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早期印度佛教美术的华盖图像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9
- 1
-
-
作者
张同标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
-
出处
《艺术探索》
2015年第5期18-36,共19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印佛教美术源流研究"(14ZDB058)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舍卫城大神变与中印佛像莲花座源流研究"(15BF078)
上海市社科规划课题"佛教庄严图像的中外源流与传播"(2015B062)
-
文摘
古印度象征王侯身份和权势的"五威仪"中,尤以伞盖为代表。伞盖本为遮阳蔽雨的实用器具,后转为王仪标志,美称为"华盖"。早期印度佛教图像中的"华盖"既表示释迦牟尼的世俗身份为迦毗罗卫王子,又表示他是极受人尊重的出家僧侣,其思想底层是极易被忽视的王权意识。而在中国汉晋时期,华盖与神仙方术系统联系密切,多用于道教性质的仪式和图像,与王权无关。佛教传入中国后,在长江流域出现的华盖楼阁和华盖佛像,及汉桓帝设华盖之座并祠浮图、老子的文献记载,表现了中国当时对两种不同性质的华盖的理解,既显示了把佛陀视为神仙的基本态度,又意味着印度华盖作为图像原型的主导价值。
-
关键词
华盖
窣堵波佛塔
华盖佛像
华盖楼阁
神仙方术
-
Keywords
canopy
stupa Bo Fota
canopy Buddha
canopypavilion
fairyalchemy
-
分类号
J110.9
[艺术—艺术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