层稠油油藏,水平井与直井井排的距离为50 m,双水平井纵向井距为25 m,水平段长度为350~400m时,开发效果最佳.
关键词
厚层稠油油藏
开发方式
立体
井网
立体注采
优化设计
Keywords
thick heavy oil reservoir
development mode
stereoscopic network development
stereoscopic injection-production
optimization design
分类号
TE3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断控缝洞型碳酸盐岩立式板状油藏注采井网构建
被引量:
1
2
作者
邓兴梁
张仕帆
汪鹏
王彭
张杰
机构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超深层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研发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技术学院
出处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84,共11页
基金
中国石油重大科技专项(2023ZZ16YJ02)。
文摘
断控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缝洞结构和连通关系复杂,传统井网部署易产生低产能井,需构建立体注采井网以提高产能。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塔里木富满油田满深3和满深4井区立体注采井网波及系数的影响,并设计了先导试验方案预测产能。结果表明,满深3井区注气井与采油井单个交错排状分布时波及系数最大;采油井纵向深度越大,波及系数越大;平面注采井距在500~1000m波及系数相对稳定,井距增至1500m时,波及系数大幅度减小。满深4井区注气井、注水井与采油井单个交错排状分布时波及系数最大。先导试验中,满深3和满深4井区分别采取“浅部注N_(2),深部采油”和“顶部注N_(2),底部注水,中部采油”的井网构建方案,阶段末采出程度分别达到21.3%与22.4%,相比于基础衰竭式开发和注水开发方案有了显著提升。
关键词
富满油田
断控缝洞型油藏
碳酸盐岩
立体注采
井网
井网构建
波及系数
Keywords
Fuman Oilfield
fault-controlled fractured-vuggy reservoir
carbonate rock
three-dimensional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well pattern
well pattern construction
sweep coefficient
分类号
TE34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厚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立体注采井网设计及优化
孙璐
陈民锋
刘月田
葛涛涛
李晓风
林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断控缝洞型碳酸盐岩立式板状油藏注采井网构建
邓兴梁
张仕帆
汪鹏
王彭
张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