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yber Knife成功治疗垂体瘤及肺癌骨转移:开启立体定向放疗新篇章
1
作者 程炜诗 连欣 +3 位作者 庞廷田 张悦 孙玉亮 刘志凯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0-796,共7页
立体定向射波手术平台[简称射波刀(CyberKnife)]是一种图像引导的立体定向放疗技术。该技术通过电离辐射精准照射组织,可有效破坏肿瘤细胞,适用于颅内和颅外肿瘤治疗。本文报道北京协和医院首次成功应用CyberKnife进行放疗的案例,包括1... 立体定向射波手术平台[简称射波刀(CyberKnife)]是一种图像引导的立体定向放疗技术。该技术通过电离辐射精准照射组织,可有效破坏肿瘤细胞,适用于颅内和颅外肿瘤治疗。本文报道北京协和医院首次成功应用CyberKnife进行放疗的案例,包括1例垂体腺瘤术后放疗后病情未得到控制的患者及1例肺腺癌靶向治疗后椎体转移患者。应用CyberKnife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实现了高度精确的剂量传输,可针对性地照射肿瘤病灶,同时最大限度减轻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射波手术平台 射波刀 立体定向放疗 垂体瘤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波刀和加速器对肺癌大肿瘤立体定向中央消融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2
作者 王波 齐伟华 +4 位作者 李雄飞 黄鹤 徐慧 卞云飞 李英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56-863,共8页
本文旨在比较常规直线加速器与射波刀在治疗大体积肺癌患者立体定向中央消融放疗(Stereotactic Central Ablative Radiotherapy,SCART)计划中的性能差异。通过深入分析两种技术的剂量学特性及执行效率,为大体积肺癌患者及其他类似大体... 本文旨在比较常规直线加速器与射波刀在治疗大体积肺癌患者立体定向中央消融放疗(Stereotactic Central Ablative Radiotherapy,SCART)计划中的性能差异。通过深入分析两种技术的剂量学特性及执行效率,为大体积肺癌患者及其他类似大体积肿瘤的消融放疗提供优化的治疗策略与临床指导。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23年至2024年间接受SCART放疗的20例大体积肺癌患者(肿瘤三维尺寸均大于5 cm),分别使用常规直线加速器和射波刀计划系统进行治疗计划设计。比较两种技术在处方剂量覆盖体积(STV)、靶区适形指数、靶区梯度指数、危及器官剂量、机器跳数及治疗时间等关键参数上的差异,全面评估两种技术的计划质量和执行效率。结果显示在消融剂量的STV处方剂量覆盖体积方面,射波刀相较于常规加速器展现出显著优势(P=0.005)。对于STV靶区,常规加速器的CI值表现更佳(P=0.004),但在GTV靶区,射波刀则优于常规加速器(P=0.02)。在GI方面,无论是STV还是GTV靶区,射波刀均显著优于常规加速器(P值分别为0.025和0.02)。在危及器官保护方面,射波刀在食管、心脏的平均剂量和剂量体积参数D_(5CC),以及双肺的D_(950cc)上均优于常规加速器。尽管最大剂量点限值无显著差异,但根据剂量云图和DVH图,射波刀在实际应用中可能更具优势。在所有计划中,常规加速器的MU值和治疗时间都远小于射波刀。两种技术均能满足大肿瘤患者的临床SCART放疗需求。从计划质量和执行效率来看,对于身体状况良好、呼吸稳定且能长时间保持平躺的患者,推荐使用射波刀进行SCART治疗,以提高治疗精度并减少对正常器官的毒副反应。对于身体状况较差、呼吸不规律或难以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的患者,建议选择常规加速器,以确保治疗的舒适性和顺利完成,减少治疗过程中的误差。未来研究需扩大病例数量并结合辅助资料,以评估更深层次的剂量学差异及治疗后的疗效,并进行长期随访,收集应用SCART技术患者的肿瘤控制率和不良反应数据,为临床决策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X射线 剂量学 立体定向中央消融放疗 吸收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型射波刀立体定向放疗系统追踪肺部肿瘤的运动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3
作者 牛泽乾 宋勇春 +5 位作者 袁智勇 王境生 董洋 于旭耀 陈华明 田啸林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M6型射波刀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系统追踪肺部肿瘤的运动规律及影响因素,为实施精准SRT肺部肿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8月29例采用M6型射波刀SRT系统肺... 目的:探讨M6型射波刀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系统追踪肺部肿瘤的运动规律及影响因素,为实施精准SRT肺部肿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8月29例采用M6型射波刀SRT系统肺追踪技术治疗的肺部肿瘤患者,统计患者的肿瘤位置、肿瘤体积、照射剂量、等剂量线、分割次数等资料。按照肺部肿瘤位置进行分类,采用SPSS 26.0软件分析肿瘤左右(LFT/RGT,LR)、前后(ANT/POS,AP)、头脚(SUP/INF,SI)方向的运动幅度,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体积对肺部肿瘤运动幅度的影响。结果:19例上肺的肿瘤,10例下肺的肿瘤LR、AP、SI方向的运动幅度分别为(3.5±1.8)mm、(5.3±1.7)mm、(7.3±5.4)mm;(3.1±1.6)mm和(4.5±2.2)mm、(12.2±4.4)mm。SI方向上,下肺肿瘤和上肺肿瘤的运动幅度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3)。LR、AP方向上,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方向上,肺部肿瘤的运动幅度受到肿瘤位置的影响(P=0.035)。LR、AP方向上,肺部肿瘤的运动幅度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体积因素无关。结论:不同位置、方向的肺肿瘤运动幅度受患者呼吸运动影响不同。SI方向上,受到肿瘤位置的影响,下肺肿瘤运动幅度比上肺肿瘤运动幅度大。LR、AP方向上,下肺肿瘤和上肺肿瘤的运动幅度接近,不受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体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6型射波刀立体定向放疗 肺追踪技术 肺肿瘤 运动幅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在颅内寡转移瘤中剂量学研究
4
作者 冉凤伟 李纪伟 +4 位作者 张康 赵祥 王喆 李建军 王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3-919,共7页
目的:比较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therapy,TOMO)、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和射波刀(cyber Knife,CK)3种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在治疗颅内寡转移瘤中剂量学特性,评估其剂量分布、治疗效率及对危... 目的:比较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therapy,TOMO)、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和射波刀(cyber Knife,CK)3种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在治疗颅内寡转移瘤中剂量学特性,评估其剂量分布、治疗效率及对危及器官受量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21年至2023年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54例颅内寡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在Varian Eclipse 16.1医生工作站中完成所有患者肿瘤靶区的勾画,在MANTEIA Acc Contour 3.2软件中完成危及器官(如脑干、脊髓、视神经等)勾画。将勾画好的结构和图像传输至TOMO、CK及Eclipse系统,并分别设计3种不同放射治疗技术治疗计划。为评估3种放射治疗技术剂量学特性,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DVH)分析了以下关键参数:靶区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剂量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出束时间(TIME)、机器跳数(monitor units,MU),以及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结果:TOMO、VMAT和CK计划均实现处方剂量要求。TOMO计划的CI为1.05,稍优于VMAT(1.09)和CK(1.17)(P<0.001)。VMAT计划的HI为1.15,优于CK(1.28)和TOMO(1.46)(P<0.001)。在计划执行效率上,VMAT计划出束时间(5 min,1 633 MU),小于TOMO计划出束时间(10 min,8 932MU)和CK计划出束时间(39 min,5 191 MU)(P<0.001)。在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方面,CK对晶体保护最佳,右晶体和左晶体的最大剂量(Dmax)分别为15 c Gy和17 c Gy,TOMO在右耳蜗剂量控制上具有优势,平均剂量(Dmean)为88 c Gy,而VMAT在脊髓剂量限制方面表现最优,Dmax为31 c Gy(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在治疗颅内寡转移瘤中,TOMO、VMAT和CK均能满足处方剂量要求并有效保护危及器官。临床应用中,可结合病灶特征和治疗目标,选择最适宜的技术以实现个性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颅内寡转移瘤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 射波刀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指标预测立体定向治疗NSCLC脑转移疗效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颖 崔晓腾 王琴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22-527,共6页
目的:分析凝血指标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患者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 surgery,SRS)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0月至2018年9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确诊为NSCLC脑转移并行... 目的:分析凝血指标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患者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 surgery,SRS)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0月至2018年9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确诊为NSCLC脑转移并行SRS治疗的512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与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率,运用Cox多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相关因素,并基于Cox多因素分析绘制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运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分析凝血指标对NSCLC脑转移行SRS治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2、3、4年的PFS分别为79.9%、69.9%、56.6%、43.2%,OS分别为93.4%、83.2%、69.9%、57.6%。吸烟、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3.22 g/L、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11.69 s、D-二聚体(D-dimer,D-D)<0.51μg/L与较长的PFS率相关(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21.05 s、Fib<3.22 g/L、D-D<0.51μg/mL与较长的OS率相关(P<0.05)。吸烟、Fib<3.22 g/L、D-D<0.51μg/mL与较长的PFS率显著相关(P<0.05);Fib<3.22 g/L、D-D<0.51μg/mL与较长的OS率显著相关(P<0.05)。Fib与D-D联合检测预测NSCLC脑转移患者SRS治疗预后的AUC显著高于Fib与D-D单独检测(P<0.05)。结论:凝血指标与SRS治疗的NSCLC脑转移患者预后有一定相关性,Fib与D-D为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评估其预后,两组指标联合评估价值可能更优,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指标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预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脑电图引导下电刺激引起微笑与欢笑2例
6
作者 梁新宜 谢延风 +3 位作者 石全红 詹彦 蒋理 但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7-299,共3页
欢笑和微笑在大脑中的产生和传播网络尚未完全清楚。本文报告2例行立体定向脑电图植入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通过电刺激分别在左侧中央前回、右侧岛短回反复诱发出微笑(不带有愉悦情绪及运动意识)及欢笑(带有与情景不相符的愉悦情绪)。... 欢笑和微笑在大脑中的产生和传播网络尚未完全清楚。本文报告2例行立体定向脑电图植入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通过电刺激分别在左侧中央前回、右侧岛短回反复诱发出微笑(不带有愉悦情绪及运动意识)及欢笑(带有与情景不相符的愉悦情绪)。该现象反映了笑的情绪及行为网络存在区别与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笑 笑的神经网络 药物难治性癫痫 立体定向脑电图 电刺激 情感表达 扣带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精神疾病立体定向神经调控治疗的伦理风险及其防治
7
作者 李宸辉 王高华 易伟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4-18,共5页
难治性精神疾病立体定向神经调控治疗技术的伦理风险主要包括精神疾病的病因理论不确定性风险、多元的行动主体责任归属风险、主体权利认定风险适应证、禁忌证范围认定及知情同意权的认定风险以及分配公平公正风险。临床实践中病因理论... 难治性精神疾病立体定向神经调控治疗技术的伦理风险主要包括精神疾病的病因理论不确定性风险、多元的行动主体责任归属风险、主体权利认定风险适应证、禁忌证范围认定及知情同意权的认定风险以及分配公平公正风险。临床实践中病因理论的确定性不断被证实、临床实践诊疗程序逐步规范、知情同意权日益明确,难治性精神疾病立体定向神经调控治疗技术伦理风险逐步得到改善。提出通过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众的认知水平;明确各级组织的管理职责,分工协作调配资源,完善服务模式;加强相关领域制度建设与落实等防治路径来规避难治性精神疾病立体定向神经调控治疗技术的伦理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精神疾病 神经环路 立体定向技术 功能性神经外科 伦理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脑电图引导射频热凝治疗难治性癫痫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江龙(综述) 史雪峰 张新定(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00-704,共5页
癫痫是最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影响全球超过7000万人的生活质量[1],约超过30%为难治性癫痫(refractory epilepsy,RE)。国际抗癫痫联盟定义RE为选择≥2种可耐受的抗癫痫药物经足够剂量及疗程治疗,在体内达到有效药物浓度后仍不能... 癫痫是最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影响全球超过7000万人的生活质量[1],约超过30%为难治性癫痫(refractory epilepsy,RE)。国际抗癫痫联盟定义RE为选择≥2种可耐受的抗癫痫药物经足够剂量及疗程治疗,在体内达到有效药物浓度后仍不能控制发作的癫痫[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抗癫痫药物 国际抗癫痫联盟 预后因素 射频热凝治疗 立体定向脑电图 控制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影像学改变评估肝癌立体定向放疗精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叶惠玲 钟仁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119-3123,共5页
在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治疗中,可以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SBRT)给予肿瘤高剂量以达到消融治疗的效果。由于SBRT单次高剂量的特点,使其对放疗精度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肝癌受摆位误差与呼吸运动的影响,需要同时使用呼吸运动管理... 在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治疗中,可以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SBRT)给予肿瘤高剂量以达到消融治疗的效果。由于SBRT单次高剂量的特点,使其对放疗精度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肝癌受摆位误差与呼吸运动的影响,需要同时使用呼吸运动管理和影像引导。然而,现有研究者报道的放疗精度验证均使用模体进行间接验证,而不是在患者治疗实施过程中进行在体验证,使得最终的治疗精度受到怀疑。肝脏在接受一定放射治疗剂量后会在磁共振影像中呈现相应的形态学改变,可以反映放射治疗的精度。该文将就肝癌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磁共振影像改变的发生原理、表现形式和出现时间、精度评价方式、临床困境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讨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影像 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肝癌 呼吸运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立体定向止痛手术治疗中枢性疼痛 被引量:20
10
作者 胡永生 李勇杰 +4 位作者 石长青 张宇清 朱宏伟 马凯 张晓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7-200,共4页
目的:研究脑立体定向止痛手术治疗中枢性疼痛(centralpain,CP)的临床应用。方法:CP患者12例,包括丘脑或桥脑梗塞6例、丘脑出血2例、丘脑坏死1例、脊髓损伤或病变3例。局麻下行单纯毁损右侧中脑脊髓丘脑束1例、左侧丘脑腹后外侧核(theven... 目的:研究脑立体定向止痛手术治疗中枢性疼痛(centralpain,CP)的临床应用。方法:CP患者12例,包括丘脑或桥脑梗塞6例、丘脑出血2例、丘脑坏死1例、脊髓损伤或病变3例。局麻下行单纯毁损右侧中脑脊髓丘脑束1例、左侧丘脑腹后外侧核(theventralisposterolateralisnucleus,VPL)1例、双侧扣带回前部2例,联合毁损疼痛对侧中脑脊髓丘脑束或三叉丘系加双侧扣带回前部8例。采用视觉模拟尺(visualanalogscale,VAS)和McGill疼痛问卷量表(McGillpainquestion-naire,MPQ)分别在术前和术后进行评分,同时记录手术前后患者使用镇痛剂的种类和最大剂量。将术后不同时间的VAS、MPQ评分与术前的评分进行比较,采用小样本自身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1个月之内,11例止痛效果稳定,1例VPL毁损疼痛有所恢复,全部病例不再使用麻醉镇痛剂,VAS评分和MPQ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1)。8例对侧中脑加双侧扣带回前部联合毁损,2例术后12周内疼痛加重,另6例术后6个月止痛效果满意,VAS评分和MPQ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均不服用麻醉镇痛剂。单纯VPL毁损术后6周疼痛加重;单纯中脑毁损术后第7周疼痛复发,单纯双侧扣带回前部毁损2例,分别于术后11周和8个月疼痛复发。结论:脑立体定向止痛手术对CP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中脑加双侧扣带回前部联合毁损的效果好于单纯中脑、VPL核或扣带回前部毁损,超过1年的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疼痛 立体定向手术 中脑毁损术 扣带回切开术 立体定向 止痛效果 手术治疗 中脑脊髓丘脑束 VAS评分 扣带回前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手术后穿刺道脑皮质延迟性出血的原因和对策 被引量:5
11
作者 谢才兰 潘军 +4 位作者 杨灵 林宽 杨开军 金丹 卢家璋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0-472,共3页
立体定向技术引导下的脑内核团毁损治疗帕金森病及高血压脑出血的引流治疗,开展应用的单位逐渐增多.但术后穿刺道出血导致各种类型颅内血肿是较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之一,我院近年来开展立体定向手术79例,其中4例立体定向术后5~8d穿刺道... 立体定向技术引导下的脑内核团毁损治疗帕金森病及高血压脑出血的引流治疗,开展应用的单位逐渐增多.但术后穿刺道出血导致各种类型颅内血肿是较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之一,我院近年来开展立体定向手术79例,其中4例立体定向术后5~8d穿刺道脑皮质内出血.我们回顾分析立体定向术后穿刺道脑皮质内出血的病历资料,对可能导致该类型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技术 穿刺道出血 手术后 脑皮质 延迟性出血 术后并发症 高血压脑出血 立体定向手术 引流治疗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立体定向消融放疗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学敏 王皓 王俊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2-526,共5页
全身治疗和转移灶局部治疗可以改善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患者的生存。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又称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不仅是转移灶局部治疗的有效手段,还对全身免疫状态具有一定的影响。SABR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也通过对肿瘤细胞... 全身治疗和转移灶局部治疗可以改善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患者的生存。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又称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不仅是转移灶局部治疗的有效手段,还对全身免疫状态具有一定的影响。SABR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也通过对肿瘤细胞和非肿瘤细胞的影响改变肿瘤免疫微环境。SABR联合免疫治疗可能通过影响免疫应答的各个环节增加照射区域之外病灶远隔效应的发生率。立体定向近距离消融(SABT)是一种独立的微创治疗体系,具有疗程短、精确性高、疗效确切的特点。现就SABR和SABT在CRLM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立体定向消融放疗 立体定向近距离消融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手术结合X-刀治疗复杂难治型脑肿瘤 被引量:1
13
作者 华长春 谭启富 +6 位作者 史继新 孙克华 王汉东 孙康健 潘云曦 李金华 李兵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73-373,375,共2页
关键词 立体定向手术 复杂难治型脑肿瘤 立体定向 X-刀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技术发展概况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建国 只达石 杨玉山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1期49-50,共2页
一、概述 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是神经外科的一个分支,是微侵袭神经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固定于头部的立体定向框架或标记引导探针、光标或射线到达颅内靶点的一门学科.
关键词 立体定向技术 立体定向神经外科 微侵袭神经外科 发展 影像学 计算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置管加尿激酶治疗脑内血肿48例
15
作者 杨炳湖 晏广 +1 位作者 祝刚 荆国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386-387,共2页
目的 :探讨CT辅助立体定向微创置管抽吸加尿激酶灌注溶凝引流治疗脑内血肿的效果 ,提高穿刺置管的准确性 ,从而提高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方法 :回顾并总结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6月我科对 48例不同类型的脑内血肿患者采用CT辅助立体... 目的 :探讨CT辅助立体定向微创置管抽吸加尿激酶灌注溶凝引流治疗脑内血肿的效果 ,提高穿刺置管的准确性 ,从而提高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方法 :回顾并总结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6月我科对 48例不同类型的脑内血肿患者采用CT辅助立体定向微创置管抽吸加注入尿激酶溶凝引流治疗的经验。结果 :本组 48例患者术后动态复查CT有 47例血肿吸收消失 ,1例血肿增大改为开颅手术。按GOS分级评级 ,治愈 (恢复良好 ) 38例 ,好转 9例 ,未愈 1例 ,无临床死亡。结论 :CT辅助立体定向置管抽吸配合尿激酶灌入溶凝引流血肿治疗及脑内血肿 ,具有手术风险低、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置管 尿激酶 治疗 脑内血肿 CT辅助立体定向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穿刺与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比较分析 被引量:53
16
作者 张超 谢延风 +4 位作者 但炜 詹傲 熊伟茗 谭赢 石全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24-626,共3页
目的比较立体定向穿刺引流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0~30mL时(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住院费用、时间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我院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量20—30mL,一组为立... 目的比较立体定向穿刺引流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0~30mL时(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住院费用、时间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我院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量20—30mL,一组为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一组为内科保守治疗,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费用、出院时及3个月随访神经功能障碍率(主要为肢体瘫痪)及恢复结果。结果立体定向穿刺引流组平均住院时间(14.4±8.3)d,内科保守治疗组(24.5±14.1)d(P〈0.05),在住院费用上,前组(26296.28±5292.12)元,后组(31769.48±6342.83)元(P〈0.05),在GOS预后上,出院时立体定向穿刺引流组恢复良好39例、恢复较差5例,无开颅手术治疗病例;内科保守治疗组分别为30、18例,其中2例因脑水肿重行开颅手术;3个月随访,立体定向穿刺引流组生活自理23例、轻度偏瘫16例、中重度5例,内科保守治疗组分别为20、8、20例(u=2.499,P〈0.05)。立定定向穿刺引流组在上述方面较内科保守治疗组具有优势(P〈0.05)。结论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20—30mL时,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费用、预后更佳,较内科保守治疗有更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 高血压脑出血 保守治疗 住院时间 治疗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两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李玉成 程品晶 +4 位作者 陈维军 许亚萍 李建龙 王振华 张强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00-604,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使用热塑体模和负压真空垫两种体位固定方式治疗肺癌患者分次间的摆位误差,并比较两种摆位的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间浙江省肿瘤医院121例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分为... 目的:比较分析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使用热塑体模和负压真空垫两种体位固定方式治疗肺癌患者分次间的摆位误差,并比较两种摆位的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间浙江省肿瘤医院121例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分为热塑体模组(A组)43例,真空负压垫组(B组)78例。在每次治疗之前使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进行扫描,再进行手动配准得出患者左右(X轴)、上下(Y轴)、前后(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两组的摆位误差大小,并记录其摆位时间。结果:A组和B组X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16 0.09/0.25 0.11 cm,(P<0.05),在Y轴方向摆位误差分别为0.27 0.13/0.25 0.15 cm,(P>0.05),在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19 0.13/0.26 0.12 cm,(P<0.05),A组和B组平均摆位时间分别为57.66 s/58.09 s,(P>0.05)。结论:在X轴和Z轴方向上A组优于B组,在Y轴方向上无明显差异,A组摆位时间低于B组。在使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治疗肺癌患者时在不考虑患者年龄、心肺功能时热塑体模无疑是最好的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锥形束CT 摆位误差 体位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与简易定位颅内置管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8
18
作者 郝铮 刘楠 +5 位作者 王路 李东原 赵丛海 刘伟明 陈卓 张金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仪引导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和应用简易marker定位法引导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HICH)2种术式的优缺点,为临床医师选择治疗中等量HICH的合理术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因HICH急诊入本院行颅骨钻孔置管...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仪引导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和应用简易marker定位法引导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HICH)2种术式的优缺点,为临床医师选择治疗中等量HICH的合理术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因HICH急诊入本院行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患者43例,依照患者家属意愿,采用立体定向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治疗20例(立体定向组),应用简易marker定位法引导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治疗23例(简易定位组),均为中等出血量(30~70mL)的基底节区HICH患者。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第1和3天血肿清除率、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管在血肿腔内的长度、术后置管精确度、术后并发症和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结果:与简易定位组比较,立体定向组患者术后置管精确度、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和术后6个月GOS评分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3天血肿清除率、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等量HICH患者,立体定向引导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临床效果确切。及早清除颅内血肿可能更有利于改善患者HICH远期预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立体定向 吸引术 简易定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立体定向仪诊治颅内病变的初步经验(连续30例的回顾)
19
作者 谭启富 孙康健 +2 位作者 孙克华 潘云曦 李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4年第3期44-46,共3页
报告两年来应用ASA-601S高精度脑立体定向仪,连续处理30例颅内各种病变,有①CT立体定向活检22例,诊断准确率达86.4%;②点状立体定向开颅切除病变4例(肿瘤3例,AVM1例);③其它4例。作者在讨论中指出,... 报告两年来应用ASA-601S高精度脑立体定向仪,连续处理30例颅内各种病变,有①CT立体定向活检22例,诊断准确率达86.4%;②点状立体定向开颅切除病变4例(肿瘤3例,AVM1例);③其它4例。作者在讨论中指出,CT定向活检是一个很安全、精细的技术,可获得组织学诊断,有利于选择治疗方案(手术或放疗)。点状立体定向开颅是一个值得提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立体定向技术 立体定向活检 点状立体定向开颅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和体部立体定向放疗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8
20
作者 王建东 左占杰 +2 位作者 张洪波 李伟 王坤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6-146,共11页
背景与目的越来越多的胸科医生选择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来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目前,仍然没有随机试验来比较VATS和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bod... 背景与目的越来越多的胸科医生选择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来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目前,仍然没有随机试验来比较VATS和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的临床疗效。为此,在本meta分析中,我们比较了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和体部立体定向放疗在治疗早期NSCLC患者过程中的疗效,以期为今后对此两种疗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系统地检索5个主要的医学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PubMed、Embase和ISI web of science,收集时间涵盖2010年1月-2016年2月的应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和体部立体定向放疗治疗早期NSCLC的所有文献。最后,纳入了拥有足够患者数量和放疗剂量的原创中英文研究成果。在校正了中位年龄和可手术患者人数之后,应用多变量随机效应模型比较了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和体部立体定向放疗治疗后早期NSCLC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疾病生存率。结果纳入相同时期的14个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研究成果(包含3,482个患者)和19个体部立体定向放疗研究成果(包含3,997个患者)。VATS组中位年龄和随访时间分别为64岁和43.4个月,SBRT组中位年龄和随访时间分别为74岁和29.5个月。VATS组校正前1年、2年、3年、5年平均总生存率分别为93.5%、84.9%、77.0%、76.3%。SBRT组校正前1年、2年、3年、5年平均总生存率分别为89.0%、73.3%、59.0%、36.7%。VATS组校正前1年、2年、3年、5年平均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3.6%、88.6%、85.6%、75.6%。SBRT组校正前1年、2年、3年、5年平均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9.3%、72.1%、64.9%、58.9%。然而,以中位年龄和可手术程度进行校正之后,预期VATS组1年、2年、3年、5年总生存率为94%、92%、84%、71%,预期SBRT组1年、2年、3年、5年总生存率为98%、95%、87%、83%。预期VATS组1年、2年、3年、5年无病生存率为97%、94%、85%、75%,预期SBRT组1年、2年、3年、5年无病生存率为88%、81%、74%、63%。结论在校正前,施以体部立体定向放疗的患者临床表现(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并不如施以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的患者。但考虑到年龄与可手术程度,施以体部立体定向放疗的患者年龄偏大,可手术程度偏低。以年龄和可手术程度进行校正后,我们发现两种疗法治疗早期NSCLC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并没有显著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体部立体定向放疗 生存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