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高校学生犯罪心理防范立体教育模式的构建
1
作者 韦志兆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74-76,共3页
大学校园犯罪案件数量呈上升的趋势,引起社会对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关注。构建大学生犯罪心理防范立体教育模式,是预防大学生犯罪的一项战略措施。高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健全大学生犯罪心理防范长效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提高学生... 大学校园犯罪案件数量呈上升的趋势,引起社会对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关注。构建大学生犯罪心理防范立体教育模式,是预防大学生犯罪的一项战略措施。高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健全大学生犯罪心理防范长效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心理防御是构筑预防机制的基础;发挥团体心理咨询、个别心理咨询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的监护和疏导功能,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有效干预,是构筑预防机制的关键;加强法制和思想政治教育,营造积极上进的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不良心理的自我调适与防范能力,实施全面有效的管理是构筑预防机制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犯罪心理防范 立体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小学计算机立体教育模式的设想
2
作者 赵凯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小学 立体教育模式 计算机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立体教育模式研究
3
作者 谢永龙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97年第12期30-31,共2页
小学立体教育模式研究●重庆市铜梁县第一实验小学谢永龙一、探究小学立体教育模式的意义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面向21世纪的现实选择,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刻不容缓的重大战略任务。素质教育的实施,给基础教育... 小学立体教育模式研究●重庆市铜梁县第一实验小学谢永龙一、探究小学立体教育模式的意义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面向21世纪的现实选择,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刻不容缓的重大战略任务。素质教育的实施,给基础教育带来了一场时代的革命,也给基础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教育模式 小学教育 学校教育 应试教育 校园文化 培养目标 教育思想 全面发展 内部教育 学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立体化教育模式 被引量:3
4
作者 朴素艳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49-50,共2页
依据教育部文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并以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倡导的积极心理学运动为理论依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立体化教育模式的概念,重点阐述了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原则、内容、实施和评估等,旨在通过科学... 依据教育部文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并以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倡导的积极心理学运动为理论依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立体化教育模式的概念,重点阐述了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原则、内容、实施和评估等,旨在通过科学整合各种教育形式,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向专业化发展,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立体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立体型家庭教育模式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涛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9-141,共3页
建构立体型家庭教育模式是对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开放式教育模式的积极探索 ,该模式重视与学校、园所、社区等社会系统实现资源共享 ,相互促进 ,以期形成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家庭教育体系。本文结合笔者对教育整体性效应、可... 建构立体型家庭教育模式是对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开放式教育模式的积极探索 ,该模式重视与学校、园所、社区等社会系统实现资源共享 ,相互促进 ,以期形成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家庭教育体系。本文结合笔者对教育整体性效应、可持续发展、个体社会化、家庭教育现状及现代社区规划等若干问题的思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型家庭教育模式 可行性分析 家庭教育 个体社会化 教育整体性效应 可持持续发展 社区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结合部农村初中立体化综合教育模式探讨
6
作者 黄晓玲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4-7,共4页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 农村初中 立体综合教育模式 发展前景 终身教育 弹性学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中小学生健康现状的分析与对策
7
作者 高德实 《中国健康教育》 1993年第Z1期57-61,共5页
本文以沈阳市1980—1991年中小学生12种常见病的数据资料为基础,以“格林”模式为理论框架,从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进行系统分析进而说明通过健康教育的“知、信、行”干预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知、信、行干预 三维立体健康教育模式 致病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