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当代历史小说的本体虚无叙事
1
作者 余中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4-102,共9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历史小说叙事经历了本体实在论向本体虚无论的哲学理念演变。本体论层面历史虚无主义的出现,是由历史讲述者寻求历史真实的本质性冲动,以及由此必然导致的叙述视角变迁两个因素决定的。为了弥补此前一体化历史叙... 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历史小说叙事经历了本体实在论向本体虚无论的哲学理念演变。本体论层面历史虚无主义的出现,是由历史讲述者寻求历史真实的本质性冲动,以及由此必然导致的叙述视角变迁两个因素决定的。为了弥补此前一体化历史叙事的真实性缺陷,民间视角在80年代被选择进入历史讲述活动,成为官方叙事的补充视角。这一视角增补策略催生了新的历史观察思维,后续的历史小说家尝试用第一人称代替第三人称对历史重新书写,以个人化视角剥落集体化视角下的拟真幻象。但作为个体言说,单一视角下的历史真实永远是片面的。为了彻底解决这一主观性难题,历史讲述者转而求助于多视角主义,将单一视角裂变为立体化视角,试图以视角相加的手段呈现全面的、客观的历史本体。然而多视角叙述者无法在内部对话中产生有机融合,历史本体非但没有得到清晰显影,反而被取消了实在性,成为虚无之物。历史讲述者的精神冒险以追求理性真实为起点,最终却深陷相对主义造成的价值虚无深渊。叙述视角变迁带来历史本体虚无叙事的发生、发展与完成,这正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困境的深刻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视角 个人化视角 立体化视角 本体实在 本体虚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