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开窗技术治疗复杂主动脉夹层的血流动力学分析
1
作者 王旭 韩青松 +1 位作者 白李波 冯海全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0-865,共6页
目的依据临床手术统计实例,探究双开窗分支支架不同深度植入病变胸主动脉后对血流场的影响。方法建立胸主动脉、胸主动脉覆膜支架以及分支血管覆膜支架,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分支支架不同深度(5、10、15 mm)植入病变主动脉进行分析,借... 目的依据临床手术统计实例,探究双开窗分支支架不同深度植入病变胸主动脉后对血流场的影响。方法建立胸主动脉、胸主动脉覆膜支架以及分支血管覆膜支架,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分支支架不同深度(5、10、15 mm)植入病变主动脉进行分析,借助体外测速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结果分支支架不同深度植入胸主动脉对维持血流场稳定灌注存在一定规律,其中D10-5组(左颈总动脉分支支架、左锁骨下动脉分支支架植入深度分别为10、5 mm)的分支血管血流灌注率处于良好水平,TAWSS_(max)为最低水平的44.94 Pa,为仿真结果最优组。结论保持左锁骨下动脉分支支架植入胸主动脉较短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左颈总动脉分支支架植入主动脉的深度,可以获得更为稳定的血流场。研究结果为临床双开窗技术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治疗 双开窗技术 血流动力学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子滑窗技术的修正剔除平均恒虚警检测算法 被引量:8
2
作者 孟祥伟 何友 +1 位作者 刘福太 关键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1-234,239,共5页
在雷达系统中用来进行目标检测的恒虚警技术 ,常采用的方法有单元平均 (CA)方法 ,但这种方法在杂波背景的均匀性受到破坏时性能会恶化 ,1983年罗林教授提出了有序统计 (OS)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多目标分辨能力 ,Gandhi和 Kassam又... 在雷达系统中用来进行目标检测的恒虚警技术 ,常采用的方法有单元平均 (CA)方法 ,但这种方法在杂波背景的均匀性受到破坏时性能会恶化 ,1983年罗林教授提出了有序统计 (OS)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多目标分辨能力 ,Gandhi和 Kassam又提出了剔除平均 (TM)方法 ,CA和 OS可看作是 TM的特例。本文基于子滑窗技术提出了一种修正的剔除平均 (MTM- CFAR)检测方法 ,它将检测单元附近杂波样本所形成的参考滑窗分为前、后沿子滑窗 ,分别采用 TM产生局部估计 ,再对二者求和来实现对杂波功率水平的估计。本文在 Swerling 型目标假设下 ,推导出了它的平均虚警概率 Pfa、平均检测概率 Pd 和平均判决门限 ADT的解析表达式 ,并与其它检测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MTM在均匀背景及多目标引起的非均匀背景中 ,它的性能比 OS,TM和GOSCA获得了改善 ,它的样本排序时间会比 TM减少一半 ,CA,GOSCA和 MCM均可看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检测 恒虚警率 有序统计 子滑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和开窗技术的储层渗透率的预测方法——以大庆萨尔图油田葡萄花油层组PⅠ1—PⅠ4小层砂岩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单敬福 纪友亮 +1 位作者 史榕 柳成志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95-402,共8页
渗透率是油藏描述和油藏工程中较为关键性的参数,因而如何求取较为精确的地层渗透率参数值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在岩心分析化验数据和相关测井曲线数据归一化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开窗技术,借助反馈的神经网络方法逐点计算地层的渗透率。... 渗透率是油藏描述和油藏工程中较为关键性的参数,因而如何求取较为精确的地层渗透率参数值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在岩心分析化验数据和相关测井曲线数据归一化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开窗技术,借助反馈的神经网络方法逐点计算地层的渗透率。以往在利用遗传算法预测渗透率的时候,因为只考虑了单一的数据点,没有把邻近层位的数据加入学习过程中来,故影响了预测模型的精度和可信度。笔者经过系统的研究,用相邻5个层位的数据点进行学习,建立储层渗透率的预测模型。大庆萨尔图油田葡萄花油层组PⅠ1—PⅠ4小层砂岩的油气勘探实践证明,预测的渗透率与实测的渗透率的值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渗透率拟合 窗技术 BP网络 大庆萨尔图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动分割窗技术在景观界面影响域判定中的应用——以牛枝子-黑沙蒿群落界面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时项锋 许冬梅 +1 位作者 邱开阳 谢应忠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33,共4页
采用样带法,以毛鸟素沙地南缘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i一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群落界面为研究对象。以样带上样地间的平方欧氏距离系数为指标,采用游动分割窗技术判定了牛枝子-黑沙蒿群落界面的位置和宽度。结果表明:当分割窗... 采用样带法,以毛鸟素沙地南缘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i一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群落界面为研究对象。以样带上样地间的平方欧氏距离系数为指标,采用游动分割窗技术判定了牛枝子-黑沙蒿群落界面的位置和宽度。结果表明:当分割窗体大小在4个和6个样地单位时,曲线波动大,干扰了界面的判定。而最小窗体大小为8个时,能很好地进行界面的判定。样带A和样带B在样地20~25都出现了波峰。游动分割窗技术是景观界面影响域判定和群落划分的有效方法,并在小尺度研究中能够较好地解释群落水平界面的边界和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 景观界面 游动分割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窗技术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斑块诊断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姚文君 郑穗生 +1 位作者 王龙胜 赵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5-228,共4页
目的评价CT商技术对动脉粥样硬化(AS)早期斑块诊断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饮食建立兔AS模型,并行CT血管造影,选取2从经大体标本及病理证实粥样硬化斑块弥漫分布于全段主动脉的兔,观察其CT血管造影后的横断㈣闭像(共800幅),应用下列... 目的评价CT商技术对动脉粥样硬化(AS)早期斑块诊断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饮食建立兔AS模型,并行CT血管造影,选取2从经大体标本及病理证实粥样硬化斑块弥漫分布于全段主动脉的兔,观察其CT血管造影后的横断㈣闭像(共800幅),应用下列9种显示窗观察图像:(200HU,200HU)、(250HU,200HU)、(300HU,200HU)、(350HU,200HU)、(400HU,200HU)、(450HU,200HU)、(500HU,200HU)、(550HU,200HU)、(600HU,200HU),观察800幅血管横断面图像并记录异常的图像数。利用X^2检验,比较不同显示窗下早期As斑块的显示率及相邻两组之间显示慨率有尢差别。结果窗位一定的情况下(定为200HU),相对窄的窗宽(200—250HU)对于早期斑块显示率高:结论cT窗技术的应用对As早期斑块的显示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窗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 CT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窗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陈远明 靳安民 +3 位作者 张辉 朱立新 闵少雄 张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5-617,共3页
目的:评价初次"开窗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999年12月至2005年12月间连续收治的145例DLS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满意率及优良... 目的:评价初次"开窗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999年12月至2005年12月间连续收治的145例DLS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满意率及优良率等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平均随访(68.9±19.8)个月,优良率68.3%,满意率80.4%,复发或残余症状恶化率19.3%,再手术率16.6%。内固定组与非内固定组在ODI及VAS改善率及满意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3节以上减压的患者远期效果差。结论:"开窗技术"治疗退变性DLSS的远期效果与传统方式减压相当,内固定组没有明显优势,长节段(≥3)减压的远期效果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 退行性 远期效果 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劈窗技术在城市地表温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潘贤章 曾志远 史学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57-959,共3页
关键词 遥感劈窗技术 城市 地表温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FDTD方法结合加窗技术分析屏蔽效能 被引量:1
8
作者 丁伟 张玉 +1 位作者 刘越东 梁昌洪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168-2170,2176,共4页
强电磁脉冲透过孔缝耦合到金属屏蔽腔体内部,会对电子系统产生干扰和破坏作用。采用三维并行时域有限差分法结合加窗技术研究含孔缝金属腔体的屏蔽效能。并行方法能明显缩短相同时间步下腔体内采样电场收敛所需的仿真时间,结合加窗技术... 强电磁脉冲透过孔缝耦合到金属屏蔽腔体内部,会对电子系统产生干扰和破坏作用。采用三维并行时域有限差分法结合加窗技术研究含孔缝金属腔体的屏蔽效能。并行方法能明显缩短相同时间步下腔体内采样电场收敛所需的仿真时间,结合加窗技术对时域电场数据进行截断,能够减少并行时域有限差分法仿真所需的时间步,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有助于快速高效地分析复杂系统中的电磁屏蔽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电磁脉冲 并行时域有限差分法 窗技术 含孔缝金属腔体 屏蔽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重窗技术在γ密度测井仪Monte-Carlo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宏渊 陈伯显 施胡复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1-283,267,共4页
使用MCNP对γ密度测井仪进行Monte-Carlo模拟时,权重窗技术的使用是在有限时间内保证计算精度的关键。权重窗技术的生成可以通过使用权重窗生成器并配合DXTRAN来实现。主要阐述了权重窗的快速生成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关键词 蒙特卡罗模拟 权重窗技术 γ密度测井仪 权重生成器 DXTR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OFDM系统中加窗技术研究
10
作者 杨守义 孙晓延 +1 位作者 张延彬 齐林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9-102,共4页
在非连续OFDM(NC-OFDM)系统中,授权用户会受到感知用户带外泄漏功率的干扰.为了在保护授权用户通信性能的前提下高效利用机会频谱,采用时域加窗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窗函数下感知用户对授权用户的干扰问题,分析了窗函数参数、授权用户频谱... 在非连续OFDM(NC-OFDM)系统中,授权用户会受到感知用户带外泄漏功率的干扰.为了在保护授权用户通信性能的前提下高效利用机会频谱,采用时域加窗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窗函数下感知用户对授权用户的干扰问题,分析了窗函数参数、授权用户频谱位置和频谱占用率等系统参数对加窗技术抑制带外干扰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NC-OFDM系统中最优窗的类型.仿真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的授权用户频谱位置和频谱占用率参数,时域加窗的方法均可有效降低感知用户对授权用户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OFDM 认知无线电 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窗技术与平行支架技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卢楷 孙晓凡 +4 位作者 彭臣 司逸 单艳 符伟国 王盛章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0-367,共8页
目的研究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开窗技术与平行支架技术对主动脉弓及弓上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并对比不同术式的差异。方法研究4例采用不同术式(开窗技术、烟囱技术和潜望镜技术)重建弓上分支的主动脉弓部病变患者,通过随访影像数据建... 目的研究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开窗技术与平行支架技术对主动脉弓及弓上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并对比不同术式的差异。方法研究4例采用不同术式(开窗技术、烟囱技术和潜望镜技术)重建弓上分支的主动脉弓部病变患者,通过随访影像数据建立三维几何模型。将二维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测量的血流量作为升主动脉入口和弓上血管出口的边界条件。使用3单元Windkessel模型获得降主动脉出口的压力波形作为边界条件。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仿真获得弓上血管压力、分支支架入口速度矢量以及相对滞留时间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潜望镜支架的压力变化最大,其次是开窗支架,烟囱支架的压力变化最小。开窗支架和潜望镜支架的入口流速不均匀,容易形成涡流,烟囱支架入口流速均匀。开窗支架外壁远心侧、“沟槽”部位、烟囱支架和潜望镜支架与血管壁贴合处相对滞留时间偏大。结论开窗支架和潜望镜支架内外壁压差较大,建议使用球扩支架。烟囱支架内外壁压差较小,建议使用自膨支架。本文预测的术后血栓形成位置与临床随访数据较为一致,故有可能用于主动脉弓部病变介入治疗的手术规划和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窗技术 平行支架技术 计算流体动力学 主动脉弓部病变 Windkesse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CT窗技术联合MPR在T1和T2期胃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崔芷萌 任刚 +1 位作者 蔡嵘 汪心韵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13-1017,共5页
目的:探讨MDCT窗技术联合多平面重建(MPR)在T1和T2期胃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4例T1期胃癌、78例T2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主要包括肿瘤位置、最大径、胃切除类型和病理类型等)。由两位放射科医生分... 目的:探讨MDCT窗技术联合多平面重建(MPR)在T1和T2期胃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4例T1期胃癌、78例T2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主要包括肿瘤位置、最大径、胃切除类型和病理类型等)。由两位放射科医生分别基于窄窗宽图像(窗宽180 HU,窗位90 HU)、腹窗图像(窗宽350 HU,窗位50 HU)和窄窗宽结合MPR图像进行术前胃癌T分期。使用χ^(2)检验评估年龄、性别等临床病理因素与胃癌分期的单变量相关性。采用Z检验分别比较窄窗宽组与腹窗组、窄窗宽结合MPR组与腹窗组诊断T1期胃癌的阳性预测值(PPV)、特异度(SPE)、敏感度(SEN)和阴性预测值(NPV)。采用Kappa检验评估两位阅片者对胃癌T分期诊断的一致性。结果:两组胃癌患者在肿瘤位置、最大径、胃切除类型、病理类型、pN分期、pTNM分期、淋巴管浸润及神经浸润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窄窗宽组均较腹窗组诊断T1期胃癌有较高的SEN(86%vs.59%,86%vs.53%)、NPV(71%vs.47%,72%vs.45%);与腹窗组比较,窄窗宽结合MPR组诊断T1期胃癌的SEN(91%vs.59%,92%vs.53%)、NPV(83%vs.47%,85%vs.45%)和PPV(93%vs.81%,93%vs.82%)较高(P均<0.025)。对腹窗组、窄窗组、窄窗宽结合MPR组进行胃癌T分期评估时,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极高(Kappa=0.831、0.836、0.868)。结论:MDCT窗技术适用于T1及T2期胃癌的鉴别诊断,窄窗宽技术联合MPR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肿瘤分期 窗技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平面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分支联合体外预开窗技术在腹主动脉瘤内脏分支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弼偲 朱智 +1 位作者 张鑫鹏 崔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44-1048,共5页
目的评价内分支联合体外预开窗技术在腹主动脉瘤内脏分支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采用内分支联合体外预开窗技术治疗9例累及内脏分支的腹主动脉瘤并重建内脏区4分支(腹腔干、肠系膜上... 目的评价内分支联合体外预开窗技术在腹主动脉瘤内脏分支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采用内分支联合体外预开窗技术治疗9例累及内脏分支的腹主动脉瘤并重建内脏区4分支(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双肾动脉)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4.3岁,术前均经主动脉CTA明确诊断。结果 9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患者术中无中转。术中和术后影像学检查见腹主动脉瘤隔绝确切,无支架内漏,内脏4分支血流通畅,无支架闭塞。平均随访7个月,主动脉CTA复查见所有患者腹主动脉瘤隔绝良好,内脏4分支通畅,无闭塞/狭窄,远端脏器血供良好,未发生死亡、脑梗死、心肌梗死、截瘫、脏器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内分支联合体外预开窗技术隔绝腹主动脉瘤并重建内脏4分支技术可行、安全性高、近期疗效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内脏分支 血管腔内修复 内分支技术 体外预开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体外预开窗与原位开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疾病辐射剂量
14
作者 薛芳 韩晓峰 +6 位作者 王刚 邵磊 刘光锐 李铁铮 郭曦 邱威 马晓海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53-556,共4页
目的对比体外预开窗与原位开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主动脉疾病辐射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接受体外预开窗(A组)及21例原位开窗(B组)TEVAR治疗的主动脉疾病患者,比较组间透视时间、总参考空气比释动能(AK)、总剂量面积乘积(D... 目的对比体外预开窗与原位开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主动脉疾病辐射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接受体外预开窗(A组)及21例原位开窗(B组)TEVAR治疗的主动脉疾病患者,比较组间透视时间、总参考空气比释动能(AK)、总剂量面积乘积(DAP)及TEVAR治疗时间。结果对72例均顺利完成TEVAR。A组透视时间[(21.42±8.04)min vs.(34.57±9.07)min]及总DAP[44315.0(31157.0,56307.5)μGy·m^(2)vs.72153.0(45460.0,82354.0)μGy·m^(2)]均低于B组(P均<0.05),而总AK[2423(1638,3533)mGy vs.3600(1898,3921)mGy]及TEVAR用时[(83.41±22.89)min vs.(81.00±22.13)min]与B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相比原位开窗TEVAR,体外预开窗TEVAR治疗主动脉疾病所需透视时间及总DAP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辐射剂量 体外预开窗技术 原位开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光窗的封接技术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成涛 沈卓身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2-105,143,共5页
光电器件的封接技术作为MOEMS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光电器件的应用和发展。光窗是光电器件主要的封装形式之一,一直受到科学研究的重视。新技术被不断地引入到光窗生产实践中,希望能够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光电器件性能的要求,... 光电器件的封接技术作为MOEMS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光电器件的应用和发展。光窗是光电器件主要的封装形式之一,一直受到科学研究的重视。新技术被不断地引入到光窗生产实践中,希望能够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光电器件性能的要求,并能形成统一的工业生产方法和标准。介绍光电光窗封接技术在微电子封装中的应用及其所需要的一般条件。比较现有各种光窗封接技术的优缺点,指出在此领域内未来封接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机电系统 光电光封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开窗径向水平孔技术研究与试验 被引量:15
16
作者 林凤波 尚庆春 +1 位作者 薛铃 张嵇南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2年第5期25-26,共2页
介绍了水力开窗径向水平孔技术的专用工具和钻井工艺原理 ,分析了地面全尺寸模拟试验和现场试验情况。 3口井的现场试验表明 ,试验井投产后产量是原来的 2倍以上 ,表明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可成为老油田开采剩余油、提高采收率的... 介绍了水力开窗径向水平孔技术的专用工具和钻井工艺原理 ,分析了地面全尺寸模拟试验和现场试验情况。 3口井的现场试验表明 ,试验井投产后产量是原来的 2倍以上 ,表明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可成为老油田开采剩余油、提高采收率的实用技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开径向水平孔技术 研究 试验 套管开 水力喷射 水力射流 径向 水平井 吉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窗VISAR测试技术研究
17
作者 马云 胡绍楼 +1 位作者 汪小松 陈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0Z2期359-362,共4页
本文介绍与VISAR配合的加窗干涉仪测试技术,利用这一技术得到了6.5GPa冲击压力下铜-LiF晶体窗口之间的界面速度变化过程。实验中采用铜样品表面作为信号光反射面,对窗体本身提出采用楔形的技术,有助于消除表面反射光和窗体寄生干涉对... 本文介绍与VISAR配合的加窗干涉仪测试技术,利用这一技术得到了6.5GPa冲击压力下铜-LiF晶体窗口之间的界面速度变化过程。实验中采用铜样品表面作为信号光反射面,对窗体本身提出采用楔形的技术,有助于消除表面反射光和窗体寄生干涉对VISAR信号的干扰,从而提高信号的信噪比和可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AR 激光干涉测速仪 测试技术 界面速度 冲击压力 铜-LiF晶体 靶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窗侧钻技术在埕北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3
18
作者 庞炳章 牟小军 +2 位作者 胡伟杰 董蕾 喻西崇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5年第2期116-117,123,共3页
对开窗侧钻技术在埕北油田的应用实践进行了总结。详细阐述了开窗侧钻工具特点、侧钻位置优选原则、侧钻作业步骤和开窗侧钻技术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该项技术在提高渤海油田采收率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侧钻技术 埕北油田 油田采收率 应用实践 优选原则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K423深井套管开窗侧钻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武波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1年第6期22-23,共2页
TK42 3井是塔河油田第一口开窗侧钻井 ,分析了该井的钻井难点 ,给出了其井身结构和井身剖面设计情况 ,详细介绍了该井实钻技术措施及所采用的钻具组合和钻井参数。该井的成功 ,对塔河油田增产、稳产及降低钻井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套管开 定向井 井身结构 钻井参数 钻具组合 塔河油田 TK423井 深井套管 侧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林窗部分转换技术测定苹果树冠层结构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伏生 Shabtai Cohen 《果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常规直接测定果树冠层结构几乎是不可能的,目前主要用间接测定的方法。利用林窗部 分转换技术(GFTT)测定三种不同砧木(M9,MM106,Hashabi)金冠苹果园的冠层结构,结果表明,不同 砧木苹果树叶面积相差很大,但... 常规直接测定果树冠层结构几乎是不可能的,目前主要用间接测定的方法。利用林窗部 分转换技术(GFTT)测定三种不同砧木(M9,MM106,Hashabi)金冠苹果园的冠层结构,结果表明,不同 砧木苹果树叶面积相差很大,但叶面积指数差异不大。用林窗部分转换技术测定的叶面积与用叶 面积积仪测定的结果差异少于1个叶面积指数,说明这一技术是可行的。此外,两个苹果园(M9, MM106砧木)用上述两种方法测出的叶面积指数均无差异,又说明林窗部分转换技术测定的叶面 积指数具有相对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层结构 叶面积指数 部分转换技术 苹果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