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雀形目鸟类的窝雏数处理实验:检验Lack假说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晓爱 赵亮 +1 位作者 刘泽华 易现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57-664,共8页
于 1 997~ 1 999年在位于青海省北部的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进行。选择地面筑巢的小云雀 ( Alauda gulgula)和灌丛筑巢的黄嘴朱顶雀 ( Acanthis flavirostris)为代表进行窝雏数处理实验。根据 Lack假说的预报检验 ( 1 ... 于 1 997~ 1 999年在位于青海省北部的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进行。选择地面筑巢的小云雀 ( Alauda gulgula)和灌丛筑巢的黄嘴朱顶雀 ( Acanthis flavirostris)为代表进行窝雏数处理实验。根据 Lack假说的预报检验 ( 1 )常见窝卵数是否是最大生产力窝卵数 ;( 2 )窝雏数处理对雏鸟质量和亲鸟投入是否产生影响 ;( 3)两种鸟的响应方式是否相同。其结果如下 :1小云雀和黄嘴朱顶雀的常见窝卵数分别是 3和 5枚 ,年间变化不明显 ,用幼鸟出飞率作为生产力 ,两种鸟的扩增窝幼鸟出飞率下降 ,常见窝卵数 (分布频率最高 )等同于最大生产力窝卵数 ;2小云雀的幼鸟的生长参数不随窝雏数的改变而变化 ,而黄嘴朱顶雀有明显变化 ,说明窝雏数处理对后者幼鸟质量有明显影响。 3用递食率作为亲鸟投资指标 ,小云雀亲鸟的递食率随窝雏数的增加而增加 ,但雏期不变 ;而黄嘴朱顶雀递食率不变 ,但雏期延长。 4扩增窝雏数后 ,两种亲鸟表现出不同的响应方式 ,小云雀表现为提高单位时间递食次数 ,而黄嘴朱顶雀延长育幼时间。这两种方式不是通过影响雏鸟质量就是通过影响亲鸟存活率来降低子代和亲代的适合度。结果支持了自然选择将窝卵数调节到亲鸟能喂活最大数量子代的限度 ,即常见窝卵数就是最大生产力窝卵数的 La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雀形目鸟 窝雏数 处理 进化 Lack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鳾不同窝雏数雏鸟的生长发育 被引量:5
2
作者 易国栋 杨志杰 +1 位作者 高玮 刘宇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5-110,共6页
 在吉林左家自然保护区,对次生阔叶林中的普通进行的研究中发现,不同窝雏数的在巢雏鸟生长发育存在显著差异(t-检验P<0 05),且各生长参数出现差异的日龄有所不同.对不同窝雏数雏鸟的体重生长状况进行了比较,发现出飞前雏鸟的平均...  在吉林左家自然保护区,对次生阔叶林中的普通进行的研究中发现,不同窝雏数的在巢雏鸟生长发育存在显著差异(t-检验P<0 05),且各生长参数出现差异的日龄有所不同.对不同窝雏数雏鸟的体重生长状况进行了比较,发现出飞前雏鸟的平均体重与窝雏数呈负相关.该区域普通的平均窝雏数为(7 59±0 94)只(n=17).对不同窝雏数的亲鸟的日活动进行了全天观察,发现亲鸟喂食次数、清理粪便次数与窝雏数呈显著正相关(F-检验P<0 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币鸟) 窝雏数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