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础窦状卵泡数结合年龄用于评估卵巢储备及预测卵巢低反应和体外受精临床结局 被引量:44
1
作者 陈士岭 夏容 +5 位作者 陈薪 罗燕群 王乐乐 吴雅琴 施晓鋆 郑海燕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2-577,共6页
目的选取基础窦状卵泡数(AFC)≤10个、年龄≥38岁初步作为界定卵巢储备减退的标准,研究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通过AFC结合年龄评估卵巢储备、预测卵巢反应以及临床结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03年1月~2008年12月于... 目的选取基础窦状卵泡数(AFC)≤10个、年龄≥38岁初步作为界定卵巢储备减退的标准,研究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通过AFC结合年龄评估卵巢储备、预测卵巢反应以及临床结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03年1月~2008年12月于我院行IVF-ET治疗的AFC≤10个的患者共1319周期。根据AFC数目进行分组,A组:AFC<5个,B组AFC为5~7个,C组AFC为8~10个,同时按患者年龄分为<38岁组和≥38岁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获卵数及临床结局等的差异。结果从A组至C组Gn使用量逐渐增大、可抽吸卵泡数和获卵数逐渐减少,其差异有显著性(P<0.001)。年龄<38岁组Gn使用量显著大于≥38岁组,抽吸卵泡数和获卵数显著高于≥38岁组(P<0.05)。AFC≤7个且年龄<38岁组卵泡数、获卵数少于AFC>7个且年龄≥38岁组,Gn总量前者大于后者,临床妊娠率、分娩率前者高于后者。运用双变量相关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获卵数与年龄及基础AFC、基础FSH的关系,得出AFC为卵巢反应性最佳单项预测指标。不同AFC组间患者临床妊娠率有显著性差异,早期自然流产率≥38岁组要明显高于年龄<38岁组。结论任何年龄妇女AFC≤7个或年龄≥38岁则AFC≤10个是卵巢储备降低较为合适的界定指标,若年龄>40岁则AFC≤10个,出现卵巢低反应的几率高,AFC结合年龄是评估卵巢储备、预测卵巢反应性的最佳指标。年龄对于临床妊娠的预测价值,优于AFC。AFC主要影响卵子数量,而年龄主要影响卵子数量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巢储备 卵巢反应性 基础窦状卵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应用多项卵巢储备功能评估指标预测卵巢反应性 被引量:61
2
作者 何于夏 夏容 +5 位作者 陈薪 叶德盛 唐妍 黎璞 牛静 陈士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6-220,共5页
目的分析卵巢储备功能评估指标与卵巢反应性的关系及对卵巢反应性的预测效能。方法队列研究分析行体外受精(IVF)/单精子卵母细胞内注射(ICSI)的331个取卵周期病例,并将病例分为正常反应组、低反应组以及高反应组3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 目的分析卵巢储备功能评估指标与卵巢反应性的关系及对卵巢反应性的预测效能。方法队列研究分析行体外受精(IVF)/单精子卵母细胞内注射(ICSI)的331个取卵周期病例,并将病例分为正常反应组、低反应组以及高反应组3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月经第3天的血清抗苗勒氏激素(AMH)水平,同时超声测量双侧卵巢内基础窦状卵泡数(AFC),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雌激素(E2)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结果血清AMH水平、AFC、血清FSH水平、FSH与LH比值(FSH/LH)、年龄均与获卵数×1000/促性腺激素(Gn)总安瓿数相关(P<0.001);而基础E2与其不相关(P>0.05)。AFC及血清AMH水平作为单一指标对于卵巢低反应的预测价值最好,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5(0.787-0.924)和0.832(0.764-0.900),对卵巢低反应的最佳预测界值点分别为AFC≤9个,AMH≤1.88 ng/ml。AFC是预测卵巢高反应的最好单一指标,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87(0.728-0.847),最佳预测界值点为AFC≥15个。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联合AFC、血清AMH水平以及血清FSH水平指标能更好地预测卵巢低反应,但联合各指标并不能提高对卵巢高反应的预测效能。结论 AFC、血清AMH水平、血清FSH水平、FSH/LH、年龄均是卵巢反应性的预测指标,但是其敏感性、特异性不同。AFC作为单一指标对于卵巢反应的预测价值最好。联合AFC、血清AMH水平及血清FSH水平能提高对于卵巢低反应的预测效能。而对于卵巢高反应,联合多指标不能提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巢储备功能 卵巢反应性 窦状卵泡数 抗苗勒氏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涛 谢志江 +4 位作者 成艳梅 黄晓青 王春丽 杨新顺 张莉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842-1845,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瘢痕妊娠治疗后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就诊年龄<40岁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子宫动脉栓塞术组(研究组)和其他方法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92例。术后随...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瘢痕妊娠治疗后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就诊年龄<40岁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子宫动脉栓塞术组(研究组)和其他方法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92例。术后随访3年,定期监测两组患者的月经周期长度、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卵巢窦状卵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子宫动脉栓塞组中月经周期、FSH、E2、卵巢窦狀卵泡数在治疗结束的第6个月分别为(30.12±3.05)d、(5.10±1.08)IU/L、(55.00±11.07)pg/mL、(5.89±1.47)个,第12个月分别为(29.97±1.98)d、(5.24±1.14)IU/L、(58.35±12.23)pg/mL、(5.65±1.67)个,第24个月分别为(30.17±1.73)d、(5.43±1.25)IU/L、(57.67±10.87)pg/mL、(5.51±1.77)个,第36个月分别为(29.78±2.1)d、(5.42±1.29)IU/L、(59.00±12.07)pg/mL、(5.61±1.65)个,各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与其它治疗方法比较不会引起患者3年内的卵巢功能及月经周期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术 子宫瘢痕妊娠 月经周期 卵泡生成素 卵巢窦状卵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